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pdf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邢台市2022 2023学年高二(上)教学质量检测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布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的一部分 B.脑 脊 液 中 含 有、尿素、呼吸酶等成分C.脑脊液中的部分化学成分能够流入血浆中 D.脑脊液的渗透压和细胞内液的一般较接近【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详解】A、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的一部分,A 正确;B、呼吸酶在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
2、,B 错误;C、脑脊液和血浆均属于细胞外液,脑脊液中的部分化学成分能够流入血浆中,C 正确;D、脑脊液的渗透压和细胞内液的一般较接近,若脑脊液的渗透压和细胞内液相差太大,细胞会吸水涨破或失水皱缩,D 正确。故选Bo2.下图是某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a d 表示反射弧中不同的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共有3 个神经元 B.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C.破坏脊髓,刺激a 不能发生反射 D.刺激b、c 均可观察到d 发生反射【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 表示感受器,b 表示传入神经,c 表示传出神经,d 表示效应器。【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射弧有一个传入神经,一个中间神经
3、元,一个传出神经,一共3 个神经元,A 正确;B、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B正确;C、破坏脊髓,反射弧不再完整,刺激a 不能发生反射,C 正确;D、刺激b、c 兴奋传递均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发生反射,D 错误;故选D。3.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和免疫系统功能 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免疫功能依赖于三道免疫防线共同实现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灭杀病原体的物质C.树突状细胞、细胞毒性T 细胞和B 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接种疫苗都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
4、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醐等。【详解】A、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都依赖于三道免疫防线共同实现,A正确;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 错误;C、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包括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和B 细胞属于淋巴细胞,C 正确;D、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接种疫苗都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接种疫苗可以是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 正确。故选B。4.植物的生长发
5、育受环境因素调节,如光、温度、重力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就是由温度决定的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刺激,信息经传导后传递至细胞核内C.年轮形成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D.光照、重力可改变生长素的分布来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环境因素(光照、温度、重力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详解】A、植物分布的地域性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水分有关系,A 错误:B、光敏色素可能是一种
6、接受光信号的受体,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刺激,信息经传导后传递至细胞核内,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B 正确;C、年轮 宽窄同当年降水或温度关系十分密切,年轮形成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C 正确:D、光照、重力可改变生长素的分布来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如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的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D正确。故选Ao5.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样方法调查其丰富度B.用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统计小动物的相对数量C.随机扫取土壤表层土样,收集小动物并放
7、入塑料袋D.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答案】B【解析】【分析】1、实验原理: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娱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 样方法 或 标志(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2、丰富度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个体数(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得群落)。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和表
8、示方法: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详解】A、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但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A 错误;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 正确:C、表层土中生存的小动物很少,大多数小动物生存在土壤中下层,因此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随机扫取表层土样进行取样会导致结果偏小;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C 错误;D、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物种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D 错误。故 选 B。6.在同一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曲线所示,则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甲乙“时间A
9、.种间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原始合作【答案】B【解析】【分析】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种间关系包括有;原始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详解】如图所示: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先减少,乙种群的数量后增加后减少,符合捕食曲线,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B正确,ACD错误。故选B。7.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常见类型。患者体内产生了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抗体发挥与TSH相同的生理功能,导致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患者的代谢旺盛,容易导致身体消瘦 B.患者的TSH、TRH水平可能低于正常人C.抗体通
10、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D.甲状腺激素可能不能抑制浆细胞分泌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一垂体一促甲状腺激素一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详解】A、分析题意,该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加速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容易导致身体消瘦,A正确;B、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对于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故患者的TSH、TRH水平可能低于正常人,B正确;C、分析题意,患者体内产生抗体能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特异性结合,且抗体发挥的
11、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该过程不属于分级调节,C错误;D、甲状腺激素可能不能抑制浆细胞分泌抗体,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D正确。故选C。8.一 些人对猫含有的某些物质过敏。目前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F 蛋白。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 蛋白的概率B.F 蛋白第一次进入人体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微弱C.若有家庭成员对F 蛋白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在家中养猫D.对 F 蛋白过敏的人可能会将该过敏反应遗传给后代【答案】B【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指已免疫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
12、。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详解】A、猫唾液中含有过敏原蛋白质E故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 蛋白的概率,A 正确;B、F 蛋白第一次进入人体不会引起的过敏反,但 F 蛋白作为抗原,可刺激B 细胞活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B 错误;C、若有家庭成员对猫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在家中养猫,这样可以避免接触过敏原,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机会,C 正确;D、过敏反应具有遗传倾向,据此可推测,对 F 蛋白过敏的人可能会将该过敏反应遗传给后代,D 正确。故选Bo9.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接力项目上获得中国队首金。比赛中,运动员身体会发生许多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13、是()A.听到比赛口令声后快速滑行需要通过反射弧传递信号B.小脑协调滑冰时的身体平衡、脑干参与调节呼吸速率C.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可增加内环境的氧气供应D.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多,随后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解】A、运动员听到枪响完成出发反应,其反射弧为听觉感受器一传入神经T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效 应 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A 正确;B、小脑的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是调节呼吸
14、和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B 正确;C、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心跳加快(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C 错误;D、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多,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 正确。故选C。10.非洲草原上有斑马、野牛、牛羚和瞪羚等食草动物,它们迁徙时按一定次序陆续穿过草原,不同种类的动物取食草被的部位不同,可为下一个到来的物种留下食材。关于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食草动物之间存在着生态位差异 B.食草动物的活动会影响草原群落的水平结构C.不同食草动物的取食偏好可降低种间竞争强度 D.上述现象是不同食草动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
15、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关系。【详解】A、题中显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取食草被的部位不同,可见这些食草动物之间存在着生态位的差异,A 正确;B、食草动物的食物来源是植物,它们作为捕食者,其活动会影响草原群落的水平结构,B 正确;C、不同种类的动物取食草被的部位不同,即存在着取食偏好,这样就使得各物种间的竞争减弱,C 正确;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称为协同进化,题干的描述中体现出了各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这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 错误。故选D。11.不洁饮
16、食容易造成志贺菌属细菌感染,使人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细菌性痢疾症状。检测的某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某些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生理指标测定值正常值腋下体温/38.936.0 37.4白细胞数/(个L“)13.5X109(4 10)xlO9血钠浓度/(mmol-L-9180140-160A.连续腹泻脱水,会造成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患者体温维持在38.9C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白细胞数量增多,增强免疫监视功能以清除细菌D.血钠含量升高,会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含量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
17、量,体温下降,当机体的散热量小于产热量,体温升高,当机体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体温不变。【详解】A、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连续腹泻脱水,会造成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A 正确;B、患者体温维持在38.9C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 错误;C、白细胞数量增多,增强免疫防御功能以清除细菌,C 错误;D、醛固酮的生理作用是保钠排钾,血钠含量升高,会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含量减少,D 错误。故选Ao1 2.我国北方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三年后,研究该地区蜘蛛类群的结果表明,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但原来的蜘蛛种类有部分消失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不同蜘蛛
18、的种内竞争会加剧B.影响不同种类的蜘蛛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食物和栖息空间C.退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要经历苔解阶段和草本阶段D.部分蜘蛛消失会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量的多少。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详解】A、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不能说明不同蜘蛛的种内竞争会加剧,种内竞争的程度受种群数量的影响,A 错误;B、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由于不同蜘蛛的食性和适应的环境不同,所以分布不同,B 正确;C、退耕农田的演替会经历一年生草本阶段一多年生草本阶段一灌木阶段-森林阶段,C 错误;D、部分蜘蛛消失不一定会导致群
19、落物种丰富度降低,也可能增加,D 错误。故选B。1 3.几十年前,我国东北地区广袤的森林里生活着很多东北豹,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东北豹几乎销声匿迹。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得东北豹逐渐回归原栖息地,种群数量得以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B.调查东北豹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帮助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C.影响东北豹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死亡率及性别比例D.人们对东北豹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会导致东北豹的K值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其中最基本的
20、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年龄结构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详解】A、由于东北豹几乎销声匿迹,数量较少,可以采用逐个计数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A 正确;B、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故调查东北豹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帮助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正确;C、影响东北豹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而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C 错误;D、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叫K 值,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会导致东北豹的种群数量降低,K 值降低,D 正确。故选C
21、。二、多项选择题1 4.图表示某些种群密度与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出生率、死亡率ab种群密度A.农田灭鼠可降低其K 值,并可控制田鼠的种群密度小于cB.草原马鹿 种群密度为a c 时,其种群年龄结构可能是增长型C.种群密度为b 时,大眼蜩种群增长率最快,并达到K 值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接近d 时,种群增长受空间因素制约种群密度【答案】A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在 b 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在 d 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详解】A、当环境遭受破坏,K 值会下降,农田灭鼠
22、可降低其K 值,在 b 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应控制田鼠的种群密度小于b,A 错误;B、草原马鹿的种群密度为a c 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种群年龄结构可能是增长型,B 正确;C、在 b 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尚未达到K 值,在 d 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C 错误;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接近d 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增长受空间因素制约种群密度,D 正确。故选AC。1 5.为探究盐胁迫下赤霉素(GA3)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实验室将黄瓜种子随机分为6 组,CK1组
23、用蒸储水处理,CK2组处于盐胁迫条件下,且 CK1、CK2两组未用GA3处理,A1 A4组分别用 50mg-L-lOOmg-L-150mg-L7、200mg-匚 的GA3处理相同盐胁迫条件下的黄瓜种子,培育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种子萌发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K1 CK2 Al A2 A3 A4组别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GA3的浓度,因变量是萌发率B.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萌发率大幅度下降C.GA3通过催化相关反应,提高黄瓜种子的萌发率D.图中不同浓度的GA3均可缓解盐胁迫的影响【答案】BD【解析】【分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等。【详解】A、本题探究盐胁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邢台市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