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试题.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充市二南充市二 0 二二 0 年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年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生物、地理合堂分卷,考试时间生物、地理合堂分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生物试卷满分分钟,生物试卷满分 100 分。分。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4选择题须用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
2、应题号位置用 0 5 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南充某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利用周末游玩或烧烤。由于部分游客乱扔垃圾、踩踏草坪、破坏植被,导致该景区被迫临时关闭整顿。以上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改变生物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立在这个星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分解这些有机物,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充足时,绿色植物吸收氧气
3、释放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3.下列生产生活中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A.农田里及时排涝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根的的呼吸作用B.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越大作物产量越高C.将粮食晒干储存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D.为提高空气质量,应尽量在卧室内多放置盆栽植物4.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小刚提出了以下饮食建议,不合理的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虽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在饮食中必不可少B.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青少年应多吃含脂肪丰富的食物C.
4、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 DD.牙龈易出血,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5.小王腹痛难忍,大便溏泄(俗称“拉肚子”),医生诊断为急性肠炎并建议住院治疗。以下有叙述不正确的是()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B.肠炎会使营养物质的消化受到影响,医生建议治疗期间饮食清淡C.肠炎可能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受阻,进而出现大便溏泄D.输液治疗时,药物最先到达心脏中的左心房6.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 代表过程,c、d 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气体通过 b 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进行过程 a 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C.c 代表的是
5、二氧化碳,d 代表氧气D.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动脉血7.下表为某同学血常规化验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姓名 xxx 性别男测定值正常参考值化验项目RBC(红细胞)3.11012个升(4.05.5)x1012个升WBC(白细胞)13.6x109个升(4.01O)x109个升Hb(血红蛋白)103g/升120 160g/升PLT(血小板)2.1x1011个升(1.O3.0)x1011个升A.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毛细血管B.该同学不适合到高海拔地区旅游C.该同学可能患有炎症D.抽血后能自动止血,主要是血小板的作用8.下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1、2、4 共同构成肾单位
6、B.2 中液体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C.若尿液中含有较多红细胞,则 1 处可能发生病变D.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 1 的重吸收和 4 的过滤作用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等方式。神经调节的方式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与语言、文字、符号等抽象刺激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有()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他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醉酒的人走路东倒西歪是由于酒精麻醉了大脑C.小狗作算术是复杂反射D.“红灯停,绿灯行”是人类所
7、特有的反射10.关于激素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输送到作用部位B.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C.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严重时需注射胰岛素治疗D.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起主要作用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不仅体现在种类上,也体现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人类作为其中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它们,但也有部分生物给人类造成危害。例如COVID-19(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已造成一千多万人患病,五十多万人死亡。下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11
8、.关于上图中生物的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最显著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B.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相对于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D.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都是细胞膜12.关于图中生物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的生殖方式相同B.既可以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中,又能独立生活C.所代表的生物生活方式有腐生、寄生、共生等D.除以外,其他生物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13.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真菌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B.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蘑菇、木耳、灵芝等属于真菌C.将煮熟的食物放人冰箱中保存是为了杀死食物中的细菌真菌D.利用
9、乳酸菌制作泡菜,坛口加水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14.新冠肺炎是由 COVID-19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下列关于新冠肺炎及其防治说法错误的是()A.COVID-19 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B.新冠肺炎能在全球蔓延是因为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C.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染人群D.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可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是因为血清中有相应的抗体15.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不能得出的答案是()A.所有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的片段C.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遗
10、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成分,A、B、C、D 是乙中存在吃与被吃关系中的四种生物,代表某些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代表的成分是_。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2)图中序号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3)若该生态系统被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图中_(填字母)代表的生物体内积累的农药最多。(4)图中丙代表的成分作用是_,由此促进物质循环。17.我市某村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既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到该村实习所做的有关实验(图甲,实验桑树
11、已经过暗处理)和数据分析(图乙),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1)甲图中用黑纸片遮住桑叶一部分的目的是_。(2)将甲图中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显示 A 处变蓝B 处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3)乙图是根据桑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的测定值所绘制的曲线,图中 MN 段光合作用的强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4)若降低环境温度,则乙图中的 M 点会_。A下移B上移C不变(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_。18.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示意图,请思考作答:(【】内填字母或序号,_上
12、填文字)(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心脏四个腔室中【_】_的壁最厚。(2)血液由 B 出发,流经血管 1,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 4 送回 C,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3)血液只能由 A 流到 B、C 流到 D,是因为有_防止血液倒流。(4)血液由 D 出发,经血管 3 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5)考场上,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需要经过心脏_次。19.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以下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据图回答:(1)人的表现正常和患苯丙酮
13、尿症是一对_。(2)由图可知,苯丙酮尿症是_遗传病(显性隐性),你的判断依据为_。A1x24B3x47C3x48D5x69(3)5 号的基因组成是_。(4)9 号成年后若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南充市二南充市二 0 二二 0 年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年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生物、地理合堂分卷,考试时间生物、地理合堂分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生物试卷满分分钟,生物试卷满分 100 分。分。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
14、上。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4选择题须用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 0 5 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南充某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利用周末游玩或烧烤。由于部分游客乱扔垃圾、踩踏草坪、破坏植被,导致该景区被迫临时关闭整顿。以上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改变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
15、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适者生存,踩踏草坪、破坏植被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受到影响,景区环境中温度、湿度、含氧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选 A。【点睛】正确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立在这个星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分解这些有机物,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16、A.光照充足时,绿色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3.下列生产生活中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A.农田里及时排涝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根的的呼吸作用B.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越大作物产量越高C.将粮食晒干储存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D.为提高空气质量,应尽量在卧室内多放置盆栽植物【答案】2.D3.C【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
17、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2 题详解】A光照充足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错误。B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但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C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正是为呼吸作用所释放的,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错误。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18、简称碳-氧平衡,正确。【3 题详解】A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的的呼吸作用,错误。B农业生产中,种植的密度过大,造成植株之间的叶片相互遮盖,使叶片不能充分地接受光照,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错误。C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将粮食晒干储存,可以降低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正确。D卧室内多放置一些盆栽植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因此与人争氧不利于人体健康,错误。【点睛】正确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小刚提出了以下饮食建议,不合理的是()A.水、无
19、机盐、维生素虽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在饮食中必不可少B.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青少年应多吃含脂肪丰富的食物C.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 DD.牙龈易出血,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答案】B【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据此解答。【详解】A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但在饮食中必不可少,如缺少维生素 C 会得坏血病等,正确。B 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错误。C维生素 D 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缺维生素 D 一定会导致缺钙,在注意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20、D,正确。D牙龈出血是缺少维生素 C 的表现,因为维生素 C 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维生素 C 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正确。故选 B。【点睛】掌握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5.小王腹痛难忍,大便溏泄(俗称“拉肚子”),医生诊断为急性肠炎并建议住院治疗。以下有叙述不正确的是()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B.肠炎会使营养物质的消化受到影响,医生建议治疗期间饮食清淡C.肠炎可能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受阻,进而出现大便溏泄D.输液治疗时,药物最先到达心脏中的左心房【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的组成、小肠的作用,以及血
21、液循环的途径分析解答。【详解】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小肠长 6 米左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主要的吸收器官,A 正确。B肠内有各类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人患肠炎会使营养物质的消化受到影响,医生建议治疗期间饮食清淡,B 正确。C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肠炎可能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受阻,进而出现大便溏泄,C 正确。D输液治疗时,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肠动脉肠。所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D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知识点的理解,考查学生联系实际解答生物
22、学知识的能力。6.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 代表过程,c、d 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气体通过 b 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进行过程 a 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C.c 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 代表氧气D.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动脉血【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 a 代表呼气,b 代表吸气,c 是二氧化碳,d 是氧气,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毛细血管,血管丙是肺静脉。【详解】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外界气体通过 b 吸气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正确。B.a 代表呼气,当
23、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正确。C.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可见 c 代表二氧化碳,d 代表氧气,正确。D.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血管甲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错误。故选 D。【点睛】掌握呼吸道的组成、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24、等是本题解题关键。7.下表为某同学血常规化验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姓名 xxx 性别男测定值正常参考值化验项目RBC(红细胞)3.11012个升(4.05.5)x1012个升WBC(白细胞)13.6x109个升(4.01O)x109个升Hb(血红蛋白)103g/升120 160g/升PLT(血小板)2.1x1011个升(1.O3.0)x1011个升A.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毛细血管B.该同学不适合到高海拔地区旅游C.该同学可能患有炎症D.抽血后能自动止血,主要是血小板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1)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
25、(2)白细胞的数目大于正常值是,说明人体有炎症。(3)西藏等高原地区含氧气量少。(4)“PLT”是 血小板,它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详解】A医生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因为静脉管壁薄,血流速度慢,容易止血,A 错误。B 该同学红细胞的测定值是 3.11012个/L,少于正常的参考值,属于贫血,不适宜去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B 正确。C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C 正确。D血小板能够止血和加速凝血,抽血后能自动止血,主要是血小板的作用,D 正确。【点睛】了解血常规化验单的知识,即可解答本题。8.下图为尿液形成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四川省 广安市 中考 生物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