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蝌蚪教案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班小蝌蚪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小蝌蚪教案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大班小蝌蚪教案5篇 大班小蝌蚪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教导画小蝌蚪的方法。 2、进展观看力以及大胆作画力量。 3、提高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4、体验想象制造各种图像的欢乐。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完毕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预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亮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溶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
2、们喜爱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日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美丽的话语进展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留意力。) (2)教师:那刚刚教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教师告知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表达结合起来,使幼儿很简单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看小蝌蚪的根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淘气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评:
3、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晰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势,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供应了尝试、探究的时机,满意了幼儿主体需求。)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看比拟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根底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简单加深幼儿的印象。)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评:此环节给幼儿供应
4、了充分的练习时机,解决了活动难点并留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育。)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知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留意点画方法,鼓舞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舞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评: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嬉戏心理。) 5、评价和观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赐予简洁的评价。 (
5、评:评价时同时展现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胜利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意感。) 6、音乐嬉戏: 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嬉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快乐,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嬉戏,好吗?(玩完嬉戏后,自然完毕教学活动)(评:最终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这节美术活动有了动静交替的效果,活泼了课堂气氛,易于消退幼儿精神上的疲惫。)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清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春游时,观看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春天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心情不错,留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
6、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拟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学问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渐渐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屡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大班小蝌蚪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万物清醒。许多小朋友都对昆虫很感兴趣,所以特设这个活动让小朋友熟悉青蛙。 活动目标 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惜、关注小动物的情感。 2、观看并描述青蛙的形状特征,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终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3、熬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青
7、蛙为什么是益虫? 活动预备 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观赏图片并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 2、这些青蛙平常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3、你们可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 二、青蛙形状特征 1、自主探究:请幼儿认真观看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看青蛙的形状特征,如并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经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动,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 2、集体探究:你见过青蛙,听过青蛙的叫声吗?说说青蛙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究青蛙生长过程 1、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叙述故事。 2、提问:水草上
8、沾着的一团聚圆的东西是什么?大脑袋长尾巴、游来游去的动物是什么?是由什么变来的?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幼儿复述故事。 4、嬉戏:小蝌蚪变青蛙。 玩法: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教师一边出示字卡一边说:青蛙妈妈产下很多圆圆的卵(幼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外形),又成小蝌蚪(幼儿小跑步双手放在身后做摇摆状),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幼儿伸出两只胳膊连续小跑做游泳状),又长出两条后腿(幼儿把两腿分别伸一伸),最终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儿做蛙跳状,嘴里学青蛙叫声:呱呱呱)。 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中,小朋友学到了青蛙的形状特征,以及它演化过程。幼儿在本节课中知道也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来了。 2、本节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蝌蚪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