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pdf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2 0 2 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1)“草长(莺 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吟(诵 颂)着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满天飞舞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粹的快乐?(2)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莺、纸第。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不般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 诞生)。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
2、,风和日丽,碧空澄漱,家家户户(尊老爱幼扶老携幼),每个人都神采奕奕,一起到空旷之处放风筝。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既是一种相互观摩、丝量的娱乐游戏,又是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一项体育运动。(3)清明虽属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影响面要大得多,因为清明节属于中国传统的祭祀习俗之一。后人与前人生死相隔,浓浓淡淡的情绪总会泛起。世人推重孝道,意味着发扬并追怀祖先的美德。后人懂得感恩,就像游子渴望回到故土。不独国内,全世界的华人都要在这一天祭奠先人、英烈乃至华夏始祖。缅怀先人,慎终追远,这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文化仪式。1 .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内的字形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系 缚(x i埼)较 量(ji
3、a o)草长鹰飞吟诵B.系 缚(ji f i i)较 量(ji a o)草长莺飞吟诵C.系 缚(x i b o)较 量(ji a o)草长鹰飞吟颂D.系 缚(ji b o)较 量(ji a o)草长莺飞吟颂2 .在文中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 来 尊 老 爱 幼 B.由 来 扶 老 携 幼C.诞 生 尊 老 爱 幼 D.诞 生 扶 老 携 幼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风筝不但是人们的玩具,而且还与军事有关。B.风筝不但与气象有关,而且还是人们的玩具。C.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D.早期的风筝多与气象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
4、,成为人们的玩具。4.从第三段中找出有语病的句子,标上序号,并且改正。句,改正:_5.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有关风筝的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少年乘风_下联:纸莺_逐云飞A.牵 线 舞 载 梦 B.拨 丝 线 载 梦C.牵线 舞轻巧 D.拨 丝 线 轻 巧6.下面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最适宜放风筝的一项是()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B.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7.下面是书法家以杜牧的 清明为书写内容的书法作品。根据要求,完成填空。根据书法作品的【甲】鉴赏示例,处可填一,处可填一给 海 上 清小 泉 行 明
5、苍 何 人 暗部鼠欲 前Y 帝 斯 雨及 轨 魄 必I J.偌 粉闿酒家何霞有童送瑞本花耐成孑金旬40才牧 借 路 清上 明行4人铅欲雨薪 外魂 外【甲】隶书:蚕 头 燕 尾【乙】行书:【丙】书:端庄规矩8.第 7 题的几幅书法作品所用书体按照其在汉字演变过程出现的早晚顺序,正确的一项 是()A.【丙】【甲】【乙】B.【甲】【丙】【乙】C.【丙】【乙】【甲】D.【甲】【乙】【丙】(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中)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以“演讲”为主题的 活动探究”单 元,根据所选文段,请你完成下面小题。反动派挑拨离回,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 务 们!你
6、 们 错 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提起手来了,我们昆 明 的 青 年 决 不 会 让 你 们 这 样 下去的!(最后一次讲演)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举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 了 :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 得,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9.学习演讲词时,部分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演讲者语言风格的理解存在偏差,请 帮 助 他 们 选 出 全 都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间”此处是“挑拨使人不和”的
7、意思,应 读jian。此段演讲者号召进步青年继承先烈遗 志,语气委婉。B.“问”此处是“空间”的意思,应 读ji&n。此段演讲者直接向敌人发起攻击,语气铿锵,语意直露。C.“强”此处是“勉强”的意思,应 读qing。在讲到名人和凡人话题时,演讲者用了风趣的对比,体现了语言幽默的特点。D.“强”此处是“强硬”的意思,应 读qiang o在讲到名人和凡人话题时,演讲者通过对比,对名人进行了讽刺。10.根据语境,文 中横线处依次所填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喧 哗 狡 辩 前 呼 后 拥 漫 不 经 心B.蛮 横 狡 辩 平 易 近 人 不 修 边 幅C.蛮 横 浮 躁 前 呼 后 拥 不 修
8、边 幅D.喧 哗 浮 躁 平 易 近 人 漫 不 经 心1 1.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汇报的讲稿片段,其中对朗诵稿中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不恰争 的 一 项 是()“起 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甲】“催人奋进的国歌我唱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00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再到繁荣发展的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丙】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地前进。努力实现【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A.【甲】处应使用省略号,省略国歌中未引用部分的歌
9、词。B.【乙】处应使用双引号,歌曲名称需要用双引号来标明。C.【丙】处应使用顿号,表示“心连心 与 同呼吸”是并列短语。D.【丁】处应使用双引号,表明“两个一百年”具有特殊含义.二、句子默写1 2 .(2 0 2 2春 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默写。(1)海内存知己,。(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由静态到动态的句子是:,。(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三、诗歌鉴赏(2 0 2 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古诗 关雎,完成下面小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若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
10、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参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苻菜,左右芭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菜葭莱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菜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地。藏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溯涧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1 3 .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1 4 .关雎 兼葭是 诗经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 诗经的艺术特色。在刻画形象上,两首诗共同展现了一个 的女子形象。在表现手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关雎以“”两句起兴,写出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恋思慕;兼葭每章的前两
11、句都以秋景起兴,渲染了“兼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心情15.重章叠句是 诗经中常用的手法,每章只是对几个文字略加改动,在变化之中包涵稳定,同时又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请你在两首诗中住造二级句子,说一说重章叠句的效果在这组句子中的具体体现。四、对比阅读(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鸣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
12、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甲】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乙】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 桃花源记)(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丙】以其
13、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 小石潭记)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是为外人道 兵甲已足 是智多谋 微不足道B.便扶回路 欣欣何荣 所画披靡 眈眈相同C.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辞去 去冬今春 当日苦多D.芯如外人 芯以咨之 否听尊便 否数奉还1 7.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氐硬的一项是()A.【甲】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翻译: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桃花源中的人,他们都很感叹惋惜。理解:这是渔人与桃花源人谈话的情景,言简而意丰。我们可以推知桃源人是在为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奇特经历而叹惋。B.【乙】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14、,遂迷,不复得路。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路了。理解: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的结果,暗示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之感。C.【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翻译: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适合长久居住,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理解:作者在这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小石潭景物的幽静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1 8.桃花源记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链接材料】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它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内容,填写表格。【链接材料
15、】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节选自邓牧 雪窦游志)相似点 桃花源记【链接材料】周围环境优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_ _ _ _ _ _ _ _ _ _生活井然有序_ _ _ _ _ _ _ _ _ _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_ _ _ _ _ _ _ _ _ _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樵童牧竖相征逐五、现代文阅读(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冬至节历史悠久。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已有祭神仪式。秦
16、代沿其制,也以冬至为岁首,这就是把冬至视为“过年”“过小年”的历史原因。南北朝时,民间有拜父母之礼,吃赤豆粥以辟邪之俗。唐宋时,冬至与岁首并重。明清仍承冬至过节习俗,节日期间,有祭天、祭祖、送寒衣、宴饮、腌制鱼肉等习俗。冬至节,节日饮食有鲜明的冬令特点。北 方 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谚。认为冬天寒冷,耗热量多,应该多吃有营养的食品,饺子、馄饨是冬令佳品。朝鲜族在冬至日必须吃冬至粥。福建有冬至吃糯米丸之俗。“前数日,阖家老幼,将糯米粉制成银锭、银圆、草葬等形。初作时,必先搓小丸,俗称搓丸。冬至早晨,将所制糯米食品,用红糖拌匀,祀神祭祖之后,合家分食。”(选 自 中华全国风俗志)北方地区喜欢在冬至
17、前后腌制酸菜,南方地区在冬至后腌鱼腌肉。【材料二】腊八节,又名成道节。中国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祭礼,自从佛教传入后,腊八节才确立了节日具体时间,加入了吃腊八粥的内容。据传,释迦牟尼苦修时,曾饿倒于地,幸得一位牧羊女以大米奶粥喂食,才免于饿死。后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佛门弟子为纪念此事,在腊八这天作佛会,熬粥供佛或施粥贫者;民间也做腊八粥,或阖家聚食,或祀先供佛,或分赠亲友。宋 代 东京梦华录记载:“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扬枝酒浴。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清嘉录卷十二:“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
18、。或有馈自僧尼者,名日佛粥。”腊八粥的用料各地有异,但多选用大米、糯米、菱角米、栗子、红豆、红枣、核桃仁、松子等混合制作而成。【材料三】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年夜饭。年夜饭讲究全家团聚。为此,外出的人纷纷回家过年,没有回来的人,也要给他留一个座位,摆上碗筷,象征他也回家团聚了。吃年夜饭的时间多选择在夜间,取一家团聚不被打扰之意。年夜饭席中一定有酒有鱼,取喜庆吉祥、年年有余之意。人们吃年夜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喝足,即使是平日不许沾酒的小孩,此时也可品尝酒水。中原及北方广大地区还要在除夕吃饺子,在包饺子时,要往其中置钱、糖、枣等,祈求好运。正月初一客人来拜年,主妇先敬茶一杯。清代叶调元 汉口竹枝词云
19、:“殷勤留坐端元宝,九碟寒肴一暖锅。”注云:“正月饮茶饮酒用元宝杯,谓之端元宝。”元宝杯绘有元宝或钱币图形,以示吉祥发财之意。后来用元宝茶,一般取红枣沿腰切口,四周嵌入瓜仁,冲白糖开水。春节期间待客以元宝茶的风俗也相当普遍,如民国四年刊 汉口小志:“拜年客来,多留吃元宝茶,或摆果盒以待。”果盒中装有年糕、蜜枣、糖莲子、柿饼等,分别寓意年年高升、早生贵子、连生贵子、事事如意。【材料四】元宵节一向为社会各阶层民众所重视。该日为满月,满月象征团圆、美满。是日,要进行祭天,合家团圆,祈求丰年。明宫史记载:“正月初九日后,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很多人以
20、为元宵又称汤圆,其实不然。从地域来看,元宵的叫法主要在北方,汤圆的叫法多在长江流域以南。做元宵,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食萝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简而言之,元宵是滚出来的。而汤圆是包出来的,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包进糯米团中。上海的汤圆独具特色,甜汤圆蜜渍香泛,溅齿流甘,甜得不知道什么叫甜了;咸汤圆,肉馅精纯,肥瘦适当,切剁如糜,膏润芳鲜。另有一种鸡肉芥菜的,看似碧玉溶浆,清汤浅摇,袅袅然一种菜根香味暗涌。19.从上面四则材料中,你发现中国的年节食俗有怎样的特点。20.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把年节食俗说得有根
21、据、令人信服的。21.(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平安报与故人知肖复兴家对门一楼的小院里,种着两株杏树,今年开花比往年早一个多星期,根本不管疫情肆虐全球,烂烂漫漫,满枝满Y,开得没心没肺。这家主人,每年春节前都会挈妇将雏全家回老家过年,破五后回来。今年破五了,元宵节过了,春分都过了,清明也过了,他们还没能赶回家,不知是在哪里受阻或因疫情被隔离。屋子里始终是暗的,晚上没见到灯亮,月色中显得有些凄清。小院里,任凭杏花开了,落了,一地缤纷如雪,又被风吹走,吹得干干净净。小院一直寂寞着,等候主人的归来。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没有什么比平安归来更令人期待。毕竟平安归家,是世上所有
22、人心底最大的期盼。无事可做,翻书乱读,忽然发现我国古诗词中,写到平安的诗句非常多。这或许是因为心有所想才会句有所读吧。不过,确实俯拾皆是,可见平安是从古至今人们心心相通的期待与祈愿。“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这是宋代一个叫葛立方的词人写的一阕并不知名的小令,但竹报平安是我国尽人皆知的象征。这句词,写的是平常日子里的景象,其 中 一 个“静”字,道出这样平和居家日子的闲适。如果在平常的日子里读,我会随手就翻过去,不会仔细看,觉得写得太水,大白话,没什么味道。如今读来,却让我向往,更让我感叹。日日足不出户宅在家中,没有任何人往来,屋里屋外,同样也是一个“静”字了得,心里却风雨交加,电视屏
23、幕中世界各地的确诊人数惊心动魄地频频增加,会 让 这 个“静”字倾翻,对平安的期盼涌上心头。我所能读到的关于平安的古典诗词中,最让我感动并难忘的,是 岑 参 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小时候就读过的诗句,那种在战争或离乱之中偶遇故人,无纸无笔,急迫匆忙之中让人传个话给家人报个平安的情景,什么时候想起,都让人心动。比起同属于唐代诗人张籍的诗句“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要好;比起元代顾德润的“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要好不知多少。张顾岑三位,同样是归去难,一个只是守株待兔般空等使者的到来,好传递平安家书;一是已经写好哪怕只有两个字的平安书信;一个是偶然与归家的故人相
24、逢,请求转达平安的口信。平安,让相隔的关山万重显得多么沉重。岑参的好,是因为哪怕只得到平安的口信,也可以抚慰我们的内心,它会比接到真正的平安书信更让我们感动,并充满想象。同渴望平安消息一样,有关得到平安消息和终于平安归家的诗词,也有很多。“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这是文天祥的诗句;“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这是辛弃疾的词。无论是得到平安消息,还是平安归来,他们都是将平安与“梅”“一花一草”那些美好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上,平安,是最美好的一种意象,一种无价的向往。因为平安是和无价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财富与权势,都无法与之相比。关于平安的近代诗词中,我最喜爱的是鲁
25、迅先生和陈寅恪先生的两首绝句。“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这是鲁迅先生1932年送给归国的日本友人的诗句。这一年,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上海,战争烽火中,人身的安危同那随海浪颠簸动荡的归棹一样,令人担忧,这使得心中的祈愿是那样的一言难尽,意味深长。“多少柔条摇落后,平安报与故人知。”这是陈寅恪1957年写给妻子的诗句。这一年,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教书,校园里,印度象鼻竹结实大如梨,妻子为竹作画,此为陈题画诗中的一联。这一年,刚 经 历“反右”斗争,其平安一联是写给妻子也是告与朋友的。其 中“柔条”和粗壮的象鼻竹毫不相称的对比,会让我们看到劫后余生的平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让人们格外喟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西城区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下学 语文 期中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