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及二次构件样板工艺设计要求_建筑-钢结构.pdf
《砌体及二次构件样板工艺设计要求_建筑-钢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及二次构件样板工艺设计要求_建筑-钢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修编-砌体及二次构件样板工艺要求 第一章 关注重点 1 主要问题 1.1 砖的规格、几何尺寸,出场报告、试验报告,浸泡时间及湿度;1.2 拉结筋的规格数量,强度(拉拔试验);1.3 砂浆强度、饱满度,灰缝厚度、顺直度;1.4 墙体垂直、平整度;1.5 预留空洞的位置、标高;1.6 轴线、标高控制;1.7 马牙槎及转角筋控制;1.8 半成品保护。2 业主的主要关注点 2.1 砌筑未完成前:场地干净,墙体轴线、水平线清晰。2.2 施工中:砌体感观(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灰缝),2.3 构造柱(有无涨模、漏浆现象)。2.4 砌体完成后(室内净空,开间尺寸)。3 质量重点 3.1 严禁干砖
2、上墙;3.2 拉结筋的结构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3.3 构造柱的位置、数量;3.4 不得出现通缝;3.5 滚砖角度控制在 45 60之间,砖的排列应由滚砖开始从上往下倒排;3.6 砖排列图应清晰、准确,并标明切砖的位置,方向。第二章、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2.1、工艺流程 楼面测量放线 构造柱、抱框、墙体拉结筋固定 基座混凝土 填充墙砌筑(水电管预埋)构造柱、抱框、水平系梁、过梁钢筋、支模 浇筑混凝土 拆模清理 质量验收。2.2、基层验收、施工放线 1、砌筑基层的楼地面时,浮浆、残渣应清理干净再用水平尺检查其平整度并弹线。2、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应准确,偏差控制在规 X允许 X围内。-.-
3、.可修编-2.3 植筋 1、植入深度控制 砌体与柱或剪力墙的拉结筋,过梁、圈梁、现浇板带钢筋与结构连接及构造柱立筋与上下层连接采用植筋方法,结构胶采用合格的结构胶,植入深度不小于 12d(6 拉结筋按 80mm 施工),间距 500mm。2、植筋胶及拉拔试验 钻孔应用吹风机清理干净,保证钻孔深度,植筋必须经过拉拔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筋的规格数量强度拉拔试验砂浆强度饱满度灰缝厚度顺直度墙体垂直平整度预留空洞的位置标高轴线标高控制马牙槎及转角筋控制半成品保护业主的主要关注点砌筑未完成前场地干净墙体轴线水平线清晰施工中砌体感观平整度垂直否满足要求构造柱的位置数量不得出现通缝滚砖角度控制在之
4、间砖的排列应由滚砖开始从上往下倒排砖排列图应清晰准确并标明切砖的位置方向第二章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工艺流程楼面测量放线构造柱抱框墙体拉结筋固定基座混凝基层的楼地面时浮浆残渣应清理干净再用水平尺检查其平整度并弹线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应准确偏差控制在规允许围内可修编植筋植入深度控制砌体与柱或剪力墙的拉结筋过梁圈梁现浇板带钢筋与结构连接及构造柱立筋与-.-.可修编-2.4 填充墙砌体 1、常温状态下,烧结砖应在砌筑前 12d 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 10%15%,严禁干砖上墙砌筑;2、根据墙体尺寸和砌块规格,妥善安排砌筑平面排块设计,斜砌砖角度控制在 45 60之间,砖的排列应由滚砖开始从上往下倒
5、排,尽可能地减少现场切割量。3、立皮数杆:宜采用 30 40 木料制作,皮数杆上注明门窗洞口、拉结筋、圈梁等的尺寸标高。皮数杆宜在门窗和砌体转角处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 50 毫米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4、根据最下面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楼板结构或室内地坪出现偏差时应预先用 1:2 水泥砂浆找平,若水平灰缝厚度超过 20 毫米,用 C25 细石混凝土找平。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5、拉结筋设置:沿高度每 600mm 设通长 26。当填充墙厚度大于 240mm 是,拉结筋宜配置 36 拉结筋。6、填充墙与框梁柱(或
6、剪力墙)的拉结筋全长拉通;填充墙顶部与梁板的连接采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当填充墙的高度超过 4m 时,应在半高处设置水平系梁,当填充墙的长度超过 5m 或层高的两倍时,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7、砌筑时按墙长度尺寸和砌块的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够整块时可以锯割成需要的尺寸,要求搭接长度不小于块体长度的 13(600 13mm),并且不小于 200mm。灰缝控制竖缝宽 20mm,水平灰缝 15mm 为宜。当最下一皮的水平灰缝厚度大于 20mm 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砌筑时,满铺满挤,上下丁字错缝,正反手墙面均进行勾缝处理,保证灰缝宽度厚度均匀,横平竖直,灰浆饱满,饱满度不小于 80%。横
7、向灰缝的一次性铺灰长度不应大于 2 米,竖向灰缝应采用临时内外夹板夹紧后灰浆灌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 13。砂浆标号按设计规定。8、加气砼砌块墙与结构剪力墙柱连接处,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设计无要求时,竖向间距为 0.5m,埋压 26 钢筋,拉结筋的末端应做 40mm 长 90弯钩,与墙体内通长接筋绑扎搭接。平铺在水平灰缝内。未预留拉结筋部位,需进行植筋作业。9、有抗震要求的加气砼砌块墙按设计要求应设置构造柱、圈梁,构造柱的宽度由设计确定,留设马牙槎,马牙槎宜先退后进,进退尺寸不小于 60mm,上下一致。外围填充墙在半层处设系梁一道。电梯井四角砌块墙体内加设构造柱,电梯井四边砌块墙
8、体圈梁按电梯厂家图要求加设圈梁。确保墙体的整体稳定性。10、砌筑样板如下图:筋的规格数量强度拉拔试验砂浆强度饱满度灰缝厚度顺直度墙体垂直平整度预留空洞的位置标高轴线标高控制马牙槎及转角筋控制半成品保护业主的主要关注点砌筑未完成前场地干净墙体轴线水平线清晰施工中砌体感观平整度垂直否满足要求构造柱的位置数量不得出现通缝滚砖角度控制在之间砖的排列应由滚砖开始从上往下倒排砖排列图应清晰准确并标明切砖的位置方向第二章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工艺流程楼面测量放线构造柱抱框墙体拉结筋固定基座混凝基层的楼地面时浮浆残渣应清理干净再用水平尺检查其平整度并弹线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应准确偏差控制在规允许围内可修编植
9、筋植入深度控制砌体与柱或剪力墙的拉结筋过梁圈梁现浇板带钢筋与结构连接及构造柱立筋与-.-.可修编-2.5 构造柱 1、构造柱的位置 宽度大于 1.5m 的门窗洞口的两侧。独立墙体的端部。当墙体长度超过 8m 或 2 倍墙高时(图纸要求),应在墙角、中间部位、端部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中距层高。“L”、“T”、“+”形墙体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其他设计及规 X要求设置构造柱的部位。2、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墙厚 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为 412,(图纸会审商定)。构造柱应与楼层圈梁、腰梁或混凝土腰带锚固。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设置落灰斗(如下图)。5
10、 沿墙高度每隔 500mm 设置 26 拉结钢筋,钢筋按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 700mm 设置。筋的规格数量强度拉拔试验砂浆强度饱满度灰缝厚度顺直度墙体垂直平整度预留空洞的位置标高轴线标高控制马牙槎及转角筋控制半成品保护业主的主要关注点砌筑未完成前场地干净墙体轴线水平线清晰施工中砌体感观平整度垂直否满足要求构造柱的位置数量不得出现通缝滚砖角度控制在之间砖的排列应由滚砖开始从上往下倒排砖排列图应清晰准确并标明切砖的位置方向第二章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工艺流程楼面测量放线构造柱抱框墙体拉结筋固定基座混凝基层的楼地面时浮浆残渣应清理干净再用水平尺检查其平整度并弹线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应准确偏差控制在
11、规允许围内可修编植筋植入深度控制砌体与柱或剪力墙的拉结筋过梁圈梁现浇板带钢筋与结构连接及构造柱立筋与-.-.可修编-3、圈梁、腰梁、窗台配筋带 1)圈梁、腰梁、窗台配筋带位置 窗台配筋带构造: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 120mm,纵筋不少于 412,箍筋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厚度不小于120mm;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 38。圈梁的位置 a.自由端的墙体顶面。b.高度超过 4m 的墙体。c.其他设计及规 X要求设置圈梁的部位。窗台压梁:内外口必须保证 2.cm 高差,外低内高,且压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次 构件 样板 工艺 设计 要求 建筑 钢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