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方式描写与记叙 课件.pdf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方式描写与记叙 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方式描写与记叙 课件.pdf(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I表达方式概述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5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 家 抒 情。近三年来,表达方式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必考也,尤其是描写和抒情这两种最重要的表L达方式:在,高考卷中更是屡见不鲜。这两种表达方式与塞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1.侧面描写5.借古讽今/一-1|2.止面描写.情 “一 间 接 抒 情1.白描 2.细节描写 t X三 三 殿,,月 绘 声 绘 色 绘 形;7.抑扬结合 总=:8.以小见大 j1.借情抒情/2.寓情于景/3.托物己志,4.用典/蓟
2、设 问 方 式 磔1.(2016 天津高考)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一 了哪些表现手法。2.(2015 安徽高考)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3.(2015 浙江高考)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4.(2014 全国卷H)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2014 浙江高考)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分类:1.常规技巧:(1)写人技巧:正 面 描 写(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传达情感),细节描写、侧面描写。(2)写景
3、技巧:运用 层 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空间),色 彩(颜色、光影)(明暗),角度包括视角变换(仰视、平视、俯视),感官 角 度(视、听、嗅、味、触),时间 角 度(晨昏、冬夏、古今)等来写景。2.特殊技巧(1)白描(2)细节描写(3)动静描写(4)虚实描写(5)正侧描写(6)点面结合一、侧面描写(一)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包括人物)进行描写。教材溯源作用烘托、衬托、反衬;使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使感情抒发更加充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教材示例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 居 易 夜雪)赏析整首诗句句写入,却处处从侧面表现夜雪之大。第一句通过
4、“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从侧面暗示雪大。第二句进一步从视觉角度侧面写夜雪,“窗户明”说明雪下得大。第三、四句又从听觉角度侧面表现雪势渐大,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今江西九江)时孤寂的心情。针 对 训 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姜楚公画角鹰歌杜甫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观者贪愁掣臂飞,此鹰写真在左绵,梁间燕雀休惊怕,画师不是无心学。却嗟真骨遂虚传。亦未抽空上九天。注 左绵:地名,代指绵州。杜甫此诗写于此。这首诗是如何从侧面表现姜楚公所画之鹰生动逼真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参考答案:通过看画的人担心鹰飞走的角度来表现;通过其他画师想学但是学不到这种
5、技巧的角度来表现;通过和真鹰作比较,感觉真鹰反而不如画上的鹰的角度来表现;通过燕雀见了画上的鹰会害怕的角度来表现。(二)正面描写1.白描白描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事雕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的手法。教材溯源作用 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语言简洁洗练,真切自然,毫无做作之嫌。教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榭叶落山路示 例,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 商山早行)颈联用白描手法,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赏 析。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包1、
6、针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溪居生活?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诗纯用白描,展现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2.细节描写是对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情景、一个特点或一种景物等。教材溯源作用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
7、细无教材示例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 甫 春夜喜雨)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赏析”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完成后面的题目。柳絮二阙(其二)韩 琦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这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参考答案:诗歌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成队追逐。将柳絮的狡狭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池平,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8、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捻:持 取)”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女子惜春的情景,花落春走心伤,女子拿花在手里舍不得放下的动作细节,表现了诗人对春光逝去的惆怅之情,包含着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的情感。借女子惜春之情写自己落第的那种伤感无奈之情。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即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教材溯源使描写的对象动者更动,静者更静,动一静,相映成趣;使作用描写的对象显得更加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现场感;使形象鲜明可感,更真实地表现事物的
9、特点教材示例;能更好地让环境渲染某种气氛。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 维 鸟鸣涧)赏析第二句极写春山月夜之静,而“花落”“月出”“鸟鸣”则是以动写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形象地写出了心境的闲适、夜晚的静谧及春山的空寂。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如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把瀑布当作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
10、态和神态。如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网送青来”,一 个“送”字,把静止的山L 给写活了。针对训练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楚江怀古三首(其一)马 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注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写下了 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 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
11、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工(4)点面结合所 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 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
12、思想,抒发感情。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点面结合“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非常显眼,是诗的中心,是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面的铺陈,“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在“山”“径”前冠以数量词“千”“万”,突显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W (5)角度变化角度变化: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或由近而远、由上而下、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塞鸿秋潺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
13、字来如线。这首曲子的写景视角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写景的小令,作者选择了独特的视觉角度,由远而近,由水写到山,由地写到天,由静写到动,由昼写到夜,高低远近天上地下,通过铺垫,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二幅秋景图。3(6)绘声绘色绘形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通过色彩、声音去描写景物。凡是诗词中出现了颜色词,即应考虑视觉(或绘色);出现了表声音的词,即应考虑听觉(或绘声)或动静结合;如有冷暖,须考虑触觉;如有花香之类,须考虑嗅觉。针对训练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村 行 王禹储马穿山径菊初黄,万壑有声含晚籁,棠梨叶落胭脂色,何事吟余忽惆怅,注 宋淳化二年(
14、991),信马悠悠野兴长。数峰无语立斜阳。养麦花开白雪香。村桥原树似吾乡。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原:原野。请从形、声、色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参考答案:颔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 里“有声”与“有形”,富有情趣。颈联写山乡的红叶与养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养麦花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一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教材溯源
15、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使作品描写的意境既开阔又深邃,情感抒发既晴朗又含蓄。教材示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断如春水。寸寸柔肠,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欧 阳 修 踏莎行)上片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片写虚,通赏析 过 设 想“行人”想象妻子凭栏远望,思 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虚实结合,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作用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凡是写想象和回忆、虚幻世界和梦境以及设想之景的均为虚写。实与虚是相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方式描写与记叙 课件 2023 高考 语文 复习 诗歌 鉴赏 表达方式 描写 记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