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2).pdf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2).pdf(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方工程施工方案XX 工程公司年月日1目录第一章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4 4第一节工程概况.4第二节设计依据及原则.4第三节场区周边条件及地质、水文条件.6第四节基坑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8第二章第二章基坑测量施工方案基坑测量施工方案.1212第一节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12第二节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12第三节测量定位放线的具体措施.15第三章第三章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1818第一节护坡方案设计的特点.18第二节护坡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18第三节基坑边坡支护方案的确定.18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方案.20第五节基坑支护施工方案.23第四章第四章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2、土方工程施工方案.3434第一节土方施工准备.34第二节挖土施工测量.35第三节土方施工方案.35第四节土方运输的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38第五章第五章工程监测与信息施工工程监测与信息施工.4040第一节工程的监测项目.40第二节监测方案的确定.40第六章第六章基坑总体施工安排基坑总体施工安排.4343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43第二节施工准备.46第三节施工区域划分及施工部署.482第四节施工资源配置及进场计划.50第五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53第七章第七章施工中与相关方的配合措施施工中与相关方的配合措施.5555第一节 与总承包单位的施工配合.55第二节 与设计单位的施工配合.55第三节 与监理
3、单位的施工配合.56第四节 我方需承担的其它工作.57第八章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5959第一节施工工期.59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59第九章第九章基坑施工的应急预案基坑施工的应急预案.6363第一节总体原则.63第二节应急工作部署.63第三节应急抢险组织机构.63第四节土方支护工程应急救援预案.64第五节破坏管线应急响应预案.65第六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6第七节文物保护应急预案.68第八节抢险物资准备.69第十章第十章 质量控制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7070第一节质量控制要求.70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70第三节基坑施工中的各项检验
4、、试验方案.75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7979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及措施.79第二节文明施工管理.83第十二章第十二章消防、保卫和环保消防、保卫和环保.8686第一节 消防管理.86第二节 环保方案及节水节能扬尘污染控制措施.87第三节 治安保卫管理.913第十三章第十三章雨季施工技术措施雨季施工技术措施.9696第一节 雨季施工的总体原则.96第二节 雨季施工的施工部署.96第三节 雨季施工的准备.96第四节 雨季施工的具体措施方案.974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B 区2建设地点3建设规模建筑面积约为 167407 平方米4工期要求
5、承诺工期:65 日历天5质量等级业主要求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投标承诺合格,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第二节设计依据及原则1招标技术文件图纸序号图纸名称日期1招标文件2006 年2土石方开挖技术资料2006 年3#总平面图2006 年4施工现场周边地下管线位置图2006 年5#地质勘察报告2006 年2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5类 别名称编号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
6、007-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8-88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GB50026-9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范JGJ85-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建筑
7、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文明工地标准6其他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29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YB 9258-9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工程DBJ01-61-2002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03有关文件名称编号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91)京建施字第 124 号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
8、(91)京建施字第 126 号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91)京建施字第 127 号公司有关文件过程控制程序(拆除)安全工作管理办法大气污染控制程序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噪声控制程序施工机械现场环境管理程序第三节场区周边条件及地质、水文条件1.场区周边条件拟建场区位于北京#区,北临#,西接#,东面为#。2.场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场地整体地形平坦,孔口地面标高介于 46.0847.88m 之间。此处地貌单元属于永定河第四纪冲击洪扇的中部地段。2.2 地层岩性7根据本次勘探揭露情况,场地地层主要由人工填土层、新近沉积层、一般第四纪沉积层和第三系基岩组成。依据其物理力学性质,
9、沉积年代等将场区钻探深度 50.00 范围内地基土共分为 7 层。其岩性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2.2.1 人工填土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素填土层:黄褐色,松散稍密,湿,主要由砂质粉土和粘质粉土组成,含少量砖灰渣、碎石,局部夹腐植物。杂填土1层:杂色,松散,稍湿湿,主要由房渣土等建筑垃圾构成,结构松散,成分杂乱。本层综合层厚 0.46.5m,层底标高 41.1647.42m。2.2.2 新近沉积层(1)砂质粉土、粘质粉土层: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氧化铁。粉质粘土1层:褐黄色,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本层分布不稳定,局部缺失。本层综合层厚 0.04.6m,层底标高为 45.2847.22m。(
10、2)细中砂层: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氧化铁,夹少量粘土团。局部夹粉质粘土1夹层。本层分布不稳定,局部缺失。本层综合层厚 0.03.8m,层底标高为 40.7645.62m。2.2.3 一般第四纪沉积层(1)卵石、圆砾层:杂色,稍湿,稍密中密。该层分布较稳定,局部夹有1中砂夹层或透镜体。卵石颗粒变化大,粒径一般为 2040mm,最大约 120mm,细中砂、砂砾填充。卵石呈亚圆形,级配和磨圆度均一般,主要由中风化沉积岩组成。细中砂含量约占 3040%。本层综合层厚 3.37.5m,层底标高为 35.8641.67m。(2)卵石层:杂色,稍湿饱和,中密密实,该层分布较厚且稳定,局部夹有1中砂夹层
11、或透镜体。卵石粒径一般为 3080mm,最大约 180mm,细中砂、砂砾充填,含量约 2530%,卵石呈亚圆形,磨圆度一般,级配良好。主要由微风化未风化的沉积岩来源为主。局部含有漂石,钻进困难。本层可见层厚 25.726.8m,层底标高为 10.6911.16m。2.2.4 第三纪基岩层(1)砾岩层:红棕色,强风化,泥质胶结,砾石成分以火成岩为主,沉积岩次之。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圆形,分选较差,泥质胶结,岩块用手可掰开,胶结物可捏成粉末状。(2)砂岩层:杂色,强风化中风化。本次勘探未钻穿该层。2.3 场地地下水概况82.3.1 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本次勘察在钻探深度 50.00m 范围内揭露一层
12、地下水,以层卵石为主要含水层。勘察期间测量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 25.7028.30m,静止水位标高 19.7921.79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渗透补给。受地表补给不足及开采过量影响,近年来拟建场区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年升降幅度为 1.002.00m。2.3.2 历年水位情况概述根据北京地区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近三至五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约为 27.00m。2.3.3 地下水腐蚀性问题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本工程基底标高为 26.85m,由此可知,本工程无需降水。第四节基坑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1发包人特定的社
13、会身份以及本工程的地理位置所在,决定了本工程无论对四周已入住的客户还是潜在的客户来讲都至关重要,进而有可能影响到发包人的经济利益。因此,本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高、社会影响大。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如何通过严格的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把本工程建成一流的建筑精品,是本工程的核心任务。施工对策:在土方开挖、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的要求的实现。1.1 企业重视:1.1.1 组织上,选派素质高、参与过同类工程施工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具有国家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配备一支作风好、技术精、能打硬仗的施工人员承担施工,并成立技术专家组,通过
14、工况计算对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进行指导与监督。1.1.2 质量管理制度上,作为通过 ISO9000 系列认证的企业,已经对质量控制的各要素(项目班子组织、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后回访服务等)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因此,进场后,项目根据 ISO9000 系列标准和程序文件,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创优计划。按照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严格奖罚的原则,以过程精品确保精品工程。91.2 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分解、量化总体质量目标,使总体质量目标融于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之中;将总体质量目标分解为各阶段质量目标,通过对各分解目标的控制来确保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15、1.3 强化质量节点控制、消除质量通病:针对同类工程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设立若干质量控制点(护坡桩施工质量控制、预应力锚杆施工质量控制、土方开挖质量控制、土钉墙施工质量控制等),开展过程质量管理,进行 QC 活动,防止质量通病的出现。1.4 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根据在以往同类工程创优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三检”制、质量会诊制、挂牌施工制、定岗负责制、标签制、成品保护制、培训制、奖惩制,样板引路制。以此来促使参与本工程建设的每个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一丝不苟、尽善尽美。1.5 强化项目预控、过程控制:施工前,对能对质量造成影响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位提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主要为基坑
16、支护施工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等),作到事先有预控,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管理人员在跟班作业中严格按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过程检验。2.本工程中土方工程量非常大,达 28 万立方米,是顺利完成整个工程保证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但现场的工作面较为分散,各工作面受其他工序施工的制约,出土街道车辆拥挤,难以顺畅行驶;工期短,土方施工强度较高;挖土工作面受土钉墙和锚杆支护施工的制约,以及环保管制较严格等,需合理组织施工,才能使工程开展流水施工,土方施工要为护坡桩施工创造工作面,护坡桩施工、锚杆施工在土方施工中间插入,影响了土方施工的连续性。施工对策:2.1 精心规划和部署,抓关键线路,科学组织施工,使项目各项
17、生产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后序工作能提前穿插施工。即土方、土钉墙、护坡桩、预应力锚杆等各道工序合理的穿插,周边为支护结构预留出工作面,避免与中心区土方开挖相互影响。2.2 分为 2 个施工区域采用流水段施工,配备多班组展开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2.3 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每一工序一次成优,为下一工序的插入创造条件。2.4 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项目计划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定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考察、进场和抽样见证检测时间计划。建立科学、严谨的计划管理体系。2.5 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工程投标期间,技术部会同拟参与本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图纸、熟悉现场,作好技术准备;利用本次投标图纸进行部
18、分材料备料准10备,并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达成初步协议,以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备料工作。2.6 加强同业主、现场监理工程师、设计院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共识。2.7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每天工作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因雨、大风及低温等恶劣天气造成的进度影响。2.8 各个专业队伍必须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使工程有序施工。2.9 组织工程材料进场,土钉钢筋笼及钢绞线的制作、运输,到现场的施工准备、成桩、土钉墙的喷射、编网等各种工序繁多,必须紧密衔接、穿插流水,人员、机械配备充足,才能按期保证完成。2.10 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并且专款专用,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机具与器具、材料的
19、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基坑施工中面积较大,可多条线同时施工,布置 6 台挖土机、50 辆运土车进行施工。2.11 土方施工中,由于道路狭窄、车流量大及交通管制等问题,会对土方运输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多项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以确保土方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2.12 开工前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和渣土消纳证,使整个工程的土方施工合法化。2.13 设置专门的交通疏导队到土方运输的沿途道路进行运土车辆及社会车辆进行疏导,提前与交通队进行沟通,请交通队的同志协助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2.14 对施工现场出入口进行有效管理,为保证交通的通畅,交通拥堵时,白天少量出土挖土机负责修好现场道路,配合好
20、其它各道工序的施工,给夜间出土提供有力的保证。夜间起动尽量多的机械设备大批量出土。但要保证夜间施工的安静,不可干扰周边居民的休息。2.15 大门及收尾坡道采用 12.0m 宽,保证双行车道。2.16 由于本工程面积较大,坑内有足够的空间行车和挖土。根据这一特点,我方在坑内形成土方运输的环线,减少等候时间、提高效率。设专门人员观察场区内、外的交通情况,并进行土方运输车的现场疏导工作。2.17 对挖土机及土方运输车在进场前做一次彻底的检修,保证开工期间的土方机械正常运转,挑选专业的挖土、保洁队伍,落实好土方施工的足够劳动力。3基坑面积大,深度深,给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带来了困难。施工对策:113.
21、1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可知层以下为卵石层,对于当前常用的几种机械成孔工艺来说,均不太适合。因此,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工艺,可有效解决机械成孔困难的问题。3.2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采用经有关部门鉴定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结合我方的施工经验,并经过专家的论证。4施工中对噪音、粉尘等环保要求较高。施工对策:4.1 现场配置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对土方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并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出现场。4.2 土方出入口位置设置洗车池,避免土方车辆污染马路。路面遗洒污染严重时,采用冲洗台冲刷。4.3 污水、废气达标排放,控制施工扬尘,施工现场噪声符合法
22、规要求,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浪费,减少油漆污染,降低材料消费,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品、化学品,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4.4 环境指标:施工废水达标排放,生活、办公区废水达标排放。锅炉烟尘排放符合北京市标准,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符合北京市标准,检测合格率 100%,施工现场目测无扬尘,土方渣土运输百分百采用封闭式车辆。施工现场场界噪声:白天施工噪音不高于 80分贝,夜间施工噪音不高于 50 分贝;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率 80%,有毒有害废弃物集中存放,定点消纳。加强管理,消除火灾、爆炸隐患,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向全体员工宣传公司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宣传环
23、境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5.5 所有土堆、材料采取加盖防止粉尘污染的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施工中搅拌等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的工序,采取喷水、隔离等压尘措施。所有环保设施(如工地出口处设置的车辆清洗设施)报环境监理工程师验收。5.6 从遏止噪声源入手,尽可能改善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以降低噪声,以噪声小的机械代替大的机械。现场使用空压机等应设置于设备工棚内隔声间或用吸音材料封闭。12第二章基坑测量施工方案第一节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1施工周边场地狭小,控制桩布设较为困难。且施工需占用场地内较大面积,这样就要对控制桩位进行保护,以保证控制桩的精度。2建筑规模大,基础开挖深度达 21m,对平面
24、和立面上的控制难度较大。控制桩所在地坪与基坑下侧的护坡桩、基坑施工作业面层高差较大;又由于工期紧张,现场需进入多台机械设备大面积同时作业,施工作业面紧张,仪器通视条件较差,仅用传统的施工放样方法大面积施放桩位,很难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坐标控制难度大,需要用计算机解算测设数据,配合全站仪施测。3.现场布设的控制桩间距较大,施工测量时须要有一个整体概念,现场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4周边道路下侧存在大量市政管线,对其须做等级较高的变形测量。第二节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1测量的工作内容:1.1 在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单位办理红线桩和高程点的交接及复测工作,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1.2 施放
25、基坑上口线、结构线、护坡桩中心线等,并控制好基坑各部分的开挖标高,特别是靠近支护结构时,要控制好土钉及锚杆的立面位置和护坡桩的桩顶标高。2.技术准备2.1 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2.2 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基坑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2.3 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进行核算。2.4 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2.5 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3.仪器设备的准备3.1 准备各种测量用记录、表格。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133.2 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2 土方工程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