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pdf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宇宙生命之谜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本文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一步步以“解谜”的方式走近真相。语言准确,逻辑性强。本文使用了准确的语言,使说明的问题更加明确并具有科学性,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和科学实验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宇宙生命之谜”这样深奥的问题。行文中又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探求结论的说明方式,使行文顺序更加清晰。在教学中,对关键的语言,教师要进行阐释,引导学生体会,并举一反三,让学生圈画理解类似的语言形式,所有教学环节一一到位,才能保证
2、整堂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宇宙生命之谜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恰好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兼之文章学习难度适宜,问题既富有文学的浪漫想象,又包含科学的理性追求。学生对于自身以及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宇宙之谜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在兴趣这个良师的引领下,在老师循序渐进的带领下,围 绕“谜”字展开,环环紧扣,层层递进,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包括语言的联络照应,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文章浪漫的想象,语言的生动;同时领悟科学说明文客观冷静的谨慎探索的特点。学生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见解必将是课堂
3、上的常态。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重点)培养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提升阅读的兴趣。(难点)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发达、仍然、理论、恒星、封冻”等词语。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按 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探求结论”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3.初步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宇宙之谜影视片段;学生搜集宇宙生命之谜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预学1.课前预习提出预习具体要求(1)课前观看宇宙之谜的纪录片或故事片。(2)搜集宇宙之谜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养成查找资料的习惯。2.课前
4、检测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将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结合起来 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词义。(2)本课有许多科技词汇不太好理解,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核酸、厌氧菌、磁场、有机分子”等,课堂上简单交流一下,读通即可,不需深入讲解。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到有学习就要有评价。说中导学1.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宇宙图片或小视频,交流感受,进入本课学习。同学们,在你的脑海里,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否幻想过去太空遨游,去其他星球做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浩瀚的宇宙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但是宇宙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5、,有关它的谜也太多太多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个连科学家也解不开的谜,看我们是否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呢?1.齐读课题2.提出疑问: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并展开讨论。了解宇宙之谜,导入新课,使学生先进入学习氛围,能够更有激情地进入到学习中去。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1)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知识讨论。(2)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2.朗读感知,了 解课 文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阅读课文导语与侧栏点评,确定阅读重点,思考问题。(1)请学生在图中的圈内填上合适的词语,训练整理信息的能力。(出示课件)预设:要完成此题,
6、需对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消化、整理,通过图片填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宇宙之大和地球之小,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宇宙中还会不会有存在生命的星球?(2)自读自悟。标上段序,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举手发言.预设:引导学生读侧栏文字“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概括主要意思的一句话,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试着运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说明文的语言往往比较精练,内容也比较具体,对于训练概括段意是很好的尝试。自读:1.在图中的圈内填上合适的词语。2.标上段序,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举手发言。1.消化文章内容、整理,通过图片填空,可以直观地感受 到宇宙之大和地球之小,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2.锻炼
7、学生抓关键信息概括段意的能力。3.自主探究,梳理文章结三、自主探究,梳理文章结构1.在了解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1)教师提示说明文常见的写作顺序:提 出 问 题(质疑)一一分 析 问 题(研究)-1.默读,找 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出问题”的相关段落。2.小 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增 加 文 章 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2课时构一 解 决 问 题(结论)。(2)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2.提出质疑,师生交流。质疑: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1自然段,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这段话是不是多余的?能
8、否删除呢?预设:教师可从以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古至今,强调时间之久远,人们一直对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感兴趣,可见这个问题实在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用了对比的手法,古代科学不发达,只能用神话来解释,而如今科学发达了,却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可见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谜”,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探究。次写了什么。3.思考: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谜?课后助学1.学习小结1.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什?2.科学家是怎么对这个“谜”进行探索的?3.最后结论是是什么?1.小组内说一说2.小组汇报练动结合实践2.拓展学习朗读课文自主完成3.当堂检测1.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
9、在的唯一天体?2.通过本文的学习,请你说说说明文常见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自主完成对本课学习内容检测课时目标1.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2.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弄懂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预学1.课前预习提出预习具体要求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2.课前检测1.再次提出课文的主要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2.科学家是怎么对这个“谜”进行探索的?自主完成检测上节课内容课中导学1.激趣导入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再次提出课文的主要问题:地球之
10、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预设: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己经大致了解了科学上的结论,对在第一课时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可引导学生再说-说。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上次讨论时,一些认为地球之外有生命的同学刚刚改变了观点,认为地球之外没有生命。老师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对这个问题存疑,因为宇宙是无限大的,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这依然是个“谜”,等待着大家去不断地探寻。让我们继续本课的学习吧!1.大 声 朗 读 课题;2.学 生 小 组 讨论: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课后复习的习惯。同 时“温故而知新”,为这节课的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宇宙生命之谜 宇宙 生命 教案 教学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