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科-语文复习资料考前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成人高考专科-语文复习资料考前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专科-语文复习资料考前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应试模拟第1套一、选择题: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论语)。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孟子)。3 .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4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5 .“譬如为山,未成一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餐,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对比、比喻)。6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中国文明的实质)。7 .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国都的三分之一)。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的原出处是(论语)。9 .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云性格的描写无关的是(博闻强记)。10 .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柳宗元)。1L矛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幻灭)。12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激流三部曲”)13 .“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14 .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创造第三样时代)。15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放:释放)。16 .从抒写的内容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词)。17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18 .选择与安排中,作者以“善将兵
3、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为喻来说明(选择要恰到好处)。19 .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小品)。20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鲁迅)。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季氏将伐缴臾中的一段文字。季氏将伐顺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21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无乃:岂不,恐怕。是:复指前置宾语“尔二过:责备。以为:把作为。22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运用了哪些种类的论据?举例说明。运用了事实论据中的历史材料,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事实论据中的现实材料,如“且在邦域之中
4、矣,是社稷之臣也二23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属于演绎论证法。如“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暗含大前提:伐先生所封国非礼;小前提:颉臾为先王所封国;结论:伐先王所封颛臾非礼。“且在邦域之中矣。暗含大前提:伐邦域之国非礼;小前提:颤臾为邦域中之国;结论:伐顺臾肥力。”是社稷之臣也”,暗含大前提:伐社稷之臣非礼;小前提:颛臾是社稷之臣;结论:伐社稷之臣颛臾非礼。(二)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昔穆公求土,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
5、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聚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土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24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来:使动用法:使来。举:攻取。治:治理。施:延续。25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归纳法,由四君个案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客何负于秦哉!”对比法,任用客卿与驱逐客卿形成对比。26 .这段文字所列举的
6、秦国四位国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侧重的是:秦穆公争霸,秦孝公变法,秦惠王扩张,秦昭王安内。运用秦国历史上明君的事例作论据,对亲王来说,最熟悉、最亲切、最有说服力并且暗含深意的是:逐客是违背列祖列宗的做法,是不孝的;任用客卿建功各有侧重,有利于突出强调客卿的多种作用。(三)阅读五代使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蹄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
7、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7.请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译称现代汉语,并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夫父子,用木匣装这梁朝君臣的头颅组:丝绳,此泛指绳索。函:木匣,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指用木匣装起来。抑:或是。本:考察。28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这段话主要论证了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人事的观点。29 .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段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即将后唐庄宗兴国之盛与王国之衰进行对比,从而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三、现代文阅读:(-)阅读香市中的一段文字。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
8、弄泥、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5),老虎、矮子、提线戏,翼儿戏(6),西洋镜(7),将社庙前的五六十亩地的广场挤得满满的。库存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8)o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平但鉴赏了所谓“国技”(9),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30 .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昔日“香市”的热闹场面和它给幼年的作者留下的难忘记忆。31 .
9、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场面描写;昔日“香市”的热闹场面。32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昔日中国江南农村自然经济下的田园生活的怀念,也是作者对20世纪30年代动荡现实的一种不满情绪的反映。这与下文描写的今日“香市”的箫条、冷清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二)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33 .这段文字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34 .这段文字中的人物
10、具有什么性格特点?主人公宁肯珍藏绝技也不肯比武传人,以这种自我隔绝、消极退避的抗争方式反抗社会。35 .沙子龙“叹一口气”的原因是什么?沙子龙昨日显赫一时的声名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成为过去,他感到时代变化却又无可奈何,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哀戚感,因此自我叹息。(=)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那三位麦琪,读者都知道,全都是有智慧的人一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圣婴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
11、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就是麦琪。36 .文中“麦琪”的含义是什么?愿意是为基督诞生而来送礼的三位贤人。作品中用来比喻男女主人公吉姆和德拉夫妇。37 .分析”全是有智慧的人一非常有指挥的人一他们带来的礼物”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语意递进,语意转换。38 .怎样理解“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只要双方的感情是深厚的、美好的,不管送什么礼物,怎样送礼物,那都将是最值得
12、珍惜,值得回味的。语文应试模拟第2套一、选择题:1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论语力。2 .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反对)。3 .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4 .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共叔段)。5 .李将军列传一文中不与李广构成对比关系的人是(王朔)。6,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柳永)。7 .下列石仁中属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8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一诗贯穿全诗的线索是(月夜)。9 .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抒情词)。10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刘郎指的是(刘备)。11 .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马致远
13、12 .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江水、明月、清风)。13 .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贾政)。14 .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对比法)。15 .下列句中加点字翻译错误的一项是(能顺木之天,天:天空)。16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面是(反驳论点)。17 .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的行为中蕴含着(民本思想)。18 .故都的秋一文的体裁是(游记散文)。19 .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回顾式写法)。20 .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契诃夫)。二、文言文阅读:(-)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
1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5a出于柳,龟玉毁于梗中,是谁之过与?”21 .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译称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用这两句话作为论据的性质、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盲人站里不稳,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还要搀扶的人做什么呢?”事实论据中的比喻材料;批评冉有、子路的失职,驳斥了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由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法:以不能搀扶盲人的相类比不能辅佐季氏的臣,同为失职。22 .将“虎9a出于柳,龟玉毁于梗中”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的双重喻义。“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双重喻
15、意:先说单句的表层喻意,将季氏比作虎咒,虎兄于押,喻季氏出兵侵略;将顺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楼中,喻顺臾无辜受难。再说两句的整体深层喻意,将冉有、季路比作守神护梗之人,说明无论季氏出兵侵略,还是颛臾无辜被毁,冉有、季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3 .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举例说明其作用。引用:“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用:引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9a出于柳,龟玉毁于梗中二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反诘:“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作用:强调对方身在其位,不能陈力尽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乌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
16、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24 .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25 .这段文字在群问中的作用是什么?开总明义,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重在人为。26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理:道理。原:推究本源。(三)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餐,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27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并说明这段文字表明了什么观点?:盛土的竹筐。平:填平。弃井:废井。数:天数,运数,含有规律的意思。成败的关
17、键在于有无毅力。28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从逻辑角度说,是类比法、对比法;从修辞角度说,是引证法。29 .稳重所引孔孟的话属于何种论据?由前文中孔子的话引申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理论论据。孔亏一簧。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埃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
18、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玛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30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对话)描写。31 .这段文字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从而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姚纳与马的谈话,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关系完全映衬出来。姚纳的孤独和无助,反映出了社会的冷漠
19、与人们精神的麻木。32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苦恼是什么?他的苦恼是经历了丧子之痛,却找不到诉说苦恼的对象,最后只好把一腔苦恼讲给自己的小马听。(二)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
20、,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作。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33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在驳斥穆勒有关“快乐”的见解时,也引用了“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两个比喻,这里
21、“痛苦的苏格拉底”主要喻指精神上的快乐,“快乐的猪”是指肉体上的快乐。34 .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稳重这些比喻的使用使文章说理显得生动、有说服力。35 .这段文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这段文字在写作上的特色有两点:一是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篇、妙趣横生、词采精妙。作者在提出和论证“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一论点时,引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许多例证来阐明自己深湛的见解。他引用穆勒的观点,穆勒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作比较来说明快乐是有肉体和精神之别的。针对这一观点,作者首先驳斥穆勒观点的荒谬性,提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作者在驳斥穆勒对快乐所下的定义时,很风趣地指出:
22、“猪是否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二是作者的选词用语也很有特点,不仅词采用精妙,而且富于机智。作者善于使用警策语,顺手拈来,即成妙语。如作者描述人在快乐和北上时的不同心情和感受时,为反驳将“快乐”两分法的荒谬性,作者指出“一切快乐都是精神上的二作者举例说明:“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三)阅读炉中煤中的一段文字。啊,我年轻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株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36 .作者借“炉中煤”抒发内心的感受
23、,这是什么表现方法?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37 .怎样理解这一节诗的寓意?在这节诗中,作者写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但一直被埋在地下,到今天才得以重见天光。诗中其实蕴涵两层含义: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直到今天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在五四运动之后终于焕发了青春活力和生机。38 .“年轻的女郎”的比喻意义是什么?“年轻的女郎”主要比喻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语文应试模拟第3套一、选择题:1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2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孙飞虎)。3 .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李清照)。4 .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5 .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高考 专科 语文 复习资料 考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