2023年福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福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福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福建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 择 题(共1 6小题,满分3 2分,每小题2分)1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最早向人们揭示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的实验是()【分析】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解答】解:A图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B图是电磁铁的实验装置,D图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装置,它们都不是最早揭示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的实验,故A B D不符合题意;C图是奥斯特实验的装置,该实验最早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故C符合题意;故选:C o2 .关于电磁波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微波炉利用电磁波加热食物B.石块落入水中可以产生电磁波C.有线电话通
2、过电磁波传递信息D.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 X 1 0%/s【分析】(1)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加热食物的;(2)石块落入水中可以产生水波;(3)移动电话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有线电话是利用电流来传递信息的;(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 X 1 0*m/s。【解答】解:A、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加热食品的,故A正确;B、石块落入水中可以产生水波,故B错误;C、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能接收电磁波,但有线电话是利用电流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 X 1 0 7/S,故D错误。故选:A,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
3、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贝 I J()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分析】(1)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答】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
4、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经水池侧壁反射后,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下图所示:通过上图可知:我们在上方看起来,光斑的虚像在Q点,即Q在S的上方。故选:B o4 .成 语“引吭高歌”中 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频率高【分析】响度的大小主要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引吭高歌”中 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B o5 .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
5、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C.汽车驾驶员要系安全带,是为了消除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且要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运动、是否受力、做什么运动都没有关系。【解答】解:A、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它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B、子弹离开枪口时,仍能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
6、故 B 错误;C、汽车驾驶员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消除惯性,故 C错误;D、泼水时,盆和水是运动的,当盆受力静止时,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被泼出,故 D正确。故选:D o6.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 0 ,则以下说法正确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定律B.反射角的大小为4 0 C.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 将向左移动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分析】根据法线与界面垂直,入射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求出入射角的大小;再根据光反射时
7、,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角的大小;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可以通过作图利用光的反射分析。【解答】解: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故 A错误;B、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4 0 ,所以入射角等于90。-4 0 =5 0 ;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5 0 ,故 B错误;C、当液面升高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故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故 C正确;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光线与液面之间的夹角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故 D错误。故选:C o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
8、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 A不合题意;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 B不合题意;C、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检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故 C不合题意;D、当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故 D符合题意。故选:D o8.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
9、程是)A.试管变热的过程B.水变热的过程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能量转化),二是热传递(能量转移),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来说是等效的。【解答】解:A、试管变热,是试管从火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A错;B、水变热,是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 错;C、水吸热,温度升高,汽化成水蒸气,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错;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是水蒸气膨胀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D o
10、9.下列估测比较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考试期间室外气温约为5 0 B.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 0 0 N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2 cmD.初中生的步行速度约为5 m/s【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4 0 C.故 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质量在5 0 k g 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 g=5 0 k g X 1 0 N/k g=5 0 0 N 左右。故 B符合实际;C、人的头发丝直径约7 0 u m,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1 0 0 u m=0.0
11、 1 cm 左右。故 C不符合实际;D、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 k m/h=4 X m/s s L I 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3.6故选:B o1 0.如图所示,清洁车匀速行驶,将水不停地洒在地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清洁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路上行人感觉清凉,是因为水蒸发要吸收热量C.洒水过程中清洁车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D.以清洁车为参照物,路两旁的树是运动的【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蒸发吸热能够降温;(3)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4)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12、反之是静止的。【解答】解:A、清洁车匀速行驶,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水不停的洒在地上,水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因此给人清凉的感觉。故B正确;C、水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不断减小,其动能不断减小,故C错误。D、以清洁车为参照物,路两旁的树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它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C o1 1.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 知()mAtA.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容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容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分析】单位体积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根据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
13、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来判断。【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质本身的固有的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对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而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的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一衡量,即比热容。故 A、B、C不正确,D正确。故选:I)。1 2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图示斜向上拉力F 提升重4 0 N 的物体,使它匀速竖直上升一段距离。己知动滑轮重1 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A.小于80%B.等于80%C.大于80%D.无法确定【分析】假设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不计绳重及摩擦,利 用 n =用_=GhW 总(G+G轮)h一 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G+G抡现在是斜
14、向上拉绳子,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4 0 N 的物体提高高度h,有用功、额外功不变,机械效率不变。【解答】解:假设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q =)有用_=-弛-=4 0 N 义 1 0 0%=80%;W 总(G+G轮)h G+G 抡 40N+10N现在是斜向上拉绳子,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4 0 N 的物体提高高度h,有用功、额外功不变,机械效率不变,还等于80%。故选:B。1 3 .下列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度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B.横截面积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小C.导体的电阻由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决定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
15、素有关【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解答】解:AB D、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决定;在相同条件下,长度长的导体,其电阻大;在相同条件下,横截面积大的导体,其电阻小;故AB错误,D正确;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C错误。故选:D o1 4.为了给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用细针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重力为G边长为
16、a的正方体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操作过程中无油溢出,工件不接触容器底),当正方体工件全部压入油中时,最大压力为F。,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时,液体对工件底部的压强为乌2a(F G)B.液体的密度为3g aC.正 方 体 的 密 度 为 冬3g aD.在B点时,液 体 对 工 件 底 部 的 压 强 为 2a【分析】(1)F为零时,工件漂浮,浮力等于下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根据p=E计算工s件底部的压强;(2)B点,工件刚好完全浸没,此时工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压力和浮力,这样可知浮力的大小,根据F停=Pi g V排,将已知条件代入,便可
17、求出液体的密度;(3)根据公式m=g求出质量,由公式P=皿便可得工件的密度;g V(4)根据图象可知,B点工件恰好完全浸没,根据浮力、重力、压力的关系得出浮力的大小,此时浮力等于下底面受到的压力,根据p=可得压强。S【解答】解:A、在A点时,F=0,可知工件漂浮,则下底面受到的压力F=F =G,受到的压强为:P=E=且,故A说法正确;S 2 aB、由图知,B点工件恰好完全浸没,丫加二,此时工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压力及竖直向上的浮力,所以F;=G+F。,由F淬=Pg V#得,液体的密度为:P流=-F浮=G+F上n,故B说法错误;gV排 g a3C、物体的质量m=g,所以密度p=E L=
18、_ g _,故C说法正确;gV g a3u-G+F nD、由B分析知,在B点时,工件下底面受到的压力F=F浮=6+凡,所以压强p=X=S a2故D说法正确。故选:B 1 5.如图所示,将小钢球竖直向上抛出,经 过a点、b点到达最高点c时速度变为零。对这个过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bvaA.小钢球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的动能小B.小钢球在最高点c时所受的合力为零C.小钢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比在c点的重力势能大D.小钢球在a点的机械能最大【分析】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
19、因素进行分析,由于钢球受空气阻力,钢球的机械能减小。【解答】解:OT-Q-A、钢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变小,动能不断变小,即小钢球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的动能大,故A错误;B、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c时,速度为0,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C、小钢 球 从b点运动到c点,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则小钢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比在c点的重力势能小,故C错误;D、在小钢球上升过程中,受空气阻力,钢球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钢球的机械能减小,则小钢球在a点的机械能最大,故D正确。故选:D o1 6.在如图中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左端移至最右端的过程
20、中,电压表示数U及滑动变阻器上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情况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通过R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2 A 0.6 A电源电压为8 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 0 Q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甲 乙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R 2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片位于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图乙读出电源的电压;(2)当滑片位于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根据图乙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串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福建 中考 物理 模拟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