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20200611181724.pdf
《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2020061118172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20200611181724.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26页)2019 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个符合题目要)1(2 分)一种用于轻型低速飞机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它有多个气缸,气缸工作时经历进气、压缩、膨胀、排气四个过程,在这四个过程中,能为飞机提供动力的是()A进气B压缩C膨胀D排气【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根据发动机做功过程中获得能量的冲程分析即可。【解答】解:内燃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
2、程是做功冲程,即气缸工作时经历进气、压缩、膨胀、排气四个过程中的膨胀过程,能为飞机提供动力。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常见题目。2(2 分)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 200m 金牌。在某次训练中,以每 50m 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练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赛段一二三四时间/s24.4727.1127.2526.60A一B二C三D四【考点】6B:运动快慢的比较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根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分析解答: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解答】解: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
3、快,由表可知,在第 1 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 1 个赛段运动最快;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运动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3(2 分)在家庭电路中,一定不会引发总开关(带有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是()A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B安装用电器时人体接触火线C试电笔笔尖接触火线第 2页(共 26页)D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考点】IX: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当电路中发生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漏电保护器是在有人触电和漏电时,能自动断开电路,对人身起保护作用的保护装置。【解答】解:带有漏电保护器的总开关
4、集成了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功能,对电路起到短路、过载(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和漏电保护的作用。所以当有人触电、电路中出现短路、家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时都会造成总开关出现“跳闸”现象。但试电笔笔尖接触火线,是为了辨别火线和零线,不会引起“跳闸”。故选:C。【点评】一说到“跳闸”,学生可能首先会想到是由于电路出现短路或家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电流过大而出现的“跳闸”,忽视了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当有漏电或人触电时,它也能自动断开电路。4(2 分)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传播的光路图是()ABCD【考点】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
5、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于玻璃上下表面垂直,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等于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所以第二次折射的折射角等于第一次折射的入射角,最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只是做了平移,即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第 3页(共 26页)【解答】解:第一次折射:先过入射点 O 垂直玻璃上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折射:先过 O点垂直玻璃下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的下侧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玻璃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
6、所示:故选:A。【点评】考查光的折射定律中:当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2 分)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考点】A6:光的反射现象;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群山在平静的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时平面镜成像的结果,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7、【解答】解:A、山峰的高度和湖水的深度没有关系,故 A 错误;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的结果,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由图知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水面下,故 B 正确;CD、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则群山和倒影都是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CD 错误。第 4页(共 26页)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6(2 分)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 t1时刻是固态C在 t2时刻是液态D在 t2时刻正放热【考点】1C:熔化和
8、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或放热,但温度变化,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2)晶体在凝固前处于液态,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凝固完毕处于固态,凝固过程,不断放热。【解答】解:A、由图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 A错误;B、在 t1时刻该物质还没有开始凝固,处于液态,故 B 错误;CD、在 t2时刻是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不断放热,但温度没有降低,故 C错误,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晶体凝固图象的分析。读物质凝固的图象时
9、,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凝固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物质所处的状态。7(2 分)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 W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做功最快的获胜,则最后胜出的一定是()第 5页(共 26页)A甲B乙C丙D丁【考点】ED: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功率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都有关系。【解答】解: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也就是做功越快。由图象知,当时间相同时,甲做功最多,所以由公式 P知,甲功率最大,做功最快。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功率的物理意义,理解功率的含义是正确
10、解答本题的关键。8(2 分)一消防员进行徒手爬绳训练。当他双手握住绳索竖直匀速上攀时,绳索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A小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B等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C大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D大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下【考点】7D:摩擦力的大小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消防员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受力均平衡。匀速攀上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解答】解:握住绳索匀速上攀时,消防员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消防员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绳索对他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摩擦力大小等于他的重力
11、,故 B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运用平衡条件分析生活中的摩擦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的大小。9(2 分)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第 6页(共 26页)A不应超过 10minB不应超过 6minC不应短于 10minD不应短于 6min【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由警示牌可知,小汽车最大车速,区间测速长度,利用 v得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最短时间,即所选答案。【解答】解:由警示牌知,最大车速 v120km/h,s20km,由 v得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最短时间:th60min1
12、0min,不应短于 10mi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警示牌上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10(2 分)在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小灯泡都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不变。图中除标有序号的四根导线外其他元件正常,则出现断路的导线一定是()ABCD【考点】IE: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灯泡不亮时有三种猜想,分析猜想成立时出现的结果,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第 7页(共 26页)数进行比对得出答案。【解答】解:若导线断了,电路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无法测量,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无示数,不符合题意。若导线断了,电流表无示
13、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有示数,符合题意。若导线断了,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灯泡以外的地方断路或灯泡短路,灯泡断路时,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灯泡短路时,电路总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测量导线电压,示数为 0。灯泡以外的地方断路,整个电路都处于断开状态,灯泡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11(2 分)用量筒、空瓶、小球和适量的水依次完成图示甲、乙、丙三步实验,量筒读数依次为 V1、V2和 V3已知水的密度为,则小球()A体积为 V2V1B
14、体积为 V2V3C质量为(V3V1)D质量为(V2V1)【考点】2D:量筒的使用;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根据漂浮条件求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再求出小球的质量。读出小球浸没水前后时,量筒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求出小球的体积。【解答】解:空瓶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当小球放在空瓶中,瓶子还漂浮在水面上,根据增加的重力等于增加的浮力,所以小球的质量等于增加的排开水的质量,第 8页(共 26页)所以,mm排水(V2V1)水,小球的体积为 VV3V1,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点评】本实验中应用了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特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
15、,同时注意实验中测量小球体积的方法。12(2 分)如图,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下端挂一底面积已知的圆柱体(带有纵向刻度,零刻度在底端),盛有适量液体的透明玻璃杯置于升降台上,调节升降台高度从而改变圆柱体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利用该装置探究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或读出)的是()A液体的密度B底面所处深度C圆柱体重力D测力计的示数【考点】8C: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探究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时,就是设法测出圆柱体底部对液体的压力,利用 p求出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然后比较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弹簧测力计上端
16、固定,下端挂一底面积已知的圆柱体,先读出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的示数即圆柱体的重力,然后读出圆柱体浸入水中后的示数,两者的差值即为圆柱体受到液体向上的作用力(即浮力),又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积,根据 p求出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圆柱体带有纵向刻度且零刻度在底端,通过透明玻璃杯读出圆柱体底面所处的深度,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多组数据,然后求出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 p 与深度 h 的比值,归纳第 9页(共 26页)总结得出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综上可知,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或读出)的是液体的密度。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圆柱体底面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利用好压强定义式和知道圆柱体受到
17、的浮力等于圆柱体对水的压力是关键。二、双选题(本大题共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題,每小题小題,每小题 3 分,共口分,共口 2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都有两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都有两个符合题目要叔全部选对的得个符合题目要叔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13(3 分)炎陵龙渣瑶乡境内有一瀑布(如图),溪水自悬崖飞泻直下,喷雪溅珠,习称“白米下锅”,天气晴好时瀑布前常会出现一弯彩虹。关于这一自然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溪水飞泻直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溪水飞泻直下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瀑布前出现彩虹的主要原因是
18、光的反射D瀑布前出现彩虹的主要原因是光的色散【考点】AP:光的色散;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彩虹是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解答】解:AB、溪水飞泻直下时,水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 A 正确、B 错误;CD、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偏折的角度不同,从而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故 C 错误
19、、D 正确。故选:AD。【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掌握光的色散的实质,是顺利解答的关键。14(3 分)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和倒车雷达。倒车时,可视系统自第 10页(共 26页)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关于摄像头和探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C探头相当于声呐D探头相当于喇叭【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应用之一: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
20、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2)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解答】解:AB、摄像机都是根据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 A 正确,B 错误;CD、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说明探头相当于声呐的作用,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AC。【点评】此题由轿车的倒车可视和倒车雷达,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以及应用和回声定位原理的理解,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15(3 分)在测量图甲所示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物
21、重 G 或动滑轮重 G动进行多次实验,得到了形如图乙所示的效率与物重或动滑轮重的关系,图中纵轴表示机械效率的倒数1,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横轴可能表示()第 11页(共 26页)AGBG1CG动D【考点】F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推导出11+,然后可得1与 G 和 G动的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由 3 段绳子承担,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则11+1+(G1G动),已知图中纵轴表示机械效率的倒数1,由此可知,若不计纯重与摩擦,则横轴可能表示G1或 G动,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机械效率,考查了学生对效率公式的推导和对实验图象的分析,有一定的拔高难
22、度。16(3 分)在图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 U,三个定值电阻 R1、R2和 R3互不相等,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A,已知 IA根据该电路和 IA的表达式,下列哪两个元件对调位置后,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不变?()AR1和 R2BR2和 R3CR3和 R1D电源和电流表第 12页(共 26页)【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分析电流表 A 示数的表达式可直接判断 R1与 R3互换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而R1和 R2互换或 R2和 R3互换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根据电路图得出电源和电流表互换时相当于原电路图中 R1与 R3互换,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由 IA可知,R1与 R3互换
23、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而 R1和 R2互换或 R2和 R3互换时,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故 AB 错误、C 正确;由电路图可知,电源和电流表互换时,相当于原电路图中 R1与 R3互换,所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 D 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电路元件互换时电流表示数的表达式中对应的符号也要跟着互换。三、填空题(本大题共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0 分分)17(2 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振动(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考
24、点】91:声音的产生;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源在振动,引起介质振动,从而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振动;会。【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有关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18(2 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25、(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液态(填“液态”或“气态”)水。【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菁优网版 权所有【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解答】解: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非常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第 13页(共 26页)低的冰块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答案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液态。【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我们平时看到的露、雾、“白气”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19(2 分)某同学周日登云阳山,她通过手机上的指南针 APP 得知 A、B 两处的气压分别为 9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湖南省 株洲市 中考 物理 试卷 教师版 202006111817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