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下册电子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八年级下册电子教案(全册).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承学知识与技能1 .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2 .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一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本,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2 .通过学生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加深知识点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枣学。1 .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2 .“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李学流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本课多媒体展示: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海南岛景观图、哈尔滨冰雕图等。让学生感受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从而导入新课。李学通过导入图片可以看出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一、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思考回答: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教师: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学生:小组代表班内展示。多媒体展示
3、:中国的地理差异。(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描述)(1)气温: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师: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教师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地方典型景观的植被图片,让学生看图感受我国自南向北植被的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的变化,总结规律。学生: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承转:在自然环境
4、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你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的分布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图5.2和阅读材料,感受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总结: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例如:秦岭一淮河线。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二、秦岭一淮河一线“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理解“秦岭一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
5、代表班内展示。教师多媒体展示:秦岭一淮河以北农村生活景观图和秦岭一淮河以南农村生活景观图。学生小组讨论,班内展示。秦岭淮河线一一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呢?教师启发:1 .秦岭一淮河线是哪条年降水量通过的地方?2 .秦岭一淮河线是一月份哪条等温线通过的地方?3 .在秦岭淮河线南北,气候,农田类型,粮食作物,河流冬季结冰有无等方面有何不同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班内展示多媒体展示答案:秦岭一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一月均温(高或低于0C)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小于800mm大于800mm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6、候、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结冰有无结冰不结冰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为主水稻为主多媒体展示:四大地理区域图(图5.5):教师: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和范围,学生:在地图上记住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和范围。教师:让学生结合活动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让学生读书和图后完成下列问题:(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代表在班内展示。)1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和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讲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地区。2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3 .西北地区
7、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4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5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是地区,地势最低的是地区。学生:按要求完成,交流展示。附答案:1.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北方南方西北青藏6 .秦岭淮河7 .4008 .一二9 .青藏南方逑后1.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地理分区并描述它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2.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通书益。地理差异显著中国的地理差异 -1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差异显著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分界线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述学。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四大地理
8、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以及了解“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开拓思维!效果很好,细节上还需要把握,课堂秩序也需要维持好!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与技能1、明确北方地区的范围及自然特征。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3、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过程与方法简易讲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小组谈论南方与北方的农业生产的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学生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加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提高环保意识。枣学萌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枣学砥陶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
9、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前课Q“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著名的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真实写照。那么北方有哪些自然特征和农业呢?这是我们本节学习的内容。3I学电陶(一)交流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黄土地、黑土地1 .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区:东部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为黄土高原。3 .气候该地区主要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 .土壤东北平原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黄土地
10、。读图析图1、认真图6-1-1,从图中找出:(1)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2)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3)河流:黄河、淮河、京杭运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4)海洋:渤海、黄海。(5)国家: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图6-1-1知识点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耕地(1)自然区域;如常见三角洲、热带等。(2)经济区域;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等。(3)行政区域;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2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3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4 .春旱分布地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原因:降水
11、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措施: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5 .冲积扇一一华北平原的重要农耕区优势: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农耕区。影响:形成了北京、开封、邯郸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二)展示交流,自主构建(1)疑点、难点、分歧点读图6-1-2、图6-1-3、图6-1-4,分析下列问题: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
12、的主要原因是胆海远近不同。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炎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幽-迦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2)知识归纳总结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押后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幽书北方地区一、黑土地黄土地1.范围2.地形3.气候4.土壤5.河流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耕地2.粮食作物3.经济作物4.春旱5.冲积扇通学。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
13、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一东北三省承学知识与技能1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地形类型、气候特征。2 .归纳区域内主要的地理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 .概括东北三省的工农业特征及其区位因素。4 .了解东北平原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并思考解决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直方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2 .通
14、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3 .使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对雪期长短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4 .通过对东北三省工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L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5 .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土壤之间的联系。6 .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枣学醺陶1 .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2 .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形成原因。3 .说出东北三省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新课导入新课:播放东北代表性图片(背景音乐:大东北)。教师:你能说出图片当中描绘的大东北的样子吗?想进一步了解那里的
15、自然地理概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书写板书)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要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了解哪些自然地理要素,你还记得吗?学生:根据提问回答。通学活动一:航拍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三省在全国的位置”图及东北三省经纬网地图。提问:东北三省的位置在哪儿?利用地图你能描述出来吗?航拍东北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 .游戏:异口同述选择一组同学,逐个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及范围。要求:不可出现重复的地理事物,限时1分钟。2 .动手填图在导学案中,将渤海、黄海、朝鲜、俄罗斯填到相应的位置,并将中国四至点填到相应的位置。学生分析归纳: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纬
16、度位置高,濒临渤海、黄海。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越国::,黑邻同吉邻省:江/网邻海:教师总结:黑吉辽,好风光,大东北,好地方。内蒙河北在身旁,朝鲜南俄罗斯北。纬度越高越冻嘴,靠近渤海景更美。活动二:俯瞰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三省分层设色地形图,将地形区名称覆盖。提问:俯瞰大东北,地形有何特点?你能说说吗?俯瞅东北地东北三省的地形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 .游戏:寻音找山河播放各地形区代表的歌曲,让学生在大屏幕上快速地找到它们。教师简介各个地形区的概况。2 .动手填图在导学案中,将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填到相应的位置,并将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填到相应的位置。学生分析归纳: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17、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东北三省的河流教师总结:黑吉辽,好风光,大东北,好地方。三江水把人滋养,兴安长白护身旁。环水绕平原广,白山黑水美名扬。活动三:寻根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如果让你找一个地理事物代表东北,你会选什么?老师会选黑土地作为东北三省的代表。东北三省的气候出示黑土在我国的分布图及黑土的自述(即成土的气候条件资料)。提问:东北三省的气候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完成下列任务: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及自学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如有困难可以适当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中遇到问题,可以请老师帮助。1 .出示东北三省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图,分析东北三省气候的总体特征。2 .区域内又有哪些差异呢?分析大连、长
18、春、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进行归纳,得出结论。3 .通过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分布图,明确区域内的气候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学生分析归纳: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教师总结:黑吉辽,好风光,大东北,好地方。夏季温暖冬漫长,冷湿气候季风强。雪期规律看温度,地形海陆也要想。承转:你了解这些诱人的食物吗?东北三省的农业有何特点?我们跟着黑土大叔和甄实诚的镜头一起去一探究竟。45学生完成下列任务:根据课前学习内容简单认识东北三省农业的基础知识。情景二:农业的昨天、今天、明天螂贬港林稣德大爷.坂菜真看,at谓短的北的,那时的东北可不S今我是相我孽“闯关东”永用乐天的
19、该看景般.Yb犍愤款待.不知道您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叫?教师提问:你知道“闯关东”吗?那时的东北是怎样的景象?学生完成下列任务:通过对课本和学习资料的分析,简单介绍北大荒的历史。教师总结:形容当时的景象,人们常说“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闯关东的人凭着果敢和执着,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我们跟着镜头继续去寻找。撤匕榭林钦然教师提问:黑土大叔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学生完成下列任务:通过对资料和数据的分析,明确北大仓已成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思考其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学生分析归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农业技术水平高。教师总结:可见,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我国不可
20、替代的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当然离不开东北三省优越的自然环境,那么东北三省的农业“明天”将如何发展呢?让我们跟着镜头继续探寻。微丈:柳林钦联教师提问:黑土大叔希望看到的湿地是什么样子?请根据手中资料回答。学生完成下列任务:通过学案材料的分析,思考湿地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教师总结: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的发展,是东北三省农业明天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承转:自然要素对农业有何影响?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1月平均气温图、地形分布图、土壤图片,引导学生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思考。学生完成下列任务:通过对地图及图片的分析,总结农业与地形、气候、土壤之间的关系。教师总结:情景三:工业蜕变之路行程一:东北三省的
21、寻宝之旅(东北三省的资源状况分析)教师提问:(出示东北三省的主要资源储量数据)东北的宝指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完成下列任务:通过阅读地图及数据,分析东北三省资源的特点。学生分析归纳:东北三省资源丰富。行程二: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的定位教师提问:(出示东北三省主要资源和工业城市分布图)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经济,请你根据工业城市分布图,分析工业城市的分布与资源、交通之间的关联。学生完成下列任务:探究工业城市的分布与资源、交通之间的关联。学生分析归纳:工业布局靠近矿产资源产地,集中分布在铁路沿线。教师总结: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等为主的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22、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创造了多项“工业之最”。目前,这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行程三:东北现象之我见教师提问:(出示东北现象的资料)东北三省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挫折是什么?你怎么看?学生完成下列任务: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制约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学生分析归纳:资源减少,环境恶化,产品结构单一,等等。教师总结:曾经的成绩不能成为东北发展步伐停滞下来的理由,面对资源枯竭、设备老化和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如何突破瓶颈寻求发展,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行程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师生交流、讨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什么对策?”并行之成文,教师总结。振兴东北老工业
23、基地3后”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板书暮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位置、地形、气候“白山黑水”一东北三省JV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工业分布主要农作物及发展条件枣学。本节课学生们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第六章北方地区黄土高原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枣学国知识与技能1 .了解黄土高原的分布、成因及特点。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因素。3 .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过程与方法1 .通
24、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2 .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4 .通过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形成全球意识。熊学函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 .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枣学砥僚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考课Q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兴趣。3 学提纲
25、:(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如何?(2)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具有什么特点?(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4)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枣学=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读黄土高原的位置图,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师总结:在我国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一一黄土高原,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师:引导学生读黄土高原景观图,认识黄土嫄、黄土梁、黄土加、黄土川。仔细比较堀、梁、期、川”的景观特征。师提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
26、没有?生:读黄土形成过程示意说出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规律。理解支持黄土高原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讨论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一一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一一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一一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一一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师小结: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
27、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等。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过渡:我们已经知道,黄土高原表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点,嫄、梁、酣、川”等地貌类型多样,这些特征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师:指导学生读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生: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水、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2)人为原因主要有: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破坏了地面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师提问: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产生什么后果?生:读
28、课文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师:指导学生分析,如何保持水土。生: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等。课堂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危害。因此,黄土高原的人们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存环境。逆后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地理位置
29、Q 口小+:木水土流失rb -L /口在枣学。本节课学生们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同时通过具体水土流失的案例,学生们认识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树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一北京承学O知识与技能1 .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2 .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过程与方法1 .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30、2 .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2 .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枣学萌1 .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2 .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3 .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律学砥僚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评价。本课印。导入新课:调查班内去过和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各有多少。请大家在组内做一下交流,然后分别请两位代表谈谈自己的北京见闻与感想。枣学瞬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
31、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具有800多年的建都史。那么,她究竟具有怎样神奇的魅力,使得几代王朝都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探究活动一:地理位置读下面两幅图,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来看,北京(40N)属于暖温带;从海陆位置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北两面分别紧靠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东南方向面朝渤海;从行政区划来看,北京周围被河北与天津环绕。探究活动二:位置与气候读“影响北京的冬、夏季风风向简图”(左图)和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右图),探究以下问题。1 .从冬夏季风影响的角度,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
32、 .总结北京的气候特点。北京背靠群山,山脉可以阻挡冬季风的侵袭,使冬季不致过分严寒;面朝大海,能够接受夏季风的滋润,使气候不致过于干燥。北京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探究活动三:地形与河流关于建都条件,古代典籍管子乘马篇云:“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注:教师可以适当地解读:城邑选址一定要选在高亢之处,但不能离水源太远,要有足够的用水;反过来说,城邑选址在低地时,不能离水源太近,否则容易遭受水害,还得修筑防洪设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合下图,分析北京在地形、地势与河流方面有哪些优势?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北高、东南低
33、,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内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拒马河等河流及一些湖泊,地势较高而不燥,水源充足而无水患之忧,正是“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的最佳注解。(师:当然,北京作为古都的有利条件还可以从安全、交通、经济等方面分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搜集资料进一步探讨。)(二)历史悠久的古城探究活动:观察下列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明长城、明清紫禁城故宫、天坛明清帝王祭天和祈福的地方、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群明十三陵、云居寺收藏石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圆明园遗址、传统民居四合院、传统民居区胡同。小结: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积淀。(三)城市职能探究活动:依次观察下列
34、内容,讨论它们分别体现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城市职能?人民大会堂是我国最高权力机构一一人大常委会所在地,中南海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最高司法机构小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肩负着对全国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体育场一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小结:北京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发达,这里有包括北大、清华等全国顶级大学在内的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科院、社科院等各类科研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很多著名的国家级博物馆、展览馆因此,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美国驻华大使馆、俄罗斯驻
35、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2014年北京APEC峰会、外交部大楼小结:北京有众多的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多次成功承办大型国际会议,是中国与世界联系与交流的中心。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四)现代化的大都市探究活动:自学教材39页到41页。总结:教材从哪几个角度举例说明了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成就?1 .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建设2 .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3 .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4 .传统建筑的保护(五)北京的尴尬环境与发展探究活动: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感想,并为北京的发展出谋划策。材料一:雾霾中的天安门材料二:沙尘中的北京材料三:保护?发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
36、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注:雾霾、沙尘暴等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单靠北京自己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在学生探究和讨论时,并不要求得出一个圆满的结论,只要能体现“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就应该给予肯定。)小结:随着北京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发展与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谐共存和良性互动,如何使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后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板书船的Z政治文化中心祖国的首都-北京历史悠久古城现代化大都市寺学后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
37、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承学知识与技能1 .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2 .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3 .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过程与方法1 .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2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
38、极性。3 .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欣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2 .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3 .思考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遵学1 .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2 .读图比较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李学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曲课Q第一幅图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篮,能不忆江南?”第二幅图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
39、叶北。”第三幅图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教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古诗中描述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学生:南方地区。教师:说的好。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承转:我国南方地区,山清水碧,物产富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枣学瞬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教师:引导学生从上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学生:指图说出。教师:引导学生读图7.3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学生: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教师:请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学生: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
40、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教师:通过图7.3图,找出这四大地形区,通过图左下角的海拔图例估计大致海拔。学生:(读图)四川盆地海拔200500米左右;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东南丘陵海拔200500米左右。教师:当有寒潮来袭,四川盆地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哪个比较温暖?为什么?学生:四川盆地比较温暖,因为盆地北面有高山阻挡。教师:什么山?学生:秦岭、大巴山。教师: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很少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能受到影响,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西双版纳北部的高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而同纬度的广州北面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所以仍能受到寒潮影
41、响。教师:总结。教师承转:南方地区的东西部跨我国地势的哪些阶梯?地形以什么为主?是否存在差异呢?请查看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和我国东西部差异图片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南方地形图和东西部景观差异图片(图7.4)。学生:西部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跨越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教师: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知识回顾:根据南方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处于哪个温度带?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处于哪个干湿地区?学生: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少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南方
42、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处于我国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区。教师总结: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平均气温为2830C,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承转:南方地区为什么被称为“红土地”?学生: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往往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教师:我们看题目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学生:讨论。学生: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稻喜湿热环境,适合大面积种植。教师:南方地区的气候为
43、什么会是湿热的呢?学生: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答出了发展水田农业的气候条件,那么地形条件是怎样的呢?学生:南方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水田集中连片。教师:对。平原是水田的集中分布区。教师承转:在山区的缓坡和河谷地带,降水丰沛,也有零星水田的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如图7.6元阳梯田)。承转:南方地区山清水碧,物产富饶。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你知道产自南方的经济作物有哪些?水果呢?根据课本47页图7.1,将南方的油菜、棉花、甘蔗、茶叶等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柑橘、香蕉、荔枝、菠萝、芒果、椰子等亚热带和
44、热带水果设计成活动在图上找“故乡”。情景设置”来自南方的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北方人吃南方的水果已经司空见惯。那么你知道(下图)哪些水果是产自南方吗?请把它们找出来吧。课本48页活动1: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南方食材,并解释食材丰富的原因。制作课件动画(如下图),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南方食材太丰富了!有竹笋、莲藕、凉雪、菱角、鱼如、田 蛇、芋头、曲磕.菠萝等等南方堵区光、热、水资源丰喜, 魅形多样,另汉城横,大小甯* 星罗神布,生物资源丰高,种箱 业、畜牧业、推业等各失业3门 的发展条件都很优越,再以农而 品件类球多,食材丰宜为什么需方 食材那么丰 爸典?思
45、考: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学生:有利条件为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条件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教师补充:是的,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明显,像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平原湖泊多,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丘陵较多,有利于发展林业。但也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容易受到旱涝、台风等灾害影响;山区丘陵大,平原面积小,不利于使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设备;还有红壤是酸性土壤,有些作物不能耕种;红壤的地面附着能力差,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等。岁后磔5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有利条件耕地类型重要农作物完成高效课时通相应习题。书酬“气候湿热的红土地Y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重要的水田农业区Y力学厨陶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事学电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4、结合图片和文字等资料,说明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