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的读后感1700字_中学教育-高考.pdf
《《教育走向生本》的读后感1700字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走向生本》的读后感1700字_中学教育-高考.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走向生本的读后感 1700 字 教育走向生本的读后感 1700 字 粗读一遍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对于优秀教师我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来说,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比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开展提供了哪些帮助,你有没有为她终生学习打下根底,为他今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尽自己的力等等。做了,你是优秀的老师,没有,亦称不上优秀老师,只能称是教书匠。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学生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学生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
2、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学生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展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答复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我们有时候,常常以我们老师的意志左右学生,甚至经常管着学生,让学生干这个,不准干那个。强调教方的.有为。读了这本书,作者提出了无为,我觉得很不错
3、。其实过多的干预,过多的有为,会限制事物的开展。把管理的或干预的力量转化为无形的,无为的方式,使活动以自动、自主、自为的方式朝着管理目标进展,能到达更好的效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可不必给他们过多的干预,而应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的自主,让他们的学习天性喷发出来。有许多事情他们自己能做的,你管得太多,代劳得太多,他会做的反而变成不会做了。学生并不等于零,并不是一张白纸等您去绘画。我们教育工作者把握好学生开展的大方向,让学生摸索中前进,也许他们在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挫折,只要你要给时间他自己去消化、去解决,适时的帮助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学习、一种成长。给学生留有空
4、间。我们“无为”才能让学生“有为”!郭思乐教授说:“身为教师,我们用语言来影响学生,用环境来助育学生,用活动来培养学生,但就是没有方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随意对其进展剪裁、修剪、打磨。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开展的效劳者和仆人。”由此可见对师者的要求可不能停留在教学层面上的传道、解惑,而是要对学生作更具深远意义的创新意识的挖掘。那么,如何当好学生的效劳者和仆人?无论从现代教育伦理学的观点还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都无可置疑地要使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感到兴奋,感到幸福。幸福的日子使人聪明,幸福的感受能使人超越智能。学生的幸福感学习上的积极参与,以及不断被别人认可、欣赏。这一切主要靠老师用情感去挖掘、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 走向 读后感 1700 中学 高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