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报告.pdf
《城市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报告.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1 区域区域定位定位与与产业产业选择选择专题研究专题研究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3 目目 录录 1.区域发展背景分析区域发展背景分析 1 1.1 发展背景与发展机遇 1 1.2 区域竞争力分析 2 1.3 城市性质定位 8 2.经济概况经济概况 12 2.1 综合实力 12 2.2 发展阶段 13 3.产业现状特征产业现状特征 14 3.1 部门特征 14 3.2 结构特征 16 3.3 空间特征 17 4.现状问题现状问题 18 4.1 旅游资源优势未发挥,发展较滞后 18
2、4.2 工业能耗高,产业关联性不强 19 4.3 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缓慢 20 5.区域发展要求区域发展要求 21 5.1 东部城市群规划对湟源产业发展要求 21 5.2 西宁市域产业统筹对湟源县产业发展要求 24 6.发发展条件评价展条件评价 26 6.1 发展优势 26 6.2 发展劣势 27 7.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思路 30 7.1 第一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延伸 30 7.2 第二产业:园区集聚、绿色低碳 30 7.3 第三产业:提升水平、文旅结合 30 8.产业体系构建与重点产业分析产业体系构建与重点产业分析 31 8.1 产业发展路径 31 8.2 产业选择 32 8.3 重
3、点产业分析 32 9.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 42 9.1 一核 42 9.2 两带 42 9.3 三园 42 9.4 四区 43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1 1.区域发展背景分析区域发展背景分析 1.11.1 发展背景与发展机遇发展背景与发展机遇 1.1.1 国家层面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政策机遇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确定陇海兰新发展轴作为横跨欧亚两大洲、沟通三大洋的重要区域性联络通道,是加强我国东、西部协作的重要通道,湟源正处于这条发展轴上。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政策倾斜、生态保护投入方面的倾斜),以
4、及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方兴未艾(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作为东部城市群生态环境和城市特色最为优越的城市,湟源县将成为西宁城市职能分解和旅游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城市发展的潜力巨大。1.1.2 兰西经济区南向辐射带的门户城市之一 兰西经济区,是指以兰州市、西宁市为中心,主要包括兰州市、西宁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海东地区等地州市的经济地区。根据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全国规划十四个重点城镇群,兰西城镇群在列,定位为西部发展的重要地区。在兰西经济区“两圈、一轴、五辐射、五互动”结构中,湟源位于两圈之一的西宁都市经济圈范畴内。1.1.3 东部城市群与西宁层面积极融入西宁经济圈
5、和东部城市群(1 1)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 2010 年由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着重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城市群的建设,加快全省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东部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为:“一核一带一圈”。其中“一核”指西宁市城区;“一带”指沿湟水流域轴线型城镇发展带,同时也是“四区两带一线”中沿湟水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西宁产业梯级转移的重要地区;“一圈”指以西宁市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主要包括大通、湟中、湟源、平安、乐都、互助、民和七县。湟源位于东部城市群的“一带一圈”之
6、内,在湟水流域轴线型城镇发展带中拥有重要的地位。(2 2)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20112011-20302030)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的规划重点是“三个布局、两个保护和一个管制”,即:对城市群区域的城镇、产业和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对城市群区域的资源和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对城市群区域的空间资源进行科学划定和管制。在城镇体系空间规划中,继续保持“一核一带一圈”的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框架,并形成“一主一副两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该规划对湟源县从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城镇体系职能定位、产业发展布局、城乡交通一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
7、30年)2 体化等方面都提出了发展要求。(3 3)西宁市西宁市 20302030 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 西宁市 2030 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核驱动,双星拱卫,沿轴集聚”。“一核”即西宁中心城市;“双星拱卫”指大通桥头镇、湟源城关镇两个县城;“沿轴集聚”即加强主要发展轴线上城镇的产业经济联系和服务设施共享,逐步撤并生态敏感的高海拔地区居民点,实行非均衡的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策略。湟源县作为西宁市的两大卫星城镇之一,不仅要承接西宁市的产业转移,而且作为西宁青海湖上重要的旅游节点城镇,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西宁市的空间发展布局结构,从城镇职能、产业定位
8、、旅游发展上为湟源县的总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湟源未来的城市定位和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契机。1.21.2 区域竞争力分析区域竞争力分析 1.2.1 评价范围及评价方法 根据对湟源及相关城市的初步判断,选择经济、社会、交通、资源作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因此,竞争力评价也就基于此四个方面展开。考虑地缘因素,共计 10 个评价单元参与评价,使用 24 个评价因子采用加权评分法进行评价。具体参与评价的区域如下:东部城市群七县:平安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湟中县、大通县、民和回族士族自治县、湟源县。紧邻湟源的三县:海晏县、共和县和贵德县。表1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个
9、数 经济竞争力 (10)经济质量 地区生产总值 4 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经济规模 第一产业增加值 3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经济结构 非农产业占 GDP 比重 1 地方财政水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社会竞争力 (6)生活质量 农民人均纯收入 2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卫生 万人医院、卫生院病床数 1 教育 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 1 人口 人口密度 1 城镇发展 非农业人口比重 1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3 交通竞争力 (2)交通区位 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衔接 1 公
10、路交通 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1 资源竞争力 (6)农产品资源 粮食产量 3 油料产量 肉类产量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类别、等级及数量 1 劳动力资源 人口规模 2 乡村从业人员数量 1.2.2 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1 1)经济竞争力经济竞争力 从经济竞争力来看,湟源县总体经济竞争力较弱,在各县比较中处于末位。细分来看,除经济结构(6/10)位次偏中外,经济质量(9/10)、经济规模(8/10)、财政水平(8/10)等方面都处于下游水平。图图 1 1 各县各县 GDPGDP 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 图图 2 2 各县人均各县人均 GDPGDP 图图 3 3 各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各县人均
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图图 4 4 各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4 图图 5 5 各县经济竞争力得分比较各县经济竞争力得分比较 (2 2)社会竞争力社会竞争力 从社会竞争力来看,湟源县社会经济竞争力在各县比较中处于下游水平,位于第七位。其中,卫生水平(3/10)和非农人口比重(4/10)位次靠前,而生活质量(8/10)、人口密度(7/10)、教育(8/10)等位序较靠后。图图 6 6 各县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各县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图图 7 7 各县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各县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
12、 图图 8 8 各县各县农民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均纯收入 图图 9 9 各县各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5 图图 10 10 各县各县非农业人口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 图图 11 11 各县各县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图图 12 12 各县社会竞争力得分比较各县社会竞争力得分比较 (3 3)交通竞争力交通竞争力 湟源县位于两条进藏线路的 T 形交叉口,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同时,湟源县位于西宁一小时经济圈内,且县域境内有铁路及高等级公路通过。因此,从交通竞争力来看,湟源在各县比较中处于上游水平,位于第三位,仅次于平安县和大通
13、县。图图 13 13 各县交通竞争力得分比较各县交通竞争力得分比较 图图 14 14 各县县域高等级公路里程占全部公路各县县域高等级公路里程占全部公路里程比重里程比重 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6 表2 各县交通条件评价 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衔接 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湟源县 4 4 湟中县 5 2 大通县 5 4 海晏县 2 4 共和县 2 2 贵德县 1 1 互助县 4 3 平安县 5 5 乐都县 4 4 民和县 3 4 注: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衔接,主要指与西宁或者兰州的交通衔接;交通设施条件主要指拥有机场、铁路站场、高速公路、省道的数量。(4 4)
14、资源竞争力资源竞争力 湟源县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较丰富,在各县比较中处于中游水平;而肉类、粮食、油料等农产品资源位次较靠后,位于第八位。综合来看,湟源县资源竞争力处于中下游水平。图图 15 15 各县肉类产量各县肉类产量 图图 16 16 各县粮食产量各县粮食产量 图图 17 17 各县资各县资源竞争力得分比较源竞争力得分比较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7(5 5)小结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判断,在东部城市群七县和与湟源相邻的三县中,湟源的经济竞争、社会竞争力和资源竞争力都比较弱,仅交通竞争力的优势相对较明显。表3 区域竞争力评价小结 指标大类 湟源
15、位序 总结 经济竞争力 10/10 经济质量欠佳,经济规模较小,财政收入低,经济结构还有待优化 社会竞争力 8/10 农民生活收入水平低,公共设施尚薄弱,但城镇化率相对较高 交通竞争力 3/10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善,是未来县域发展的核心要素 资源竞争力 7/10 文化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优势,但农产品资源、人口、劳动力资源并不具有优势 1.2.3 湟源县竞争力提升路径 区域竞争力评价表明,湟源县目前所具备的较突出优势为交通区位优势。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利用优势资源,吸引企业集聚来提升经济竞争力。基于经济实力提升,改善社会服务设施水平,提高社会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提升形成良性
16、互动。(1)重点突出湟源县域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较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优势。(2)完善铁路客货运站及站场设施,对高速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完善县域公路网,进一步提升县域交通竞争力。(3)增加社会服务设施投入,提升服务设施水平,提高社会竞争力,与县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4)突出旅游和交通区位优势,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旅游和特色农牧产品资源,提升经济竞争力。图图 18 18 湟源县区域竞争力提升途径湟源县区域竞争力提升途径 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8 1.31.3 城市性质定位城市性质定位 1.3.1 历版总规城市性质及相关规划中的城市定位(1 1)
17、历版总体规划城市性质历版总体规划城市性质 湟源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城市性质:湟源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省会西宁市的卫星城,以畜产品加工、民族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的交通枢纽型城镇。青海省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城市性质:湟源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省会西宁市的卫星城,以文化、休闲、旅游、商贸服务为主的生态型高原宜居文化古城。(2 2)相关规划中的城市定位相关规划中的城市定位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城市定位:农畜产品加工贸易为重要职能的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城市。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城乡一体化规划 城市定位:省会西宁市的卫星城,交通枢纽型
18、城镇,重点发展高原绿色农牧业、新兴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和高原商贸业。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城市定位:县级政治、经济、文教和金融中心,主要职能包括行政、商业、旅游、科教、特色产业和交通枢纽。1.3.2 湟源县城市性质与职能(1 1)湟源县城市性质:)湟源县城市性质:湟水源头文化古城,以古城风貌和高原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型城镇。(2 2)湟源县城市职能)湟源县城市职能 本次规划城市职能重点突出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绿色产业三个方面。文化特质突出的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服务中心:环青海湖旅游圈旅游服务节点,湟水河源头与古城文化体验旅游基地,高原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基地,西部自驾游服务节点,西宁
19、郊区休闲旅游基地;青海省东部城市群与西部交汇处的交通物流节点:西宁通往藏区的交通节点,区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青海省东部城市群绿色产业基地:东部城市群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农牧产品加工基地,特色旅游产品加工基地。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9 1.3.3 发展目标(1 1)发展总目标发展总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立足青海省东部城市群、西宁都市区、青海湖旅游圈,把湟源县建设成为青海省文化旅游名城、高原河谷地带的山水特色城镇。(2 2)分项发展目标分项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2015 年,湟源县生
20、产总值实现 28 亿元,年均增长 1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4:50:36,人均 GDP 达到 20000 元;2030 年生产总值达到 126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8:39:53,人均 GDP 超过 80000 元。社会发展目标 生活水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6%。教育: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至规划期末,教育整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县 15 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9 年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医疗:逐
21、步建立起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全县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家的平均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卫生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住房: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与管理,落实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制度,做好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社会保障: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环境与居住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建设目标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15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 42%,2030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 58%。2015 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 6.1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8.44
22、平方公里;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 6.6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9.52 平方公里;2030 年城区人口达到 8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11.98 平方公里。建设彰显地区文化底蕴,风貌环境重塑,地域文化凸显的人文湟源县。环境建设目标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做好污染源治理再提高工程,搞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巩固城区环境按功能区达标的成果,逐步实现蓝天、碧水和绿地的目标,促进居民由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培育一代有理想、有文化、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23、)10 表4 湟源县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表 指标分类 指标名称说明 现状值 2011 年 发展指标 指标类型 适用范围 2015 年 2030 年 经济指标 经济实力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 19.75亿元 28 亿元 126 亿元 引导型 县域 人均 GDP 14396 元 20000 元 80000 元 引导型 县域 经济结构指标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29.1%36%53%引导型 县域 土地产出率指标 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增加值 10 亿元 25 亿元 控制型 中心城区 社会人文指标 人口指标 县域总人口规模 14 万人 14.4 万人 15.8 万人 引导型 县域 城镇化水平 34.2%4
24、2%58%引导型 县域 中心城区人口 4.45 万人 6.1 万人 8 万人 控制型 中心城区 医疗指标 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 14 个/17人 25 个/26人 35 个/30人 控制型 县域 教育指标 九年义务教务学校数量及服务半径 8 所 10 所,500米 12 所以上,500 米 控制型 中心城区 初中毕业升学率-75%80%控制型 县域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 40 控制型 县域 居住指标 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15 平方米 20 平方米 25 平方米 控制型 中心城区 就业指标 预期平均就业年限 22 25 30 引导型 中心城区 公交指标 公交出
25、行率 10%10%20%控制型 中心城区 公共服务指标 人均公共服务用地面积 17.0 平方米 17.5 平方米 18.4 平方米 控制型 中心城区 人均避难场所用地-1.5 平方米 2 平方米 控制型 县域 能源指标 万元 GDP 能耗水平-降 10%降 50%控制型 县域 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区域定位与产业选择专题研究 11 资源 指标 能源结构及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煤炭为主 煤炭、天然气为主 煤炭、天然气为主,新能源为辅 引导型 县域 土地资源指标 人均建设用地 119.7 平方米 138.4 平方米 149.8 平方米 控制型 中心城区 环境指标 生态指标 森林覆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区域 定位 产业 选择 专题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