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24页)2016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20 分)分)1(2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酒精用作燃料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2(2 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3(2 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可以利用 CO 的还原性炼
2、铁C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4(2 分)下列比较中,符合实际的是()A黄铜片比纯铜片的硬度大B地壳中硅的含量比氧多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食盐水比食醋的 pH 小5(2 分)金属 R 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 R 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ARCuBRFeCZnRDRAg6(2 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第 2页(共 24页)A图 1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图 2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C图 3 验证甲烷燃烧生成 CO2和 H2OD图 4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7(2 分)2
3、015 年 10 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 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由 42 个原子组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0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青蒿素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0:11:408(2 分)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3NO2+H2O2HNO3+X2SO2+O2+2H2O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A反应中 X 的化学式为 NOB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 5 种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9(2 分)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氢氧化钠碳酸钠20402040水109g129g21.8g49g酒精17.3g40g不溶不溶第 3页(共 24页)A 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C40时,将 50g NaOH 分别投入到 100g 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D40时,将 CO2通入饱和的 N
5、aOH 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10(2 分)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内容实验设计A除去 CO2中少量水蒸气、HCl 气体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 NaOH 溶液B除去 NaCl 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C除去 KCl 溶液中少量的 K2CO3加入适量 Ca(NO3)2溶液、过滤D鉴别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取样、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AABBCCDD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30 分)分)11(3 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 个氮分子(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6、粒第 4页(共 24页)12(4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成语“釜底抽薪”运用的灭火原理是(2)饮食均衡,身体不能健康食用蔬菜、水果能获取的基本营养素主要是(3)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生产中需要用 15kg 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kg13(6 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a 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用 F 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7、为。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14(6 分)某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设计方案如图 1所示。第 5页(共 24页)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2H2O。(1)步骤中分离得到固体 A 和蓝色溶液 B 的操作名称是。(2)蓝色溶液 B 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硫酸亚铁可用作治疗(选填“贫血症”或“佝偻病”)的药物。(5)铜制品
8、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锈需要空气中的(填化学式)若要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如图 2 所示实验中,只需完成(填字母)两个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15(6 分)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CaCO3、BaCl2、Na2SO4、NaOH和 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前小组同学对五种物质从酸、碱、盐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类,其中 CaCO3、BaCl2、Na2SO4、NaCl 属于【查阅资料】BaSO4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实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
9、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原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第 6页(共 24页)b将步骤 a 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原粉末一定含有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步骤 a 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补充了如下实验,取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从而得出结论:步骤 a 中得到的白色沉淀全部是CaCO3丙同学取甲同学步骤 b 中已变红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褪色溶液褪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总结归纳】通过以上探究,原白色粉末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填化学式)16
10、(5 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 KClO3和 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 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1)制取 O2的质量是g。(2)原混合物中 KCl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第 7页(共 24页)2016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20 分)分)1(2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酒精用作燃料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
11、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A 错;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 B 错;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 C 正确;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 D 错。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
12、、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2 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第 8页(共 24页)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考点】77:硬水与软水;78:水资源状况;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及节能减排解答;B、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解答;C、根据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解答;D、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解答【解答】解:
13、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误;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正确;D、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所以都是混合物,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有关水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通过题目对水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掌握基础知识点即可轻松解题3(2 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可以利用 CO 的还原性炼铁C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考点】6R:二氧化碳的用途;6U:一氧化碳的化学
14、性质;C6: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523: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第 9页(共 24页)C根据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分析;D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因此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以利用 CO 的还原性来炼铁,故正确;C二氧化碳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故正确;D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二
15、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2 分)下列比较中,符合实际的是()A黄铜片比纯铜片的硬度大B地壳中硅的含量比氧多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食盐水比食醋的 pH 小【考点】83:合金与合金的性质;85:金属的化学性质;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C2: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525: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A、因为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要大;B、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C、据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分析;D、根据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p
16、H=7 显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分析解答【解答】解:A、因为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所以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要大,故选项叙述符合实际;第 10页(共 24页)B、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项叙述不符合实际;C、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比钢铁更耐腐蚀,故选项叙述不符合实际;D、食醋的 PH7,显酸性。食盐水 pH=7,显中性,故选项叙述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此题涉及到的是一些基础知识的考查,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2 分)金属 R 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
17、R 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ARCuBRFeCZnRDRAg【考点】8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解答】解:金属 R 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 R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 HR;R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 R 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 HRCu由此而可知,RFe 不正确,故 B 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
18、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2 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第 11页(共 24页)A图 1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图 2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C图 3 验证甲烷燃烧生成 CO2和 H2OD图 4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AB: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163:实验设计题;535: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进行分
19、析判断。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解答】解:A、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虽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同样不能燃烧。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B、图 2 实验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实验无明显
20、变化,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检验是否有水蒸气生成,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第 12页(共 24页)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7(2 分)2015 年 10 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
21、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 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由 42 个原子组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0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青蒿素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0:11:40【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D8: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2、【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青蒿素 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22)+(165)=282,故错误;C青蒿素中 C、H、0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D青蒿素中 C、H、0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第 13页(共 24页)11:40,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2 分)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
23、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3NO2+H2O2HNO3+X2SO2+O2+2H2O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 X 的化学式为 NOB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 5 种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考点】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F5:氧化反应;FB:还原反应;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B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改变来分析;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来分析【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湖北省 咸宁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