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约分》说课稿(共三篇).pdf
《2023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约分》说课稿(共三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约分》说课稿(共三篇).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 约分说课稿(一)一、说教材 约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约分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同时学习约分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说教学目标、谈重难点分析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2.能熟练进行约分。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
2、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三、说教学法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此本堂课我们主要采取了“开放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尽量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同时还辅以观察法、讨论法等实现教学目标。四、教学流程:第一个环节:扎实基础,复习铺垫。我设计的三道复习题,一道是复习最大公因数,复 习2、3、5的倍数特征,另一道是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依托的,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复习回顾了这两个知识点,为下面学习最简分数和
3、约分的方法做好铺垫.第二个环节:情景创设,探究新知1、提炼问题,矛盾激发探索热情。出示课文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经游了 75米。”教师顺势提问:“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基本上的学生会提出,“小明已经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教师这时可适当板书并选择性地让学生求出“已经游的占全程的75/100”。接着教师大屏幕中出示:“小明游了全程的3/4。激发了学生探索75/100是否等于3/4的学习热情。2、尝试探究,认识最简分数。学生动手探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交流讨论得出75/100=3/4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在转化的过程中虽然分数的
4、大小不变,但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在变化,从75/100到3/4的过程中分子、分母都在变小。在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分子分母可以同时变小后,教师顺势往下问:2/6、3/4的分子分母还能变小吗,为什么?让学生得出因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了,所以不能变小,水到渠成地揭示了什么是最简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举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加以巩固。3、巩固最简分数,引出约分在学习了例三后,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最简分数?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如7/1 3,7和1 3只有公因数1,所以它是最简分数,而2 4/3 0还有别的公因数所以它不是最简分数,然后顺势引导你能将它化成最简分数吗?9/1 5 7/1 3 1 0/1 1
5、 1 5/2 4 2 4/3 04、尝试约分,归纳方法。学生尝试把2 4/3 0化成最简分数,教师巡视,请生板演。这里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1)逐次约分,先约2再 约3,最后化简得4/5逐次约分,先约3再 约2,最后化简得4/5一次约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6,最后化简得4/5在例三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新知,得出约分可以除以他们的公因数逐次约,也可以直接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一次约。当然由于举例的单一性,学生的体验往往不深。程度好地由于马上能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所以认为一次约分比较简便”,程度一般的同学则认为逐次约分比较清晰简便,可以降低难度。因此优化时我们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
6、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时也明确如果能马上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那么一次约分比较简单。否则逐次约分比较方便。比如252分 之7 8,学生很难一下找到最大公因数,逐次约分就比较方便。至此,学生不仅理解了什么是约分,也充分体验了约分的过程。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提高能力在练习上我注重知识的阶梯性,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特设计以下几个练习。1、写出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2、龟兔赛跑,龟跑了全程的5/2 5,兔跑了全程的4/2 4,谁跑的路程多?运用约分化简方便大小的比较。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约分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第四个环节:总结全课回顾,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及时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和
7、梳理,加深学习的印象。使学生进一步了明确什么是约分、最简分数、怎样约分,,1.让学生找一找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8和6 21和14 7和1742 和 18 80 和 81 91 和 13这里的几组题我们是精心设计的,其 中7和17、80和81是两组比较典型的互质数,而13和91是一组成倍数关系的数,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这些典型题目的练习为学习最简分数和约分作了很好的铺垫。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8/24=4/0=()/3 5/9=0/18=15/0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习约分的基础,因此,在新授前我们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3、说出2、3、5的倍数特征。人教版数学五年下册 约分说课稿(二)一、教
8、材分析此课约分是在学习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内容为学生学习分数的计算条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约分的意义。2.掌握约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设置情景与激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旧知自主探究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及遇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2.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四、教学难点: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五、教法、学
9、法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设置情境,把约分的过程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会约分的意义。数学具有系统性,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模块的重组、变形或延伸而来的。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和方法。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六、设计理念本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
10、创设积极有趣,富有思考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并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规律,掌握特征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一,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主动探究约分的过程。最后设置拓展应用环节,不仅让学生拓展所学知识,还可以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约分就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已有的对互质数的理解上,对最简分数的概念感知上,进行学习。所以我打算从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一一经历过程,理解意义一一 自主探索,总结方法一一巩固练习,提高能力一一总结提升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六、说教学流
11、程第一环节:复习铺垫、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第一步,复习铺垫,在这里我设计两道复习题,一道是复习最大公因数,另一道是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依托的,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复习回顾了这两个知识点,为下面学习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方法做好铺垫.第二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材中的例题是一幅游泳的情景图,我认为北方的学生对此情境还是有一些生疏,所以我先向学生介绍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学生在观看图片时感受到长江的壮丽,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然后先揭示长江干流水质污染的第一个数据,再揭示同期调查的另一组数据,为什么同一个调查会出现两个不同数据呢?这样设计不
12、仅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数据展开数学研究。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第二环节:经历过程、理解意义。第一步动手实践讨论交流(教学最简分数的意义)对上一个问题班中的好学生肯定能说出6 0 /1 0 0和 3 /5是相等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个答案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过。所以我要及时追问学生“它们为什么相等”,根据手中的学具卡片(卡片上是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图一图,画一画进行探究,验证。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小组学习交流时间与空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汇报时,要让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约分 2023 人教版 数学 年下 说课稿 共三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