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槽煤矿安专 重庆院.pdf





《木槽煤矿安专 重庆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槽煤矿安专 重庆院.pdf(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5/.1-刖 H.3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安全条件.8第一节 井田概况.8第二节 安全条件.10第三节矿井设计概况.13第二章 矿井通风.22第 一 节 概 况.22第二节 矿井通风.22第三章 粉尘灾害防治.32第 一 节 粉 尘.32第二节井下防尘措施.32第三节防爆隔爆措施.34第四节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36第四章 瓦斯灾害防治.36第一节 瓦斯.36第二节 防爆措施.37第五章 矿井防灭火.38第 一 节 概 况.38第六章矿井防治水.42第一节 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42第二节矿井防治水措施.42第三节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44第 七 章 井下其它灾害防治.44第一节顶板灾害防治
2、及装备.44第二节爆破材料运输.45第三节 运输事故防治措施及装备.46第四节 电气事故防治措施及装备.47第八章矿井安全检测及其它装备、矿山救护.50第一节 矿井安全检测及其它设备.50第二节矿山救护.51第三节 矿山保健设施.51第九章劳动定员和概算.52第一节劳动定员.52第 二 节 概 算.54前 言一、概述丁木槽煤矿位于峨眉山市川主乡太阳村境同人,矿井有8km左右的矿山公路与峨眉山市川主乡一杨河村公路相连,距峨眉山市约23 km 左右,交通比较方便。煤炭在峨眉山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对市小型煤矿企业进行规划,促使煤矿企业生产上规模,管理上档次,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条件
3、,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文件“煤安监监一字 2002J65号文”的要求,针对矿井的地质情况,结合矿井积累的生产经验,经市主管部门的批准,受川主乡丁木槽煤矿的委托,在业主提供的“川主乡丁木槽煤矿延伸方案设计”(由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矿井延伸工程的安全专篇编制工作。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 三 队 2004年 2 月提交的 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乡丁木槽煤矿煤炭保有资源量检测报告及省国土资源厅核准的该矿 矿产资源储量申报登记备案表,矿井保有地质储量75.9kt,设计生产能力30kt/a,可供矿井开采1.8a。据了解矿区开采范围外还有约400kt煤炭资源,可通过申请扩大矿区
4、范围获得该资源,以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本矿为低瓦斯矿井,井下涌水量小。煤层顶、底板岩性一般,煤层自燃发火倾向为IH类,有煤尘爆炸危险性。二、编制设计的依据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监一字 2002 6 5号文“关于印发”煤 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和篇编制内容的通知;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政法字 2001第14号文 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暂行办法;3、国务院1982年颁发的 矿山安全条例和 矿山安全监察条例;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 煤矿安全规程(2001 W );5、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6、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8、
5、矿山安全法9、矿山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年原煤炭部制定;10、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11、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12、煤矿救护规程;13、矿井水文地质规程;14、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1985年原煤炭部制定;15、矿山电力设计规程;16、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试行);1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8、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MT501996;19、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1996年原煤炭部制定;20、煤矿建设安全规定1997年原煤炭部制定;21、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
6、54 50259;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97年版局部修订);2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6、工业企业噪声标准GB30961984;27、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2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3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3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3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卫生部制定;35、国务院颁发的“小煤
7、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36、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的 四川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基本装备若干规定;37、四川省颁发的 四川省小煤矿安全管理规定。三、设计的指导思想坚 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国家颁布的有关煤矿安全方面的规程、规范及条例、法令为依据,建立健全和完善煤矿各系列、各环节的安全装备、安全设施、安全措施和安全机构,确保矿井在延伸后能够安全生产,并且一旦有灾害事故发生,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针对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机械化装备程度等因素,结合本矿井的生产经验,认真研究矿井采掘、机电、运输、能风系统及其各环节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技术可靠、经济合
8、理的能有效防治相应灾害的措施。四、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安全评价(一)矿井开采矿井采用平胴开拓方式,通往地面的井口有两个,安全出口布置合理。主平碉、运输平巷、回风平巷采用料石砌能支护方式。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符合本井田处于山区、地面无特殊设施的特点;回采工作面采用金属磨擦式支柱支护,适合煤层顶板的支护要求,可以有效地防止了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发生。(二)矿井通风矿井采用中央分裂式通风系统,井下设置了完善的通风构筑物,保证了通风风流按拟定的路线流动和安全生产。主扇风机和井下局部扇风机均选用高效、节能、运行可靠的风机,保证各用风地点的稳定供给。矿井采用主扇风机反转反风,反风
9、方式简单、可靠性高。根据矿井开拓布置的特点,设置了明确的避灾线路,具有较强的抵御灾害能力。矿井配备了足够的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为及时掌握调整通风参数提供了保证。(三)矿井煤尘、瓦斯爆炸的预防在井下设有隔爆水棚和消防洒水系统,制定了煤尘和瓦斯防爆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矿井煤尘和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且一旦有爆炸事故发生,可将灾害减小到最低限度。(四)故井防灭火针对矿井可能引发的外源火灾,矿井在井上下均设置了消防栓,并配备了足够的消防器材;井下机电设备侗室均采用阻燃性材料支护,在砸I室内配备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井下设有完善的消防洒水系统。通地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防止矿井火灾的发生,并且一旦井下发生
10、局部火灾,能够及时地在火灾初起时将其扑灭或隔绝,防止火灾蔓延,为灭火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也能使井下人员按设计的避灾路线安全地撤离灾区。(五)矿井防治水矿井采用平胴开拓方式,针对井下的实际情况,设计采取探封(留设煤柱)、堵、排等结合防治水措施,并配备探放水设备,可有效地防止井下水灾的发生,并且一旦井下发生水灾,能够确保井下人员的安全撤离。(六)矿山救护根据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在井口同时设兼职救护小队一个。五、矿井安全工程投资矿井安全工程总造价为2 7 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17万元,安装工程6万元,其它费用4万元。六、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1、矿井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开采边界,严禁越界开采。2、在施工
11、井筒之前,应对井筒所穿过的地层了解清楚,其中包括:断层、地制裁破碎带、采空区、老窑积水等不良地质现象。对断层地质破碎带、采空区、老窑积水等采取“边探边掘、有疑必探”的原则。并组织必要的施工图设计,并编制作业规程,批准后再行施工,确保安全。3、本地区地质勘探程度较低,建议矿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收集瓦斯、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方面的资料,以降低因地质因素而带来的投资风险。4、本专篇是在业主提供的“川主乡丁木槽煤矿延伸方案设计”(由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第 一 章 井 田 概 况 及 安 全 条 件第 一 节 井 田 概 况(一)交通位置丁木槽煤矿位于峨眉山市川主乡太阳村境风
12、。矿井有8km左右的矿山公路与峨眉山市川主乡一杨河村公路相连,距峨眉山市约23km左右,交通比较方便。(二)地形地势区内地貌类型以脊状山为主,属侵蚀切割的中山地貌。(三)河流矿区内除一条常年性溪沟外,无其它大的地表水体,无其它的地表水体。(四)气象地震1、气象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严寒酷暑,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多雾。二、矿区开发情况及小窑开采情况本井田煤层出露地表,开采比较方便,在本井田内沿煤层露头开采的小煤窑较为普遍,这些小窑一般为平砸I开拓。由于本地区勘探程度较低,一些小煤窑无正规设计和详细的现场实测资料。三、矿区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一)水源条件讲述矿井生产、生活用水主要取自山泉乡,
13、根据矿井多年的生产经验,其水量能满足矿井所需生活用水,是理想的供水水源。(二)电源条件评述矿井生产用电主要由秀杨10KV变电站供给,供电电压10KV,另外备有一台3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主要通风机的备用电源。(三)通信矿井对外通讯主要依靠现有的农网,另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公司的通信网已覆盖矿井工业场地,通信十分方便。第 二 节 安 全 条 件一、地质特征本矿位于峨眉川主煤矿太阳坪 石河矿区的杨河蚂蝗杠井田内,根据 峨眉川主煤矿区太阳坪石河初步普查报告,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上统侏罗系地层及第四系残坡积层。其中,须家河组是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厚 约423.06m513.33m。为内陆盆地区的大型
14、河流环境含煤碎屑岩沉积,根据岩性特征划分为五个岩性段,第一、三、五段以砂岩为主,第二、四段以粘土岩、粉砂岩为主。本区主要可采煤层赋存于上统三叠系须家河组第二地层中的上部及近顶部。二、地质构造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川主合坳,川西凹陷与峨眉山断块结合部位,矿区处于牛背山背斜的北西翼,区内出露的上三叠系地层总体上呈单斜构造,在矿区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平均倾角约3 7。井下与地表产状可能有一定变化,由于矿山范围小,总体变化不大,矿山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构造属简单类型。三、煤层及煤质(一)煤层该矿属于川主煤矿太阳坪石河矿区之杨河蚂蝗杠井田的一部分,赋存于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的上部和顶部的煤层有姆
15、、K6 K7;第三段(T3xj3)的有Kg。第五段(T3xj5)为K”矿井批准开采煤层有&、冷、降 三层,在井田范围内K 7煤层已被原王沟煤矿(已关闭)采空,未参与本次储量检测。1、七煤 层(独层子)(1)煤层厚度及结构&煤层相当于邻区的已煤层,当地俗称独层子。赋存于须家河组下亚组第二段T3xj2的近顶部,上距K7煤层约9 m,为单一结构,平均厚约0.63m(据矿山调查),厚度变化小。(2)煤层顶底板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砂质粘土岩,目前尚未开米值煤层。2、IQ煤层(1)煤层厚度及结构相当于邻区的C6煤层,赋存于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下部,下距旧煤层约15m,煤层平均厚约0.5
16、6m,呈层次,厚度变化小,煤矿各系统、各环节的安全装备、安全设施、安全措施和安全机构,确保矿井在延伸后能够安全生产,并且一旦有灾变事故发生,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针对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机构化装备程度等因素,结合本矿井的生产经验,认真研究矿井采掘、机电、运输、通风系统及其各环节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能有效防治相应灾害的措施。四、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安全评价(一)矿井开采矿井采用平碉开拓方式,通往地面的井口有两个,安全出口布置合理。主平碉、运输平巷、回风平巷采用料石砌殖支护方式。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符合本井
17、田处于山区、地面无特殊设施的特点;回采工作面采用水支柱支护,适合煤层顶板的支护要求,可以有效地防止了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发生。(二)矿井通风矿井采用中央分裂式通风系统,井下设置了完善的通风构筑物,保证了通风风流按拟定的路线流动和安全生产。主扇风机和井下局部扇风机均选用高效、节能、运行可靠的风机,保证各用风地点的稳定供给。矿井采用主扇风机反转反风,反风方式简单、可靠性高。根据矿井开拓布置的特点,设置了明确的避灾路线,具有较强的抵御灾害能力。矿井配合了足够的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为及时掌握调整通风参数提供了保证。五、对矿井地质勘探安全条件资料的评价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三 队2004年2月提交的
18、 四川省峨眉山川主乡丁木槽煤矿煤炭保有资源量检测报告及省国土资源厅核准 的 该 矿 矿产资源储量申报登记备案表,矿井保有地质储量75.9kt。由于本地区的地勘工作程度偏低,仍存在以下儿方面的问题:1、对井田断层构造分析不足,未确定矿井地质构造类型。2、对煤层稳定性未作分析说明。3、对瓦斯含量、瓦斯梯度及煤层透气性未进行试验。4、未提供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5、矿井上部煤层已基本采空,采空面积大,采空区水对该矿开采有一定的影响。故建议矿井在生产中注意采空区水、老窑水、钻孔水,并应注意观察巷道变形情况,做到先探水,后采煤,避免发生矿井突水事故。第三节矿井设计概况一、工程性质本矿为技改扩
19、能矿井。二、井田开拓开采(一)井田境界根据5100000330289号采矿许可证,该矿开采范围由14 号拐点圈闭,矿区面积0.0354km2,批准开采标高为+1150m+1030m。矿山批准开采范围北西为峨眉山市川主李杨煤矿,南面为峨眉山市净水双沟煤矿,采矿权设置无重叠。检测报告核实起止标高:&煤层:+1050m+949m,K 8 煤层:+1085m+975m,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核准,该矿开采深度变更为:+1085m+949m。(二)储量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 三队2004年 2 月提交的 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乡丁木槽煤矿煤炭保有资源量检测报告及省国土资源厅核准的该矿 矿产资源储量申报
20、登记备案表,该矿现保有资源储量75.9kto矿井可采储量按地质储量扣除永久煤柱损失后,乘以空区回采率计算。本矿井煤层为薄煤层,采空回采率取0.85,矿井可采储量为64.5kt。(三)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矿井工作制度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d,每天三班作业。2、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本矿地处山区,本井田可采煤层纯煤厚度0.56m 0.63m,属薄煤层。另外,整个井田勘探程度较低,对煤层稳定程度控制不够,故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不宜过大。根据矿井建设投资省,经济效益好的原则,结合矿井现有生产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kt/a。3、矿井及各水平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T=-
21、2 一Axk式中:T一 矿 井 服 务 年 限,a;Q-矿井可米储量,kt;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kt/a;k一 储 量 备 用 系 数,取1.2;矿井服务年限:T=64k5=1 8 a30 x1.2据了解矿区开采范围外还有约40kt煤炭资源,可通过申请扩大矿区范围获得该资源,以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四)影响井田开拓的因素本矿为现有生产矿井,地处山区,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较大,煤层出露较高,上山煤储量较多,具有平碉开拓的优越性。根据采矿许可证圈定的井田范围,结合矿井现有生产情况和地非凡工业设施,本次延伸工程的井口位置选择,设计考虑了以下原则:1、井筒尽量避免穿过含水层,不压煤或少压煤;2、重点考虑对
22、第一水平开采有利,储量可靠,井巷工程量少,建井工期短;3、尽量不占良田,充分利用地形,使地面生产系统简单;4、充分利用矿井现有地方建筑、生产系统及井巷工程,避免拆迁或重复建设。(五)井田开拓方式1、开拓方案经分析比较,采用平胴开拓,其优点如下:(1)采用平胴开拓上山煤,无需提升、排水设备,经营成本较低,利润高。(2)矿井延伸后将原有的主平胴改造为回风平胴,缩短了矿井回风线路,降低了风阻,对矿井安全生产相当有利,而且为矿井持续、稳定地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投资省,见效快。根据地形地貌、外部运输条件和煤层赋存状况,结合井口和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在距原主子胴以北约200m、+960m标高处新
23、掘一主平胴,将主平铜作为回风平砸I。2、井筒数目和位置根据矿井开拓方式,本矿井新掘主平胴一个,将矿井原有的主平碉改造为回风井。主平胴(标高+960m),担负煤炭运输、井风任务,回风平朗(标高+1030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3、水平划分根据本井田煤层赋存状况,为倾斜煤层,全矿井共划分为一个水平,上山开采,水平标高+960m。4、主要运输大巷及总回风巷道的布置由于煤层顶、底板岩性较好,煤层为薄煤层,并结合矿井现有生产实际情况,运输平巷沿煤层布置。(四)采区布置及主要设备1、采煤方法选择本井田内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可采煤层以倾斜为主,煤层顶底板岩性较好,比较稳定,易于支护。
24、根据本矿井的生产经验,设计推荐选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2、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回采工作面生产工艺主要为放炮落煤,设计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配备相应的支护、运输设备。设计推荐回采工作面配备ZM S-12型湿式煤电钻打眼,回采工作面支护选用木支柱,工作面支护柱距为0.8m,排距0.8m,最大控顶距2.4m,最小控顶距为1.6m。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沿工作面倾各方向每隔15m打一木垛加强护顶。3、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采区数目、位置和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布置时首先布置开采Kg煤层。采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0kt/a,达产时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4、开采顺序工作面的
25、回采方式采用后退式,区段回采顺序由上而下逐段回采。先开米Kg煤层,后沐:凡煤层。5、采区布置因井田现剩余走向长约270m,倾斜长约130m,倾角37,开采范围小,故拟每层煤各设计一个采区,一个区段回采。沿&煤 层+960m底板等高线作运输大巷,经石门与Kg煤层相连。利用原K7煤层+1030m运输大巷总回风巷,经石门连接到Kg煤层,沿 Kg煤层作Kg煤层回风巷,开采Kg煤层。开采&煤层时也经除煤层+1030m总回风巷作石门与七煤层相连。见煤层+960m运输大巷沿煤层掘进,一个区段开采。三、通风设备该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有煤尘爆炸危险性,采用分中央分裂式通风系统,由+960m主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木槽煤矿安专 重庆院 煤矿 重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