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总线技术的介绍.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七章总线技术的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总线技术的介绍.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总线技术总线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总线技术概论总线技术概论 第二节第二节 RS-232C/485总线总线 第三节第三节 I2 C总线总线 第四节第四节 SPI总线总线 第五节第五节 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 第六节第六节 组态软件组态软件第一节第一节 总线技术概述总线技术概述 一、总线的定义一、总线的定义 总线是一组信号线的集合。这些线是计算机系统的各插件间(或插件内部芯片间)、各系统之间传送规定信息的公共通道,有时也称数据公路,通过它们可以把各种数据和命令传送到各自要去的地方。为了使计算机系统插件与插件间、系统与系统间能够正确连接,就必须对各插件或各系统的连接制定出严格的规约,即
2、总线标准,为各厂商设计和生产插件模块的标准提供统一的依据。二、总线的分类二、总线的分类 1根据总线不同的结构和用途分类 (1)专用总线。只实现一对物理部件间连接的总线称为专用总线,可同时完成收发。(2)非专用总线。非专用总线可以被多种功能或多个部件所共享,所以也称之为共享总线,可分时复用。2根据总线的用途和应用环境分类 (1)局部总线。局部总线又称为芯片总线。它是微处理器总线的延伸,是微处理器与外部硬件接口的通路,如图7-1所示。(2)系统总线。由于微处理器芯片总线驱动能力有限,所以大量的接口芯片不能直接挂在微处理器芯片上。一般微型机系统总线如图7-2所示。图7-1微处理器总线示意图 它是构成
3、中央处理机或子系统内所用的总线。局部总线通常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系统总线又称内总线和板级总线,即微型计算机总线,用于各微处理机之间、模块之间的通信,可用于构成分布式多机系统,如STD总线、PC总线等。图7-2 系统总线示意图 (3)外总线。外总线又称为通信总线,用于微处理机与其它智能仪器仪表间的通信。外总线通常通过总线控制器挂接在系统总线上,外总线如图7-3所示。常用的外总线有:连接智能仪器仪表的IEEE-488通用接口总线、RS-232C、RS-422、RS-485、USB串行通信总线等。图7-3 通信总线示意图 3根据总线传送信号的形式分类 (1)并行总线。如果用若干根信
4、号线同时传递信号,就构成了并行总线。并行总线的特点是能以简单的硬件来运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2)串行总线。串行总线是按照信息逐位的顺序传送信号。其特点是可以用几根信号线在远距离范围内传递数据或信息,主要用于数据通信。上面提到的系统总线和局部总线均属于并行总线范畴。而现场总线(Fieldbus)则是连接工业过程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点的串行通信网络。第二节第二节 RS-232C/485总线总线 一、一、RS-232C总线总线 EIA RS-232C串行总线是国际电子工业学会正式公布的串行总线标准,也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串行接口标准,用于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
5、与外设之间的同步或异步通信。采用RS-232C作为串行通信时,通信距离可达12m,传输数据的速率可任意调整,最大可达20kbps。现在的计算机一般至少有两个RS232串行口COM1和COM2,通常COM1使用的是9针D形连接器,而COM2使用的是老式的DB25针连接器,如图7-4所示。图7-4 RS-232C连接器引脚 1电气特性 在数据线TXD和RXD上:逻辑高电平为-3V-15V,逻辑低电平为+3V+15V;在控制线和状态线RTS、CTS、DSR、DTR和DCD上:信号有效电平为3V15V,信号无效电平为-3V-15V。2串行通信的典型连接形式 RS-232C串行通信的典型连接形式有两种:
6、一种是数据终端计算机(DTE)之间,零调制解调器的连接形式;另一种是数据终端PC机(DTE)与数据通信设备(DCE)的通信,如图7-5所示。当通信距离较近时,可不需要Modem,通信双方可以直接连接,这种情况下,只需使用少数几根信号线。最简单的情况,在通信中根本不需要RS-232C的控制联络信号,只需三根线(发送线、接收线、信号地线)便可实现全双工异步串行通信,如图7-5(a)所示。图7-5 串行通信的典型连接 3RS232C与TTL转换 RS232C逻辑状态定义的正负电压范围与TTL高低电平表示逻辑状态的规定不同。因此,为了能够使计算机接口与终端的TTL器件连接,必须在RS232C与TTL电
7、路之间进行电平和逻辑关系变换。MAX232是MAXIM公司生产的,包含两路驱动器和接收器的RS-232C转换芯片。芯片内部有一个电压转换器,可以把输入的+5V电压转换为RS-232C接口所需的12V电压,尤其适用于没有12V的单电源系统。接口电路如图7-6所示。图7-6 RS-232C与TTL电平转换电路 二、二、RS-485总线总线 1RS-485总线简介 RS-232C既是协议标准又是电气标准,它描述了在终端和通信设备之间信息交换的方式和功能。然而,RS-232C有一系列不足:(1)数据传输速率局限于20kbps;(2)传输距离较短;(3)该标准没有规定连接器,因而设计方案不尽相同,这些方
8、案有时互不兼容;(4)每个信号只有一根导线,两个传输方向共用一个信号地线;(5)接口使用不平衡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可能在各信号成分间产生干扰。针对RS-232C串口标准的局限性,又提出了RS-485、RS-422接口标准。RS-485/422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方式实现通信:发送端将串行口的TTL电平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通过两路输出,经过线缆传输之后在接收端将差分信号还原成TTL电平信号。由于传输线通常使用双绞线,又是差分传输,所以有极强的抗共模干扰的能力,总线收发器灵敏度很高,可以检测200mV电压。RS-485/422最大的通信距离约为1219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传输速率与传输
9、距离成反比,在100kbps的传输速率下,才可以达到最大的通信距离,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支持多点数据通信。RS-485总线网络一般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即采用一条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不支持环形或星型网络。2单片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接口电路 单片机与计算机的远程通信的电路原理图如图7-7所示,图中IC1是单片机,IC2、IC3是TTL电平至RS-485总线电平转换芯片,IC4是TTL电平至RS-232总线电平转换芯片。图7-7 单片机与计算机的远程通信电路 第三节第三节 I2C总线总线 一、一、I2C总线特点总线特点 I2C总线最主要的优点是它的简单性和有效性。由于接口直接在组
10、件之上,因此I2C总线占用的空间非常小,减少了电路板的空间和芯片管脚的数量,降低了互联成本。总线的长度可达25英尺,并且能够以10kbps的最大传输速率支持40个组件。I2C总线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支持多主控(multimastering)模式,其中任何能够进行发送和接收的设备都可以成为主总线。主控能够控制信号的传输和时钟频率。当然,在任何时间点上只能有一个主控。二、二、I2C总线工作原理总线工作原理 1总线的构成 I2C总线是由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构成的串行总线,可发送和接收数据。在CPU与被控集成电路之间、集成电路与集成电路之间进行双向传送,最高传送速率100kbps。各种被控制电路均
11、并联在这条总线上,但就像电话机一样只有拨通各自的号码才能工作,所以每个电路和模块都有唯一的地址。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I2C总线上并接的每一模块电路既是主控器(或被控器),又是发送器(或接收器),这取决于它所要完成的功能。CPU发出的控制信号分为地址码和控制量两部分,地址码用来选址,即接通需要控制的电路,确定控制的种类;控制量用来传输控制数据。这样,各控制电路虽然挂在同一条总线上,却彼此独立,互不影响。2总线基本操作 I2C总线在硬件连接基础上,还包括总线上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和通信格式。它采用主从通信方式时,由主器件确定和控制与某一从器件一次通信过程。而通信格式则按照主器件接收和发送数据两种情形
12、,可分为两种格式(见图7-8)。其中S为开始信号,A为应答信号,P为停止信号。一个标准的I2C通信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申请总线、建立通信路径、数据传送和释放总线。图7-9描述了标准的通信过程时序。(a)主器件发送数据给从器件格式(b)主器件接受从器件数据格式图7-8 数据通信格式 图7-9 标准的通信过程时序 第四节第四节 SPI总线总线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串行外设接口)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允许微控制器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交换信息。外围设备包括简单的TTL移位寄存器(用作并行输入或输出口)至复杂的LCD显示驱动器或A/D转
13、换器等。SPI系统可直接与各个厂家生产的多种标准外围器件直接接口,它使用4条线:串行时钟线(SC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和低电平有效的从机选择线。因而SPI总线的使用可以简化电路设计、省掉了很多常规电路中的接口器件、提高设计的可靠性。一、一、SPI总线的组成总线的组成 SPI总线可在软件的控制下构成各种简单的或复杂的系统,如:一个主微控制器和几个从微控制器;几个从微控制器相互连接构成多主机系统(分布式系统);一个主微控制器和一个或几个从I/O设备。在大多数应用场合中,使用一个微控制器作为主机,它控制数据向一个或多个从外围器件的传送。从器件只能在主
14、机发命令时才能接收或向主机传送数据。其数据的传输格式是高位(MSB)在前,低位(LSB)在后。SPI典型结构如图7-12所示。图7-12 SPI典型结构 在把SPI与几种不同的串行I/O芯片相连时,必须用每片的允许控制端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输出线连接。此时应特别注意这些串行I/O芯片的输入输出特性。二、二、SPI总线的时序总线的时序 在实际应用中,各I/O芯片只能在收到CPU发出的使能命令后,才能向CPU传送数据或从CPU接收数据,并遵循“高位(MSB)在前,低位(LSB)在后”的数据传输格式。典型的时序如图7-13所示。图7-13 SPI串行总线时序图 第五节第五节 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总线技术的介绍 第七 总线技术 介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