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说课教学反思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课说课教学反思7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地理课说课教学反思7篇 地理课说课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以西游记取经故事为线索,引入“古天竺”,配以较丰富形象的课件,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整体的熟悉南亚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有胜利之处也有缺乏之处,胜利之处有: 1、能够突出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图,让学生思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熬炼学生的读图,析图力量。 2、学生主动参加的较多,对于区域地理的根本学问点的概括,学生答复,教师赐予点拨,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3、能够充分听取学生的心声,确定学生。例如,在分析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年降水量多的
2、缘由时,虽然后面的学生,教师没有叫起答复,但他们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赐予肯定的评价,煽动其积极参加,这样学生就想说,敢说。 4、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体验法,培育学生的成就感,突出本节的重点,难点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对农业的影响。 把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这是为以后探讨区域进展打下根底。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影响该区域的生产(农业、工业、商业等)、生活(衣食住行),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影响该区域的进展方向、可持续进展策略的实施。所以在区域地理学习初期就有所涉及,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根底。 缺乏之处: 1、教学过程中整体的节奏较快,没有起伏,学生承受的弦绷得过紧,简单疲惫,积极性就会下降。 2、重点的
3、突破,花费的时间过长,前面的讲过的内容,其实没有必要再讲,完全可以让学生比拟东亚南亚季风的不同之处。 3、课堂上学生练得较少。 4对教材的局部内容挖的不细,叙述时有肯定的口误。 课后与其他教师沟通,第一感觉就是这节课的容量较大,担忧我们的学生是否能够承受,认真琢磨,还是自己对学生不够信任,其实课的内容并不是许多,但还是自己讲的过多,遇到的学问点就想说,就怕学生没听见,难点就想重复,教师说得多,给人的感受是容量太大,学生没有思索的空间。 课后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学生说上课教师讲的内容都能听懂、理解,但最重要的问题是自己记不住,遇到题翻书会,合上课本不会。有规律的地理原理题不会运用。如何将书本的
4、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学问,学会学问的迁移,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学生面临的最大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前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区域地图,这样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也较好,所以我们就始终沿用。还有的同学建议教师上课时留出几分钟,采纳分组抢答的方式,鼓励他们上课记忆学问点,看那组记得多,抢答得多,赐予鼓舞。这种方法,在复习课中使用,效果较好。我们还在积极的查找更好的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地理课说课教学反思篇2 经过一学期的初一地理教学,同学们对地理学问有了初步的熟悉,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学问、陆地和海洋学问、天气与气候学问、居民与聚落学问、进展与合作和人文环境等自
5、然地理学问,并熟悉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熟悉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许多同学对地理产生了深厚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一学期的体验和反思。 一、反思是否具备新课标的教育教学力量 新课标的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进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仆人。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
6、否已在讨论学生心理动态的进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标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二、反思是否巧用地图,图文转换,强化记忆 学习地理就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问的载体,是重要的地理语言,是学生吸取地理学问的一个重要源泉,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特有工具。运用地图,不仅能帮忙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同时还可以发动各种感官参加记忆。学生在参加学问的感知和识记的过程中,各种感官的神经中枢都参加,就可以有效地增加识记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削减遗忘。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如七年级上册就有132幅,而且种类许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
7、作为教者,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行缺少的工具?怎样培育学生查阅地图、猎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力量?等等。 三、反思是否注意了活动教学,联系了学生实际生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学问”是新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要的理念。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气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地理教学更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开心,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问,为学生学习地理学问供应内在动力,培育学生运用地理学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8、。地理新课程供应了很多与学生生活和四周世界亲密相关的地理学问,注意学生阅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注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生活地理”的内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生简单承受,便于理解。如感受多变的天气,依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与生活等。请问自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心中有数吗?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的作用?是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分析把握新的地理学问的等。 此外,反思是否已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反思地理教学是否到处渗透了新课程的六大根本理念;反思地理教学是否完成了
9、新课程三维目标;反思地理教学法是否以学生的进展为本等。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阅历和生活技能,更需要引导,因此结合教材资源,如“野外迷路怎么办?”“地图定位与估算距离”等,对学生进展有关地理技能的训练,帮忙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生活力量,提高对将来生活的适应力量,更大程度地满意生存的需要。同时积极鼓舞学生参加地理教学活动。 只有这样不断地进展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力量和素养,才能不断地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课说课教学反思篇3 新学期开头了
10、一个多月了,我又参照地理课程标准重新回忆了这段时间的地理教学。这段时间的地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了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地理课的开展紧扣“学议导练”模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就如何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讲”的有效性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课堂上能发挥地理学科的联系生活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地理课堂。初中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地理学问非常的多。如“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啊”、“为何冬季白天时间短”、“潍坊夏季为什么吹东南风”等等,我们能够适时引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增进他们对于某些地理学问的理解。比方学到温带季风气候的时候,学生不明白东南季
11、风与西北季风的区分,适时引用生活中他们对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感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地理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应当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能够关注差异,善待错误 讲究教学的实效性,不能不提到数学课堂中两个特别有价值的要素:学生间的差异和学生的错误。 我们经常把某些学生看成是“差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在课堂上不捣乱就好。其实有些时候,适时的将一些简洁的问题交给“差学生”去解答,再给以一些鼓舞性的语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起码会将一些简洁的根底学问仔细的稳固。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注意整体,提升力量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要善待课堂教学中学生消失的“错
12、误”。有些错误是有共性的,学生或许会因这些错误而增进对学问的了解和熟悉。比方学习欧洲气候,在问到欧洲气候海洋性明显的缘由时,七班姜永琪答复时将北大西洋暖流划分到了“海陆因素”,其他同学补充时能够指出错误但解释不了缘由。遇到这这种出了初中教学范围的问题,作为地理教师就要合理把握形象解释。假如就此放过,会让学生对这一环节的学问点留下猜疑。不利于整体学问的掌控。 三、重视整理,形成网络 地理新教材特别留意依据学问构造的特点进展编排,但是,教材是以静态的序列呈现的,不行能充分满意学问学习的构造化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授课必需依据学问的理解,对教材进展加工,形成一个流畅的学问网络。比方,第七章第三节西
13、亚局部。教材上给出了四个板块,牵扯到了位置范围、资源、产业和宗教这几个方面,相互之间过渡困难。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利用西亚地区的战斗频发这一现象,让学生查找缘由,将西亚的学问进展统筹,构成一个整体网络。学生的学习激情明显高了许多。 总之,课堂教学必需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师如何有效地讲才能让学生更高效地学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良,在改良后再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究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地理课说课教学反思篇4 在教学过程中,仔细
14、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学生的进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加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意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意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考虑到一般高中教育的根底性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学科根底学问的落实。详细而言,我主要实行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需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讨论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为此我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15、与目标等理论学问进展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根底。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意“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转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承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展,同时又满意不同学生共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详细做法有:课堂提问、争论发言,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才智的时机;组织争论活动时,要求全部学生共
16、同参加。此外,备课时还依据班级实际状况的差异,分别实行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作业布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方面使用差异性标准,从而满意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4、进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气。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展教学上的沟通与探讨。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究阶段,我将连续努力学习,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养教育新观念;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打下坚实的根底,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进展。 地理课说课教学
17、反思篇5 经过省单科质检后,对马上开头的文综考试,在复习中指导学生留意如下问题: 1重视主干学问教学,加强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中主要抓住地球运动和经纬网,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世界和中国地理,各种地图和统计图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等。 2重视区域地理学问复习,加强读图力量培育。 区域空间定位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今后要有意识地强化区域地图的训练,包括填图、绘图、分析地图三种方式。要多了解近几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变化特点,并结合最新材料,猜测今年的考察重点,指导高三的学生进展复习。 省单科质检的结果已经出来,这次省质检的题目出的特别好,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总的来说,这次学生考的不好,反映了过
18、去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一、根底学问强调的还不够。本次考试有些题目材料来自课本,但学生却无法做答,反映了该记忆的东西许多学生没有很仔细地完成,在到其次次省质检要再强调。 二、学生分析材料和运用材料的力量需要教师再进一步指导,今后在分析题目时,侧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这一方面。 三、学生答复不够标准。接下来的任务应当强调学生答题要标准。有些问题的答复模式需要在上课时板书出来,以便加深同学的记忆。 翁雪征:本月的省质检和期末考试给我带来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夯实学生的双基,题目上不求新,备课组今后要尽量选择一些根底较强的题目,训练夯实双基。 二、强化学生和综合思维力量。 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加
19、强这方面的训练,高三课堂也可采纳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让同学构建自己复习模式。 三、指导学生标准答题。 本次所教的十五班成绩比起上次考试有关较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缺乏。好的方面如上课检查练习完成状况,对一些常考学问点要多提问等,这一些需连续保持下来,但还有缺乏的地方,这需进一步改良,如学生答题思路混乱,应用力量缺乏,不知道如何解题,在今后要多指导他们,赐予学法上的指导,提高综合解题力量,多和本备课组的教师一起争论教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三月份教学反思 地理课说课教学反思篇6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的教学必需立足于学生的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传统的地理教学偏重地理学问的传授而无
20、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准时变革传统的学问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意人文关心的全新地理教学。在教学中着眼于提高学习兴趣,培育创新思维。 一:解放学生认知习惯,培育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熟悉力量,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熟悉、猎取地理学问。例如结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顶,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顶的事实来加深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育创新思维。 在详细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疱,不包办代替,鼓舞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制造。不怕出错,不怕重复,让学生在不断总结阅历教训过程中增知长智。 三:解放学生
21、的嘴,培育表达力量。 “创造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得到能说会道的熬炼,并能和教师、同学常常性沟通。例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独立提出问题。 四:解放学生的双手,培育动手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手,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调查、小创造等活动,让学生得到劳动成果的乐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细致的作风。 五:解放学生的眼睛,塑造美的情操。 在有条件的状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让学生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开拓智能活动空间,增大手脑活动频率。从中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感受。 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学问,增加学生
22、的生存力量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学问”是新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要的理念。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中。闻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到处有地理,地理学问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根本上说,学习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到达“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进展。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阅历和生活技能,因此结合教材资源,如“野外迷路怎么办?”“地图定位与估算距离”等,对学生进展有关地理技能的训练,帮忙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生活力量,提高对将来生活的适应力量,更大程度地满意生存的需要。 地理课说
23、课教学反思篇7 上课了,面对60人的班级,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面对短短的45分钟,面对每一节课的学问,假如把每一节课都处理的很满足,确实也要下很大的功夫。可是,有些同学教师在上边讲,学生却在下边开小差,总是懒得去写一个字。等教师讲完课,下去一转全部空白,立刻没有了招数。每个班级总是有这么一个两个的同学,上课不学习,课下不预习,教师在课上不管怎样安排,就是没有他的事做。似乎与他什么都没有关系。有时真感到有些困惑和不解。有时想尽方法煽动这些学生去多学一点,可是这些学生总是显得懒散,不主动,不积极。教师面对这样、那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向这些学生要效率,要成绩,真是很困难。 有时感到困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总是有些定性原则,一旦形成,在学生的心目之中却很难转变,在任课教师中,学生也有了比拟,哪位教师简单接近,哪位教师的成绩就简单走下坡路。所以教师上课,在治理和驾驭学生方面也要一反常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感到教师对他们是处于关怀和爱戴的,让他们都有点成就感,进步感。从中让他们有获得胜利时的喜悦感。把握一节课,关键要把握好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根据你的想法去做,都全心心的投入到学习的气氛之中,这样我信任每一位教师的成绩就会直线上升。确实做到这样确实是很难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