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新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新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新版心理询问师案例问答题模板新版 本文关键词:问答题,心理询问师,新版,模板,案例心理询问师案例问答题模板新版 本文简介:案例问答题即日起,每天拿下2道题一、摄入性谈话的留意事项答:摄入性谈话时,应当留意以下几点:1、看法必需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开失误;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挡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会谈后不应给出肯定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恳切、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心理询问师案例问答题模板新版 本文内容:案例问答题即日起,每天拿下2道题一、摄入性谈话的留意事项答:摄入性谈话时,应当留意以下几点:1、看法必需保持中立;2、提问
2、中避开失误;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挡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会谈后不应给出肯定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恳切、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会。二、与求助者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哪些原则答:应把握以下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实力,符合求助者的爱好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干脆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特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化探究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变更求助者的看法有主动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不行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会谈探讨的内容)7、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询问师
3、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三、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答: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询问师在初诊接待中视察到的疑点;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发觉问题;4、上级心理询问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5、留意: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四、心理询问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询问方案答:询问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敬重、同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询问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询问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义、时间与次数的支配、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目内容逐一商定3、询问方案是
4、双方商定的,不能由询问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最终制定的询问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5、询问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五、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答:1、依据推断正常与异样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来推断求助者心理活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2、依据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性为表现进行定性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推断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六、怎样和求助者商定询问目标?(与求助者商定询问目标时应留意什么?)答:1、首先向求助者介绍询问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依据询问目标的有效特征,根据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主动的、详细的、可行、可评估的、双方都接受的及多层
5、次统一的等项内逐一商定;3、询问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询问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询问师的看法不一样时,以求助者的看法为主;5、询问师应对询问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询问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询问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七、在本案例中,心理询问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答:1、在于帮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境况况的深化了解;2、在于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应由此产生的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在于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志向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一样;4、在于使求助者明白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
6、盖的实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在于通过询问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仿照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实力对他人或者自己做面质,而这一点是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八、在本案例中,心理询问师应如何进行转介?答:1、询问师假如发觉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求助者的看法,向其说明转介的缘由或理由,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询问师的有关状况,4、向询问者介绍该求助者的状况,5、一般不干预新询问师的活动,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询问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九、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阻抗的缘由是什么?答: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苦痛
7、;+结合案例说明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结合案例说明3、阻力来自对抗询问或询问师的心理动机。+结合案例说明十、在本案例中,心理询问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询问方法?答:选择询问方法的一般原则:(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3)依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4)询问师的专长和阅历会影响方法的选择。十一、如何确定本案例的询问目标?或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询问目标。答:与求助者协商确定询问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询问目标是:(1)近期目标:(缓解心情,削减不良行为,变更不合理认知。)缓解焦虑心情、渐渐削减强迫行为次数(
8、商定该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逝。运用SCL90、SAS测验,复查焦虑分数、强迫分数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围。详细案例详细作答(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接纳自我的不完备,走向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模板十二、在本案例中,对询问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评价?答:1、改善认知、行为和心情属于心理学性质2、消退或减轻该求助者的苦痛。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主动的3、拟定的询问目标是可行的4、变更求助者的错误观念、评价、行为和心情是详细的、可操作的5、拟定的询问目标能够量化,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状况来体现,是可评估的6、是双方协商一样的,符合求助者愿望,询问师能够解决,双方可接
9、受。假如双方看法不一样,以求助者为主,当询问师无法认可求助者询问目标时,应终止询问或转介。7、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十三、在本案例中,对询问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答:(1)询问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起先一次或几次询问后评估;2、在询问结束前评估;3.在询问后追踪复查后评估。(2)询问效果评估的方法:1.求助者对询问效果自我评估;2.求助者社会适应状况变更的客观事实;3.求助者四周人特殊是家人挚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症状改善状况的评定;4.求助者心理询问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5.询问师的评定。十四、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答:依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
10、定.(1)病程:不到3月1分;3月到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2)精神苦痛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需借别人帮助或境况变更才能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开导或陪他消遣或异地养息也无济于事评3分。(3)社会功能:照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稍微妨害着评1分;中度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或变更工作,或部分工作,或某些场合不得不回避,评2分;完全不能学习工作,某些必要场合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十五、在本案例中运用心理测验对求助者进行评估,您认为须要选择何种量表?答:量表选择的原则:须有指向性。(1)选择干脆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峻程度。如推断求
11、助者焦虑心情的程度,可选用SCL-90、SAS等。(2)为了确定非情境性症状的性质,启用人格问卷,以探究症状的人格因素,如选择EPQ等。(3)选用病因探究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务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务等等。(4)为解除其他疾病而运用量表。临床表现超出心理问题范畴,鉴定其是否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可选用多项人格测验、智力量表、神经心理测验等。十六、如进行远期疗效评估。请说出其步骤和主要内容。答:(一)社会接纳程度评估,评估内容:求助者的社会适应程度(二)自我接纳程度评估,评估内容:(1)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退状况(2)性格方面的成熟状况(三)随访调查
12、,评估内容:评价原来的诊断分析是否正确,帮助指导是否有效。十七、在本案例中,心理询问对象一般应具备的特征有哪些?答:相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智力正常、人格正常、动机正确、年龄相宜、内容合适、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十八、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答:1精神状态:(1)留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自控实力差,易激惹。2生理功能变更:即躯体异样感觉:头痛、头晕、疲惫、全身酸痛。3社会功能状况:(1)学习效率降低;(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十九、如何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资料进行整理?提示:按发展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
13、状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务及现在评价。依据求助者的详细状况,始终写到求助时。必需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答:个人成长资料整理如下:1、婴幼儿时期2、童年(身体发育、家庭、事务、亲子关系)3、少年(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4、青年(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5、成年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二十、为确定资料的真实牢靠性,需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临床资料相互印证比较,请将本案例收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30分)本例答案为举例答:1)求助者的主诉(3分):近一年多焦虑、惊慌,心情低落,留意力不集中,伴失眠(共2分,每个0.5
14、分。写三项以上给2分)2)家属报告(3分):求助者家庭优越,从小教化严格,懂事听话(1分)。性格较内向、胆小怕事,追求完备(1分)。学习成果优良(1分)。3)摄入性谈话(3分):求助者一年前失恋,快毕业了,论文没有写完(1分)。骨折、耳聋、掉头发,什么都干不下去,失眠,一天睡两三个小时(1分)。感到毕业渺茫,没心思找工作(1分)。亲朋好友不能帮忙。最想解决的问题是治好病,如期毕业。(1分)4)临床视察(3分):求助者焦虑担心,心情低落,思路清楚,有礼貌。(1分)5)心理测验(3分):SAS:73重度焦虑(1分)EPQ:粗分T分P840E735N2073L640典型内向、典型心情不稳定(1分)S
15、CL-90结果:躯体化3.8抑郁3.2焦虑3.9敌对2.5(1分)6)其他:(2分)二十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答题思路:根据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分类,将各种符合的症状明确的找出来。具体举例:一、生理功能状态:躯体疾病、生理缺陷二、心理功能状态:1、认知方面(答题技巧:如没有异样症状,千万别忘写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等。)2、心情、情感方面:填写格式:心情情感方面:心情低落、恐惊感猛烈,3、意志行为方面(答题技巧:症状应逐条填写,如有强迫行为,则详细写上强迫洗涤、强迫检查等。填写格式: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反复洗涤、反复检查试卷姓名、反复检查窗门关闭)。4、
16、人格方面(关注求助者人格倾向,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等人格特点。)三、社会功能状态:工作学习效率、社会交往状态二十二、求助者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缘由是什么?答:一、生理缘由1生长状况(1)遗传因素所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2)发育不良、肢体创伤、躯体疾病。(3)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导致自卑。2年龄因素(1)青春期自卑、焦虑、抑郁。(2)处青春期,性意识性冲动。(3)更年期考虑更年期缩合征。3性别因素二、心理缘由1认知偏差成长过程中负性经验导致的认知偏差和不合理信念。2负性心情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长久的负性心情记忆。3情感表现(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2)情感迟钝、情
17、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4意志行为(1)强迫意向会导致焦虑、回避、退缩。(2)意向要求与常情相悖别人难以理解。(3)自控实力差、言行缺乏前后一样性。(4)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策略技巧。5人格特征(1)追求完备、要求过高、争强好胜等偏执性人格表现。(2)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交往面狭窄,导致性格内向。三、社会缘由1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1)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内化为求助自己的认知。(2)与父母关系、升职下岗、家庭教养方式可导致认知偏差和人格扭曲。2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务(1)家庭变故、婚姻裂开、丢失亲人、挚友绝交都会造成心理障碍。(2
18、)错误评价、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观念冲突都会引发心理冲突。(3)社会压力、人际冲突、司法诉讼等负性生活事务导致心理问题。二十三、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开提问方式的失误?答:1、避开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避开多重问题;3、避开多重选择问题;4、避开修饰性反问;5、避开责怪性问题;6、避开说明性问题。二十四、在本案例中,心理询问师运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冲突及应用留意事项。答:面质,又称质疑,对峙,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询问师指出求助者身上的冲突。常见冲突:言行不一样,志向和现实不一样,前后言语不一样,咨访看法不一样。运用留意:要有事实依据,避开个人发泄,避开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案例 问答题 模板 新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