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实验报告_行业资料-农作物.pdf





《平菇栽培技术实验报告_行业资料-农作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菇栽培技术实验报告_行业资料-农作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资料.食用菌实验三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平菇的栽培方法基本操作步骤 2、掌握平菇的栽培方法难点及关键技术 3、通过平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实验原理】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 4 种袋式栽培法。与床式栽培相比,袋式栽培在封闭条件下发菌,能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提高栽培成功率;菌袋可立体堆码,能大量节约做菇床和栽培架的开支。【实验材料】1、食用菌品种:平菇夏灰 1 号菌种 2、平菇配方:木屑 1.5 框、棉籽壳 65 斤、麦麸 20 斤、轻钙 1 斤、磷肥 1 斤。即棉籽壳
2、 60%、木屑 20%、麸皮 18%、轻钙 1%、石灰粉 1%、硫酸镁 0.3%,另外加 o.1%多菌灵。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镊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高压蒸气灭菌锅等。【实验步骤】1、菇房建设与消毒,平菇喜温,一般采用温室培养,菇房要保证具 .资料.有保温、加湿和通风便利。在菇房使用前,都要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火菌,主要用甲醛熏蒸法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 10ml 甲醛,将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甲醛蒸气,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无菌室经甲醛熏蒸后,经 24h 人才能进入室工作。如还有刺激鼻眼的气味,应消除残余的甲醛气体。方法是用浓度
3、 25-28%的氨水,在室熏蒸或喷雾,经 10-30min,氨与空气中的甲醛结合,可消除残存的甲醛气体。2、食用菌研究所已准备好塑料袋、堆制发酵好原料。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塑料袋.边装边压,松紧适度(手按略有弹性),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然后直接套塑料颈圈(直径45cm,可用包装塑料带焊制),外加塑料薄膜封口。料袋装好后,进行高压(O 147MPa,126)蒸汽灭菌。在灭菌锅摆放时,料袋间应留钉空隙。高压灭菌时间为 1.52h。灭菌结束后,缓慢排放蒸汽,以防料袋胀裂。4、接种,菌种的选择至关重要,从外观看,一般选用绝对无杂菌、爬壁力强、生民健壮、洁自浓密、菌龄小的种类作菌种。接种前需按
4、常规消毒方法对接种室进行紫外线消毒,用 75%酒精对双手及接种工具和塑料袋消毒,之后用石碳酸喷雾消毒 1 次,最好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接种。接种时料温度应低于 30。接种过程应迅速,以防污染,接种完成后立刻封紧袋口。接种量应尽量大,尽量放满培养料袋的洞中,保证菌丝布满培养料表面,可有效防比杂菌污染。5、菌丝培养,培养室温度以 25为最宜,料温度不能超过 30。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实验原理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种袋式栽培法与床式栽培相比袋式栽培在封闭条件下发平菇夏灰号菌种平菇配方木屑框棉籽壳斤麦麸
5、斤轻钙斤磷斤即棉籽壳木屑麸皮轻钙石灰粉硫酸镁另外加多菌灵仪器或其他用具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镊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高压蒸气灭菌锅等实验步骤菇房建设与消毒平菇喜温一般采用蒸法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将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甲醛蒸气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无菌室经甲醛熏蒸后经人才能进入室工作如还有刺激鼻眼的气味应消除残余的甲醛气体方法是用浓度的氨水在室 .资料.料袋放置以 23 层为宜,若放置过多,易造成烧菌。菌丝于接种后3-5d 开始吃料,应多观察,及时清除杂菌。接种后 8 一 10 d,菇房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湿在 70%-80%,但仍要注意以保温为主。一般5-8d 调换料袋位置
6、1 次,以促使菌丝生民整齐、30-35 d 即可准备出菇。在培养过程中若出现菌丝完全不吃料,则可判断是菌种存在问题,应更换菌种或重新接种;若菌丝吃料速度较慢,可能是培养料过湿或菌种衰退引起的,应注意通气。6、出菇管理,出菇期应保持相对湿度为 80%-90%,出菇期直接关系到平菇产量高低,应加强管理。菌丝长满袋后,继续培养 45d,促其进一步成熟。当袋口料面有淡黄色分泌物出现时,应及时增加光照,喷水增湿,同时降低温度,拉大温差,加强通风,促进原基形成。当袋口颈圈已分化出珊瑚状蕾群时,应将封口盖去掉,但颈圈仍需保留。保留颈圈的优点有三:一是减少后期管理的工作量,省去了反卷和收拢袋口等工序;二是可控
7、制出菇面积,限制出菇数量,让菌袋定点、定位出菇,营养集中,培养质优、形美的平菇;三是缩小出菇期间袋口培养料的裸露面积。减少料水分的挥发,具有保湿作用。随着菇体逐渐长大,应增加菇房湿度。气候干燥时,可适当向菇体喷少量细雾水、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促使于实体正常正长发育。每采完一潮菇后,停水 34d,以利养菌。出菇两潮后,菌袋失水严重,此时可通过浸泡或注入法补充水分。补充标准是,补水后菌袋重量不得超过其出菇前重量的 90。平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在菇房中床架上排放出菇或在菇房地面码成墙式,在菌墙两侧出菇,也可以在室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实验原理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应用
8、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种袋式栽培法与床式栽培相比袋式栽培在封闭条件下发平菇夏灰号菌种平菇配方木屑框棉籽壳斤麦麸斤轻钙斤磷斤即棉籽壳木屑麸皮轻钙石灰粉硫酸镁另外加多菌灵仪器或其他用具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镊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高压蒸气灭菌锅等实验步骤菇房建设与消毒平菇喜温一般采用蒸法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将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甲醛蒸气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无菌室经甲醛熏蒸后经人才能进入室工作如还有刺激鼻眼的气味应消除残余的甲醛气体方法是用浓度的氨水在室 .资料.外脱袋覆土出菇。覆土出菇易于保湿,促应小心浇水,避免泥水污染菇体
9、。7、适时采收,春、夏季在较高气温下长的菇,个大、肉薄、菇柄长。平菇采摘的标准以 7-8成熟为度,即在菇伞尚未完全开,菌盖 2-5cm时及时采收。如采收过旱,产量降低;过迟则质量不佳,最好是边熟边采,采人留小,采菇前喷洒少许的水份利于保鲜。采菇时用拇指和食指按住菇柄基部,左右旋转,轻轻拧下。不要碰伤周围小菇,不要把菇脚残留在出菇处,以防腐烂感染病虫害,影响以后出菇。采下后,要轻拿轻放,小心装袋,防比挤压破损而影响质量。注意用于保鲜的平菇采收前 3d 停止喷水。【实验结果】菌丝生长阶段: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实验原理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栽培技术 实验 报告 行业 资料 农作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