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21页)2020 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8 个小题个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分,共共 16 分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请用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2 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千姿百态,而且时刻发生着各种变化,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树枝燃烧B海水晒盐C裁剪窗花D盐酸挥发2(2 分)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取用液体药品D称量氢氧化钠3(2
2、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AH2OBH2SO4CH2DCO(NH2)24(2 分)记录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红同学笔记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误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D正常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5(2 分)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作食品加工方面的发酵剂。关于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正确的是()A2B+2C+4D+66(2 分)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O”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 2页(共 21页)A
3、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C丙可能是氧化物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7(2 分)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BCD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C将等质量的 Mg、Fe 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D向一定质量的 HCl 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8(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ACO2(H2O)通入生石灰BH2(CO)通入灼热氧化铜CNaCl 溶液(NaO
4、H)加入适量的稀硫酸DKNO3固体(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烘干AABBCCDD二二、填空简答题填空简答题(本题共本题共 4 个小题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分,其余每空其余每空 1 分分,共共 22 分分请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9(8 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相关化学用语填空。(1)氮元素;两个氧原子。第 3页(共 21页)(2)3Fe2+表示。(3)氮肥能促进农作物茎、叶生长,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原因是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写化学式)。(4)写出下列
5、化学方程式水通电分解;天然气燃烧。10(6 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价值所在。请用相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早餐喝牛奶了吗?牛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钠、镁、铁等。牛奶中所含“钙、钠、镁、铁”是指(填“原子”或“元素”)。我们每日要摄取适量的铁,才能有效预防(填序号)。A佝偻病B贫血症C甲状腺肿大(2)2020 年春节,我国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防止病毒传染,我们到人流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使用较普遍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由非织造布、熔喷布过滤层、鼻夹、携带组成),它对颗粒物、病毒、细菌起一定的(填“过滤”或“吸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
6、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发生火灾时,我们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如果楼房发生火灾,火势很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员一般用高压水枪向着着火处喷水灭火,该方法灭火的原理是。(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A加肥皂水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5)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备胎芯片”全部转正,汽车上的备胎也是应对不时之需,汽车备胎中的橡胶属于(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11(3 分)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时,A、C 溶解度相同。(2)t2时
7、,把30g B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t3时,将等质量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用“”“”或“”连接)。第 4页(共 21页)12(6 分)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氯酸钾(KClO3)在加热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他们利用该原理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按以下流程图进行实验,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步骤中操作 y 的名称是。(3)步骤中“洗涤”操作 2 次后,收集第 3 次的洗涤液并进行检验。取少量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有白色
8、沉淀生成,说明还没有洗涤干净。(4)实验结束后,理论上能够回收得到克二氧化锰。三三、实验题实验题(本题共本题共 2 个小题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分,其余每空其余每空 1 分分,共共 16 分分请将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13(9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b。第 5页(共 21页)(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字母),若用 F 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端进入(填“c”或“d”)。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其原
9、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 E 来收集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顺序是(填写序号)。盖上玻璃片 正放在实验台上 取出集气瓶14(6 分)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小聪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那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 Na2SO4猜想二:溶质是 Na2SO4和 NaOH猜想三:溶质是【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小聪
10、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红色猜想一正确猜想二不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正确方案三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 CuO 粉末,振荡猜想三正确【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聪的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或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第 6页(共 21页)【
11、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四、计算题(本题只有四、计算题(本题只有 1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6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15(6 分)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鸡蛋壳的质量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150g6.25g154.05g(1)反应生成 CO2的质量为g。(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
12、算过程)第 7页(共 21页)2020 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8 个小题个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分,共共 16 分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请用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2 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千姿百态,而且时刻发生着各种变化,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树枝燃烧B海水晒盐C裁剪窗花D盐酸挥发【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13、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树枝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B、海水晒盐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析出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裁剪窗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 分)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取用液体药品D称量氢氧化钠【分析】A、使用
14、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第 8页(共 21页)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
15、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 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AH2OBH2SO4CH2DCO(NH2)2【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含有氢气的物质含有氢分子,据此解答。【解答】解:A、水中不含有氢气,故不含有氢分子;B、硫酸中不含有氢气,故不含有氢分子;C、氢气就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含有氢分子;D、CO(NH2)2中不含有氢气,故不含有氢分子;故选:C。【点评】
16、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构成,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构成进行。4(2 分)记录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红同学笔记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误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第 9页(共 21页)D正常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分析】A、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微粒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约为 21%,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
17、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是在不停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正常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略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空气的组成成分、微粒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 分)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作食品加工方面的发酵剂。关于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正确的是()A2B+2C+4D+6【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解答】解:钠显+1 价,氢显+1 价,氧显2 价,设 NaHC
18、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1)+x+(2)30,则 x+4 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2 分)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O”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第 10页(共 21页)C丙可能是氧化物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
19、化合物分子。【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A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1,选项说法错误;C由丙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物质的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若其中一种原子是氧原子,则该物质就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7(2 分)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20、()ABCD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C将等质量的 Mg、Fe 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D向一定质量的 HCl 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分析】A、根据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 0,进行分析判断。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硫酸多,进行分析判断。第 11页(共 21页)D、向一定质量的 HCl 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先与盐酸
21、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 0,纵坐标不可能从 0 开始,故选项图象错误。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 0,故选项图象错误。C、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 HCl 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沉淀的质
22、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8(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ACO2(H2O)通入生石灰BH2(CO)通入灼热氧化铜CNaCl 溶液(NaOH)加入适量的稀硫酸DKNO3固体(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烘干AABBCCDD【分析】根据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贵州省 东南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