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真题.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部分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K-39Ca-40Zn-65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 2B 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下列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B.任意排放废水C.积极植树造林D.净化
2、处理废气【答案】B2.KMnO4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MnO4只能发生分解反应B.不能将 KMnO4带出化学实验室C.用 KMnO4制毒品是化学变化D.应严格控制 KMnO4流入非法渠道【答案】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添加固体C.振荡液体D.加热液体【答案】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醛溶液可以用于浸泡虾仁B.误服重金属盐可用蛋清急救C.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D.点燃氢气之前需要检验纯度【答案】A5.我国的“稀土元素”储量居世界首位,镝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如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镝为非金属元素B.
3、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 dyC.镝原子的质子数为 66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2.5g【答案】C6.在成熟辣椒中能提取一种天然无害的红色素辣椒红色素(C40H56O3),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医药等产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氧化物B.辣椒红色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辣椒红色素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D.辣椒红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0:56:3【答案】B7.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空隙:氧气液氧固氧由大到小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H C Al由多到少C.地壳中元素含量:O Al Si 由高到低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222O CO N由多到少【答案】A8
4、.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是:可燃物与 O2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欲证明条件:先通 O2,再通 N2B.欲证明条件:先通 N2,再点燃酒精灯C.欲证明条件:先通 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 N2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 CO2【答案】C9.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 O2中少量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B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盖,利用煽动的方法闻气味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Cl-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D分离溶液中的 Na
5、2SO4和 MgSO4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得滤液:再将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A.AB.BC.CD.D【答案】D10.有一包不纯的 K2CO3样品,含有一定量的 KOH 和 KCl。现需测定该样品中 K2CO3的质量分数,取 10g样品充分溶解后进行实验。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加入过量的 Ca(OH)2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称滤渣的质量B.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C.加入足量的 Mg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干燥、称重D.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干燥、称重【答案】D二、非选
6、择题(本大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7 个小题,个小题,15 题(题(4)、16 题(题(2)各各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分,共共 40 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我国新疆盛产的棉花是优质的长绒棉,棉属于_(填“合成”或“天然”)纤维。(2).天然气可用作汽车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3).一些烟花中加入镁粉,利用镁燃烧产生了_的现象。(4).利用化学方法制取加碘食盐,适当补碘可以预防的疾病是_。(5).合理使用化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尿素 CO
7、(NH2)2是一种肥效高的氮肥。现有一尿素样品,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3.2%,则该尿素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 0.1%)【答案】(1).天然(2).甲烷(3).耀眼的白光(4).甲状腺肿大(5).92.6%12.实验室制备 CO2并探究其性质。(1).制取 CO2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2).用 C 装置收集 CO2,验满的方法是_。(3).D 装置中,m、n 处分别放有湿润、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证明 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通过E 装置产生的现象可证明 CO2具有_的性质。(4).中国将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
8、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低碳生活,人人有责”,提出一条合理的低碳出行建议_。【答案】(1).B(2).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 a 处,木条熄灭说明满了(3).m 处石蕊试纸变红色.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4).尽量少开私家车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自制米酒北魏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对我国传统的酿酒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文中记载“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酘米”,即曲要晒干,磨细,浸曲三日,待曲内的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初步繁殖至液体内不断有鱼眼般大小的气流冒出时,即可拌入蒸熟后摊凉的米饭中进行发酵。齐民要术中对酿酒用水及酿酒
9、季节的掌握也有记裁,“初冻后,尽年暮,水脉既定,收取则用,其春酒及余月,皆须煮水为五沸汤,待冷,浸曲,不然则动。”这是对浸曲用水的要求。除初冻的冬月和年底的腊月外,酿酒时一律要把浸曲的水煮沸五次,不然,酒就会变质,这说明古人已经知道天冷时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可以直接取水浸曲;天气稍暖,就要将水煮沸灭菌。古代没有控制温度的设备,只能选择适宜的季节,通常在春,秋两季酿酒。谷物酿造的发酵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1).酸米酒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糯米,糯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2).天冷时,可以直接取水浸曲酿酒的原因是_。(3).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C2H5OH)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10、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4).某兴趣小组自制米酒,测得某次米酒酿制过程中酒精度与 pH 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据图分析,米酒的酒精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随时间推移,米酒的 pH 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答案】(1).糖类(2).天冷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3).6126252C H O2C H OH+2CO 消化酶酵母菌(4).开始几天酒精度不断变大,第 7 天以后酒精度几乎不再变化.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14.“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科知识的表征方式和特有的思维方式。(1).观察图 1,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2).从微观角度阐述氧气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
11、程_。(3).由图 2 可知,二氧化硅(SiO2)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物质,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4).图 3 是向稀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的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原因是_。【答案】(1).3O(2).氧气分子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再重新结合成臭氧分子(3).+4(4).该反应的实质是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酸的通性是酸中的氢离子参加反应15.水是生命之源。(1).遵义市有丰富的山泉水,大部分的山泉水是硬水,需煮沸后饮用。硬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化学式为 Ca(HCO3)2,在煮
12、沸的过程中,碳酸氢钙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研究水的组成须从纯净的水入手分析,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_组成的一种化合物。(3).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箭头指向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反应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其中为置换反应,写出一个符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010203040碳酸钠7.112.521.539.749.0碳酸氢钠6.98.19.611.112.7表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固体样品,分别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下列鉴别方案正确的是_。A取两只烧杯,分别加样品各 4g,
13、各加 50g 水溶解,观察现象B20时,取两只烧杯,分别加样品各 6g,各加 50g 水溶解,观察现象C30时,取两只烧杯,分别配制两样品的 100g 饱和溶液,再降温到 0,观察现象D40时,取两只烧杯,分别加样品各 6g,各加 50g 水溶解,观察现象【答案】(1).32322Ca(HCO)CaCO+H O+CO(2).氢元素、氧元素(3).22CuO+HCu+H O(4).碳酸钠.BC16.黄铜(铜锌合金)和白铜(铜镍合金)是应用广泛的铜合金。某兴趣小组以黄铜和白铜及其组成金属为例,进行了简单的项目式学习。(1).认识金属的性质锌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锌薄膜。一些
14、金属制品可采用镀锌的方法来防锈,其原理是_。按如图方案探究铜、锌、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观察到试管 a 中缓慢产生气泡,试管 b 中无明显现象,试管 c 中的现象是_。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金属镍呈银白色,NiCl2和NiSO4溶液都呈绿色)(2).认识合金的组成和性能合金因组分不同,性能和用途有差异。黄铜呈黄色,塑性好,适用于制造线材、管材等:白铜呈银白色,耐腐蚀,适用于制造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等。验证黄铜和白铜中金属成分不同的化学方法是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我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1 元、5 角和 1 角硬币的材料分别为钢芯镀镍、钢芯镀铜、铝合金,请分析铸造硬币的金
15、属材料除考虑成本、环保、美观、安全以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答两点)(3).认识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的方法与金属的性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湿法治铜为我国首创,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得铜,化学方程式为_。碳热还原硫化锌能制备单质锌,主要发生的反应有:222ZnS+3O2ZnO+2SO高温,2ZnO+COZn+CO高温,100 万吨含硫化锌 48.5%的闪锌矿,理论上最多能炼出含锌 90%的粗锌质量为_万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了内部金属.生成红色固体、溶液变为绿色.锌镍铜(2).向硫酸镍溶液中分别加入两种合金,溶液由绿色变为无色的为黄铜合金,没有明显
16、变化的为白铜合金.有一定的硬度、耐腐蚀(3).44=Fe+CuSOFeSO+Cu.36.117.酸碱中和反应是两类物质的一类反应。某班同学分为五个小组对该类反应进行探究。(1).分组探究,收集证据第一组观察到_的现象,证明反应发生了。第二组将稀硫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测得该过程中温度升高。经讨论分析,此现象不能作为该反应发生的证据,理由是_。第三组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回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第四组将所选的酸碱溶液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固体_g,证明该反应发
17、生了。第五组将所选的酸碱溶液充分混合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Na2CO3溶液,烧杯中溶液质量与滴加 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第五组坐标图所示。图示信息_(填“能”或“不能”)作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证据,理由是_。(2).得出结论,解释应用通过探究可知,不同的酸和不同的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该类反应的共性是:不同酸中的 H+和不同碱中的 OH-相互作用生成水分子,此类反应有广泛的用途,如农业上常用_改良酸性土壤。(填一种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也会升高.332NaOH+HNO=NaNO+H O.2.4.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盐酸质量小于原盐酸的质量(2).熟石灰(或 Ca(OH)2)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 900 万精品解析试题。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钱老师 QQ:537008204曹老师 QQ:71300063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