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节3.4力的合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
《第3章第4节3.4力的合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第4节3.4力的合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 3.4 力的合成一、教材分析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力的合成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都无从谈起.力的合成是矢量的合成,是为以后物体受力分析作准备的一节课,理解力的合成需要掌握一种方法,那就是等效的方法.这节课从实验入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这样容易使学生接受.通过实验和多个实例说明一个事实:由于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变量或者运动状态的改变跟一个力作用在这个物体上时,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变量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相同.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教学,可以在初步的矢量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可以先
2、进行在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然后再进行互成角度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出,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对于共点力的教学,重点在于利用演示实验和生活实例,形象地对比共点力和非共点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共点力的图景.本节是学生未接触过的全新内容.等效观点、力的合成等内容,学生都感到别扭.如果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掌握不好,后续课程中的合成、电场磁场的叠加就不能得心应手.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2.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3.会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进行力的合成.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3.树立等效观点,形成等效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处理问题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2/5 3.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三、教学重点1.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2.
4、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四、教学难点运用等效替代思想理解合力概念是难点.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据报道,因近日雨水较多路面太滑,一辆拖拉机在某地不慎落入路边的一条水沟,司机闫师傅被压在拖拉机后轮下面的水里,当场昏迷,幸亏附近十几个村民合力抬起车轮把闫师傅救出来抬到岸上才使闫师傅及时脱险.除了十几个村民抬起拖拉机外,我们还可以用吊车吊起拖拉机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在这个例子中吊车的作用效果与十几个村民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实验导入两个女同学把一桶水抬到讲桌上,然后再让一个男同学自己把水提到讲桌上.在这个实验中两个女同学对水桶的作用效果和一个男同学的作用效果相同.推进新课一、力的合成一个力与几个力产生了同
5、样的效果,可以用这一个力代替那几个力,这一个力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是这一个力的分力.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求几个力的合力的方法.演示 1: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悬挂一个钩码,拉力分别为F1和 F2;再用一个弹簧秤悬挂同一个钩 码,拉力为F.分析:F1和 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 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即均使钩码处于静止状态.由于力 F 产生的效果与力F1和 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力F 就叫做力F1和 F2的合力.这种等效代替的
6、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都无从谈起力的合成是矢量的合成是为以后物体受力分析作准备的一节课理解力的合成需要掌握一种方法那就是等效的方法节课从实验入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这样容易使学的改变跟一个力作用在这个物体上时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变量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相同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教学可以在初步的矢量合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可以先进行在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然后再进行互成角度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验和生活实例形象地对比共点力和非共点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共点力的图景本节是学生未接触过的全新内容等效观点力的合成等内容学生都感到别扭如果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掌握不好后续课
7、程中的合成电场磁场的叠加就不能得3/5 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是否有关?如果有关,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实验设计:一根橡皮条,使其伸长一定的长度,可以用一个力F 作用,也可以用2 个力 F1和 F2同时作用.如能想办法确定F1和 F2以及 F 的大小和方向,就可知 F 与 F1和 F2间的关系.演示 2:将如图3-4-1 所示实验装置安装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板上.橡皮条 GE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直线 GC伸长了 EO这样的长度,若撤去 F1和 F2用 一个力 F 作用在橡皮条上,使橡皮条沿着相同的直线伸长相同的长度,则力F 对橡皮条产生的效果跟
8、力F1和 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力 F 等于 F1和 F2的合力,在力 F1和 F2的方向上各作线段OA 和 OB,根据选定的标度,使它们的长度分别表示力F1和 F2的大小,再沿力F的方向作线段OC,根据选定的标度,使OC的 长度表示F 的大小.图 3-4-1 学生实验:将白纸钉在方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橡皮筋,用两只弹簧秤同时用力互成角度地沿规定方向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长到O 点,记下此时两弹簧秤的示数,这就是分力的大小,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也把橡皮筋拉到位置O,弹簧秤的读数就是合力的大小,细绳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用力的图示作出这3 个 力观察找出3 个力之间的关系演示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4 合成 教案 新人 必修 中学 教育 高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