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度量古今对照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经方度量古今对照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方度量古今对照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汉代度量衡古今折算、汉代 1 石=四钧=29760 克 1 钧=三十斤=7440 克 1 斤=16 两=248 克=液体 250 毫升 1 两=24 铢=15.625 克 1 圭=0.5 克 1 撮=2 克 1 方寸匙=金石类 2.74 克=药末约 2 克=草木类药末约 1 克 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1.5 克 一钱匙=1.5-1.8 克 一铢=0.65 克 一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 克 1 斛=10 斗=20000 毫升 1 斗=10 升=2000 毫升 1 升=10 合=200 毫升 1 合=2 龠=20 毫升 1 龠=5 撮=10 毫升 1 撮=4 圭=2
2、毫升 1 圭=0.5 毫升“石”:读 sh,后来读 d n“龠”:读 yu 圭:读 gui 匙:chi 1 引=10 丈=2310 厘米 1 丈=10 尺=231 厘米 1 尺=10 寸=23.1 厘米 叮叮小文库-2 1 寸=10 分=2.31 厘米 1 分=0.231 厘米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 克 葶苈子一升=60 克 吴茱萸一升=50 克 五味子一升=50 克 半夏一升=130 克 虻虫一升=16 克 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 附子中者 1 枚=15 克 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 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 杏仁大者 10 枚=4 克 栀子 10 枚平均 15
3、 克 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 枳实 1 枚约 14.4 克 石膏鸡蛋大 1 枚约 40 克 厚朴 1 尺约 30 克 竹叶一握约 12 克 二、清代 1 石=120 斤=70800克 1 斤=16 两=590 克 末约克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克一钱匙克一铢克一铢个黍米的重量一分克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龠毫升龠撮毫升撮圭毫升圭毫升石读后来读龠读圭读匙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厘米寸分厘米叮叮小文库分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者克强乌头枚大者克杏仁大者枚克栀子枚平均克瓜蒌大小平均枚克枳实枚约克石膏鸡蛋大枚约克厚朴尺约克竹叶一握约克二清代石斤克斤两克叮叮小文库两克钱分克石斛毫升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
4、合毫升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衡重单位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个黍米重铢两个铢是一叮叮小文库-3 1 两=36.9 克 1 钱=10 分=36.9 克 1 石=2 斛=100000毫升 1 斛=5 斗=50000 毫升 1 斗=10 升=1000 毫升 1 升=10 合=1000 毫升 1 合=10 毫升 1 引=10 丈=355 厘米 1 丈=10 尺=35.5 厘米 1 尺=10 寸=3.55 厘米 1 寸=10 分=2.31 厘米 附:郝万山老
5、师讲解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 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衡重单位: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 1200个黍米重12 铢,两个 12 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 shi,在后来读 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不能得到公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
6、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 1 斤250g,汉代的 1 两15.625g,约末约克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克一钱匙克一铢克一铢个黍米的重量一分克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龠毫升龠撮毫升撮圭毫升圭毫升石读后来读龠读圭读匙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厘米寸分厘米叮叮小文库分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者克强乌头枚大者克杏仁大者枚克栀子枚平均克瓜蒌大小平均枚克枳实枚约克石膏鸡蛋大枚约克厚朴尺约克竹叶一握约克二清代石斤克斤两克叮叮小文库两克钱分克石斛毫升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毫升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衡重单
7、位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个黍米重铢两个铢是一叮叮小文库-4 等于 15g。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 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龠、合、升、斗、斛就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 合20ml、1 升200ml、1 斗2000ml、斛。故麻黄汤每次服用 8 合,就是 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 1 升就是 200ml,和现在的服药量差不多。麻杏石甘汤后说温服升。本云黄耳杯。通过文物考察,黄耳杯刚好装。度量单位:伤寒论中还用到了
8、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方寸匕为正方形边长为寸的药勺。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 1 尺。那么 1 寸和 1 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书的话,是从其它文献引用),“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 5 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 14 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 寸2.3cm,1 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 8 尺,也就是 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晋朝 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 铢1 分、4 分1 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
9、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以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 1 斤从 20g 上升到了 600g末约克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克一钱匙克一铢克一铢个黍米的重量一分克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龠毫升龠撮毫升撮圭毫升圭毫升石读后来读龠读圭读匙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厘米寸
10、分厘米叮叮小文库分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者克强乌头枚大者克杏仁大者枚克栀子枚平均克瓜蒌大小平均枚克枳实枚约克石膏鸡蛋大枚约克厚朴尺约克竹叶一握约克二清代石斤克斤两克叮叮小文库两克钱分克石斛毫升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毫升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衡重单位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个黍米重铢两个铢是一叮叮小文库-5 左右,1 升从 200ml 上升到 1000ml,1 尺从 23cm 上升到了 33cm。在不到 1000 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
11、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从晋书、唐书记载,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
12、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宋朝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初的是宋制。解放后一斤克,钱克 个别地方,如黑龙江把钱克,一两克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
13、(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余药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 15g、末约克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克一钱匙克一铢克一铢个黍米的重量一分克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龠毫升龠撮毫升撮圭毫升圭毫升石读后来读龠读圭读匙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厘米寸分厘米叮叮小文库分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者克强乌头枚大者克杏仁大者枚克栀子枚平均克瓜蒌大小平均枚克枳实枚约克石膏鸡蛋大枚约克厚朴尺约克竹叶一握约克二清代石斤克斤两克叮叮小文库两克钱分克石斛毫升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毫升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物用量问题论中用
14、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衡重单位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个黍米重铢两个铢是一叮叮小文库-6 10g、5g、9g。仲景对中药只煮一次。现在煮两次,有效药量几乎是煮一次的两倍。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 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
15、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 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 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 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以容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药物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
16、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用数量和容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粳米(旱稻米)升()克 半夏升()克 五味子升()克 末约克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克一钱匙克一铢克一铢个黍米的重量一分克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龠毫升龠撮毫升撮圭毫升圭毫升石读后来读龠读圭读匙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厘米寸分厘米叮
17、叮小文库分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者克强乌头枚大者克杏仁大者枚克栀子枚平均克瓜蒌大小平均枚克枳实枚约克石膏鸡蛋大枚约克厚朴尺约克竹叶一握约克二清代石斤克斤两克叮叮小文库两克钱分克石斛毫升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毫升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衡重单位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个黍米重铢两个铢是一叮叮小文库-7 杏仁 100 粒去皮尖是 40g,桃仁 100 粒称重是 30g,枳实一枚是 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 20g,大的附子一枚 25g,野乌头枚克
18、五苓散用一方寸匕,我用一个 2.3cm 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 56g。医心方引小品方麻子仁丸厚朴长尺,即、宽寸半、后分,现代将中等厚度长,宽.的厚朴称重为克,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 11.5g。仅供参考。临床还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还要考虑药柴是否道地。按:此文为我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论文,是讨论经方的量值的,贴在这里,欢迎讨论。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 摘要:东汉至隋唐,药用衡量单位采用斤、两、分、铢制,与唐以后采用斤、两、钱、字、分制不同。在量值上,隋唐时期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大两是小两的三倍,医药用小升小两,小两的量值与汉魏时期相同。经方中的一两,折
19、合今制约 13.8 克。关键词:汉唐衡制;衡值;经方剂量 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自明?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 3 克更有主张折为 11.6 克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 年第 12 期发表柯雪帆等的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 15.6 克。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末约克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克一钱匙克一铢克一铢个黍米的重量一分克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龠毫升龠撮毫升撮圭毫升圭毫升石读后来读龠读圭读匙引丈厘米丈尺厘米
20、尺寸厘米寸分厘米叮叮小文库分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者克强乌头枚大者克杏仁大者枚克栀子枚平均克瓜蒌大小平均枚克枳实枚约克石膏鸡蛋大枚约克厚朴尺约克竹叶一握约克二清代石斤克斤两克叮叮小文库两克钱分克石斛毫升斛斗毫升斗升毫升升合毫升合毫升引丈厘米丈尺厘米尺寸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衡重单位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个黍米重铢两个铢是一叮叮小文库-8 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度量 古今 对照 中学 教育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