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大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大全【4篇】 一、常用实词 学问点总结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下列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把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力量的关键。 积存卡片 常见文言实词例释 1、安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平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曾 (1)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2、”。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3)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3、从 (1)跟,随。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寻找。例:溯洄从之(蒹葭) (4)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 (8)向。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4、得 (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悟。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
3、亭记) (3)同“德”,恩惠,感谢。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得意(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5、道 (1)(正确的)差异网(方法。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见,思想,学说。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路。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4)政治的抱负境地。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5)仁政。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说。例:缺乏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6、当 (1)面对,对着。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例:当
4、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应当。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7、方 (1)指面积。例: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2)方位、方向、处所。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3)当时。例:方其远出海门(观潮) (4)将要。例:方欲行(狼) (5)正在。例:方出神(童趣) 8、国 (1)国防。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国家。例: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3)国都,京城。例: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惠子相梁) (4)国事。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地势。例: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中考物理学问点总结:力学问归纳 篇二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物体外形或体积的转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试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假如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全都;观看读数时,视线
6、必需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详细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四周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
7、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依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2023语文中考重点学问点整理 篇三 一、表达方式:记
8、叙、描写、抒情、说明、谈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比照、衬托、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方、拟人、夸大、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比照、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挨次: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
9、一、表达方式:概括表达、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挨次:时间挨次、空间挨次、规律挨次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拟、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局部:开端、进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详细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谈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比照(或正反比照)论证、比方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对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谈论文的文章的构造: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局部经常有并列式、
10、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认、挖苦、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解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顾开头(谈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概、加强语气、一气呵
11、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留意和思索;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比照: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方、比照、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提醒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由于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由于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由于该词精确地说明白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
12、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挨次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由于 (1)与人们熟悉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全都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答复清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答复清晰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谈论文:答复清晰谈论的问题是什么,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白(论证了)+论点 根本文体学问汇总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13、剧本、说明文、谈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大事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谈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大事,进展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白),表现了(赞美了、提醒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大事,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进展过程(找各个大事)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大事(4)时间(5)地点(6)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
14、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大事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大事 (6)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查找,再填写。留意原文的标题、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挨次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进展先后挨次)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开表达的平板单调,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
15、)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以下词语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爽美丽、简洁凝练、精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需结合详细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给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到达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方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大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提醒本质,给读者以鲜亮而剧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予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 (5)比照手法 通过比拟,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衬
16、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挖苦手法 运用比方、夸大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展揭露、批判和称赞,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比照,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顾(首尾照应) 使情节完整、构造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方: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给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到达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大:突出特征,提醒本质,给读者以鲜亮而剧烈的印象。 (4
17、)排比:条理清楚,节奏鲜亮,增加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相互衬托,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剧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留意,启发思索。 (8)反问:态度鲜亮,加强语气,剧烈抒情。 注:必需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详细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详细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构造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 17、表达
18、方式? 记叙、谈论、抒情、描写、说明 18、记叙文中谈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索,点明人物或大事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真挚肤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 (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 (7)心理描写 (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 (10)环境描写 (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进展,提醒文章主题。 初三中考数学学问点总结 篇四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19、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9、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1、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13、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4、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5、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1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假如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初中几何公式:四边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2023中考数学必考学问点归纳整理大全,盼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