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梳理与检测(部编版).pdf
《2023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梳理与检测(部编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梳理与检测(部编版).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梳理(文言文阅读)一、阅 读 三峡,回答问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自
2、:自:3.用现代汉语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点。二、三峡阅读下面两则文段,回答问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涌漱堆。堆,碎石积成,出水
3、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 选自陆游 入蜀记)注 油盎:油瓶。罅:裂缝。海预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沿溯阻绝 沿:(2)不以称也 疾:宏大溪口 发:仰 视 天,如匹练然 如: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3 .乙 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滩漱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等到夏秋水涨时,04 .甲 乙 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曲的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三、阅 读 三峡,回答问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4、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爆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略无阚处 阙:(2)至于夏水襄陵 襄:(3)沿洲阻绝 溯:(4)虽乘奔御风 奔: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5、.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C.第三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四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链接材料】4 漱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涌漱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潮漱大如裸,瞿塘不可触(节选自 乐府诗集)注:涌(y Gn)(y i):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瞿(q i i)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噗(宜):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6、。四、阅 读 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山川之美,古来去谈 共:(2)两岸石壁,五色登辉 交:(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俱:(4)夕日欲颓,沉鳞率跃 竞: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飞(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分 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文中的作用。4.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
7、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 弘 景 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 均 与顾章书【注】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 原 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限日:遮挡阳光。幽岫:幽深的山穴。重:向往。竹实
8、: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四时俱备(2)晓雾将砥蝉吟鹤啜 素重幽居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是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B.乙文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环境幽深,景色怡人,食源丰富。C.甲 文 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寥寥八字描写山之高、水之净,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出白云、高山、流水三种大自然的美景。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从视觉和听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
9、美好。4 .甲文点明中心的是哪一个字?甲乙两文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阅 读 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月 色 入 尸()(2)但 少 闲 人()(3)卷无与为乐者()(4)相与步于中庭()2.翻译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的认识,谈 谈 对“闲人
10、”的理解。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 轼 记承天寺夜游)【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酶,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节选自苏轼 超然台记)【注释】哺 糟 啜 隔(C h u d 1 1):吃酒糟,喝薄酒。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卷无与为乐者 念:(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 _ _ _ _ _ _ _(3
11、)蓬竹柏影也 盖:(4)皆可以修 饱: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3.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4.乙文 中 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八、阅 读 答谢中书书和 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1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夕日欲颁 颓:(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3)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4)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但:2 .翻译句子。(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3 .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乙文写景的名句是4.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这两篇短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九、阅 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回答问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七里之郢 郭:(2)委而去之 去:(3)装革非不坚利也 兵:(4)池非不深也 池:2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多助之至
14、,天下顺之3.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险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4 .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十、阅 读 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候惧,安 居 而 天 下 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15、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妻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岂不跳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有/寻向所有C.此之源大丈夫/予喟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回/猥自枉履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十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16、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 自 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 自 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总结。庶几:差不多。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2 .下列加点
17、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涉(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3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 .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 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4.请 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5 .孟 子 关 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十二、阅 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生于忧患
18、,死于安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舜发于吠亩之中 发:(2)管夷吾举于士 士:(3)行拂乱其所为 拂:(4)衡于虑,而后作 衡: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初中 年级 语文 上册 文言文 阅读 梳理 检测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