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村镇体系规划.ppt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村镇体系规划.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2014年年3 3月月(2014-2030)(2014-2030)青海省治多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青海省治多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汇报提纲:Part1Part1:规划总则规划总则Part2Part2:发展条件分析:发展条件分析Part3Part3:总体目标战略:总体目标战略Part4Part4:人口与城镇化:人口与城镇化Part5Part5:空间管制与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与土地利用Part6Part6:城乡产业发展:城乡产业发展Part7Part7:村镇体系空间布局:村镇体系空间布局Part8Part8:专项规划(基础设施、环保、防灾):专项规划(基础设施、环保、防灾)Part9Part9:近期
2、建设重点:近期建设重点Part1Part1:规划总则:规划总则政策背景与目的国家提出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十八大”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城乡统筹、生态建设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青海省提出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青海省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青海省提出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要求。政策背景规划目的促进治多县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引导和调控县域镇
3、村的合理发展与空间布局,优化村镇格局,实现中心城镇和乡镇同步发展改善牧区人居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县域经济产业布局 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发展原则节约型发展原则规划的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规划总则规划原则规划期限和范围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4年2030年,近期:2014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规划区范围规划范围为治多县的行政管辖区域,总规划面积8.02万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三个布局、两个保护、一个管制合理进行三个布局:1科学确定镇村空间布局2引导产业空间布局3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布局严格实施两个保护:1注重县域环境保护2加强县域资源保护科学划定和严格管制空间资源上位规划
4、信息整合全省划分为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三江源地区和沿黄河发展带、沿湟水发展带及兰青-青藏铁路发展轴线(简称“四区两带一线”)。三江源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级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全国和省内其它区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经验和模式,为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种质支撑;加快草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推进全省脱贫致富进程;打造三江源九寨沟香格里拉高原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为全省开发探险、登山、科考等高端旅游市场提供支持。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省域城镇空间布局“一轴、一带、两心、四区”一轴:兰青、青藏铁路城镇发展轴;一带:沿黄河城镇发展带;两心:西宁市、格尔
5、木市,规划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和次中心城市;四区:东部城市群地区、柴达木城市带地区、环湖城镇圈地区、青南生态城镇发展区。省域城镇等级规模全省城镇规模等级还分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中心镇、重点镇5个层次(“1-3-9-29-50”结构)。玉树处于第三级一般城市,治玉树处于第三级一般城市,治多县处于第四级中心镇。多县处于第四级中心镇。青南生态城镇发展区,规划2030年总人口50万,城镇化水平66%。青南生态城镇发展区城镇空间结构玉树结古镇和玛沁大武镇为核心,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社区建设辐射带动其他多个生态城镇发展,形成“两心、多点两心、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青海省城镇体系规划
6、(2013-2030)玉树州城镇化水平:2025年全州城镇化水平66.25%。城镇体系空间规划空间结构为“一核一线多点”。“一核”指以结古镇为发展的核心;“一线”指沿214国道串连的城镇;“多点”指区域内的其它乡镇。玉树藏族自治州空间发展划分为限制发展区、控制发展区、优化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四种类型。加吉博洛镇处于优化发展区:发展特色产业、城镇人口适加吉博洛镇处于优化发展区:发展特色产业、城镇人口适度集中,牧区人口控制总量。度集中,牧区人口控制总量。玉树州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中规院2010)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县域总人口2015年控制在3.5万人,2025年控制在4.5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到2
7、015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70.0%以上,2025年接近78.0%。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治多县加吉博洛镇总体规划(灾后重建)(20102025)等级分期人口规模类别数量镇名一级近期2.53万人县城1加吉博洛镇远期33.5万人县城1二级近期0.05-0.2万人集镇5立新、多彩、治曲、扎河、索加远期0.1-1万人集镇5三级近期0.05万人行政村19日青、改查、牙曲、君曲、当曲、口前、智赛、达旺、玛赛、达生、拉日、聂恰、当荣、同卡、江庆、治加、岗察、叶青、扎西远期0.1万人行政村19Part2Part2:发展条件分析:发展条件分析治多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占玉树州总面积的30.2%。人口占玉树州比
8、重的9.4%。2012年全县GDP仅占玉树州9.5%。县域境内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盛产冬虫夏草、红景天等各种中药材。繁衍生息着藏羚羊、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具有长江源头和可可西里探险、藏传佛教文化、格萨尔文化、藏族歌舞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说,治多县是一个“幅员大县、幅员大县、资源富县、人口小县、经济小县资源富县、人口小县、经济小县”。现状发展特征幅员大县经济小县2012年经济数据对比名称名称总面积总面积(万平方公(万平方公里)里)地区生地区生产总值产总值(亿)(亿)人口人口(万人)(万人)人均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元)(元)农牧民人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纯收入(元)居
9、民人均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支配收入(元)(元)全国全国9609605193225193221354041354043835438354791779172456524565青海省青海省72.272.218851885573.17573.173317933179536453641756617566玉树州玉树州26.726.747.247.239.239.212040120403493.3493.1889418894治多县治多县8.068.064.54.53.673.671230012300401340131538515385治多县位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
10、了其独特的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一方面由于结构简单,致使其系统的脆变性强而抗扰能力弱、敏感性强而自我修复能力弱;另一方面本区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同时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其生态系统的质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运行状态不仅直接影响到本区域的社会经量和运行状态不仅直接影响到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主要的是波及到长江、黄河中下游济发展,更主要的是波及到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国家重要的环境生态核心区良好的区域交通发展潜力区域内将新增高速公路1条G6、国道1条G21
11、5、省道1条S224。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万里长江第一县”,长江流域的“生态源”和“藏宝库”,自然风貌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构成了治多县未来发展的靓丽名片,也是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格萨尔史诗在此孕育,嘎嘉洛文化发源地。既有的农牧业资源优势以牦牛和绵羊为主,是青海省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灾后重建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辐射带动县域产业升级、人口聚集、交通商贸、旅游服务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条件分析优势条件必须依托的发展之本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单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发展成支柱产业。农牧业发展滞后,牧民收入不高牧业仍处于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和传
12、统粗放的经营模式,效益不高,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狭窄。乡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弱,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导致乡镇建设水平低,基础设施配套差,对广大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很弱。生态环境脆弱,保护任务艰巨保护和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天然林保护、黑土滩治理、水土保持、砂金过采区治理、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系统性的大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制约因素需要克服的发展中问题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推进将继续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帮扶十个方面,给予西部地区特殊优惠政策支持。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
13、善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进一步支持青海省及藏区的经济发展2008年国务院出台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1月18日至20日召开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获批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保护支撑配套工程两大类,共26项工程。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和生态文化旅游前景广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的需求以及对生态文化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发展机遇紧抓不放的希望所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待遏制。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分布稀疏,生态移民安置的难度大,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开发比较困难。自然条件严酷,建设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有效施工期
14、短,设施不足。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要求高、改变传统游牧的生活方式难度大发展挑战必须勇敢面对的现实Part3Part3:总体目标战略:总体目标战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增强小城镇功能、深入推进新牧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落实青海省打造“高原美丽乡村”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三江源生态旅游景区、高原生态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和高原生态城镇建设,把治多县建设成为生态环境维系良好、风貌突出、特色鲜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城乡协调的以县城为核心,以一般乡镇和定居点为基础,形成等级规模有序、职能分工明确、功能齐全、空间布局合理的县域村镇体系。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经济和产业目标近期
1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率12%。远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亿元,年均增长率10%。通过旅游和特色产业建设,规划远期三次产业比例为50:10:40。城乡建设发展目标设施配套完善,城乡居民均等享受设施服务和社会保障。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镇基础设施配置完备;乡村居民点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分项目标发展战略总体发展战略:对接结古、生态优先、旅游带动、城乡统筹治多县城距离玉树中心城市结古仅198公里,处于玉树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内,位于G215交通轴线上,因此,治多应利用其潜在的区位交通潜力,以及高原特色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发展条件,发展成为高原生态旅游区、区域内重要节点城市,依照
16、发展生态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城乡统筹理念,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打造和谐、创新、富强的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生态有机、旅游先行城乡空间发展战略:强化级核、点状辐射民族文化振兴战略:传承发扬、弘扬特色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保护环境、绿色发展Part4Part4:人口与城镇化:人口与城镇化城乡人口规模通过综合增长率法、考虑人口弹性发展,规划确定县域人口规模近期(2020年)控制4万人,远期2030控制4.5万人。城乡人口预测城乡人口现状特征现状数量:3.67万人民族构成:藏族占绝大多数年龄结构: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趋势发展趋势:近几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分布特点:分布稀疏、分散,县城人口
17、逐步聚集衡就业特征:就业人员集中于第一产业人口流动趋势:流入为主城乡人口发展趋势分析人口自然增长将逐步趋缓机械增长近期将加速远期人口外流是必然趋势自然增长率近期9.5,远期为8.5。机械增长率近期10,远期为-1.5。则近期综合增长率为19.5,远期综合增长率为7。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特征非农人口比重为22.78%,实际城镇化率为46.3%。城镇化率提高明显,城镇化质量不高,特别是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工程转移到城镇的农牧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将需更长的时间。城镇化趋势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原动力源自上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及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游牧民定居、生态移民搬迁的大力实施,使得县域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18、根据青海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对青南生态城镇区的城镇化发展要求,未来二十年,随着全省城镇化布局、城镇发展、生态移民等政策的发展,青南生态城镇发展区的城镇化水平将持续较快发展。城镇化水平预测2020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70.0%以上,2030年接近78.0%。城镇化动力机制1、特色畜牧业发展的推动力;2、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业发展迅速,为城镇积累经济实力,第三产业逐步发展,旅游业带动城镇化作用明显;3、新一代农牧民改善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意愿是城镇化的新动因;4、城镇化的制度催动机制;5、民族文化对城镇化影响。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采取“生态示范城镇带动”的城镇发展模式,
19、以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适度聚集,据点式发展,在重点建设好治多县城的基础上,推进县域集镇发展建设能力的整体提升进程。(1 1)城镇人口发展方面)城镇人口发展方面聚集发展聚集发展随着游牧民定居及生态移民的建设,牧区人口以向县城转移发展为主,向集镇转移为辅。(2 2)城镇经济发展方面)城镇经济发展方面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根据治多县资源禀赋,以资源持续利用、低碳、节能为目标,以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结合治多实际,绿色经济主要包括畜牧业、旅游业、特色加工业以及城镇服务业等绿色经济。(3 3)城镇建设方面)城镇建设方面民族特色生态城镇民族特色生态城镇治多县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
20、自然保护区,应该以生态城镇理论为指导,建设民族特色生态城镇,体现少数民族特色。既保持民族生产生活传统,又增加农牧民收入,构建“生态城镇+美丽乡村”的集约化生态城乡模式,推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减轻生态环境压力。Part5Part5:空间管制与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将治多县县域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适宜开发区三种类型。规划将治多县县域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适宜开发区三种类型。县域空间管制1、禁止开发区域指依法设立的各类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和不适宜人类生活的高寒地带。2、限制开发区指环境承载力较弱,生态环境脆弱,不宜进行人类活动,关系更
21、大范围生态安全区的地区,包括水土流失严重区、牧业生态区以及风景名胜区。3、适宜开发区是指牧业发展区,适宜进行城市相关建设的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县城人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260m2以下,总建设用地控制在910公顷以内。小城镇建设用地小城镇(建制镇和乡集镇)控制在人均300m2以下。村庄建设用地乡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应该控制在350m2以内。考虑用地发展应有一定的弹性,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共需用地约3171.87公顷。此指标为上限值,不得突破。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占城乡用地比例(%)现状远期2030现状远期2030建设用地2978.153171.870.037%0.039%其中城乡居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村镇 体系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