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ppt
《第4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ppt(1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第第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4.1 半导体中光的发射和激射原理半导体中光的发射和激射原理 4.2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4.3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4.4 数字光发射机数字光发射机 4.5 密集波分复用通信中的光源技术密集波分复用通信中的光源技术 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4.1 半导体中光的发射和激射原理半导体中光的发射和激射原理 4.1.1激光产生的物理基础1.原子的能级激光的产生与光源内部原子的结构和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原子由原子核和绕原子核旋转的核外电子组成。近代物理实验证明,原子中
2、的电子只能以一定的量子状态存在,也即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电子的能量不能为任意值,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分立值。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我们把这种电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能量不连续的分立的内能称为粒子的能级。粒子处于最低能级时称为基态,处于比基态高的能级时,称为激发态。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粒子处于基态,少数粒子被激发至高能级,且能级越高,处于该能级的粒子数越少。在热平衡条件下,各能级上的粒子数分布满足玻尔兹曼统计分布(4.1)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其中,N1、N2为处于能级E1、E2上的粒子数,k0=1.38110-23J/K为玻尔兹曼常数,
3、T为绝对温度,如图4.1为玻尔兹曼分布曲线。2.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指出,光与物质间存在以下三种相互作用关系:(1)自发辐射。在没有外界激发的情况下,处于高能级E2上的粒子由于不稳定,将自发的向低能级E1跃迁,发射出能量为hf的光子,f为光子的频率,有(4.2)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1玻尔兹曼分布曲线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式中,h=6.62510-34Js为普朗克常数。这种发光过程称为自发辐射,如图4.2(a)所示。对于处在高能级E2上的粒子来说,它们各自独立地、随机地分别跃迁到低能级E1上,发射出一个一个的光子,这些光子的能量相同,但彼
4、此无关,且具有不同的相位及偏振方向,因此自发辐射发出的光是非相干光。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2)受激吸收。在外来光子的作用下,处在低能级上的粒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上的过程,称为受激吸收,如图4.2(b)所示。处在低能级E1上的粒子在一个频率为f=(E2-E1)/h的外来光子的作用下,吸收光子能量跃迁到能级E2上去。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2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示意图(a)自发辐射;(b)受激吸收;(c)受激辐射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3)受激辐射。处在高能级E2上的粒子,在受到频率为f=(E2-E1
5、)/h的光子作用下,受激跃迁到低能级E1上并发出频率为f的光子的过程,称为受激辐射,如图4.2(c)所示。受激辐射的过程不是自发的,是受到外来入射光子激发引起的,而且受激辐射所发射的光子具有与入射光子相同的能量、频率以及相同的相位、偏振方向、传播方向等,这种光子称为全同光子。因此受激辐射的发光是相干光。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3.粒子数的反转分布及光放大通常情况下(即热平衡条件下),处于低能级的粒子数较高能级的粒子数要多,称为粒子数正常分布。粒子在各能级之间分布符合费米统计规律(4.3)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其中,f(E)是能量为E的能级被粒子占据
6、的几率,称为费米分布函数;Ef为费米能级,与物质特性有关,不一定是一个为粒子占据的实际能级,只是一个表明粒子占据能级状况的标志。当能级E0.5时,说明这种能级被粒子占据的几率大于50%;当能级EEf,f(E)0.5时,说明这种能级被粒子占据的几率小于50%。也就是说,低于费米能级的能级被粒子占据的几率大,高于费米能级的能级被粒子占据的几率小。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处于低能级的粒子将不断地被激发到高能级上去,从而使高能级上的粒子数大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这种分布状态称为粒子数的反转分布。在外界入射光的激发下,高能级上的粒子产生大量的全同光子,以实现对入射光
7、的放大作用。我们把处于粒子数反转分布的物质称为激活物质或增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也可以是半导体材料。把利用光激励、放电激励或化学激励等方法达到粒子数反转分布的方法称为泵浦或抽运。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4.激光器的一般工作原理(Laser,LightAmplificationbyS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是具有极好单色性、方向性和光强的一种光源。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1960年美国人梅曼发明的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一个激光器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是:(1)需要有合适的工作物质(发光介质),具有合适的能级分布,可以产生合适波长的光
8、辐射;(2)需要可以实现工作物质粒子数反转分布的激励能源泵浦源;(3)需要可以进行方向和频率选择的光学谐振腔。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如图4.3激光器构成原理示意图所示,反射率为100%的全反射镜与反射率为90%95%的部分反射镜平行放置在工作物质两端以构成谐振腔。谐振腔中的工作物质在泵浦源的作用下,处在粒子数反转分布状态,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由于受激辐射不断放大,产生的光子在谐振腔中经过反射镜多次反射,在谐振腔中沿非轴线方向的光子很快逸出了腔外,而沿轴线方向的光子往复传输,不断被放大,且方向性、增益不断改善,最后从反射镜输出即为激光。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
9、发射机 图4.3激光器构成原理示意图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要产生激光还必须满足阈值条件及相位条件。在激光器工作过程中,光在谐振腔内传播,除了增益介质的光放大作用外,还存在工作物质的吸收、介质不均匀引起的散射、反射镜的非理想性引起的透射及散射等损耗情况,所以也就只有光波在谐振腔内往复一次的放大增益大于各种损耗引起的衰减,激光器才能建立起稳定的激光输出,其阈值条件(临界条件)为(4.4)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其中,th为实现稳定激光输出所必须的最小增益,称为阈值增益系数;为谐振腔内工作物质的损耗系数;L为谐振腔腔长;r1、r2为
10、两个反射镜的反射率。由于在谐振腔中,光波是在两块反射镜之间往复传输的,这时只有在满足特定相位关系的光波才能得到彼此加强,因此这种条件称为相位条件,即(4.5)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式中,fq为光波的频率;n为工作介质的折射率;c为光速;q=1,2,。由上式可以看出,激光器中振荡光频率只能取某些分立值,不同q的一系列取值对应于沿谐振腔轴向一系列不同的电磁场分布状态,一种分布就是一个激光器的纵模。相邻两纵模之间的频率之差(4.6)称为纵模间隔,它与谐振腔长及工作物质有关。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激光振荡也可以出现在垂直于腔轴线的方向,这是平面波偏离轴向
11、传输时产生的横向电磁场分布,称为横模。上面介绍了激光产生的一般原理。自从1960年激光器问世以来,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各种固体、气体以及半导体激光器等。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调制方便、调制速度高等优点,在光纤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就来介绍半导体光源的发光基本原理。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4.1.2半导体中光的发射原理1.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半导体是由大量原子周期性有序排列构成的共价晶体,其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互相重叠,从而使其分立的能级形成了能级连续分布的能带。根据能带能量的高低,有导带、禁带和价带之分。能量低的能带是价带,相对应于原子最外层电子(
12、价电子)所填充的能带,处在价带的电子被原子束缚,不能参与导电。价带中电子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可以克服原子的束缚,被激发到能量更高的导带之中去,成为自由电子,可以参与导电。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处在导带底Ec与价带顶Ev之间的能带不能为电子所占据,称为禁带,其能带宽度称为带隙Eg(Eg=Ec-Ev)。半导体光源的核心是PN结。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相接触就形成PN结。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施主杂质形成N型半导体,过剩的电子占据本征半导体中空的导带,处在高能级的电子增多,其费米能级就较本征半导体的要高。当杂质浓度增大时,费米能级向导带移动,在重掺杂情况下,费米能级可以进入导带,称
13、为兼并型N型半导体。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受主杂质形成P型半导体,其费米能级就较本征半导体的要低,当杂质浓度增大时,费米能级向价带移动,在重掺杂情况下,费米能级可以进入价带,称为兼并型P型半导体,如图4.4所示。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4半导体能带图(a)本征半导体;(b)N型半导体;(c)P型半导体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2.半导体PN结光源在形成PN结之前,重掺杂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能带分布如图4.5(a)所示,费米能级分别进入导带和价带。由于选用同种材料,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禁带宽度大致相
14、同。当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相接触形成PN结时,由于存在电子与空穴的浓度差,电子从N区向P区扩散,空穴从P区向N区扩散,因此使N区的费米能级降低,P区的费米能级升高。当P区的空穴扩散到N区后,在P区留下带负电的离子,形成一个带负电荷区域;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当N区的电子扩散到P区后,在N区留下带正电的离子,形成一个带正电荷区域。由于这两个正负电荷区域的存在,出现了一个由N区指向P区的电场,称为内建电场,如图4.5(b)所示。在内建电场作用下,出现了电子从P区向N区移动、空穴从N区向P区移动的与扩散相反的漂移运动。同时,内建电场使P区与N区出现势垒,阻止电子从N区向P区
15、的扩散。开始时,扩散运动占优势,但随着内建电场的加强,势垒的增高,漂移运动也不断加强,最后漂移运动完全抵消了扩散运动,达到了动态平衡,宏观上没有电流流过PN结。这时N区与P区的费米能级达到相等,从而使PN结的能带发生弯曲,如图4.5(c)所示。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PN结外加一个足够大的正向偏压(即P接正、N接负),P区内的空穴大量注入N区,N区的电子大量注入P区,这样,在P区与N区靠近界面的地方就产生了复合发光。PN结在正向偏置时,N区的电子及P区的空穴会克服内建电场的阻挡作用,穿过结区(扩散运动超过漂移运动),从P区到N区产生净电流。电子与空穴在扩散运动中产生复合作
16、用,释放出光能,实现发光。这种发光是一种自发辐射,所以发出的是荧光。由于这种发光是正向偏置把电子注入到结区的,又称为电致发光。这就是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当PN结外加一个正向偏压时,产生了一个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反的电场,这个电场减弱了内建电场的影响,削弱了漂移运动,使扩散运动加强,整个PN结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原来统一的费米能级发生分离,出现了P区和N区的两个准费米能级EPf、ENf,如图4.5(d)所示。这时,在PN结区,导带主要由电子占据,价带主要由空穴占据,即实现了粒子数反转分布的区域,称为有源区,这个有源区可以实现光的放大作用。由自发辐射产生的
17、光子,在有源区由于受激辐射将不断得到放大。同时,如果利用半导体材料晶体的天然解理面构造光学谐振腔,那么,在有源区的放大补偿了各种损耗后,就会有稳定的激光输出。这就是半导体激光器的的基本原理。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5重掺杂下PN结能带图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由于半导体内光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电子的跃迁除需要满足能量守恒条件之外,还必须满足动量守恒条件。自由电子运动的动量状态p,由电子的量子力学波矢量k决定,即p=hk(4.7)其中,h为约化普朗克常数。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光子的动量与电子的动量相比可以忽略,
18、因此,电子的跃迁前后应具有相同的动量,也即有相同的波矢量。根据能带结构的能量与波矢量关系(如图4.6所示),半导体材料可以分为光电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即直接带隙材料和间接带隙材料。在直接带隙材料中,导带中的最低能量状态与价带中的最高能量状态具有相同的波矢量,即位于动量空间中的同一点上。而在间接带隙材料中,导带中的最低能量状态与价带中的最高能量状态处在不同的波矢量位置上,即具有不同的动量。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能带结构的这种差别使得这两类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质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在直接带隙材料中,电子在价带和导带之间跃迁符合动量守恒条件,因此具有较大的跃迁几率,而在间接带隙材
19、料中,电子在价带和导带之间跃迁不符合动量守恒条件,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需要在声子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因此跃迁几率非常低。所以间接带隙材料发光效率比较低,不适合于制作光源。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6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材料能带、波矢量关系示意图(a)直接带隙材料;(b)间接带隙材料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目前广泛应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有:(1)硅(Si)、锗(Ge)等族半导体材料,属于间接带隙材料,不能用来制作半导体激光器,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和光电检测器的制作。(2)碲化镉(GdTe)、碲化锌(ZnTe)等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均为直接带隙材料,主要用于可见
20、光和红外光电子器件的制作。(3)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砷磷化铟镓(InGaAsP)等绝大多数的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均为直接带隙材料,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和光纤通信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光电检测器的制作。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半导体光源发射的光子的能量、波长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带隙Eg,以电子伏特(eV)表示的发射波长为(4.8)例如,对于GaAs,Eg=1.42eV,用它制作的LED的发射波长就为=0.87m。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不同的材料成分有不同的禁带宽度,可以发射不同波长的光。表4.1为不同半导体材料的带隙及发光波长。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
21、及光发射机 表4.1不同半导体材料的带隙及发光波长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3.异质结上述发光原理的PN结是由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区、N区具有相同的带隙、接近相同的折射率(掺杂后折射率稍有变化,但很小),这种PN结称为同质结。同质结导波作用很弱,光波在PN结两侧渗透较深,从而致使损耗增大,发光区域较宽。因此,同质结构成的光源有很大的缺点:发光不集中,强度低,需要较大的注入电流。器件工作时发热非常严重,必须在低温环境下工作,不可能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为了克服同质结的缺点,需要加强结区的光波导作用及对载流子的限定作用,这时可以采
22、用异质结结构。所谓异质结,就是由带隙及折射率都不同的两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异质结可分为单异质结(SH)和双异质结(DH)。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与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不同。它是利用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来对光波进行限制,利用不同带隙的材料对载流子进行限制。图4.7给出了同质结、单异质结、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加正向偏压时,能带的结构以及折射率、光强的分布。可以看出,双异质结激活区两侧存在势垒,对载流子有限制作用;材料折射率差异较大,光波导效应显著,损耗大大减少。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7同质结、单异质结和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加正向偏压时的情况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
23、源及光发射机 4.2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4.2.1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发光二极管根据其发光面与PN结的结平面平行或垂直可分为面发光二极管和边发光二极管两种结构,如图4.8所示。这两种结构都可以用同质结制造,也可以用异质结制造,只不过在实际中多采用异质结结构。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 4.8(a)即 为 面 发 光 二 极 管 的 典 型 结 构,由NPP双异质结构成。这种LED发射面积限定在一个小区域内,该区域的横向尺寸与光纤尺寸相近。利用腐蚀的方法在衬底材料正对有源区的地方腐蚀出一个凹陷的区域,使光纤可以与发射面靠近,同时,在凹陷的区域注入环氧树脂,并在光
24、纤末端放置透镜或形成球透镜,以提高光纤的接收效率。面发光二极管输出的功率较大,一般注入100mA电流时,就可达几个毫瓦,但光发散角大,水平和垂直发散角都可达到120,与光纤的耦合效率低。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8(b)为边发光二极管,也采用双异质结结构。利用SiO2掩模技术,在P面形成垂直于端面的条形接触电极(约4050m),从而限定了有源区的宽度;同时,增加光波导层,进一步提高光的限定能力,把有源区产生的光辐射导向发光面,以提高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其有源区一端镀高反射膜,另一端镀增透膜,以实现单向出光。在垂直于结平面方向,发散角约为30,具有比面发光二极管高的输出耦
25、合效率。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8发光二极管的结构(a)发光二极管的结构;(b)边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图4.8发光二极管的结构(a)发光二极管的结构;(b)边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第第4 4章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光源及光发射机 4.2.2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特性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所用的光源,我们所关注的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包括发光效率、光谱特性、PI特性、调制特性等。1.光谱特性由于发光二极管是自发辐射发光,并且没有谐振腔实现对波长的选择,因此发光谱线较宽,半最大值处的全宽度(FWHM)=1.8kT(2/ch)nm,随辐射波长的增加按2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光源及光发射机 光源 发射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