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与答案解析(共三套).pdf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与答案解析(共三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与答案解析(共三套).pdf(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第一课时)A篇 知识对点训练1.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B.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C.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点燃D.在反应3 Mg+N2 M g 3 N2中N2作氧化剂答 案C解析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不具有可燃性,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2 .NO对于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NO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不溶于水B.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C.常温下能与氧气化合D.红棕色气体答 案D解 析NO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
2、D错误。3 .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水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B.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C.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种气体溶于水都可以与水反应,且只生成相应的酸答 案B解 析A中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的NO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B中二氧化氮跟水反应,生成了硝酸,硝酸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C中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不是利用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也不具有强氧化性;D中二氧化氮跟水反应,还生成了一氧化氮。故 B符合题意4 .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 O、S
3、 O 2、N O?、C L 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 0 2 的是()1-8C3-4B.1-4A BCD答 案 B解 析 NO不溶于水,对 应 D项;S O 2 易溶于水,对 应 A项;N O Z 与水发生反应3 N 02+H20=2 H N 0 3+N 0,试管剩余)的气体,对 应 B项;根据化学方程式C 1 2+H Q=H C 1 +H C 1 O 和光照2 H C 1 O=2 H C 1+O21 可知,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O z,且 C k 与 之 间 满 足 关 系 式 2 C L-对应C项。5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
4、O?和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并将该试管倒置于水槽中至液面不再上升时,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体积的()答 案 D解析 根据4 N O 2+O 2+2 H 2 O=4 H N O 3 可知,0?过量。设 N O?和 0 2 的体积各1 L,则 1 L N 0?1 3 3 3消耗。2 -L,剩余0 z -L,所以八方;=鼻。6 .将 盛 有 N?和 N O,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附和NO?的体积比是()A.1 :1 B.1 :2 C.1 :3 D.3:1答 案 C解析 设 N02的体积为x,N2的体积为(1 -X),由题意结合化学方程
5、式3N0 2+l 1 20=2HN0 31 1 3 1+N 0,可得 y+(l x)=s,x=,x=,Nz 和 NO2 的体积比为 1 :3。7 .在容积为67 2 m L 的烧瓶里充满NO、NO2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 0 m L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水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折合成标准状况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总反应可能为 N0+N02+02+H20=2HN0:B.总反应可能为 4N0+8 N02+502+61 I20=1 2HN03C.生成HNOa 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0.0 3 m o l -L-1D.生成HNOa 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45 m o
6、 l -L-1答 案 B解析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3(N0)+(N0 2)=4(0 z),解得(NO)=0.0 1 m o l,/?(N02)=0.0 2 m o l,贝总反应为 4N0+8N02+50Z+6H20=12HN()3。”(NS+NO):r(02)=1 2:5,因烧瓶中的气体最终均生成了 HNO”故所得溶液的体积与溶解的NO2、N 0体积相等,故浓度为 HNOz+NO)+22.4 +m o l,L-0.0 45 m o l 8.将盛有1 2 m L NO,和 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 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0 z 的体积和剩余的2 m L 气体
7、可能分别是()A.1.2 m L,NO B.2.4 m L,O2C.3.5 m L,O2 D.4 m L,NO答 案 A解 析 解题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为4N0 2+0 2+2HQ=4HN0 3 3N0 2+H20=2HN0;i+N0设 小的体积为心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若剩6,则m L-*)=2 m L,解得*=4 m L,B、C 不正确。若剩 N 0,则%=;(1 2 m L%)4x=2 m L,解得 x=L 2m L,D 不正确。9.为了探究气态氧化物(S O”NOJ 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 量 或 C
8、L 如图A、B、C 所示。一段时间后,A、B 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C 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D 写出装置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 m o P o 则装置A 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为。(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3)通 入 氧 气 前 在 C 装 置 的 水 槽 里 滴 加 几 滴 紫 色 石 蕊 溶 液,观察到的现象是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答 案(1)C1 2+S 0 2+2H2O=4 H+2C1+S o r(2),m o l ,L 1a(3)溶 液 呈 浅 红 色 溶 液
9、 红 色 加 深 2 S 02+02+2 H20=2 H2S 0t解 析 NO 2 和02,S 0z 和C h 按一定比例可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4 N02+02+2 HQ=4 HN03,S O2+C 12+2 H2O=2 H C 1+H2S O1,而 S O?溶于水只有部分SOZ与水反应SOZ+HQ H2 s 0:”很少量的 H2 s。3消耗很少量的 02.2 H2 S 03+02=2 H2 S 04(2)设充满NO?的集气瓶容积为KL,)=_ 厂 mo l,倒置于水槽中通入O 2a L mo l aV-mo l “Va形成一 mo l HNO 3,溶液体积也为K L,故集气瓶中HN(h 浓
10、度为:c(HN()3)=-k=-mo l La K L a(3)H2 s O 3是弱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显浅红色,通入氧气后,H2 s Q,被氧化为Ib S O”酸性增强,石蕊溶液所显红色变深。总反应为2S02+02+2H20=2H2S01OB篇 综合提升训练10.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M g -1氧化物I -1氧化物I -1酸或碱A.碳B.氮C.硫D.铝答 案 D解 析 A项,碳可以先生成一氧化碳,后生成二氧化碳,再和水反应生成酸,正确;B项,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后生成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时生成硝酸,正确;C项,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后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再和水
11、反应生成硫酸,正确;D项,铝的氧化物只有氧化铝,错误。11.硝酸工业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N0和 NO?,它们都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已知某厂排放的尾气中NO、NO?的体积比为1 :1,该厂采用Na O H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1 C.+3 D.+5答 案C解析 设该含氮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价,NO、NO 2在Na O H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含氮元素的钠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知x 2=4 一%解 得x=3。12.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 b、。2、S O,、NO、NO,中的两种或多利1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
12、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S O?和NOB.肯定没有C h、02和NOC.可能有C h和O 2D.肯定只有NO答 案A解析 由题意可知,混合气体无色,故无C k(黄绿色)、NO N红棕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S O?;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产生了 N0”进而说明原混合气体中有N0,故无O 2。13.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 通 入NH:“发生反应N0,+NH3-N2+H2 O。现有NO、N02的混合气体3 L,用同温同压下3.5 L N H,使其恰好完全
13、转化为N z,则混合气体中N O、N 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 :1 B.1 :3 C.2 :1 D.1 :4答 案B解 析 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混合气体中N O、N O 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 o l和y m o l,则x+y=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 x+4 y=3.5 X 3,解得x=0.7 5、尸2.2 5,因此混合气体中N O、N 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1 4 .在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 O?和一定体积的N 0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当通入4.5体积的“充分反应后,剩 余1.5体积气体,则原N 0体积可能为()3体积 4体积 5体积 5.
14、5体积2体积A.B.C.或 D.或答 案C解析 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剩余的1.5 体积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也有可能是氧气。若是一氧化氮,则氧气全部反应,二氧化氮完全反应用掉了 L5 体积氧气,剩 余 3 体积应该被一氧化氮消耗,所以一氧化氮体积为4体积+1.5 体积=5.5体积;若剩余的为氧气,则这过程中一氧化氮消耗的氧气为1.5 体积,所以一氧化氮的体积是2体积。1 5 .以下是氮循环的一部分:(l)N O z 的颜色是。(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N 0?易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是。(4)化合物A 的化学式是。催化剂(5)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N O
15、与 C O 发生反应:2 N 0+2 c o =2 C02+N2,当生成2 m o l N 2 时,被还原的N O 为 m o l o放电答 案(1)红 棕 色(2)NZ+0 2 =2 N 0 (3)N 02(4)H N 03(5)4放电解 析(2)反应是附和在放电条件下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N2+02=2N0O 啦 易 溶 于 水,发生的反应是3 N 0 2+I M)=2 H N 0 3+N 0。该反应中N O?的氮元素化合价既有降低又有升高,N 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4)由 3 N 0 2+H a=2 H N 0 3+N 0 知 A 的化学式是 H N O:,。催化剂(5)从 2 N
16、0+2 c o =2 c O 2+N 2 看出N O 和 N 2 的物质的量比为2 :1,则生成2 m o l 反时反应的N 0 为 4 m o l 且全部作氧化剂被还原。1 6 .已知N 0 不溶于水,N 0 2 易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3 N 0 2+H Q=2 H N 0 3+N 0。把盛有4 8 m L N 0 和 N O?混合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水中(保持同温同压),待液面稳定后,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变为2 4 m L,则:(1)原混合气中,N 0 是 矶,N O?是 m L o(2)若在剩余的2 4 m L 气体中,通入6 m L 0 z,待液面稳定后,反应后容器内剩余气体体积为 m L(
17、3)若在剩余的24 niL气体中,通入24 mL 02,待液面稳定后,反应后容器内剩余气体体积为 mLo(4)若在原48 mL NO、NO2中,通入 mL O2再倒置于水中,气体会全部被吸收。答案(1)12 36(2)16(3)6(4)18解 析(1)设NO2的体积为必3N02+H20=2IIN03+N0 体积差3 1 2x(48-24)mLx=36 mLK(NO)=(48-36)mL=12 mLo(2)由 4N0+302+2H20=4HN034 3耗 8 1nL 6 mL容器内剩余气体为N O,体积为24 mL8 mL=16 mLo(3)由4N0302知,24 mL NO只需消耗18 mL的
18、02,所以反应后容器内剩余02为24 mL18 mL=6 mLo(4)由 4N0+302+2H20=4HN034 312 mL 9 mL4N02+02+2H20=4HN034 136 mL 9 mL可知,通 入18 mL O 2,可使容器内气体全部被H2O吸收。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课堂同步练习(第二课时)A篇 知识对点训练知识点1氨的性质1 .下列过程没有起到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N?与。2 反应生成N OB.N 2 与 H 2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C.N H:;经催化氧化生成N O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答 案 C解 析 氮的固定指游离态的氮反应生成化合态的氮,即由N
19、?到含氮化合物。2 .下列有关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属于电解质B .液氨是纯净物,氨水是混合物C.氨气遇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产生白烟D.氨气易液化,所以可用来做喷泉实验答 案 B解 析 氨是非电解质,A错误;浓 Ib SO,难挥发,C错误;喷泉实验是利用了 N L 极易溶于水的性质,D 错误。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 u 与稀盐酸B.N a H C O s 与 N a O H 溶液C.C a O)3 与稀硫酸D.N H MC 0 3 与稀盐酸答 案 D解析 根据题意只要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大于圆底烧瓶内压强即
20、可,故应选 N H H C Q?和稀盐酸。A项中两物质不反应,B项中反应不生成气体,C项生成的C a SO,附着在 C a C Q,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的进行。注意该装置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使烧瓶内外压强相等。4 .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种粒子组成的,液氨的组成中只有氨分子B .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 H3 H Q(除水外)C.氨水显弱碱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属容器中D .在 1 m ol/L氨 水 中,N IL ILO.N H:、N%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 ol/L答 案 C解 析 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故一般情况下,氨水存放在陶瓷坛、橡皮
21、袋等里面;根据氮原子守恒知:c(N H a ,H 2 O)+c(N H Z)+C(N HS)=1 m ol/Lo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 H:)H20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 H i C l 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 L 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答 案 A解 析 N H 3 与 H C 1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因 NL 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 H,用N H C 1 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错误。6.如图
22、为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各组中能形成这样的喷泉但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A.H C 1 和 A 0B.以4:1 混合的N 02 O 2 混合气体和H20C.N O,和 H QD.C O?和 N a O H 溶液答 案 C解 析 喷泉实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烧瓶内外产生气压差,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烧瓶时,四选项均可产生气压差形成喷泉,且 H C 1能完全溶于水,C O 2 完全与N a O H 溶液反应,4:1 混合的N O,和 必能恰好发生反应,4N 02+02+2 H20=4H N 03,故均可使液体充满烧瓶,但N 02与 1
23、L 0反应时有N O 生成,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知识点2 镂盐氨的实验室制法7.以下性质不属于镀盐的通性的是()A.易溶于水 B.含有N H,C.可分解放出氨气 D.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答 案 C解 析 钱盐均含有N H;,均易溶于水,均能与碱反应放出N HJ;一般来说,钱盐受热分解可产生N H 3,但有些铁盐(如 N H,N O J 在加强热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产生N H:;。8 .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 H:,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可用到的是()蒸 储 水 N a O H 溶 液 红 色 石 蕊 试 纸 蓝 色 石 蕊 试 纸 稀 硫 酸A.B.C.D.(答 案 B解析 固体溶于N
24、 a O H 溶液后,加热,若含有N H:,则发生N H:+O I =N H 3 f+H Q,N H 3能使湿润(用到蒸储水)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选B。9 .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气体区是()A.H C 1 B.C l2 C.C O D.N H;答 案 D解析 从储气瓶导管长短及防倒吸装置可看出R应是一种比空气密度小,易溶于水的气体,故 D 选项正确。10.氨气是化学实验室经常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铉共热;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1)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应选用装置_ _ _ _ _ _
25、 _ _(填“A”或 B”,下同),方法应选用装置_ _ _ _ _ _ _。(2)实验中要干燥氨气,应 选 用 的 干 燥 剂 是。A.浓 硫 酸 B.固体氢氧化钠C.五氧化二磷(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 o答 案(D A B(2)B(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N H 3 已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解 析 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N H,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 H:,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B篇 综合提升训练1 1.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 C 12+2 N H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 及其 化合物 同步 练习 答案 解析 共三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