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摩擦力——静摩擦力+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案】摩擦力——静摩擦力+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摩擦力——静摩擦力+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摩擦力静摩擦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静摩擦力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能分析日常生活中摩擦现象。(2)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的条件,能说明静摩擦的利与弊。(3)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通过参与实验探究、问题思考和游戏互动等主体活动,学会假设法和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的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静摩擦力的概念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静摩擦力的三要素难点: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一、静摩擦力(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表演筷子提米小魔术 口袋提杯子魔术学生在有了感性认识后,引导学生思考“魔力”从何而来,让学生带着
2、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2)引出摩擦力与学生一起通过二力平衡的知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引出静摩擦力的概念。观察魔术获得感性认识思考问题,回忆摩擦力概念并回答。回忆二力平衡知识,对静摩擦力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生活中的摩擦,使学生对静摩擦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神奇的实验现象,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新课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且挤压与学生一起回顾口袋提杯子实验。提出问题,如果把口袋里面的水倒掉,口袋还能不能从杯子里面提起杯子?为什么不能提起杯子?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可让学生发现:要使口袋能提起杯子,必须让口袋与杯子接触。因学生知
3、识水平有限,要完整地回答到“接触且挤压”还有一定困难,需做进一步引导。提出问题:只需要接触就可以吗?对比实验: 手刚好接触瓶子,不施加挤压的力,不能提起杯子; 手接触且对瓶子施加挤压的力后,能提起瓶子通过观察实验,可提醒学生发现:要能提起杯子,不仅要接触还需要挤压,得出产生摩擦力的第一个条件。观察实验,回忆并对比课前的实验,思考:为什么把口袋里的水倒掉,就不能提起杯子?积极思考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观察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思考两种情况下所得到的结果为什么不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从而实现物理教育的教学目标。采
4、用边观察变引导分析的,步步深入的方式组织组织教学,循序渐进地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体验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产生静摩擦力需要接触面粗糙,达到突出的重点。养成先学习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加深学生对静摩擦力概念的理解。明确静摩擦力的方向,进一步突破“相对运动趋势”这一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从运动状态得出受力平衡,再结合平衡条件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锻炼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为后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作铺垫。明确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经历练习,犯错,纠错的过程,给学生留下较深刻印象,从而起到强调的作用。(2)相对运动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摩擦力 静摩擦力 教学 设计 上学 物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一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