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阅读理解(预习、练习).pdf
《古代诗词阅读理解(预习、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词阅读理解(预习、练习).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讲:古代诗词阅读(2018长沙中考)(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就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久【注释】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君子:指李白。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髓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10.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破的两项是()(4分)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 如“鸿雁几时有中 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B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
2、元素,本 诗 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E .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 过 一“憎”-“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11.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泪”?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2018天津中考)下面对 归 园 田 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归 园 田 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3、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A.一、二 句 通 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B.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C.末 尾 句 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 现 了 陶 诗“质而实绮,癖而实腴”的艺术特点。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成1 2题。范仲淹茱萸相斗一枝枝c争似2陶潜醉不知黄华能与岁寒期。笑杀襄阳拍手儿”九日欲赋前贤九日诗,可怜宋玉情无限,绿鬓爱随风景变,登高回处狂多少,注 本诗为作者被贬邓州时所作。争 似
4、:怎似。襄阳拍手儿:语出李白 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铜鞋鞋”,这两句诗写的是李白自己的醉态被襄阳小儿笑话。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重阳登高,触景生情,想到了前贤在此时节写的诗篇,不由得诗兴大发。B.本 诗 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运用了茱萸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情感不同。C.诗人将宋玉和陶潜作对比,是为表明自己愿像陶潜那样远离官场,回归田园。D.本诗最后两句借用了“襄阳拍手儿”的典故,意在突出诗人豪放不羁的形象。2.“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 成 1 2 题。点绛唇高峡流云 清 王国维高峡流云
5、,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岭上金光,岭下苍烟浪。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写出了一种类似杜甫“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的那种攀登到半山高处所特有的景象。B.“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人在雨里攀登,静静地看着“着雨”的青山,凄苦之情难以言表。C.“历历”,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样子,同时也是对往事和过去的回忆,用在这里具有一定的哲理的味道。D.本词前半写景,后半抒发感受,词的境界中都含有对人生之了悟的成分。2 .词的最后三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 2 题。冬 至 日 遇 京 使
6、发 寄 舍 弟 杜牧远 信 初 凭 双 鲤 去,他 乡 正 遇 一 阳 生3尊 前 岂 解 愁 家 国,辇 下 唯 能 忆 弟 兄。旅 馆 夜 忧 姜 被 冷:暮 江 寒 觉 晏 裘 轻。竹 门 风 过 还 惆 怅,疑 是 松 窗 雪 打 声。注:此诗为杜牧居江南时所作。一阳生:指冬至日。嗟被;后汉姜肱与兄弟常共被而眠。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B.第三句写作者冬至日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借酒消愁愁更愁。C.第四句作者从对方落笔,遥想在京城的弟弟此时也惦念着自己。D .第 五 句 用“姜被”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
7、对弟弟的思念和关爱。E .作品感情深挚,联想丰富,语言深婉,格调高雅,富有生活气息。2 .尾 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 2 题。龙 阳 县 歌 刘禹锡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鹏鸽惊鸣绕篱落2,橘柚垂芳照窗户。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注 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微服巡察龙阳县后所作。篱落:篱笆。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B.第三四句重在表现主人的热情好客,所以用孩子围观与黄犬怒吠来反衬。C.龙阳县河滩一带
8、地势平旷,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县衙很少有官吏出入。D.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写斜阳静静地照在县鼓上,表现了作者的意兴阑珊。E.全诗叙写作者微服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2 .“鸣鸽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 2 题。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刘长卿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注:此诗是刘长卿将要赴任南巴时所写。公 元 7 6 0 年他因刚直犯上被贬岭南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去心再;苏台,指苏州。梅岭,即大庾岭,位于江西省大庾县南,为往来岭南、岭北间
9、的交通要道,岭上植梅。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首 联“又”字暗示诗人命运坎坷,“寒”字既写梅花,也渲染悲凉的气氛。B.第三句以“落日”渲染惜别的情意,以“孤舟”比喻诗人孤单飘泊的际遇。C.第四句营造了雄浑辽阔的意境,壮丽的河山令诗人抑郁的情绪也为之一振。D.第七句写诗人早已料想到人生的结局,表现出达观知命、超然物外的态度。E.第八句表面写诗人要学垂钓者与世无争,“唯应”两字却含愤激不平之意。2.第三联诗人想象南下途中所见,请结合诗句分析”静“宽 两字的妙处。(6 分)一、西塞山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孤峰渐映潞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爨动晓烟烹紫蕨,露
10、和香蒂摘黄柑。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注】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孤峰,指溢城北的庐山。爨(cuan):烧火做饭。1.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
11、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2.首 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 分)二、野 望 唐 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 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12、()()A.首联由景人题,远 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 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B 颈联 写 自 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 分)三、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吴文英,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
13、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注 吴 见 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 称 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中调,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B.诗歌 中 的“一年 佳 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
14、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E.“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 商 隐 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4 分)四、(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I Y)题。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 2 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 释:【1】韦 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
15、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1、诗 家 常 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 .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 隐 寄南城韦逸人)B .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 炎 高阳台)C .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 集 题南野亭)D .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氯。(明胡应麟 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 游曲江)五、登 额 雀 楼 畅 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
16、一联写纵目所望。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额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额雀楼的雄伟气势。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额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六、江楼旧感 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
17、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 成1 5 1 7题。(共1 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释:【1】树杪:树梢。(1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
18、.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1 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欲暮黄璃。转,伤心玉镜台。(王 昌 龄 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 补 之 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 耒 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 万 里 和仲良春晚即事)(1 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 道 元 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 甫 秋兴八首)二
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成1 0-1 1题。(1 1分)秋 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连,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 连:狭 窄。1 0 .根据中间两联,概 况 作 者“愁”的原因。(6分)1 1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三、【新 课 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成1 4 1 5题。(1 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
20、.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四、【新课 标I 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成1 4 1 5题。(1 1分)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
21、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支 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 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
22、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 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五、【新课 标I I 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成1 4 1 5题。(1 1分)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英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 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 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 秦中吟。正声:雅正
23、的诗篇。伏:服气。1 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 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1 5.请 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六、【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早上五盘岭为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
24、,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畲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五盘岭:川陕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1 4.(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 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 3 1 5题。(8分)杂 诗(明)丰坊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激湍啮其根,惊飕撼其柯。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君子固穷
25、节,感慨成悲歌。注:穹壁:高高的崖壁。嵯峨:高耸的样子。1 3 .从题材上看,本 诗 属 于()。(1分)A.写景诗 B.脉物诗 C.哲理诗 D.闲适诗1 4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松”二句使用起兴的手法,巧妙引出描写对象。B.“激湍”二 句 中“啮”“撼”动词使用准确,有表现力。C.“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的形态,鲜明生动。D.“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1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八、【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词 阅读 理解 预习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