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一).pdf





《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一).pdf(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安全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A.数据篡改及破坏B.数据窃听C.数据流分析D.非法访问2.数据完整性指的是()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 完全一致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3.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A.DESB.RSA算法C.IDEAD.三重DES4.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A.非对称算法的公钥B.对称算法的密钥C.非对称算法的私钥D.CA中心
2、的公钥5.以下不属于代理服务技术优点的是()A.可以实现身份认证B.内部地址的屏蔽和转换功能C.可以实现访问控制D.可以防范数据驱动侵袭6.包过滤技术与代理服务技术相比较()A.包过滤技术安全性较弱、但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B.包过滤技术对应用和用户是绝对透明的C.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较高、但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D.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高,对应用和用户透明度也很高7.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DES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多少位的数据块,其中一部分用作奇偶校验,剩余部分作为密码的长度?()A.56 位B.64 位C.112 位D.128 位8.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A.IP
3、欺骗B.解密C.窃取口令D.发送病毒9.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A.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B,进行数据加密C.对访问网络的流量进行过滤和保护D.采用防火墙10.屏蔽路由器型防火墙采用的技术是基于:()A.数据包过滤技术B.应用网关技术C.代理服务技术D.三种技术的结合11.以下关于防火墙的设计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设计的简单性B.不单单要提供防火墙的功能,还要尽量使用较大的组件C.保留尽可能多的服务和守护进程,从而能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D.一套防火墙就可以保护全部的网络12.SSL指的是:()A.加密认证协议B.安全套接层协议C.授权认证协议D.安全通道协议13.CA指的是:
4、()A.证书授权B.加密认证C.虚拟专用网D.安全套接层14.在安全审计的风险评估阶段,通常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的:()A.侦查阶段、渗透阶段、控制阶段B.渗透阶段、侦查阶段、控制阶段C.控制阶段、侦查阶段、渗透阶段D.侦查阶段、控制阶段、渗透阶段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A.监视网络上的通信数据流B.捕捉可疑的网络活动C.提供安全审计报告D.过滤非法的数据包16.入侵检测系统的第一步是:()A.信号分析B.信息收集C.数据包过滤D.数据包检查17.以下哪一项不是入侵检测系统利用的信息:()A.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B.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C.数据包头信息D.程序执行中的不
5、期望行为18.入侵检测系统在进行信号分析时,一般通过三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以下哪一种不属于通常的三种技术手段:()A.模式匹配B.统计分析C.完整性分析D.密文分析19.以下哪一种方式是入侵检测系统所通常采用的:()A.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B.基于1P的入侵检测C.基于服务的入侵检测D.基于域名的入侵检测20.以下哪一项属于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式的优势:()A.监视整个网段的通信B.不要求在大量的主机上安装和管理软件C.适应交换和加密D.具有更好的实时性21.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他特征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
6、计算机病毒的两大主要特征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22.以下关于宏病毒说法正确的是:()A.宏病毒主要感染可执行文件B.宏病毒仅向办公自动化程序编制的文档进行传染C.宏病毒主要感染软盘、硬盘的引导扇区或主引导扇区D.C1H病毒属于宏病毒2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A.防毒能力B.查毒能力C.解毒能力D.禁毒能力24.在OSI七个层次的基础上,将安全体系划分为四个级别,以下那一个不属于四个级别:()A.网络级安全B.系统级安全C.应用级安全D.链路级安全25.网络层安全性的优点是:A.保密性B.按照同样的加密密钥和访问控制策略来处理数据包C.提供基于进程对进程的
7、安全服务D.透明性26.加密技术不能实现:()A.数据信息的完整性B.基于密码技术的身份认证C.机密文件加密D.基于IP头信息的包过滤27.所谓加密是指将一个信息经过()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受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还原成明文。A.加密钥匙、解密钥匙B.解密钥匙、解密钥匙C.加密钥匙、加密钥匙D.解密钥匙、加密钥匙28.以下关于对称密钥加密说法正确的是:()A.加密方和解密方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B.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可以是不同的C.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必须是相同的D.密钥的管理非常简单29.以下关于非对称密钥加密说法正确的是:()A.加密方和解密方使用的是不同的算法B.加密
8、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同的C.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匙相同的D.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没有任何关系30.以下关于混合加密方式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公开密钥体制进行通信过程中的加解密处理B.采用公开密钥体制对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通信C.采用对称密钥体制对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通信D.采用混合加密方式,利用了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容易管理和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加解密处理速度快的双重优点31.以下关于数字签名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签名是在所传输的数据后附加上一段和传输数据毫无关系的数字信息B.数字签名能够解决数据的加密传输,即安全传输问题C.数字签名一般采用对称加密机制D.数字签名能够解决篡改
9、、伪造等安全性问题32.以下关于CA认证中心说法正确的是:()A.CA认证是使用对称密钥机制的认证方法B.CA认证中心只负责签名,不负责证书的产生C.CA认证中心负责证书的颁发和管理、并依靠证书证明一个用户的身份D.CA认证中心不用保持中立,可以随便找一个用户来做为CA认证中心33.关于CA和数字证书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字证书是保证双方之间的通讯安全的电子信任关系,他由CA签发B.数字证书一般依靠CA中心的对称密钥机制来实现C.在电子交易中,数字证书可以用于表明参与方的身份D.数字证书能以一种不能被假冒的方式证明证书持有人身份34.以下关于VPN说法正确的是:()A.VPN指
10、的是用户自己租用线路,和公共网络物理上完全隔离的、安全的线路B.VPN指的是用户通过公用网络建立的临时的、安全的连接C.VPN不能做到信息认证和身份认证D.VPN只能提供身份认证、不能提供加密数据的功能35.计算机网络按威胁对象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A.人为破坏B.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C.病毒威胁D.对网络人员的威胁36.加密有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其中对称密钥加密的代表算法是:A.IDEB.DESC.PGPD.PKIE.RSAF.IDES37.加密有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其中非对称密钥加密的代表算法是:A.IDEB.DESC.PGPD.PKIE
11、.RSAF.IDES38.CA认证中心的主要作用是:A.加密数据B.发放数字证书C.安全管理D.解密数据39.数字证书上除了有签证机关、序列号、加密算法、生效日期等等外,还有:A.公钥B.私钥C.用户帐户40.Telnet服务自身的主要缺陷是:A.不用用户名和密码B.服务端口 23不能被关闭C.明文传输用户名和密码D.支持远程登录41.防火墙中地址翻译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代理服务B.隐藏内部网络地址C.进行入侵检测D.防止病毒入侵42.数据进入防火墙后,在以下策略下,选择合适选项添入:A.应用缺省禁止策略下:全部规则都禁止,则()B.应用缺省允许策略下:全部规则都允许,则()C.通过D.禁止
12、通过43.防治要从防毒、查毒、()三方面来进行:A.解毒B.隔离C.反击D.重起44.木马病毒是:A.宏病毒B.引导型病毒C.蠕虫病毒D.基于服务/客户端病毒45.IDS规则包括网络误用和:A.网络异常B.系统误用C.系统异常D.操作异常46.加密有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数字签名采用的是:A.对称密钥加密B.非对称密钥加密47.以下那些属于系统的物理故障:A.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B.计算机病毒C.人为的失误D.网络故障和设备环境故障48.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主要缺点是:A.力 口、解密速度慢B.密钥的分配和管理问题C.应用局限性D.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49.数字签名是用来作为:A.身
13、份鉴别的方法B.加密数据的方法C.传送数据的方法D.访问控制的方法50.加密密钥的强度是:A.2NB.2N-1C.2ND.2N-1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包括()共享和()共享。2.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和()o3.按照结点之间的关系,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网络和()网络。4.对等型网络与客户/服务器型网络的最大区别就是()o5.网络安全具有()、()和()o6.网络安全机密性的主要防范措施是()。7.网络安全完整性的主要防范措施是()o8.网络安全可用性的主要防范措施是()。9.网络安全机制包括()和()o1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
14、连参考模型(OSI)”有()层。11.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第3 层 是()层。12.入侵监测系统通常分为基于()和基于()两类。13.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将可读信息译成()的代码形式。14.访问控制主要有两种类型:()访问控制和()访问控制。15.网络访问控制通常由()实现。16.密码按密钥方式划分,可分为()式密码和()式密码。17.DES加密算法主要采用()和()的方法加密。18.非对称密码技术也称为()密码技术。19.DES算法的密钥为()位,实际加密时仅用到其中的()位。20.数字签名技术实现的基础是()技术。21.数字水印技术王要包括(22.数字水印技术的特点是(23.入侵监测系
15、统一般包括()、()和()o)、()和()o)、()、()和()四部分功能。24.按照数据来源的不同,入侵监测系统可以分为()、()和()入侵监测系统三类。25.按照数据监测方法的不同,入侵监测系统可以分为()监测模型和()监测模型两类。26.广域网简称为()。27.局域网简称为()。28.在TCP/IP参考模型中,应用层协议的()用来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功能。29.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网络基础平台、安全结构、()、业务系统4个层次。30.电子邮件服务采用()工作模式。31.在因特网的域名体系中,商业组织的顶级域名是(三.简答题1.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o2.简述OSI参
16、考模型的结构3.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儿层?每层有什么特点?4.为什么需要网络踩点?网络安全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B4.B5.D6.B7.D8.A9.A10.B11.A12.B13.A14.A15.D16.B17.C18.D19.A20.C21.C22.B23.D24.D25.A26.D27.A28.C29.B30.B31.D32.C33.B34.B35.B36.B37.E38.B39.A40.C41.B42.B/A43.A44.C45.A46.B47.A48.B49.A50.A二.填空题1.(硬件资源)、(软件资源)。2.(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3.(客户/服务
17、器型)(对等型)4.(对等型网络没有专设服务器)5.(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6.(密码技术)7.(校验与认证技术)8.(确保信息与信息系统处于一个可靠的运行状态之下)9.(技术机制)(管理机制)10.(7)11.(网络)12.(主机)(网络)13.(密文)14.(网络)(系统)15.(防火墙)16.(对称)(非对称)17.(替换)(移位)18.(公钥)19.(64)(56)20.(密码)21.(数字水印嵌入技术)(数字水印提取)(数字水印监测技术)22.(不可知觉性)(安全性)(稳健性)23.(事件提取)(入侵分析)(入侵响应)(远程管理)24.(基于主机)(基于网络)(混合型)25.
18、(异常)(误用)26.(WAN)27.(LAN)28.(电子邮件协议SMTP)29.(支付体系)30.(客户机/服务器)31.(COM)三.简答题1.答:攻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而是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3)网络入侵:当探测发现对方存在漏洞后,入侵到目标计算机获取信息。(4)网络后门:成功入侵目标计算机后,为了实现对“战利品”的长期控制,在目标计算机中种植木马等后门。(5)网络隐身:入侵完毕退出目标计算机后,将自己入侵
19、的痕迹清除,从而防止被对方管理员发现。防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方面。(1)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关键。(2)加密技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3)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4)入侵检测:如果网络防线最终被攻破,需要及时发出被入侵的警报。(5)网络安全协议: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2.答:OSI 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7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自顶向下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
20、、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3.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4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5个方面: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漏。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来实现。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必须能区分用户,以便防止相互干扰。操作系统不允许一个用户修改由另一个账户产生的数据。联网安全通过访问控制服务和通信安全服务两方面的安全服务来达到。(1)访问控制服务:用来保护计算机和联网资源不被非授权使用。(2)通信安全服务:用来认证数据机要性与完整性,以及各通信的可信赖性。4.答:踩点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对所要攻击的目标进
21、行尽可能的了解。常见的踩点方法包括:在域名及其注册机构的查询,公司性质的了解,对主页进行分析,邮件地址的搜集和目标1P地址范围查询。踩点的目的就是探察对方的各方面情况,确定攻击的时机。摸清对方最薄弱的环节和守卫最松散的时一刻,为下一步的入侵提供良好的策略。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持网络中的硬件、软件系统正常运行,使他们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更改和泄露。2.网络安全:物理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运行安全。3.安全防范措施:通过备份技术提高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病毒检查;及时安装补丁程序;提高物理安全;设置Internet防火墙;审查日志;数据加密。4.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免受环境事
22、故的影响属于安全信息的物理安全。5.有些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不高,不对用户进行验证,这类系统安全级别是D1。6.某种网络安全威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并对数据进行恶意地添加和修改,这种安全威胁属于破坏数据完整性。7.捏造这是对完整性的攻击。8.DES算法将信息分成64bit的分组,并使用56bit长度的密钥。DES是一种对称加密技术。9.签名的可靠性原则:签名是可以被确认的;无法伪造的;无法重复命名使用的;文件被签名以后是无法被篡改的;具有无可否认性。10.由于加密算法的分开,对明文的保密将主要依赖于密钥。11.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的产生、存储、装入、分配、保护、丢失、销毁。12.电子欺
23、骗针对HTTP、FTP、DNS协议的攻击,有 DNS欺骗和IP地址欺骗。13.TCP/IP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IP欺骗就是伪造他人的源IP地址。14.操作系统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资源安全;通信网络安全15.Windows2000系统的用户帐户管理:(1)命名约定(2)密码要求:1)一定要给Administrator账户指定密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使用此帐户2)告诉用户设法保护并经常地变更他们的密码。3)根据用户的工作性质,决定用户是否需要终止。4)设定控制密码的对象(3)登录时间和站点控制1)只让用户在其工作期间登陆网络2)避免用户在存储有重要数据的计算机上登录网络。(4)主文件夹
24、位置(5)配置文件的位置1)本地用户配置文件2)漫游用户配置文件3)强制用户配置文件(6)列出用户帐户规划表。16.安全策略的目标是保证系统安全性。主要包括:本地组策略;域安全策略;域安全器控制策略。17.在windows2000系统中在本地用户和组中,右击账户改变一个本地账户密码。18.采用NFTS文件系统设置基于用户的本地文件权限。19.防火墙的作用: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存取和访问监控审计;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防火墙支持具有Internet服务特性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体系VPN20.通常的防火墙可以分为包过滤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21.屏蔽主机网关由屏蔽路由器
25、和网关组成。22.从功能上讲,入侵检测系统由探测器;分 析 器;用户接口组成。23.网管在购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要考虑的策略:防火墙:1.防火墙自身的安全性2.应考虑的特殊需求:(1)IP转换(2)双重DNS(3)虚拟专用网络(4)扫毒功能(5)特殊控制要求3.防火墙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防火墙的性能:网络吞吐量,最大并发连接数,每秒最大连接数,M TBF,端口数量和拓展能力。入侵检测系统:1.系统的价格2.特征库升级与维护的费用3.对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最大可处理流量是多少4.该产品是否容易被躲避5.产品的延伸性6.运行与维护系统的开销7.产品支持的入侵特征数8.产品有哪些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安全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