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题(教师版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题(教师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题(教师版含解析).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卷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卷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5 小题小题,第第 110 小小题题,每小题每小题 4 分分,第第 111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分,共分,共 55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A、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B、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D、对原子结构的认
2、识:卢瑟福先完成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答案】A【考点】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解析】【分析】主要从科学史,地壳运动的几种假说,电磁现象,原子结构几方面知识答题。【解答】A、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应该是先地心说再提出日心说,A 错误;B、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先由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再发展提出了目前较公认的板块构造学说,B 正确;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法拉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根据这一原理制造了发电机,C 正确;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3、卢瑟福在检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时,从粒子散射的现象发现汤姆生原子模的不足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 正确。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点燃酒精灯B、转移蒸发皿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答案】C【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实验室的安全【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的基本操作解题【解答】A、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A 错误;B、转移蒸发皿,转移蒸发皿时应该用钳锅钳不能用手去拿,B 错误;C、加热液体,符合加热液体的规范操作,C 正确;D、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正确操作应该将浓硫酸沿杯壁注入烧杯中,D 错误。3、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答案】C【考点】宇宙的构成,现代宇宙学的其他观点【解析】【分析】(1)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2)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3)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4)航天器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答】解:A、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
5、我们而去,故 A 正确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故 B 正确;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故 C 错误;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故 D 正确故选 C4、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答案】B【考点】特异性免疫
6、【解析】【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解答】解: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所属的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故选:B5、2016 年 11 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
7、物质文体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答案】A【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 24 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 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长长短的变化可答出此题。【解答】A、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A 正确;B、夏至之后的节
8、气是芒种,地球绕太阳是自西向东所以夏至之后应该是小暑,B 错误;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秋分是阳历成分不一定是农历的初七或初八,C 错误;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公转一周为一年从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才是一年,D 错误。6、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放铁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鲜方法。对上述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A、真空包装: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B、充氮气: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品变形C、放铁粉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D、放生石灰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答案】D【考点】细菌,真菌【解析】【分析】食物的变质原因主要有微生物的滋生和物质的氧化。【解答
9、】A、真空包装: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防止食物氧化和滋生微生物,A 正确;B、充氮气: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品变形,充氮包装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B 正确;C、放铁粉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铁氧化时需要氧气和水蒸气,C正确;D、放生石灰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生石灰是干燥剂主要是吸水不能除去氧气,D 错误。7、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B、与开关直接相连的导线 a 是零线C、若在导线 a 和 b 之间接一个灯泡1,则1与 L 串联D、若 c 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答案】D【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解析】【分
10、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单位是 kWh(度);(2)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3)在家庭电路中,为了互不影响,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4)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把金属外壳接地,即使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解答】解: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表示数的单位 kWh,而 kW 是电功率的单位,故 A 错;B、与开关 S 直接相连的导线是火线,所以 a 是火线故 B 错;C、若在导线 a 和 b 之间接一个灯泡 L1,则 L1与 L 并联,故 C 错;D、若 c 处断开,洗衣机插
11、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能工作,但外壳不能接地,若外壳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 D 正确故选 D8、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 F甲和 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甲和 P乙。若不计摩擦、动油轮重和绳重,则 F甲与 F乙、甲与 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甲P乙C、F甲F乙甲=P乙D、F甲F乙甲P乙【答案】C【考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对于动滑轮,F甲=2G,F乙=G;根据P=Fv 比较甲乙的功率【解答】解:由题知,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
12、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 F甲=2G;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 F乙=G,故 F甲F乙,AD 错误;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甲=v物,v乙=2v物,甲图拉力的功率:P甲=F甲v甲=2Gv物=Gv物;乙图拉力的功率:P乙=F乙v乙=G2v物=Gv物,故 P甲=P乙,C 正确,B 错误;故选 C9、“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C、调节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内,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D、观察时,向
13、左上方移动载玻片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答案】B【考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 12 滴碘液;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解答】解:A、滴水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 错误;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
14、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B 正确;C、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标本,C 错误;D、观察时,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才能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 错误故选:B10、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D、1 个丙分子由 1 个甲分子和 2 个乙分子构成【答案】A【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模型反应了物质的结构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解答】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甲和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
15、质是化合反应,A 正确;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甲有两种元素的原子构成不是单质,B 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由生成中可以看出应该要 2 个乙分子,C 错误;D、1 个丙分子由 1 个甲分子和 2 个乙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不能说分子构成分子,D 错误。11、如图所示,A、B、C、D、E 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完成 A 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B、经过 B 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C 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D、完成 D,E 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答案】B【考点】血液循环【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
16、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中过程 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A 表示吸收,B 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 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 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E 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解答】解:A、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分析图示可知:过程 A 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A 正确B、B 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经过 B 过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
17、到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 错误C、C 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 正确D、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D 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作用,E 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因此完成 D、E 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D 正确故选:B12、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 OM、ON 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下。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
18、数为 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 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 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D 在 a 点或 e 点时,m1,n0B、在 b 点或 d 点时,m=1,n=1C、在 c 点时,m=2,n=2D、在 f 点时,m=0,n=0【答案】C【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平面镜会成等大的虚像,根据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况;根据平面镜的位置判定能否看到像【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 a 点或 e 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 m=1,n=0,;故 A 正确B、由图可知,人在 b、d 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
19、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 m=1,n=1,故 B 正确;C、在 c 点时,c 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 m=2,n=0,;故 C 错误;D、在 f 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 m=0,n=0,故 D 正确故选:C13、有 A、B 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溶液呈酸性B、乙溶液的 pH 可能为 11C、只用 A 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D、在滴有 A 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
20、定呈绿色【答案】D【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pH 值的变化【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的特点可判断溶液酸碱性。【解答】A、甲溶液呈酸性,甲溶液中滴入 A 指示剂显黄色所以甲溶液呈酸性,A 正确;B、乙溶液的 pH 可能为 11,B 指示剂能使 PH 为 1014 的溶液显粉红色,乙中滴入 B显粉红色所以乙的 PH 值在 1014 之间,B 正确;C、只用 A 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甲、乙和蒸馏水分别呈酸性、碱性和中性 A 指示剂在酸性时呈黄色,中性时呈绿色,碱性时呈蓝色所以可以用A 鉴别出三种液体,C 正确;D、在滴有 A 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
21、一定呈绿色,当乙溶液过量时溶液呈碱性将显蓝色,D 错误。14、某废液中只含有 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 a 是铜B、X 一定是 Na2SO4C、溶液 B 中含有的盐有 Ba(NO3)2和 NaNO3D、若回收到 6.4g 固体 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 5.6g【答案】C【考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解析】【分析】根物质间的转化规律解题。【解答】A、固体 a 是铜,因为加入的铁屑是过量的所以 a 中肯定有过量的铁屑,A 错误;B、X 一定是 Na2SO4,X 溶液要将钡
22、离子沉淀出来也可以用 Na2CO3,B 错误;C、溶液 B 中含有的盐有 Ba(NO3)2和 NaNO3,溶液 A 是 Fe(NO3)2、Ba(NO3)2加入过量NaOH,Fe(NO3)2被反应完生成 NaNO3所以 C 正确;D、若回收到 6.4g 固体 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 5.6g,6.4g 如果全是生成的铜计算可得加入了 5.6g 铁屑,但因为 6.4 包含了过量的铁屑,所以加入的铁屑不是 5.6,D 错误。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当滑片从 a 点滑到 b 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 Ia变为 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
23、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间关系的是()A、B、C、D、【答案】B【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单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然后判断出对应的图象,再根据滑片位于 a 点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0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 I=可得,电压表示数 U 与电流表示数 I 的关系:U=U电源IR0,据此可知,UI 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故
24、CD 错误;当滑片位于 a 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由 U=U电源IR0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较小,故 A 错误、B 正确故选 B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36 分)分)16、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小科进入某生态旅游农场,开始了一天的农场体验。(1)该农场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树木、花卉、多肉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农场内空气清新,湿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植物进行_等生理活动的结果。(2)多肉植物肥厚多汁、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如图)。查资料获悉:多肉植物大多数生长在干旱的环
25、境中,根系发达。可见生物的_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答案】(1)生产者;光合作用、蒸腾作用(2)形态结构【考点】生态系统的成分【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解答】解:(1)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农场中的树木、花卉、多肉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大气中的含氧量,促进碳氧平衡,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可以使空气清新,湿润(2)多肉植物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与干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浙江省 宁波市 中考 科学 试题 教师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