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21页)2016 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满分分,满分 36 分)分)1(6 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2(6 分)离子泵是一种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
2、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6 分)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6 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体的合成需
3、要消耗 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5(6 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第 2页(共 21页)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6(6 分)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
4、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39 分)分)7(10 分)有关 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 来标记 DNA 分子用、和表示 ATP 或 dA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PP或 dAPPP)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 末端上,同时产生 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 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32P
5、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 的(填“”“”或”)位上(2)若用带有32P 标记的 dATP 作为 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上,则带有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 的(填“”“”或”)位上(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 DNA 分子的两条链用32P 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是8(8 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
6、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 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 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第 3页(共 21页)是;(2)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填“CO2浓度”或“O2浓度”)(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 T 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9(9 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
7、物乙后,可引起乙的 B 淋巴细胞破裂,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答出两点即可)10(12 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
8、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 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第 4页(共 21页)生物生物-选修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技术实践 11(15 分)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
9、,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制作无菌平板;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将各组平板置于 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若要完成步骤,该培养基中的成分 X 通常是。(2)步骤中,实验组的操作是。(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 36 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 6 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10、)。生物生物-选修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15 分)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 DNA 插入到 Ampr或 Tet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 BamHI 酶切后,与用 BamHI 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 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答出两点即可)
11、。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第 5页(共 21页)(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并且和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的固体培养基。(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 DNA 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第 6页(共 21页)2016 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
12、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满分分,满分 36 分)分)1(6 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菁优网版 权所有【专题】44:对比分析法;516:细胞器;51I: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
13、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 和 RNA)和蛋白质等物质2、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中含少量 DNA),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含少量 RNA)3、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能合成 ATP;在叶绿体的基质进行暗反应,可进行 CO2的固定【解答】解:A、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A 错误;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少量)两类核酸,B 正确;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有氧呼吸酶,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在叶绿体的基质可进行 CO2的固定,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14、上能合成 ATP,D错误。故选:B。第 7页(共 21页)【点评】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基础题,难度适中2(6 分)离子泵是一种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菁优网版 权所有【专题】45:信息转化法;518:物质跨膜运输【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
15、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分析题文: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解答】解: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 错误;B、离子泵的运输类型属性是主动运输,运输方向为逆向,B 错误;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减少能量的供应,进而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 正确;D、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错误。故
16、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三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结合题干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第 8页(共 21页)理解层次的考查3(6 分)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考点】J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菁优网版 权所有【专题】33:归纳推理;542:酶的应用【
17、分析】(1)酶活力的含义: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酶的活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者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例如,通过测定单位时问内麦芽糖的生成量来检测淀粉酶的活力 由于麦芽糖与 3,5 一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能生成黄褐色产物,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色,可以测出麦芽糖的生成量 另外,还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消耗量来检测淀粉酶的活力【解答】解:测定酶活性实验操作中,体积最大的物质一般最先加入;对反应条件最敏感的试剂一般最后加入。故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底物,最后加入酶,然后立即混匀保温,并开始计时,故 C 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
18、本题主要考查酶活力测定的方法步骤,难度较低,考生识记即可4(6 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第 9页(共 21页)【考点】D1: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菁优网版 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3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动物细胞产生 ATP 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产生 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TP 是细胞
19、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过程一般与 ATP 水解相偶联,放能过程一般与 ATP 合成相偶联。【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神经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A 正确;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 ATP,B 错误;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合成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需要消耗 ATP,C正确;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外流,需要消耗ATP,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场所,神经调节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
20、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5(6 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菁优网版 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38: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
21、、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第 10页(共 21页)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 正确;B、能量不能反复利用,B 错误;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 正确;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 正确。故选
22、: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6 分)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菁优网版 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2D:人类遗传病【
23、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 D 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第 11页(共 21页)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 Y 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解答】解:A、常染色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全国 统一 高考 生物试卷 新课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