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含进度、整体目标、单元目标、板书设计).pdf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含进度、整体目标、单元目标、板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含进度、整体目标、单元目标、板书设计).pdf(2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 课 本科 目 数 学班 级五年级(下)任 课 教 师 _ _ _ _ _ _ _ _ _ _2009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数学五(下)教学进度周次日 期内容及课时备注一2.22 2.26期初复习、等式与方程、机动二3.1 3.5等式与方程、整理与练习、机动三3.8 3.12整理与练习、确定位置、机动四3.15 3.1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五3.22-3.26公倍数和公因数、数字与信息、认识分数、机动六3.29-4.2认识分数、机动七4.5 4.9认识分数、整理与练习4.3 4.5清明节八4.12 4.16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机动九4.19 4.23分数的基本性质
2、、机动十4.26 4.30分数的基本性质、整理与练习、期中考试下半周期中考试十一5.3 5.7球的反弹高度、统计、机动5.15.3劳动节十二5.10 5.14分数加法和减法、机动十三5.17 5.21奇妙的图形密铺、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动十四5.24 5.28圆的认识、机动十五5.31 6.4圆的认识、整理与练习、机动十六6.7 6.11整理与练习、画出美丽的图案、整理与复习十七6.14 6.18整理与复习6.1 4-6.16端午节十八6.21-6.25整理与复习、期末考试6月2 3日期末考试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安排11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
3、 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数的认识中,“公倍数和公因数”研究两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这一单元的要求与大纲的要求比做了调整。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是有关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已经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份或儿份的数是分数。同时,学生也认识了小数。这两个单元将揭示分
4、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是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的基础,因此教材在第三单元先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数的运算中,学生在第一学段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学习了计算分母小于1 0 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册教材在揭示分数的意义后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计算的过程又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由于方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单元,在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中,也相机安排一些
5、含有分数的方程。第五单元的“找规律”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山于学生对图形平移已有初步体验,也具有一定的探索规律的能力,因此安排这一内容是恰当的,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领域 安 排 2 个单元,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第二单元的“确定位置”。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
6、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主要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这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F基础。“统计与概率”领域 安 排 1 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最 后 1 个单元安排“整理与复习”。“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
7、步让学生体会数在II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 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材分三段安排:例 1、例 2 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的等
8、量关系;例 3 例 6 教学等式的性质和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例 7 教学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最后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是用定义的形式来揭示概念。小学数学中揭示概念的方式有多种,这里对方程的定义采取的是属加种差定义方式: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这里,被定义概念邻近的属是“等式”,种差是“含有未知数”。教材先教学等式,再教学方程的意义。虽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直接触着等式,但学生大都关注的是通过运算把结果写在等号后面,并没有明确地认识等号两边的式子和数表示相等的量,地位是均等的。教材通
9、过天平平衡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借助直观,体会到50克加50克 和 100克质量相等,从而抽象出等式50+50=100。这时,学生将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式子,而更多的会从两个量的相等关系来认识这个式子。在此基础上,教材继续通过天平,呈现了两端质量相等与不等的四种情况,引导学生用等式和不等式分别表示两端的质量,并让学生判断这些式子哪些是等式,加深学生对等式的印象,为学生认识方程的意义后辨析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打下基础。教学时,应注意下血几个问题:(1)要让学生经历由图过渡到式子的抽象过程。先通过观察天平图,判断物体的轻重,再用式子表示两端物体的质量关系;(2)最后一个图,可以写出X+X=2 0
10、0,但要引导等号左边写成乘法形式,得出2 X=2 0 0,这有助于学生认识方程的外延;(3)在交流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时,应引导学生观察例1 和例2中的具体实例进行说明。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对5 0+5 0=1 0 0、X+5 0 1 0 0 和 X+5 0 1 0 0 x+5 0=1 5 0X+5 0 100 x+50=150X+50200 x+x=200(;士)练习设计评价手册相关练习教学反思课 题等式的性质(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 4 页,例 3、例 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 6 题。课 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
11、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难点对等式第1个性质的探索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一、教学新课1、教学例3。(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2)取出天平,情景引入。(在天平两边各放入一个20克的祛码。)天平的两边一样重吗?天平会平衡吗?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的祛码质量写一个等式吗?(20=20)现在的天平使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祛码,这时天平
12、会怎样?(失去平衡)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另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祛码,或拿走这个10克的佬码)添上一个10克的祛码。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再汇报。(20+10=20+10)通过刚才的演示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0,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3)出示第2 组天平图。观察这两幅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板书:x=5 0
13、x+2 0=5 0+2 0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什么?(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4)出示第3、4组天平图。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小组中互相说,汇报交流。你能用等式表示第3组图中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关系吗?5 0+a=5 0+a 5 0+a-a=5 0+a a通过这一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观 察 第 3组天平图,你有什么发现?能用等式表示变化前后的关系吗?X+2 0=7 0 x+2 0 2 0=7 0-2 0(5)归纳等式性质。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出了两个结论,能把这两个结论结合起来说说吗?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归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
14、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板书)(6)完成练一练第1 题。独立完成填写,交流想法。你们是怎样理解“x-2 5+2 5”和“x+1 8 1 8”的?“x 2 5+2 5”化简后会得到什么?“x +1 8 1 8”呢?2、教学例4。(1)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2)出示例4。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X+10=50)谁知道X的值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谁能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汇报方法。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之前,要先写“解”,表示开始解方程了。X+10=50解:X+1
15、0-10=50-10 根据等式性质X=40 化简等式在解的过程中,要注意等号对齐。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如果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如果不相等呢?学生集体进行检验。(3)小结。从刚才写“解”,一直到求出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大家回忆一下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写“解”,等号对齐,解完要检验)(4)完成试一试。愿意自己解一道方程吗?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样做?学生尝试解答,汇报交流。X 30=80解:x-30+30=80+30X=U0(5)完成练一练第2题。独立尝试解答,集体核对。说说你的想法。每题中,应该怎样做使方
16、程左边只剩下X?如果检验每题汇总X的值是否正确,应怎样检验?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4题。说说每个方程中,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么做?独立完成填写。X的值正确吗?口头检验。2、独立完成练习一第5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3、完成练习一第6题。在小组中说说想法。左边图,1个梨和几个桃同样重?为什么?右边图,几个橘子和个苹果同样重?为什么?左边图都去掉一个梨,右边图都去掉3个橘子。三、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什么是解方程?解方程时应注意什么?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例 4 X+10=5 0解:X+
17、10-10=5 0-10 .根据等式性质(1)写“解”X=40 化简等式(2)等号对齐(3)根据等式性质角方程(4)检验练习设计评价手册相关练习教学反思课 题解方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练习的第7 12题。课 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及检验。3、使学生在学生与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动检验等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1)来解方程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明解方程的依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一、基础
18、知识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12-a=4 x+12=3845-x0,5,0.518得到2378;比较134与103的大小,如果把它们都化成带分数,就只要比较14与13的大小。教师对这些有创意的方法要给予鼓励,但不作为基本方法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第9题通过8个分数与12比较大小,能够发现一些规律:如分子乘2的积仍小于分母的分数比12小,分母除以2的商小于分子的分数比12大这对发展数感很有好处。课 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 3题。珠 寸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
19、基木性质。2、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一、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这节课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2、出示例1图。你能看图写出哪些分数?你是怎样想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lo(1)这四个分数,为什么分母不同呢?前两个分数的分子为什么都是1?(2)你其中哪儿个分数是相等的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三
20、个分数相等的?(3)演示验证。2、教学例2。(1)取出正方形纸,先对折,用涂色部分表示它的1/2。学生操作活动。(2)你能通过继续对折,找出和1/2相等的其它分数吗?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学生操作活动。交流汇报。对折后,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有多少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板书)(3)得到的这些分数与1/2相等吗?能不能再写一些与1/2相等的数?(4)观察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观察、思考,试着完成填空。在小组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5)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
21、质。(6)为什么要“0”除外呢?(7)你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学生尝试完成。(8)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你能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在小组中说一说。3、完成练一练。(1)完成第1题。涂色表示已知分数,再在右图中涂出相等部分。说说怎么想的?(2)完成第1题。独立完成,汇报想法。5 到 15乘了几?1 怎么办?先看哪个数?(分子9)9 到 1除以几?分 母 18怎么办?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一第1 题。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表示多少份?涂色表示。涂色部分还表示几分之几?2、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交流想法。四、课题小结今天有了
22、什么收获?你认为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时候可能会用到它?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_ 2 _ 33 一 6 一 91 _ 2 _ 4 _ _8 _2 -4 一 8 -1 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设计评价手册相关练习教学反思课 题约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 3、练一练,练习、的.十-第 47 题。课 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掌握约分的含义和一般方法,认识最简分数。2、使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在知识的运用中体现数字价值。教学重点掌握
23、约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教学难点对约分方法的探索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一、复习引入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商适当的数。8/20=()/5 15/18=5/()21/27=()/9独立完成,说说是怎么想的?每组中的分数一样大,哪个看起来更简单一些?为什么?2、今天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匕学习新的知识,看看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1)出示例3。(2)你能写出和12/18相等,两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交流。说说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还有分子比2 还小,分母比3 还小但是与12/18-样大的分数吗
24、?也就是 12/18=2/3。(3)结合图说说,12/18与 2/3为什么相等?(4)你们知道刚才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的2、3、6 与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吗?(板书:分子、分母的公因数)(5)把这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板书课题:约分。(6)演示一步一步约分的过程。依次除以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强调:每次约分后得到的数写在分子、分母的正上方、正下方。2/3的分子、分母还有除了 1 以外的公因数吗?因为2/3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时一般要约分到最简分数为止。(7)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快的约分呢?(直接除以分子、
25、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演示直接约分的过程。如果你不能直接找到最大公因数,可以一步一步约分。(8)小结。在小组中互相说说约分的方法。你愿意采用什么方法来约分呢?2、完成练一练。(1)第 1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6/4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还有公因数几?10/7为什么是最简分数?你是怎么想的?(2)第 2 题。独立完成,展示作业。60/45怎样约分的?还有什么方法?(分子、分母直接除以15)为什么分子、分母可以直接除以15?说说约分时有什么要注意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一第4 题。读题,理解题意。怎样判断分子和分母有没有公因数2、3、5?汇报交流。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及其它2、完成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国标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完整版 进度 整体 目标 单元 板书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