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pdf
《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整/体/说/课教材分析本册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版块一:回顾与交流。这一版块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在每个领域又分 为“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两个栏目。这个版块主要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1.数与代数。围 绕“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乘法”“认识方程”这 3 个单元,整合一些重要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的知识8 个问题只是例子,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前面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1)独立思考。这一栏目共设计了 8 个问题,问题1主要复习小数与
2、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问题2 是结合生活实例复习小数的意义;问题3 是复习小数加法、减法、乘法及混合运算知识;问题4 是引导学生反思错误资源,提升小数计算的能力;问题5 复习计算的有关算理;问题6 通过摆小棒场景,复习有关字母表示数的知识;问题7 通过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或规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问题8 引导学生举例回顾列方程和解方程的方法。(2)相互启发。1这一栏目的编排主要是组织学生对“独立思考”栏目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学生不仅要交流知识与方法是什么,还要交流自己的总结,分享方法、体会与发现。从而对一些知识加深理解,对一些问题进行质疑。教材选择了对问题1、问题5、问题8的思考作为样例,供
3、交流时参考。2.图形与几何。(1)独立思考。这一栏目共设计了 3个问题,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问题2引导学生复习所学图形的特点及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问题3复习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2)相互启发。这一栏目的编排主要是组织学生对“独立思考”栏目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教材选择了对问题1和问题2的思考作为样例,供学生交流时参考。3.统计与概率。(1)独立思考。这一栏目共设计了 3个问题,问题1引导学生举例回顾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2借助学生作品复习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问题3复习对平均数的认识和应用。(2)相互启发。这一栏
4、目的编排主要是组织学生对“独立思考”栏目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教材选择了对问题1和问题3的思考作为样例,供学生交流时参考。版块二: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这一版块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编排了相应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针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重点和要求以及学生易错点,从基本技能、概念理解、变式拓展等角度对练习进行了设计,同时注重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以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C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2.能正确进行小数加法、减法、乘法计算,掌握小数混合运
5、算的顺序;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能正确解简单的方程。3.能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能结合生活实际,解释与图形有关的简单问题。4.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并正确计算平均数。在整理、总结、交流、练习等数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F问题解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F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
6、行系统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C教学建议建议复习课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教学前,教师要分析学生的情况,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3地进行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融入学生生活情境,多以学生作品为复习资源,多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整理,为学生创造更多相互交流的空间。同时,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设计精品习题:由一个题目可复习多个知识点的习题,由一个题目可把一个知识点的不同阶段进行串联的习题等。这些习题往往具有较强的拓展性和综合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融
7、会贯通、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版块一:回顾与交流。1数与代数问 题 1:教师先启发学生对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然后再举例说明。举例时,可引导学生举出不同计量单位的例子,以丰富学生的认识。问题2: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举例说明小数的意义。问题3: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再进行算法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计算混合运算题应注意些什么?同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混合运算时,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问题4: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呈现学生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进行辨析既有错例的呈现也有错因的分析,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减少计算错误的经验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问题5
8、:学生在解释计算的道理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充分联系与题目相关的知识。问题6:教学时,一方面教师可采用教材的方式:寻找生活中能利用3n表示的规律;另一方面教师也可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可用字母表示的例子。总之,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帮助学生在数学与自己生活间建立更多联系。问题7: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尽量多地回顾所学的公式与规律,对于学生能想到的答案进行充分预设,陈列出几个,还可给学生以更大的空间,用字母表示更多的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以便充分地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问题8:教学时,要通过此过程帮助学生理清列方程与解方程的关键:等量关系和等式性质,并建议可补充找等量关系的练习。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
9、互启发帮助学生明晰思路,进行学法指导。42.图形与几何问 题1:教师先启发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回顾,然后由学生自主整理。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表等方式表示图形间的关系,以提升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突出图形间的内在联系。问题2:教师可在学生充分举例说明图形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更多补充一些图形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问题3: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可让学生交流一下观察物体的方法。3.统计与概率问题1:教学时,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对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教师还可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具体问题请学生设计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2:教学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教师可帮助学生进行要
10、点的提炼。问 题3: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学生所举例子,提出一些深化理解的问题:如平均数的范围,如何得到平均数,平均数的作用等。课时划分课/时/教/学/详/案1数与代数Q教材分析教材第96页、98100页内容。5本节课是总复习“数与代数”部分的复习课,主要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方程的有关知识,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感受小数和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遇到不懂或者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再适时进行点拨,教给学生正确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1、。,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小数和方程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旗卤【重点】整理和复习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及方程的有关知识。【难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E课 时 小 数 加 法、减法及乘法 整体设计4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一点【重点】
12、整理和复习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有关知识。6【难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I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 P 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一教学过程E考点讲解本学期,在“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涉及了小数和方程两个内容,这节课我们先来整理复习小数部分。我们在哪几个单元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学习了小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提示将涉及的单元知识进行整理然后小组内交流补充。课件出示复习提示:1 .选择一种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1)表格;(2)网络图;(3)列举。2 .将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或容易出错的地方做上记号。学生找出本册所涉及的小数单元知识进行自主
13、整理,然后小组内交流补充,教师巡视指导。考 点1小数的意义一、回顾整理。师:小数、整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预设生:整数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小数,如3是整数,可以看成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3.0,3.0 0等;小数可以转化为分母是1 0,1 0 0,1 0 0 0,的分数,如0.2 3写成分数的形式是22.100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小数?说一说它们的意义。学生交流在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并说一说它们的意义.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讲评、评析。:、问题讲解。7教材第98页 第1题。解答L 05 0.05 3.33 3 0.3 0.03三、闯关练习一。师:同学们闯关练习一,你准备好了吗?我们
14、的目的是一次闯关成功,要达到百分之百的通过。预设生:准备好了!(课件出示闯关练习一)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2)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右面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参考答案】(D10(2)百 分0.0 1十 分0.1(3)0.568考点2单位改写一、回顾整理。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将哪些单位进行改写?改写方法是怎样的?预 设 生1:我们学习了把长度、质量单位进行改写。生2:把长度、质量等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时,先把较小单位的数写成分母 是10,100,1000的分数,
15、然后再写成小数,并在后面加上要改写成的较大的单位名称。二、问题讲解。96千克=()吨7分米8厘米=()分米9元5分=()元620克=()千克 解答0.096 7.8 9.05 0.62三、闯关练习二。6000平方米=()公顷2.3千克=()克81 3 厘米=()分米3 8 0 米=()千米【参考答案】0.6 2 3 0 0 1.3 0.3 8师小结闯关练习二的结果,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佳绩再接再厉。考点3 小数的大小比较一、回顾整理。师:同学们,小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比如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下面就请小组同学以买文具为例(课件出示文具店商品图片),说一说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有哪些。小组讨论,
16、全班交流。预 设 生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首先比较它们整数部分,按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比如:钢笔1 3.5 元一支和1 2.5 元一支,1 3 1 2,所 以 1 3.5元的钢笔贵。生 2: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从十分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小数大。生 3: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依次这样比下去,比如橡皮4.2 0 元和4.2 5 元,比较百分位知道4.2 5 元贵,4.2 0 元便宜。生 4:如果相同数位上的数字都相同,那么这两个小数就相等。二、问题讲解。0.8 7 9 0 0.8 7.7 1 0 7.16.2 40 6 2.4 4
17、.0 2 0 4.0 0 2 解答 三、闯关练习三。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由1,2,3 组成的三位小数有哪些?请写出来并把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参考答案】0.1 2 3 0.1 3 2 0.2 1 3 0,2 3 1 0.3 1 2 =考 点1 1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的混合运算一、回顾整理。师:计算小数加法、减法、乘法的混合运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在含有小数加法、减法、乘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二、问题讲解。用竖式计算。2.1X2.15=解答2.1X2.15=4.5152.
18、1 5X Z.1t 1 54 3 04.5 1 5三、闯关练习十一。(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 第8题)7.8+4.56+2.20.65X6.4-0.65X5.41.3+4.7X0.95.01-1.9+4.990.4X99+0.47.5-7.5X0.8【参考答案】14.56 0.65 5.53 8.1 40 1.514国 随 堂练习(课件出示)3.5X1.2(7.5+2.5)X0.252.25+1.25X0.18先独立算一算,再和你的同伴交流。小数计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将经常出错的题目整理出来,和同伴交流。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预 设 生1: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生2:积的小数位数
19、是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生3: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整数的计算顺序一样,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参考答案】4.2 2.5 2.475叵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预 设 生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o生2: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生3: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整数加减法运算律在小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区作业设计作 业1教材第98页第4题,第99页第5题。作 业2【基础巩固】151.(基础题)(1
20、)一个小数是由6个一,4个百分之一,9个千分之一组成的,这个小数是()。3.56这个数中,6在()位上,计数单位是()。(3)9.03 中含有()个0.01,72个0.001是()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二位是()位。比2.92多0.4的数是(),比6.43少3.2的数是()。(6)63.6X104-1000X100=()。2.(易错题)判断题。(对 的 打“J”,错 的 打 )(D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2)8乘一个小数,积一定比8大。()0.75扩大为原来的10倍等于750缩小到原来的工。()100(4)两个小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数大。()
21、(5)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6)100 个 0.01 是 1。()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小。()(8)0.5=0.50,但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9)整数一定比小数大。()(10)6.43-6.2-0.2=0.03()【提升培优】3.(重点题)用竖式计算。9.4+14.72 40-3.782.1X2.15 4.8X0.254.(难点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0.125X9.3X80112.79-58.64-9.362.5X56.4+2.5X43.6165.8 5+1.8 9+2.1 55.(探究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2 5 0 克=()千克2 8 0 厘米=()米
22、5.4 6 米=()厘米4.0 5 吨=()千克【思维创新】6.(情景题)(1)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白白流掉0.2 5 吨水,如不及时修理,六月份会浪费掉多少吨水?(2)小红买了一个文具盒花了 1 8.6 0 元,买了两支中性笔花了 3.8 0 元,身上还剩1 L 4 0 元,小红原来身上有多少元?【参考答案】作业 1:4.(1)1.8 X 2 5+2.5 X 1 5=8 2.5(元)1 6 2 8(2)三角形面积为S,高为h,三角形底是()。S+h S+2+h S x 2+h 甲 数 是a,乙数是甲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3 a a+3 a a+3(4)x=4是方程()的解。4 x-8
23、=1 2 4 x+8=1 2 4 x-8 +2=1 2(5)买5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5.5元,每本练习本0.6 5元,每支铅笔多少元?设每支铅笔x元,正确的方程是()。(x+0.6 5)X 5=5.5(x+0.6 5)X (5+5)=5.5x+0.6 5 X 5=5.55 x+0.6 5 X 5=5.5【思维创新】6 .(探究题)说一说下面各题中的等量关系。林场种杨树3 5 0棵,比松树的4倍 少5 0棵。爷爷今年7 6岁了,比孙子年龄的6倍还大4岁。长方形的周长是3 6 0米,长是宽的4倍。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7 .(情景题)列方程解决问题
24、。两袋面粉,甲比乙重3 4千克,甲袋是乙袋的3倍,两袋各是多少千克?26长方形的周长是19.4米。长比宽的2倍少0.8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参考答案】作 业1:解:设五年级植树x棵,则6x+x=560,x=80,6x=480。答:五、六年级各植树80棵,480棵。作业 2:1.3a 8c 2m 4x 4x 4x 0.5x 5x 2.(l)4000+a(2)a-b(3)lOx(4)(400-b)4-a(5)(a+2)-?2(6)2x+y y 3.(1)X(2)V(3)X (4)X (5)X4.y=5 x=4 5.(2)(3)(3)(4)(5)和 6.松树的棵数X 4-50棵=杨 树
25、 的 棵 数(2)孙子的年龄X 6+4岁=爷 爷 的 年 龄(3)(宽+宽X 4)X2=周 长(4)陆地面积+陆地面积X 2.4=地 球 表 面 积7.(1)解:设乙重x千克。3x-x=34,x=17,3 x=5 h答:甲是51千克,乙是17千克。(2)解:设宽是x米。(2x-0.8+x)X2=19.4,6x-1.6=19.4,x=Z,2x-0.8=6.2。答:长是 6.2 米,宽是Z米。2 2一 板 书设计认识方程用字母表示数认识方程等量关系用等式性质解方程I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数学的知识体系就像一张网,每个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学生往往也能够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北师大 四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