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与勘探方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与勘探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与勘探方向.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与勘探方向田军【摘 要】自 1989 年 4 月 10 日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成立以来,在塔里木盆地前陆区 库车坳陷、台盆区碳酸盐岩和台盆区碎屑岩 3 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勘探成果,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28.8108t 当量,成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建成中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30 年勘探实践中,对前陆区库车坳陷、西南坳陷,台盆区碳酸盐岩、台盆区碎屑岩油气地质生疏不断深化,明确了库车坳陷、台盆区和西南坳陷三大含油 气系统的烃源岩、储盖组合、构造样式、圈闭类型和油气藏模式.塔里木盆地剩余 勘探潜力大,下一步要连续精细勘探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塔北隆起西部碎屑岩、塔北满西奥陶系
2、一间房组,觉察落实规模储量;要加大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北部构造带侏罗系,台盆区奥陶系深层、寒武系盐下,西南坳陷山前等领域的争论和勘探力度,实现接替领域的战略突破.【期刊名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23(040)001【总页数】11 页(P1-11)【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成果;勘探潜力;勘探方向【作 者】田军【作者单位】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疆库尔勒 841000【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TE122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地处疆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盆地面积 56104km2,是一个由古生界克拉通盆地和中生界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叠合复合盆地1-2,按构造单元可划
3、分为四隆五坳 9 个一级构造单元和 38 个二级构造单元图 1。盆地内自下而上发育元古界生界,最大厚度超过 10 000 m,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自 1950 年中苏合作协议签订开头至 1984 年 35 年期间,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受了“五上五下”的曲折历程,觉察了依奇克里克、柯克亚和雅克拉 3 个油气田,对盆地地质构造、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规律等方面有了初步生疏。1985 年南疆石油勘探公司成立,该公司于 19871989 年在轮南低凸起中生界、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和英买力低凸起奥陶系先后获得重大突破,拉开了塔里木盆地大规模油气勘探的序幕。1989 年 4 月 10 日塔里木盆地油田成立,开
4、启了塔里木盆地油气事业不断进展壮大的辉煌历程。30 年来,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共觉察油气藏 249 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28.8108t 当量,成为“西气东输” 主力气源地,中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和其次大产气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 国家能源构造优化做出了重要奉献。本文重点对塔里木盆地 30 年来取得的勘探成果、地质生疏进展总结,分析剩余勘探潜力,以期为下一步勘探指明方向。1 塔里木盆地主要勘探成果30 年来,在塔里木盆地重点围绕台盆区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前陆区库车坳陷、西南坳陷图 1开放大规模勘探,在前陆区库车坳陷、台盆区碳酸盐岩、台盆区碎屑岩 3 个领域不断取得重要觉
5、察,夯实了塔里木油田持续上产的资源根底。1.1 前陆区库车坳陷勘探成果库车坳陷断裂、构造特别简洁;地表地形起伏大,地震采集困难;地下发育巨厚盐层,盐下目的层地震反射弱,成像困难。在实践中,针对上述难题,创进展了山地直测线二维、宽线+大组合山地二维和高密度较宽方位山地三维地震技术,得到了目的层的清楚反射成像;引入并创了断层相关褶皱、盐相关构造、顶蓬构造理论3,建立了盐上顶蓬构造与盐下冲断叠瓦构造样式,落实了成排成带分布的大型构造圈闭,实现了克拉苏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勘探的重大突破。依据地震技术的进展状况,前陆区库车坳陷勘探可分为 3 个阶段。(1) 山地直测线二维地震勘探 库车坳陷地处天山山前
6、,1994 年为抑制地表起伏进展了山地直测线二维地震争论,成功提示了秋里塔格、克拉苏盐下白垩系和依奇克里克地区侏罗系构造的起伏形态。引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有力指导了地震解释, 圈闭落实程度得到了提高。围绕侏罗系“煤下”的阿合组、古近系“盐下”的白垩 系巴什基奇克组两套巨厚砂岩储集层开放部署。19982023 年,相继觉察了克拉 2、依南、大北 1 和迪那等大气藏,开启了“西气东输”时代。但之后20232023 年,查找类似克拉 2 的中浅层、大构造,落实的圈闭根本钻探,却未获得重大觉察,主要缘由还是地震资料品质差,圈闭高点、埋深不准,钻探成功率低。图 1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2) 宽线+大
7、组合山地二维地震勘探 在重梳理地震剖面时,觉察库车坳陷个别地震测线大断裂下盘有构造显示,盐下超深层可能存在冲断叠瓦构造带;克拉 4 井工程失利,虽然没有钻至目的层,但其提示的地层特征和油气显示说明库车坳陷油气地质条件优越,盐下超深层确定还有更大的潜力。2023 年,以宽线+大组合采集取代单线采集,通过宽线横向面元组合叠加、检波器大组合压制侧面干扰,地震资料品质显著提高,首次获得盐下超深目的层的反射,觉察多个构造显示;引入盐相关构造建模理念,落实了克深 1 和克深 2 圈闭,上钻风险探井克深 2 井。2023 年 8 月,克深 2 井取得了战略性重大突破4,在白垩系完井酸化测试,日产气 4610
8、4m3,觉察了克深大气田。(3) 高密度较宽方位山地三维地震勘探 2023 年,在克深 1克深 2 井区部署了塔里木盆地第一块 1 000 km2 大面积山地三维地震。2023 年以后形成了高密度较宽方位山地三维地震技术,目前已累计部署实施三维地震 19 块、面积 5 335 km2,根本实现克深区带三维地震的连片。创了顶蓬构造理论3,有效落实了盐下深层高陡构造。10 年来,克拉苏构造带持续获得大觉察,累计探明自然气地质储量 0.981012m3,成为中国首个前陆冲断带万亿方大气田。在秋里塔格构造带,以东秋 8 三维地震为根底,上钻中秋 1 井,2023 年也获得重大突破,觉察千亿方级凝析气藏
9、,说明推广山地三维地震是有效落实库车坳陷圈闭,获得规模觉察的重要手段。1.2 台盆区碳酸盐岩勘探成果台盆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的成因、主控因素、分布特征不清,亟待提高理论生疏;储集层非均质性极强,给储集层推想和钻井准确中靶带来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塔北塔中大台隆大面积储集层发育、大面积油气成藏的地质生疏,建立了潜山风化壳岩溶、礁滩体准同生岩溶、层间岩溶等储集层发育模式和准层状油气藏模式5,有效指导了勘探开发部署和勘探领域的拓展;全力推广三维地震部署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应用地震属性提取、叠前叠后反演等技术精细刻画储集层,进展随钻 VSP 技术,实现了缝洞型储集层立体定量雕刻和钻井准确中靶。
10、30 年来,在塔北、塔中奥陶系取得规模觉察,累计探明油气当量超过 10108t.依据地震技术和勘探储集层类型的变化,台盆区碳酸盐岩勘探可分为 4 个阶段。(1) 二维地震构造勘探 1988 年 5 月,塔北轮南 1 井在奥陶系试获工业油气流, 1989 年轮南 8 井在潜山斜坡区获突破,生疏到轮南奥陶系是一个 2 450 km2 巨型潜山背斜,相继部署 14 口探井,这些探井高中低产井间互,高产但不能稳产6。19891992 年,塔北隆起西段英买 1 和英买 2 背斜在奥陶系先后获高产,其后上钻 4 口评价井,其中 1 口干井,2 口井低产,1 口井出水。1989 年 10 月,塔中 1 井奥
11、陶系中途测试,日产油 576.0 m3,日产自然气 34.07104m3,之后按构造勘探的思路,虽然觉察多个含油气构造,但油气井同样高产但不稳产。钻井失利的主要缘由是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均质性强,而二维地震难以开展有效的储集层推想,部署三维地震势在必行。(2) 三维地震潜山型岩溶储集层勘探 1998 年首先在轮南 8 井区部署了 70 km2高精度三维地震,后来又实施了三维地震 935 km2.在三维地震的根底上,大力进展了地震储集层推想技术,生疏到地窖为“串珠状”地震反射,潜山岩溶储集层沿潜山面准层状展布,把握形成准层状油气藏。以此为指导,实现了勘探开发井位部署高产高效,觉察了轮古西、桑塔木断垒
12、和桑南西高产区块,轮南奥陶系潜山勘探开发效果显著,亿吨级大油气田轮廓根本明朗。(3) 三维地震礁滩型储集层勘探 轮南的勘探实践证明,利用三维地震开展储集层推想是在碳酸盐岩非均质储集层中打出高产稳产井的必要手段。2023 年,借鉴轮南勘探阅历,针对塔中奥陶系实施了第一块三维地震塔中 16 三维地震。三维地震资料显示,塔中号坡折带良里塔格组礁滩体杂乱反射、“串珠状”反射等储集层响应特征明显。2023 年依据三维地震部署的塔中 62 井酸压后获得日产油40.7 m3,日产自然气 10.95104m3 的高产油气流,实现了礁滩体勘探的重大突破,觉察中国第一个奥陶系礁滩型超亿吨级油气田7,进一步稳固了三
13、维地震在奥陶系勘探部署中的关键性地位。(4) 三维地震层间岩溶型储集层勘探 潜山型和礁滩型储集层分布相对局限,扩展碳酸盐岩勘探领域成为必定。2023 年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根底争论中,生疏到塔中下奥陶统鹰山组顶面存在不整合,而且在三维地震剖面觉察沿不整合面存在“串珠状”缝洞体。2023 年 9 月,塔中 83 井在下奥陶统鹰山组获得突破,日产自然气 63.92104m3,日产凝析油 10.6 m3,觉察了礁滩型油气田之下的油气田7-8,其储集层为鹰山组顶面沉积连续时期暴露地表发育的层间岩溶储集层,塔中奥陶系迎来立体勘探高潮。塔北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面也觉察了沉积连续和加里东运动中期层间岩溶作用
14、9。20232023 年塔北轮古东、英买 2 区块一间房组层间岩溶储集层先后突破。2023 年哈拉哈塘地区完成了第一块三维地震哈 6 三维地震。2023 年 2 月, 位于哈 6 区块的哈 7 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 6 626.406 645.24 m 井段测试,日产油 300.0 m3,觉察哈拉哈塘油田。哈 6 区块突破后,为扩大勘探成果, 20232023 年先后实施了 14 块大面积三维地震,并持续获得觉察。以高密度较宽方位三维地震资料为根底,实现了断裂型和缝洞型储集层的精细描述,通过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建成了哈拉哈塘百万吨大油田。目前层间岩溶勘探成果平面上已扩展到满西低凸起,纵向上对鹰山
15、组深层、蓬莱坝组也已开放探究,塔北塔中台隆正形成多层系油气层叠置连片的大油气区。1.3 台盆区碎屑岩勘探成果台盆区碎屑岩勘探面临的 2 个难题:一是克拉通背景下构造相对稳定,大中型构造圈闭发育少;二是目的层埋藏深度普遍大于 4 000 m,钻井密度小,低幅度构造、岩性-地层等隐蔽圈闭落实困难。针对塔北、塔中富油气区带和重点目的层, 围绕出油井、油气显示井开展地质争论,充分应用地震技术手段落实圈闭,不断滚动扩大勘探成果。依据勘探对象的变化,台盆区碎屑岩勘探可分为 2 个阶段。(1) 大中型构造圈闭勘探 该阶段重点对二维地震落实的大中型构造圈闭开放探究。1987 年 9 月,轮南 1 井在三叠系进
16、展中途测试,获日产油 28.1 m3,日产气 2488 m3 的工业油气流,首次实现了中生界的突破。随后在 19881989 年,轮南 2 井在三叠系侏罗系测试 5 个油层段,均高产。1989 年 4 月 10 日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成立后,重点勘探轮南中生界,两年内觉察了轮南、桑塔木、解放渠东和吉拉克 4 个三叠系侏罗系中型油气田,探明含油气总面积 104 km2,石油地质储量 0.87108t,自然气储量 219108m3.1991 年 6 月,英买 9 井首次在塔北西部轮台凸起觉察古近系白垩系高产油气层。争论认为,这类油气藏受反向正断层的“屋脊”块把握,通过对轮台断隆的古近系底面大面积连片成
17、图,觉察 2排 9 个断裂构造带,34 个局部构造,觉察提尔根、红旗、牙哈、羊塔克、英买 7 等凝析气田群,探明油气当量 1.05108t.1990 年 7 月,东河 1 井在 5 755.40 5 782.80 m 井段测试,日产油 389.0 m3,从而觉察石炭系滨海相东河砂岩高产油藏,产层是中国陆上首次觉察的连续厚度达 257 m 的巨厚滨海相石英砂岩。东河砂岩厚度大,物性好,又以产油为主,随后开头以石炭系东河砂岩为重点,开头盆地东河砂岩构造、地层油气藏的勘探。19921998 年先后觉察塔中 4,塔中16,轮南 59,哈得 4 等油气藏田。1998 年在哈得 4 井石炭系东河砂岩 50
18、69.645 076.72 m 井段中途测试,日产油 266.0 m3,觉察了哈得逊油田 中国首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目前全盆地东河砂岩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已达1.38108t.(2) 隐蔽圈闭精细勘探 哈得逊油田觉察后,台盆区碎屑岩大中型构造圈闭多数已完成钻探,进入低幅度构造、岩性-地层圈闭等隐蔽圈闭勘探阶段。这一阶段,深化了古生界、中生界碎屑岩层序格架和沉积体系的生疏,推动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变速成图、薄砂层储集层推想等地震技术的进步,塔北西部隐蔽圈闭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探明英买 46 井区 6 个低幅度构造油气藏;觉察了玉东 1,玉东7,英买 467,英买 105 等古近系白垩系岩性油气藏。
19、塔北西部碎屑岩油气来自库车坳陷,充注强度大,有利于油气富集,勘探前景格外宽阔。2 塔里木盆地地质生疏30 年来,经过大量地质争论和油气勘探实践,前陆区库车坳陷、西南坳陷,台盆区海相碳酸盐岩和台盆区碎屑岩等勘探领域的油气成藏地质理论生疏取得了进展, 指导了盆地的勘探部署,推动了油气勘探的觉察和突破。图 2 库车坳陷中生界地层综合柱状剖面2.1 前陆区库车坳陷地质生疏(1) 库车坳陷烃源岩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争论结果说明10,西部前陆盆地以发育陆相烃源岩为特征,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再生前陆盆地沉积之前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烃源岩主要是三叠系和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图 2。三叠系和
20、侏罗系烃源岩可以分为 6 个组,即下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塔里奇克组、下侏罗统阳霞组,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和恰克马克组。实测数据说明表 1,烃源岩厚度大,其中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泥岩烃源岩厚度为 085.0 m;黄山街组泥岩烃源岩厚度为 65.0560.0 m;塔里奇克组泥岩烃源岩厚度为 26.067.0 m,碳质泥岩厚度为 08.0 m,煤层厚度为 0.415.0 m;侏罗系阳霞组泥岩烃源岩厚度为 137.0343.0 m,碳质泥岩厚度为 0195.0 m,煤层厚度为 032.0 m;克孜勒努尔组泥岩烃源岩厚度为 31.0670.0 m,碳质泥岩厚度为 0198.0 m,煤层厚度为
21、 043.0 m;恰克马克组泥岩烃源岩厚度为 15.0216.0 m,累计烃源岩厚度最高可达 2 400.0 m.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其中克拉玛依组、黄山街组和恰克马克组泥岩的平均有机碳含量均大于 1.0%;塔里奇克组、阳霞组和克孜勒努尔组的泥岩平均有机碳含量均大于 2.0%,碳质泥岩平均有机碳含量均大于 10.0%,煤平均有机碳含量均大于 50.0%.依据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克拉玛依组主要为2型,黄山街组主要为2 型,塔里奇克组以型为主;阳霞组和克孜勒努尔组主要为型,少量为2 型,恰克马克组主要为2 型。对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分析结果
22、显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烃源岩实测镜质体反射率为 0.80%2.25%,黄山街组为 0.70%1.87%,塔里奇克组为0.80%1.80%;侏罗系阳霞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 0.65%1.60%,克孜勒努尔组为 0.60%1.60%,恰克马克组为 0.60%1.30%,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生疏到构造叠加作用对烃源岩的成熟具有促进作用。最盆地模拟结果说明11,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生烃强度大,生气强度可以到达350108400108m3/km2,生油强度可达 160104200104t/km2.库车前陆盆地烃源岩厚度大、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和成熟度高的特点,打算了盆地油气资源富集,以
23、自然气为主。表 1 塔里木盆地烃源岩体系特征参数?(2) 库车坳陷储集层 库车坳陷勘探目的层主要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北部构造带则以侏罗系为主要目的层图 2。古构造地理格局争论结果说明12,中生代以来库车前陆盆地整体具有北山南盆的特征。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沉积相由北向南依次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三角洲前缘砂体纵向上叠置,横向上连片。在克拉苏地区,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厚度为 200300 m, 砂地比超过 90%.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孔、微孔和裂缝为主,大局部具有连通性, 基质孔隙度主要为 6%8%,基质渗透率为 0.010.10 mD,储集层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点,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塔里木盆地 油气 勘探 成果 方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