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20200202163838)_中学教育-中考.pdf





《2020-2021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20200202163838)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20200202163838)_中学教育-中考.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 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 上溪头浅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 o)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 画面加以描写。田园乐(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释】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
2、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木 茂盛的样子。.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 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 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注释】这是陈与义 27 岁时 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闲居初夏午睡起
3、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 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 絮。(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春 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 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 花。第 二 句
4、中 的“惊”字 表 达 了 诗 人 怎 样 的 心 情?。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 加以描写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释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襄邑道中陈 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
5、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注释这是陈与义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本诗第。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2)不那,同“不奈”,即无奈。.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 有感而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匡山:李白少时读
6、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 部。诗 中 运 用 了 对 比 手 法 的 诗 句 有:,。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 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 上溪头浅滩。【解析】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 戴叔伦 创作的名篇。诗歌描写了春夜 兰溪 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 o)歌:船歌。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
7、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 加以描写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释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襄邑道中陈 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注释这是陈与义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本诗第.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
8、象的。.“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答案】(1)镜中看(2)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 尾)啪啪蹦跳。田园乐(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释】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木 茂盛的样子。【解析】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动静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 感。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高大挺 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 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你
9、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答案】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描绘了一 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 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 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注释】这是陈与义 27 岁时 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
10、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答案】(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 诗人愉快的心情。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 加以描写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释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襄邑道中陈 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
11、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注释这是陈与义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本诗第(2)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诗人的 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对即可)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 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 絮。(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
12、点的?(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2)“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 乡 村 生 活 的 喜 爱 之 情,呼 应 了 诗 题 春 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 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 花。第 二 句 中 的“惊”字 表 达 了 诗 人 怎 样 的 心 情?。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答案】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
13、喜之情。(意思对即可)运用拟人手 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意思对即可)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 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 花。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2)不那,同“不奈”,即无奈。.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答案】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 日。作者通
14、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 别之情。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 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 加以描写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释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
15、活襄邑道中陈 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注释这是陈与义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本诗第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 有感而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 部。诗 中 运 用 了 对 比 手 法 的 诗 句 有:,。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
16、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2)“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 现了他的才华横溢。(3)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 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2 分)二、诗歌鉴赏 2阅读下面这首苏轼的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7、】(1)这两句诗描绘了梨花淡白,柳色深青,柳絮飘飞,鲜花满城的春天景象。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梨花”“柳 色”“柳絮”“鲜 花”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这首诗,梨花满城本是精美绝伦的美景,偏偏伴着无处不飞的纷纷柳絮,这使绚烂的春阳成了一种伤感短暂的
18、美丽。“柳青深”“柳 絮飞”,既衬托出梨花素白晶莹漫城盛开的情状,又从侧面沉郁地引发出人生几何的追问,以至于下句的“惆怅”二字似乎已冲到了嘴边,不吐不快。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故答案为:(1)这两句诗描绘了梨花淡白,柳色深青,柳絮飘飞,鲜花满城的春天景象。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 加以描写田园乐唐王维萋
19、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释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襄邑道中陈 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注释这是陈与义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本诗第(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 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赏析。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
20、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以及对诗眼的辨析能力。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唐)刘长卿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21、。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B.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C.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D(2)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
22、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解析】【分析】(1)ABC 赏析正确。D 错在“后四句感时抒怀”,应是表达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2)结合诗歌题目及 内容分析。这首诗的题目是“送道标上人归南岳”,最后两联的意思是:道标商人要离开了,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最后两句作者以一组流畅的林山云水镜头,写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上人,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故答案为:D;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
23、,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歌船歌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 加以描写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注释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襄邑道中陈 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
24、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注释这是陈与义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本诗第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点评】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内容、主题、感情等方面。需在理解全 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此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具体的语句表达出来,因此理 解诗歌的语句内容是体会诗人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全诗内容仔细 揣摩诗人所表达的感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25、【注】驿:驿站。阳月:农历十月。殊:实。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陇: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1)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答案】(1)作者想象明日度岭南行,回望故乡时,看到的将不再是家乡的风物,而是大庾岭高处的梅花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2)对比手法。大雁南飞,飞到此处就不再飞了;诗人行到此处却要继续南行。开头四句通过人与雁的对比,写出了诗人远度荒蛮之地的悲苦凄凉心情。【解析】【分析】。诗的最后二句,诗人从写景转为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明晨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中考 专题 诗歌 鉴赏 答案 20200202163838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