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 1 小题,每道题2 分,共 4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用 2 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有教无类是我国优良传统,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为贤恶、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A.道德经 B.论语C.孟子 D.劝学2.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中,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
2、与发展理论 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3.古代教育不仅脱离生产力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这主要反映那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发展水平C.社会人口构成 D.民族文化传统4.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 现“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 属 于()。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 D.主观决定论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 要 求()。A.教育方针 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6.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专著()。A.斯 宾 塞 教育论 B.杜 威 儿童与课程C.博 比 特 课程 D.泰 勒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
3、理7.在课程和教学理论发展过程,出现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是对哪一关系争论?()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知识与能力C.学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8.学 完“压强”,学生理解了“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的道理。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的运用,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C.直观性 D.启发性9.于老师在讲台上把一张纸揉成团,另一张烧成灰,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C.实验法 D.参观法10.在一次志愿活动结束后,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一天的表现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马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方法 B.榜样示范方法C.实
4、际锻炼方法 D.个人修养方法11.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活动 B.课外校外活动C.团队活动 D.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12.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室内和阳光明媚户外,亮度差别很大,但是人们都将它知觉为白色衬衫,反映知觉有()。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13.师:面粉有什么用?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馒头、花卷、油条、面条生乙:可以做馒头、调胶水、捏面人说明乙比甲思维更有().A.精细性 B.流畅性C.变通性 D.反思性14.学生对“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学习属于()。A.组合关系 B.上位C.下位 D.归属15.晓杰在读课文时,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内容清除
5、了吗?我抓住重点了吗?”这种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 D.监控策略16.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虑、惊讶、焦躁等情感属于()。A.道德感 B.理智感C.美感 D.荣誉感17.君君看到喜欢乒乓球队获胜,欣喜若狂,情绪属于()。A.心境 B.激情C.应激 D.共情18.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A.性格 B.能力C.气质 D.认知19.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A.脱敏法 B.强化法C.幽默法 D.升华法2 0 .国强认为欺负弱小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因此他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这说
6、明其品德发展处于()。A.依从阶段 B.内化阶股C.自主阶段 D外化阶段2 1.“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等词语,描述的是哪一类课堂气氛的表现?()A.积极型 B.消极型C.对抗型 D.顺从型二、辨 析 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道题8 分,共 3 2 分)2 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2 3 .学校教学应以间接经验为主。2 4 .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旨在获取成就他们倾向于选择稳操胜券的任务。2 5 .场独立型的学生比场依存型的学生更优秀。三、简 答 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道题10分,共 4 0 分)2 6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2 7 .简述学校教育工作的意
7、义。2 8 .注意品质有哪些?2 9 .简述福勒的教师成长三阶段论。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道题18 分,共 3 6 分)3 0.材料:新学期,班主任李老师接了一个新班,李老师第一天走进教室,发现卫生状况非常差,桌仰棒翻,污物满地。看到这种情景,李老师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又把桌面 重新摆好,一切都收拾好了,才请同学们进教室上课。坐在老师打扫过的教室,全班同学一个个出奇的规矩。第二天,李老师依旧如此,有一些同学说:“李老师让我们打扫吧。李老师微笑着说:“不,这一周我做值日。”一星期后,李老师安排了值日表,每天值日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就连卫生角落也打扫的干干净净。教
8、室卫生向来由学生轮班打扫,很少见过老师也做值日的。李老师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做在学生之前,做的一丝不苟。学生由起初的费解,到惭愧,以致最后的肃然起敬。在李老师的带动下,这个卫生差的班级同学都能得到卫生流动红旗,这使大家得到了学校的表扬。问题:(1)运用了哪种育方法?(4)(2)结合材料分析这个方法的含义和要求。(1 4分)3 1.材料:王老师是初中语文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最近他开始讲授古代诗歌单元,在教学时,他先是引导学生探索五言绝句的平仄规律,刚开始学生总结不准确,经过多次讲解和引导,学生掌握了五言绝句的平仄规律,随后,王老师发现,当学生又学习五言律诗时,他们很快就本单元结束后,王老师进行
9、教学反思:学生之所以能很容易地总结出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律,是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五言绝句、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律,他们利用已掌握的方法进行分析,很快就能总结出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律。问题:(1)请用迁移相关理论分析上述学习现象。(1 0 分)(2)该迁移理论对教学有何启示?(8分)2022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出 自 论 语 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形容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A选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C选
10、项: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D选项:侬学是 奇?T的 髓。2.A【解析】本题考察的心理学家布卢姆著有 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将学习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领域;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B选项:巴班斯基在 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选项:赞科夫在其著作 教学与发展中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D选项:“特殊认识论”源于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凯洛夫。3.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古代社会统治阶级脱离生产劳动,鄙视生产劳动,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受教育权、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社会政治
11、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4.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遗传决定论(内发论)的理解。“生而知之”是指天生本能的知性,天赋,强调的是天赋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体现的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决定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5.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由宏观到微观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6.C【
12、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由来。19 18 年,博比特出版的 课程一书,是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课程理论的著作,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A、B、D三项:均不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7.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2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所以说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实质是关于知识与能力。8.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
13、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目中,田老师一方面讲解了“压强”的概念,呈现了理论,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该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联系了实际,因此,体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9.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于老师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让学生观察从而理解相关知识,因此,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演不法。A选项: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2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