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转本计算机基本知识点.pdf
《专转本计算机基本知识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转本计算机基本知识点.pdf(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点知识总结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处理包括: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2)信息技术概念: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3)信息技术包含: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计算功能的才算与存储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4)信息化与信息产业:所谓信息化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进行前面改造,使人类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发生变革的过程,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5)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光电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1.2:微
2、电子技术简介(1)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集成电路简写I C集成电路是2 0 世纪5 0 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碑化钱(3)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集成 度)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 0 0),中规模(1 0 0-3 0 0 0)、大规模(3 0 0 0-1 0 万)、超大规模(1 0 万T O O 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 0 0 万);按照集成电路的用途划分,可以分为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
3、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 C 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5)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6)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 8 2 4 个月翻一翻,目前,主流微处理器都是大致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7)I C 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靠存储数据,I C 卡分为存储器卡与 C P U 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C P U 卡上除了 C P U 外,还配有操作系统,手机中的S 1 M 卡就是一种
4、特殊的C P U 卡。(8)I C 卡根据其使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I C 卡通过金属触点和读卡器接触读出数据,安全性能较高,如现在换“芯”的银行卡;非接触式I C 卡采用电磁感应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安全性能略差,但是才做方便便捷,例如:现在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E T C 卡都属于非接触式I C 卡。1.3:通信技术入门(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如:电报、电话、传真等,利用书、报、杂志不属于现代通信。(对照前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2)通信的基本任务是传递信息,因而至少有三个要素组成:信源、信宿、信道。(实际应用中的信道是一种非理想信道,存在一定的
5、干扰和串音,把这些干扰和串音称为噪意。)(3)通信系统中被传输的信息必须以某种电(或光)信号的形式才能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电信号的变化有两种:连续形式和离散形式,连续形式也称为模拟值号,例如打电话通过话筒转化的信号,离散形式的称为数字信号,例如电报机,传真机和计算机发出的信号。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传输质量不稳定。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目前模拟信号通常转化成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上传输。此时,就需要使用M O D E M (调制解调器,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解调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4)数字通信技术最早是被长途电话系统采用的,计算机网络全面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发送和
6、接受的都是数字信号。包含三种调制方式:调频、调幅、调相(远距离传输需要使用载波调制。载波:高频震荡的正弦波)(5)信道带宽:模拟通信系统中,信道允许信号的最大频率和最小频生的差值称为该信道的带宽,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上允许传输数据的最大速率称为该信道的带宽。(此处注意:带宽的概念是区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6)通信介质类型包括:双绞线:成本低,误码率高,传输距离有限,通常是I K m 以内,用于固定电话本地回路、计算机局域网。同轴电缆:传输特性和屏蔽特性良好,容量比双绞线大,但是成本高,用于固定电话中继线路,有线电视接入。光缆:容量最大,传输损耗小(但是不代表无损耗,所以需要使用中继器,在远距
7、离传输时进行信号的整形和放大),传输距离长,但是成本高,精确连接两根光纤比较难,用于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无线电波:建设费用低,容量大,灵活性强,但是容易被窃听和干扰。(7)多路复用技术:在一条信道上传输多路信号。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信道的利用率。最常用到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复用(电视、调频广播),时分多路复用(计算机局域网),波分多路复用(光纤通信),C D M A (码分多址复用,手机通信)。(8)无线电波可以按频率分为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波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适用于广播和海上通信,短波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用于环球通信,超短波和微波的绕射能力差,只能作为视距或超视距
8、中继通信,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频率的电磁波,波长很短,通常在1 m 至 1 m m,只能沿直线传输。(9)常见的微波通信有: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卫星通信(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如: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G P S)(1 0)个人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 站(接受其覆盖范围内所有移动台无线信号的收发,以及和其他基站建立通信)、移动电话交换中心、公用电话网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代是模拟数字,第二代是数字通信(有 G S M (G P R S)和 CDMA两个标准),第三代简称3 G (国际四个3 G 标准中,中国拥有自主产权的是TD S-C D M A),主要包括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信号的
9、高速传输。第四代简称4 G,4G技术集3 G 和 WLAN为一体,兼容3 G,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 0 0 M b/S,是 3G的 5 0 倍,费用却比3 G 便宜,4G的国际标准有TD-L TE(时分长期演进)和 L TE-F D D。从 1 G 4 G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被保留下来,所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就是指每个基站的有效区域既相互分割,又彼此交叠,构成了蜂窝状的六边形区域。1.4:数字技术基础比特的取值只有“1“和“0”两种,表示两种不同的状态(无数值意义上的大小概念),是数字信息的原子单位。C P U记录比特:双稳态触 发 器(断电易失性)内存:电容的充放电状态(断电易失性)磁盘:磁性材料
10、粒子的磁化状态(断电非易失性)(2)存储容量单位常用的存储容量单位有b,B,K B,M B,G B,TBa.除了外存容量计算时候M B 今K B,G B TM B,TB 9 G B 采 用 1 0 0 0 作为度量级,其他所有运算均按照内存换算规律进行运算b.在计算机中b 和 B是不一样的概念,在题目中需要注意。(3)比特的传输a.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时,速 率(带宽)度量单位是b/s。b.在计算机内部总线通信时,速 率(带宽)度量单位是B/S。所以,表示计算机网络不能用B/S。逻辑代数中最基本的逻辑运算有三科i:逻辑加(o r)、逻辑乘(a n d)、逻辑非(n o t)逻辑加运算规
11、则:0 o r 0=0 0 o r 1=1 1 o r 0=1 1 o r 1=1逻辑乘运算规则:0 a n d 0=0 0 a n d 1=0 1 a n d 0=0 1 a n d 1=1逻辑非运算规则:n o t 0=1 n o t 1=0以上三种逻辑运算的优先级为:n o t a n d o r,若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若为同级运算,则自左向右依次进行。(5)进制换算规律总结十进制转换成R进制:采用 除以R逆序取余法”R进制转换成十进制:乘权求和法八进制与十六进制换算:八进制使用0 1 2 3 4 5 6 7 八个数,十六进制采用:0 9 A B C D E F 共十六个数,A表 示
12、 10,B 表 示 11八进制与二进制转化:将每一个八进制数字改写成等值的3 位二进制数十六进制与二进制转化:将每一个十六进制数字改写成等值的4 位二进制数(6)计算机中的数值分为整数与实数,整数可以精确的转换为不同的进制,而实数不一定都能精确转换,有时只能取近似值。(7)计算机中定点数的表示:无符号数、原码、补码、反码N位二进制整数无符号:0 2-1原码:-2向+1 2nL i补码:-2向 2 n Li 补码总比原码多表示一个(原码中的-0 在补码中表示-2自)正数:原码=反码=补码 负 数:原码、反码、补码不同(8)浮点数:使用阶码和尾数表示,其中阶码决定了数值的大小,尾数决定了数值的精度
13、。(9)算数移位问题:左移:将一个数的各个二进位全部左移,高位溢出,不起作用。左移一位相当于乘以2,左移n 位相当于乘以2。所以移位运算比乘法运算快。右移:对于无符号数,右移操作从高位移入0;带符号数,若符号位为0,则高位移入0。若符号位为I,则高位移入I。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2.1:计算机逻辑组成(1)计算机逻辑组成:A.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麦克风 所有输入设备具有共性:不管信息原始状态如何,在计算机中均以二进制方式进行表示。B.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绝大部分输出设备的共性:将计算机内的二进制数据表示成人可以感知的形式。思考:是不是所有的设备不是输入设备就是输出设备呢
14、?C.中央处理器:区分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概念,中央处理器一一能同时执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行技术:至少两个C P U 同时运行,并行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D.存储器:内存和外存的区别E.总线:系统中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线及控制电路。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存取速度很快较慢存储容量较小(因单位成本较高)很大(因单位成本较低)性质断电后信息消失断电后信息保持用途存放已经启动运行的程序和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长期存放计算机系统中几乎所有的信息与 C P U 关系C P U 所处理的指令及数据直接从内存中取出程序及相关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后才能被C P U 使用分类
15、 按传输信号形式不同: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按连接部件不同:系统总线、前 端(C P U)总线、I/O 总线总线带宽:总线的工作频率*总线宽度/8*每个周期传输的次数(M B/S)(总线带宽是衡量总线性能的决定性指标)补充:主机:C P U、内存、总线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外设:I/O 设备+外存,所有计算机的外设具有工作速度慢,无法由C P U 直接访问的特点。(2)计算机分类A.按内部逻辑结构划分(字长):3 2 位、6 4 位计算机B.按性价比划分: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个人P C (工作站:通常性能比P C 强,能高速进行图形的处理)C.按计算机中使用的元器件:第 一 代(
16、电子管计算机)、第 二 代(晶体管计算机)、第 三 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 四 代(超大规模极大规模集成电路)(3)嵌入式计算机(单片机):把 C P U、存储器、I/O 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嵌入式计算机一般需要使用专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具体见第三章。典型试题:1.一台计算机中采用多个C P U 的技术称为“并行处理”。采用并行处理的目的是为了A.提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B.扩大计算机的存储容量C.降低单个C P U 的成本 D.降低单个C P U 的功耗A3.带宽是总线的重要性能指标。若总线的数据线宽度为1 6 位,总线的工作频率为1 3 3 M H z,每个总线周期传输一次数据,则其带
17、宽为A.1 6 M B/s B.1 3 3 M B/s C.2 6 6 M B/s D.2 1 2 8 M B/sC2.2:C P U 结构与原理按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进行工作(1)C P U 由三个部分组成:a.寄存器组:保存当前正在运算的数据和中间结果变量。考试试题中出现“寄存器”通常不做特殊说明就是指代C P U 中的寄存器组。b.运算器: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计算机中算术逻辑运算部件称为A L U。c.控制器:C P U指挥中心,又分为指令计数器(保存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内存地址,C P U 按照该地址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多数情况下,指令是顺序执行的,所以每执行
18、完一条指令,指令计数器的值加1)和指令寄存器(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并译码)。(2)指令有两个部分组成: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一条指令执行周期: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3)每-种C P U都有它自己的指令系统,C P U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称为该C P U的指令系统,通常采用”向下兼容方式”来开发新的处理器,即在新处理器中保留老处理器的所有指令,不同公司生产的C P U各有自己的指令系统,他们未必互相兼容(I nt e l 和 AMD公司的处理器兼容)(4)C P U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注意:六个因素共同决定,而不是单一决定)字长(位数):C P U中整数寄存器和定点运算器的宽度(也就是
19、指C P U 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位的位数),现在大多数是6 4 位(C OR E 2双核以上处理器均为6 4 位)主频:指C P U中电子线路的工作频率,决定着C P U芯片内部数据传输与操作速度的快慢(单位:G H Z)高速缓存C a c h e:C a c h e 的容量决定C P U访问的命中率(C a c h e 的工作原理:程序局部控制原理;C a c h e的作用:解决高速C P U和相对低速内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提高C P U效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c a c h e后,C P U的访问顺序为c a c h e、内存、硬盘;c a c h e 中的内容是内存中部分内容的映射
20、,内存中的内容是硬盘上部分内容的映射)此外还有前端总线速率、指令系统的结构、C P U内部的逻辑结构(比如说几核)。衡量C P U速率的单位:M I P S、F L OP S 等。典型试题:1 .在下列4个 I nt e l 微处理器产品中,采用双核结构的是 oA.C o r e 2 D u o B.P e n t i u m P R O C.P e n t i u m I I I D.P e n t i u m 41.A2.C P U 执行指令需要数据时,数据搜索的顺序是A.c a c h e、D R A M、硬盘 B.D R A M、c a c h e,硬盘C.D R A M,硬盘、c a
21、 c h e D.硬盘、D R A M、c a c h eA.C P U 访问存储器遵循的原则是:优先访问速度快的存储器。3.在下列有关P C 机 C P U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 P U 中包含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寄存器,用来临时存放数据、指令和控制信息B.所有P C 机的C P U 都具有相同的指令系统,因而P C 机可使用相同的软件C.一台计算机至少包含1 个 C P U,也可以包含2个、4个、8个甚至更多个C P UD.I n t e l 公司是国际上研制和生产C P U 的主要公司,我国也能生产C P U2.B 说明:不同公司生产的C P U 各有自己的指令系统,他们未必互相兼容2
22、.3:P C 机的主机(1)主板:通常包括C P U 插座、芯片组、存储器插槽、扩展卡插槽、显卡插槽、B I O S、C M O S,I/O 接口等。为了便于不同P C 机主板的互换,主板的物理尺寸已经标准化(A T X,B T X 规格)。(2)主板上有两块特别有用的集成电路:一块是B I O S (存放在主板上的F l a sh R O M 中,保存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非易失性),是 P C 机软件中最基础的部分,一块是C M O S 存储器,存放着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一些参数,包括当前的日期时间等,C M O S 芯片是易失性存储器,必须电池供电。(3)B I O S 包括四个程序:
23、加电自检(检测计算机硬件故障)、系统主引导(由引导程序装入O S)、C M O S 设置 程 序(修改配置参数)、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a.B I O S 和 CMOS即相互独立,又存在关联(B I O S 和 CMOS中存放的数据不同,但是B I O S 在执行时,又需要用到CMOS中的数据)。b.下列情况需要启动CMOS程序设置:P C 机组装完第一次加电;I/O 设备变更;CMOS电量耗尽或掉电;重新调整一些参数。(4)芯片组:主板的控制中心,主板上各个部分通信的枢纽。分为北桥芯片(主导芯片,负责C P U、内存、显卡以及南桥芯片的通信)和南桥芯片(负责硬盘和I/O 设备的通信)。芯片
24、组决定内存和C P U。C P U 工作的时钟频率是由芯片组提供的,若芯片提供的时钟与C P U 时钟不兼容,则需要更换C P U。内存储器A.R A M 分为D R A M 和 S R A M 两种D R A M 芯片的电路简单,集成度高,功耗小,成本低,适合于内存储器的主体部分,速度慢。S R A M 与 D R A M 比,电路较复杂,集成度低,功耗大,成本高,价格贵,但工作速度快,适合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C a c h e。B.只读存储器(R O M)是一种能够永久或半永久地保存数据的存储器,分为以下两种不可在线改写内容的R O MF l a s h R O M:工作原理是:低电压下存储
25、的信息可读不可写,较高电压下,存储的信息可以更改和删除,在P C 机中用于存储B I O S 程序或者制作各种存储卡、U盘、固态硬盘。RAM和 ROM最本质区别:断电易失性(6)主存储器a.以字节为单位进行连续编址,每次读取的数据量和数据线位数 相 关(字长)b.容量:存储单元个数或者地址个数,和地址线位数 相 关(会计算支)c.存储器的存储时间指的是从C P U 给出存储器地址开始到存储器读出数据并送到C P U 所需的时间,存取时间的单位是n s。d.C P U 速度快于内存,所以为提高C P U 访问速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C P U 性能:引入c a c h e。改进存储器芯片制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基本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