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pdf





《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23页)2019 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36 分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每小题选对得 3 分分,错选或未远的得错选或未远的得 0 分分,)1(3 分)下列估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部华为 5G 手机的质量约 2kgB人体的电阻大约为 36C家用液晶电视机额定功率约 100WD教室门的高度约 180mm【考点】23:质量的估测;63:长度的估测;I9:电阻;JC:额定功率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
2、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 200g,一部华为 5G 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200g0.2kg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B、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 2 千欧20 兆欧范围内,通常情况下大约为 10000故 B不符合实际;C、家用液晶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 0.45A,其功率在 PUI220V0.45A100W 左右。故 C 符合实际;D、老师的身高约 170cm,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200cm2000mm 左右。故 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
3、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3 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考点】9E:超声波与次声波菁优网版 权所有第 2页(共 23页)【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解答】解:A、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 A 错误;B、声音不
4、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 C 错误;D、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响度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3(3 分)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考点】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答】解:“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是一道基础题。4(3 分)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第 3页(共 23页)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考点】H7:摩擦起电的实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6、棒带正电;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解答】解:AB、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吸管得到电子是带负电餐巾纸失去电子带负电;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推开,则吸管和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吸管带负电;故 AB 错误;CD、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吸管带负电,说明吸管得到电子,吸管束缚电子的能力强一些,餐巾纸失去电子,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C。【点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3 分)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
7、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考点】G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1)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注意:作答时一定要有“不停地”与“无规则”两个关键词。(2)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越大,其作用力越微弱。(3)分子间存在间隙。【解答】解:A、花气袭人说明扩散现象很明显,这是因为分子运动更剧烈导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故 A 正确。B、一切分子都在
8、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黏合剂中的甲醛也会有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故 B 正确。第 4页(共 23页)C、胶带揭下纸上的错字,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像胶带,便利贴,都是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作用;故 C 错误。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 10 倍时候,分子间的作用力已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故 D 正确。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6(3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B电路中的总电流不变C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逐渐变大D电压表示数与电
9、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考点】IZ:电路的动态分析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 A 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电压表 V 测电源的电压。(1)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化;(2)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跟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 A 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电压表 V 测电源的电压。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 I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故 A 正确;B、因并联电
10、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故 B 错误;第 5页(共 23页)C、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 C 错误;D、根据 R可知:电压表 V 的示数跟电流表 A 的示数的比值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由于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所以,电压表 V 的示数跟电流表 A 的示数的比值变大,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特点的应
11、用。7(3 分)下列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娄底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是靠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的C北斗 3 号卫星定位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超声波D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核裂变释放巨大的核能【考点】D6: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DB:卫星中继通信;K2:能源的分类;K8:太阳能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A、可再生能源是短时间内可以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石油是化石能源,短时间没法从自然界得到补充;B、变化的电流可以产生电磁波C、卫星通信是用微波进行通信的,微波是电磁波;D、太阳的内部不断有氢核聚变成氦核,发生的是核聚变反应;【解答】解:A、可再生能源是
12、短时间内可以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石油是化石能源,短时间没法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故 A 错误。B、迅速变化的电流可以产生电磁波;故 B 正确。C、卫星通信是用微波进行通信的,微波是电磁波;故 C 错误。D、太阳的内部不断有氢核聚变成氦核,发生的是核聚变反应;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磁波的产生以及电磁波应用、能源分类,太阳能等知识。只要有相关了解,较容易能得出答案。8(3 分)现在各学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第 6页(共 23页)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
13、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对飞行的足球仍有力的作用守门员及时截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BCD【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6U:力与运动的关系;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14、错误;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正确;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此时足球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故错误;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正确。综上分析,正确的是。故选:C。【点评】此题涉及增大摩擦的方法、惯性现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9(3 分)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可通过观察 U 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来比较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如图),以下研究中所采用方法与此相同的是()第 7页(共 23页)A通过观察小磁针的偏转判定电
15、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B用水流类比电流来建立电流的概念C用温度时间图象来描述固体熔化过程D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保持材料和长度不变【考点】2Q:物理学方法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解答】解: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通过观察 U 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来比较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采用了转换法。A、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来判定磁场是否存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 A 符合题意;B、用水流类比电流来建立电流的概念采用的是类比法。故 B 不符合题意;C、用图象描述温度与时间的关系采
16、用的是图象法。故 C 不符合题意;D、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保持材料和长度不变,采用的控制变量法。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注重了探究实验的考查,同时在该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等探究方法,是中考物理常见题型。10(3 分)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B体温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内能化为机械能D电冰箱利用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升华吸热【考点】15: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AU:紫外线;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1)根据验钞机是通过紫外线来
17、进行工作的进行解答;(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工作的;第 8页(共 23页)(3)四冲程汽油机或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散热器不断发生物态变化进行吸热放热来降低冰箱内的温度的。【解答】解:A、验钞机验钞时,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 A 错误;B、体温计里面装的液体是水银,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故 B 正确;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 C 错误;D、电冰箱内液态制冷剂在汽化时吸热,即蒸发吸收冰箱内的热量,达到降温致冷的目的,然后再液化放热
18、使制冷剂变为液态,所以电冰箱是利用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原理工作的,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一些设备中应用到的物理知识,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值得我们关注。11(3 分)如图所示,GMR 是一个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当闭合开关 S1、S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右端为 N 极B小磁针将顺时针旋转C当 p 向左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指示灯变暗D当 P 向右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考点】CE: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得出电磁铁的两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磁针旋转方向;(2)先
19、分析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流大小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出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情况,进一步得出灯泡亮度的变化。【解答】解:第 9页(共 23页)(1)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 N 极,右端为 S 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上侧侧的小磁针将会逆时针旋转,故 AB 错误;(2)闭合开关 S1和 S2,使滑片 P 向左滑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磁场的磁性增强,巨磁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电流变大,所以指示灯的亮度会变亮,故 C 错误。使滑片 P 向右滑动,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磁场的磁性变弱,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电流变小,根据 UIR 可知,灯泡两
20、端的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在控制电路中,滑片的移动是分析的入手点;在工作电路中,灯泡的亮度是确定电路中电流、电阻变化的一个隐含条件。12(3 分)水上救援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 h0.5m 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4N,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取 g10N/g,则()A物体在水面下的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 1NC把物体从容器底部提
21、出水面,拉力对物体需做功 2JD物体的密度为 2.0103kg/m3【考点】8O: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8P:浮力大小的计算;EC:功的计算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1)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2)利用二次称重法求出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则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其 2 倍;(3)求出在空中匀速将物体提升 0.5m 时拉力做得功;然后比较把物体从容器底部提出水面时受到的平均拉力与在空中匀速将物体提升时拉力的大小,再利用 WFs 判断。第 10页(共 23页)(4)根据 F浮gV排求出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利用 Gmg 和计算其密度。【解答】解:A、浮力的
22、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根据 F浮gV排可知,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A 错误;B、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 G4N,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示3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4N3N1N,故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2F浮21N2N;故 B 错误;C、在空中匀速将物体提升 0.5m 时,拉力做功 WFsGs4N0.5m2J,但物体在水中被提起时,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拉力小于 4N,所以根据 WFs 知,把物体从容器底部提出水面,拉力对物体需做功小于 2J 故 C 错误。D、物体的质量 m0
23、.4kg,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自身的体积相等,则 VV排2104m3,所以物体的密度2.0103kg/m3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浮力、功和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通过比较,得出把物体从容器底部提出水面时受到的平均拉力与在空中匀速将物体提升时拉力的大小关系是解答此题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24 分,每空分,每空 2 分)分)13(4 分)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 1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
24、焦距应小于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 11页(共 23页)【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人脸在摄像机镜头前 1m 处被拍摄成数码照片,则物距为 1m,由于摄像机镜头属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可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已知物距为 1m,则焦距应小于 0.5m,即 50cm。故答案为:凸;小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条件的了解。知道摄像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14(4 分)既可以省力,又
25、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的滑轮是滑轮组(选填“定滑轮”“动滑轮”或“滑轮组”);利用一个效率为 90%的杠杆做 100J 的总功,其中额外功是10J。【考点】7W: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F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1)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知道使用杠杆做的总功和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做的有用功,利用杠杆做的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解答】解:(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由题知,使用杠杆做的总功 W总100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湖南省 娄底市 中考 物理 试卷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