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光与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与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中学教育-中学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光与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源,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理解影子产生的过程。3、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子秘密的兴趣,关注光与影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激趣引入 1、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群有趣又特别的“小动物”(PPT播放手影动物视频),瞧,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2、这些“动物”和你们以前见过的动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是黑色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动物”是物体在光的信息处理上产生的影子,从而提示课题。)3、对于光与影,你能研究什么?(待学生交流后,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认识解光源
2、,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二、认识光源,奠定基础 1、(PPT出示学生熟悉的物体图片,如电灯、月亮、太阳、镜子、火柴、萤火虫等后)提问:它们会发光吗?2、它们都是自己发光吗?(小结梳理,揭示光源的概念: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PPT出示)3、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可以成为光源,比如“教室里的幻灯机打开后可以成为光源”,你能像老师这样举几个例子吗?通过“判断物体是否会发光是否是自己发光揭示光源的概念寻找身边的光源”4 个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并巩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固光源的概念,为后面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奠定基础。三、影子游戏,深入探究 1、(师生共同利用幻灯机的光做
3、影子游戏)提示学生思考:在游戏中你想到了哪些问题?(PPT出示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影子的产生要具备哪些条件?)2、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做手影游戏的情景并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猜测、分析:影子的产生要具备哪几个条件?为什么?3、你能利用手电筒、橡皮等材料或教室里的其他物体设计实验来验证前面的猜测吗?(引导学生想到用手电筒当光源,用桌面或地板等当背景墙,用橡皮或钢笔等物体进行实验。实验后让学生小结影子产生的条件。)4、(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认识影子产生的条件包括光源、物体、背景墙 3个条件)提示学生思考:这 3 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怎样控制实验条件的变化进行研究呢?(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然后通过课件出示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与影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中学 教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