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车员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综合题含答案.pdf
《检车员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综合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车员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综合题含答案.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检车员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综合题含答案l o 高速旅客列车对转向架有哪些具体要求?答:1)重心尽可能低。2)采用大静挠度弹簧。3)尽量减少簧下重量。4)尽量扩大悬吊距离。5)采用横向缓冲器。6)加装油压或空气减振器。7)轮对轴承装置必须精密,适应高速运行的要求。8)轴箱定位要即有弹性而又严密,以抑制蛇行运动的影响。9)各零部件交接处,尽量采用弹性连接,以减少杂音,衰减振动。2O由于车辆原因引起的脱轨有哪些?答:1)转向架与车体的斜对称载荷、构架扭曲、弹簧刚度不一致、轮径不一致、前后心盘不平行或对角旁承压死等都能引起轮对一侧减载而造成脱轨。2)旁承摩擦力过大,阻碍转向架转动,通过曲线时,使轮缘承受
2、过大侧向压力引起脱轨。3)轴箱定位刚度过大,使轮对与钢轨间侧向冲击力增大,易造成脱轨。4)空车比重车易脱轨。这是因为空车弹簧挠度小,对线路扭曲的适应力差的缘故。5)车辆重心位置过高,影响到各轮垂直载荷的分配。也易引起脱轨。6)旁承游间过大,能引起车辆过大的侧滚振动,对脱轨安全性也有影响。7)轮缘外侧粗糙,加大了轮轨间的摩擦力,很容易造成脱轨。3 o车辆轮对有哪些故障时需要更换?答:1)车轴有横裂纹时。2)车轴纵裂纹超过规定限度时。3)轴身上有磨、碰、弹伤或电焊打火等缺陷,经处理后痕迹深度达到2O5MM时。4)轴颈、轴领、防尘板坐有磨、碰、拉伤时。5)轴颈因燃轴而弯曲变形时。6)轴端螺纹或轴端螺
3、栓孔损伤,不能起紧固作用时。7)整体车轮有裂纹时。8)轮对磨耗、擦伤、剥离、凹入、缺损过限时。9)轮毂移动或车轮窜动时。10)轮坐与轮毂接缝处透出红锈铁粉时。11)空车脱轨造成轴身弯曲使轮对内距三点差超过规定时。12)车辆颠覆或重车脱轨时。4o 120与103相比有何优点?答:1)因为制动缸的充、排气都是通过作用部直接进行的,故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常用制动波速、紧急制动波速和缓解波速提高。2)在施行紧急制动,列车管急速排风时,在紧急阀中先比较容易地开启一个小尺寸的先导阀,消除放风阀的空气背压,紧接着再开启大尺寸的放风阀,这样放风阀的开启阻力减小,反而使放风阀提早开启,提早排尽该车辆的列车管压力空气
4、,从而提高了紧急制动波速。这对列车紧急制动时缩短制动距离及减小列车纵向冲动非常有利。3)在列车施行制动后使列车管增压施行缓解时,特别是重载货物列车和低速情况下进行缓解时,由于每一车辆的加速缓解风缸压力空气经加速缓解阀充入列车管,使列车管增压加快,从而提高全列车的缓解波速,这对缓解时减小列车纵向冲动是特别有利的。4)副风缸容量小,故初充气及再充气时间短。这对重载货物列车在编组站节约初充气时间,以及列车在长大下坡道采用循环操纵时缓解再充气时缩短充气时间,保证再制动时有足够的制动力来说,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5)适应列车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时的压力保持操纵。6)人工拉动半自动缓解阀的手柄后,只要听见缓解
5、阀活塞部下方排气口或主阀排气口有排气声,便可松手,可使该车辆制动缸压力空气自动全部排出,达到该车制动缸缓解的目的。5、车辆大破范围是如何规定的?答:车辆破损程度达到下列条件之一时为大破:1)中梁、侧梁、端梁、枕梁中任何一种弯曲或破损够2根(中梁每侧按1根计算)。2)牵引梁折断2根,或折断1根加第一条中所述各梁弯曲或破损1根(贯通式中梁牵引部分按中梁计算,非贯通式及无中梁的按牵引梁计算)。3)货 车 车 体(底架以上部分,以下同)破损或凹凸变形(不包括地板)敞车面积达5 0%,棚车、冷藏车、罐车、守车面积达30%。火灾或爆炸烧损计算车体面积时,包括地板在内。0o 8米以下低边车和平车发生火灾或爆
6、炸烧损面积达90%(包括端、侧板及地板)。4)客车、机械冷藏车车体破损,需施修车棚椽子、侧梁、侧柱、通过台顶棚中梁、车棚内角柱、端柱之任何一项。5)机械冷藏车、发电车的冷冻机、柴油机、发电机破损任何一项需要大修时。6)客车、发电车火灾或爆炸内部烧损需要修换的面积达20平米。6、试述罐车车体的一般结构?答:罐车车体主要由底架、罐体、连接装置、安全装置、排油装置、粘油罐车加温装置以及作业防护部分等组成。1)底架:分为端、侧梁底架,无侧梁底架,枕梁间无中、侧梁的无底架罐车。2)罐体:由底板、端板和顶板组成的筒形结构,需加温卸车的罐车还有加温套;罐体上有空气包。3)连接装置:是由安装在枕梁上的罐体脱架
7、,中梁上的马鞍座以及罐带和螺栓组成。4)安全装置:由安全阀和进气阀组成,后改为呼吸式安全阀。5)排油装置:有上卸式和下卸式两种排油阀。7、什么叫踏面擦伤、踏面剥离?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货车运用限度各是多少?答:1)由于车轮在轨面上滑行,而把踏面磨成一块或数块平面的现象叫踏面擦伤。造成踏面擦伤的原因主要有车轮材质过软,制动力过大,制动缓解不良,调车溜放时单方面使用铁鞋制动,同一轮对两车轮直径相差过大等。2)车轮踏面表面金属成片状剥落而形成小凹坑或片状翘起的现象叫踏面剥离。车轮踏面与钢轨接头间的冲击、闸瓦的强烈摩擦等除造成踏面擦伤外,还会使踏面表面产生高温,冷却后表层金属组织便起变化,变得硬而
8、脆,在表面造成裂纹而使就是逐渐剥离,出现鳞状和水波纹状态;另外,因车轮材质不良,也能造成踏面剥离。3)滚动轴承轮对踏面擦伤的运用限度是不大于1MM,踏面剥离长度的运用限度是一处时不大于50MM,二处时每处不大于40MM。滑动轴承轮对踏面擦伤的运用限度是不大于2MM,踏面剥离长度的运用限度是,一处时不大于70MM,二处时每处不大于60MM。8、车轮踏面磨耗的原因是什么?其运用限度是多少?在何处测量?超过限度时有何害处?答:1)车轮踏面是圆的,钢轨是平的,踏面与钢轨之间的接触是很小的椭圆面使得踏面单位面积上承受很大的接触应力,因而踏面表面往往产生冷变形生成一层很薄的白硬层;同时,制动过程闸瓦与车轮
9、的摩擦使踏面表面薄层温度升的很高,受冷风雨雪等急冷后也会生成脆硬的淬火组织,这种表面的白硬层及淬火组织,在轮对过轨接头等承受冲击过程中容易剥落。另外,闸瓦与踏面及踏面与轨面的摩擦也会使踏面表层金属产生磨耗。以上两种结果就是踏面磨耗的原因。2)踏面圆周磨耗的运用限度是不大于8MM,在轮缘内侧70MM处测量。3)踏面磨耗后,破坏了踏面斜度,影响运行的平稳性,增大了车轮和钢轨间的接触面积,使摩擦力增大,增加了车辆在线路上的运行阻力。轮缘高度相应加高,可能会撞击和剪断钢轨联结螺栓,引起车辆颠覆事故。9、列车运行途中发生紧急制动后,车辆乘务员应做何处理?答:1)车辆乘务员应了解发生紧急制动停车的原因,及
10、时下车对车辆进行详细技术状态检查。重点是:车钩、缓冲、牵引部位,轮对和转向架各部位配件。检查轮对有无擦伤,配件有无裂损、脱落等,如发现车辆有不良部位和损坏时,及时修复或作临时处理。2)确认车辆部件无损坏后,如停车时间超过20分时应会同司机、运转车长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3)如系动用紧急制动阀而停车,则除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做有关记录之外,还应对此项做成记录,并在到达列检所后补封。4)开车后,乘务员应加强上部巡视,了解车辆运行状态。10、说明制动机缓解不良的原因?如何判断处理?答:1)排风口不排风,不缓解时:原因三通阀排风口堵塞,主活塞胀圈漏风,充气沟过长等。判断先卸下排风管,若排风缓解时,为排
11、风管堵塞;若不缓解时,为三通阀故障。处理更换三通阀。2)排风口排风,不缓解时:原因制动缸缺油、生锈,缓解弹簧力过弱或折断,活塞垫变质软化,制动缸活塞筒与活塞分离,以及推杆与杠杆卡死等。判断先检查推杆是否卡住,活塞筒是否与活塞分离(用手推拉活塞筒),如状态良好时,再分解制动缸。处理分解制动缸,检查、清扫、给油。3)三通阀排风口排风,制动缸活塞已缩回,而闸瓦抱紧车轮时:原因手制动机拧紧或基础制动装置卡住。判断:先检查手制动机是否拧紧,再检查基础制动装置。处理:松开手闸,处理基础制动装置的不良部位。1 1、旅客列车运行途中发生火灾时,车辆乘务员应如何处理?答:1)采取措施,使列车尽快停车。2)疏散着
12、火车辆内的全部旅客。3)需进行分解作业时,一般的分解方法和顺序如下:A先使着火车辆与列车后部车列分离。B将着火车辆尽量转移到线路平坦处,但不得停留在桥梁、隧道及重要建筑物附近。C再使前部车列与着火车辆分离。4)对区间遗留的车辆,应采取止轮措施。5)如情况危急,可根据风向、地理位置、设备条件等具体情况机动处理。6)组织人员采取灭火措施。1 2、试述车钩裂纹的部位、外观象征及检查方法。答:1)裂纹部位:上下钩耳及下锁销孔处;钩舌内侧弯角处及钩舌销孔处;钩尾棱角及钩尾销孔处;钩头及钩身接触棱角处(离钩肩5 0 M M范围内);距钩肩2 0 0 M M左右的钩身上。2)外观象征:表面材质粗糙,有气孔、
13、砂眼等缺陷;钩肩弯角处过陡或下部没有加强筋;钩身侧面与冲击座接触并磨耗发亮者;钩头下垂;两车连接游间过大。3)检查方法:检查下钩耳时,光线需从上方斜照到钩耳圆弧台面上。强光缓缓移动,并根据需要调节光线的强弱和角度。如有自然光干扰时,应遮住。这样,有裂纹便可发现。用同样的方法检查钩耳上弯角。发现两车钩连接游间过大时,应注意钩舌弯角处。光线应从钩舌水平方向照射两车钩接触处,强光沿着钩舌外部弯角照射到内部。当发现裂纹时,应将电筒移至车钩上方(检查上弯角)或下方(检查下弯角),顺钩舌与钩耳的间隙垂直照入,注意裂纹是否向内延伸。检查车钩钩身时,光线需与钩耳平面成45度角,与裂纹方向成交叉形,特别注意棱角
14、处。13、哪些车辆禁止编入货物列车?答: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2)曾经脱轨或曾编入发生重大、大事故列车内,未经检查确认可以运行的;3)装载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无挂运命令的;4)装载跨装货物的平车,无跨装特殊装置的;5)平车、砂石车及敞车装载货物违反装载和加固技术条件的;6)平车未关闭端、侧 板 的(有特殊规定者除外),未关闭侧开门、底开门的,以及底开门的扣铁未全部扣上的;7)由于装载的货物需停止自动制动机的作用,而未停止的;8)厂矿企业自备机车、轨道起重机、车辆过轨时,未经铁路机车车辆人员检查确认的;9)缺少车门的(检修回送车除外)。14、对车辆中、侧梁应重点检查
15、哪些部位?答:1)中、侧梁明显下垂或弯曲、底架倾斜时应彻底检查;2)中、侧梁腐蚀严重的车辆,要详细检查;3)中梁腹板开有制动管孔或制动杠杆孔的,应在开口处细心检查;4)一侧有补强板的中梁,要注意检查无补强板的一侧有无裂纹;5)侧柱外涨时,应注意检查其根部侧梁钾钉孔或焊接处有无裂纹;6)带有补强板的中梁,应注意检查因补强板失效而可能会引起的裂纹;7)带有几段拼焊盖板的中梁,应详细检查焊缝处有无盖板开焊及导致翼板裂纹;8)对中梁盖板较短者,应注意检查盖板燕尾部。总之,中、侧梁有弯曲、下垂、扭曲或有电焊、钾钉、补强板及经过较大冲撞的车辆,都要细心检查。15、为什么对车轴横裂纹的处理必须采取严格措施?
16、答:1)车轴的横裂纹严重时,将减小车轴断面的有效面积,在行车中极易扩大裂纹深度引起应力上升,而导致断轴事故;2)轴颈上出现的横裂纹,往往是燃轴时所留下的痕迹。燃轴时轴颈受到高温的影响,有的拉伤、有的急剧降温后内部产生裂纹。重者轴颈断掉,轻者应力集中,并在运行中逐步发展。根据经验得知,燃轴后发现轴颈部位有裂纹的车辆,即使经过旋修除掉了裂纹,仍易产生裂纹,其疲劳极限比未经燃轴的低,这说明出现热裂纹后钢材的材质已受影响,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3)绝大多数车轴横裂纹均属疲劳裂纹,出现疲劳裂纹说明部分金属材质已变性,强度减弱,金相组织已松散,如再继续使用,裂纹将加速发展,引起严重断轴事故。我们的原则是
17、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厉行节约。以前,对于已发现横裂纹的车轴,认为其金属已经疲劳不能继续使用,规定一律报废,因此每年消耗的车轴数量相当大。为了节约车轴,根据多年实践以及试验结果,确定车轴裂纹深度小于2。5MM者可以旋去裂纹部分再加旋0。5MM深度后,准许重新使用。16、若轮缘过薄,当轮对通过道岔时为什么容易爬上钢轨?答:因为道岔的曲线半径比较小,又不超高;当轮对通过道岔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轮缘承受较大的横压力;此外,尖轨的尖端处上平面低于基本轨。因此,当轮对通过道岔时尖轨与轮缘的顶部接触,而轮缘顶部比较平坦,故在轮对承受较大横压力的情况下,轮缘顶部很容易往尖轨上爬。如果轮缘有足够的厚度,则轮缘
18、外侧将被基本轨挡住,不会使轮缘顶点爬上尖轨顶端。否则,就有可能使轮缘顶点爬上尖轨顶部而造成车辆脱轨事故。目前规定轮缘厚度的运用限度是23MM,即轮缘外侧部分至轮缘顶点距离为6MM。如果尖轨尖端部分的厚度为3MM,而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之间由于受轮对通过尖轨时挤压基本轨的影响而产生2MM的间隙,则两者相加为5MM,小于轮缘外侧与轮缘顶点间的距离,这样,轮缘顶点就不会爬上尖轨。17、列车因车辆转向架破损造成脱轨事故时,如何抢救?答:列车因车辆转向架破损造成脱轨事故时,在救援中移至线路外开通线路的方法外,亦可采用下列方法抢救:1)起重机吊起牵引法:当靠近起重机一端车辆转向架破损时:A将车辆破损转向架的部
19、件用钢丝绳或链条捆到事故车辆下部;B卸下车辆内的货物;C用起重机主钩吊起脱轨一端;D开动起重机连接车钩,将破损车辆拉至车站,开通线路。2)更换转向架法:当车辆转向架破损一端不能靠近起重机时,可吊起靠近起重机一端,将完整的转向架推至另一端,然后将车体吊起对好心盘,再按上述办法吊起牵引到就近车站。3)组成代用转向架:当车辆两转向架均破损时,可 用4块枕木组成代用转向架。其方法为:A将两根枕木的每端各割一个沟,每根枕木上两沟间的距离为原转向架间的相等的距离;B将车轮吊到线路上复轨,将挖好沟的枕木各扣在车轮内侧,并留出适当间隙;C在扣好的两枕木上横放两根1。3米长的枕木,用扒锯钉固。然后将车辆上心盘落
20、在两枕木挡中,慢慢拉回车站。1 8、列车产生自然制动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怎样防止?答:1)原因:A三通阀活塞弹簧阻力过小,制动感度过敏,列车制动管轻微漏风时便引起自然制动,使闸瓦长期与踏面接触,严重时擦伤车轮。B操纵不当,使列车过量充风,引起作用过于灵敏的三通阀产生制动。2)危害:列车在运行中产生自然制动,将增加牵引阻力,降低列车运行速度,或造成途中停车等事故。3)防止方法:A严格按工艺要求加修三通阀。司机应按规定操纵列车,自动制动阀手把不能久放在一位充风。B列检作业中认真处理管系漏泄。19、掌握车辆零件损伤的规律有什么意义?答:对车辆零件损伤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掌
21、握零件损伤的规律是制定合理的车辆修理制度、规定修理技术要求、尺寸限度及编制零件修理工艺规程等的基本根据。不分析零件损伤的原因,就不能科学地作出进行修理的结论。2)分析损伤情况是鉴定车辆事故的性质、研究事故原因的基本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判明事故的起因和确定防止的对策。3)从分析某一车型的损伤规律中可以鉴定该型车辆设计的正确性,也可以发现制造过程中的缺陷。20、导致车辆悬浮脱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线路的超高顺坡率。多发生在曲线半径200米以内,超高顺坡率在2。5%。以上、曲线间夹直线在25米以内的连续反向曲线区段的缓和曲线部分上,没有明显的爬轨痕迹。2)货物装载的程度。轻浮货物和零担货物,载
22、重量轻,重心高或运行中容易位移造成严重偏载的货物。3)车辆旁承接触状态和游间大小。两侧旁承游间过大或过小,或一侧旁承无游间。此外,因列车运行速度较低,时速在1 0 2 0 K M左右时,列车制动冲动力的导发,都容易造成脱轨事故。2 1、简单分析车辆的基本载荷有那些?答:铁道车辆在运用中,各零部件上承受着复杂的载荷。一般来讲,这些载荷可以归纳为静载荷和动载荷两大类。1)静载荷在运用中具有确定不变的数值,如车辆的载重和自重,散粒货物的静侧压力以及液体(或气体)对罐体的压力等。2)动载荷是指在运用中数值甚至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其中包括:A由于垂直冲击和簧上振动所产生的垂直载荷。B车辆之间由于列车
23、起动、制动和调车作业所产生的沿车钩中心线作用的纵向载荷。C侧向作用的风力。D通过曲线时产生的附加载荷和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静载荷可以进行准确的计算,而动载荷则由于车辆运用情况十分复杂,很难做出精确的计算。2 2、试述定置管理的分类。答:根据现场物与人的结合关系的密切程度,定置管理可分为A、B、C、D四类。DA类:指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与人紧密联系的物料。即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可移动物以及经常使用的设备机具,用红色标志牌写上A类字样表示。如正在加工、交验过程中的原材料及产成品,正在使用的设备、机具、工位器具、卡具等。2)B 类:是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与人发生周期性联系或随时可以转化为B 类
24、的物料,用蓝色标志牌写上B 类字样表示。如:生产、加工过程中周转的半成品和待处理的返修品,按作业计划投入工序的零配件毛坯,等待重复上场的工装、辅具、吊具等。3)C 类:是与人处于待联系状态的物料,用黄色标志牌写上C类字样表示。如:产品在组装前备用的零配件、产成品,待为保管的成品或大配件,封存的设备、机具等。4)D 类:是与人类长期失去联系状态的物料,用黑色标志牌写上 D类字样表示。如:长期无用,已经报废或失去使用价值的废品、料头、垃圾等一切可遗弃或待报废处理的物品。检车员高级技师复习题1.简述新型铁路货车主要特点?四项共同特点:(1)载重提高。(2)采用轻型新材料及轻型、耐磨新配件。(3)采用
25、E 级钢高强度车钩或新型牵引杆、大容量缓冲器、锻造钩尾框三项重载运输新技术,适应编组万吨重载列车的需要。(4)采用新型低动力作用转向架(转K6或转K5型),提高商业运营速度,减小轮轨间作用力,适应现有线桥条件。选取轴重23T,采用箱垫垂向低动力技术、摆动机构成交叉杆及组合斜楔等横向低动力技术,适应现有线路、桥梁条件,节省大量改造费用,且与客车提速相匹配。2.简述车钩裂纹的检查方法?检查下钩耳时,光线需由上方斜照到钩耳圆弧台面上,强光缓缓移动,并根据需要调节光线的强弱和角度。如有自然光干扰时就遮住。这样有裂纹便可发现。用同样的方法检查钩耳上弯角。发现两车钩连接游间过大时,应注意钩舌弯角处,光线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车员 高级工 职业技能 鉴定 综合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