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中考物理二模试卷1.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乙中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2.下列能源中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的是()A.地热能 B.潮汐能 C.风能 D.核能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B.手上沾些水,再拿刚出锅的粽子时不烫手是利用了汽化吸热C.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
2、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D.手与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粘在一起是凝华现象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洗澡时的水温约为60 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g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czn/h D.中学生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约为0.8s5.许多日常用品都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好C.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好 D.汽车轮胎是应用了橡胶的硬度大6.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树荫下的三角形光斑是小孔成的像 B.照相机利用了光的折射成像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
3、光的折射现象7.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条粗细不均的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两节电池的两极,发现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时两节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相连B.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C.实验中铝箔纸较细的部位先燃烧D.该实验不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8.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衣机在工作时金属外壳不必与大地连接B.使用测电笔时,测电笔内部的强管和高电阻的位置可以互换C.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替代熔丝不仅安全,而且耐用D.当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后,应立即闭合空气开关9.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场景如图所示,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磁场能产生电流,实现充电功能。下列实验
4、中,与上述原理相同的是()10.为了探究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乙装置隔板两侧装有不同液体,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 乙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B.甲图中改变橡皮膜朝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改变C.乙图中橡皮膜一定向左侧凸起D.甲图中仅将金属盒下移,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1 1.如图,质量为机的小环穿在固定的光滑曲杆上,从某点4静止释放后沿曲杆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环在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要A点高于。点,小环就一定能到达
5、。点B.小环从A点到8点,动能一直增加,机械能不变C.小环从A点到。点,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不变D.若小环能到达D 点,小球到达C点时的动能为01 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模拟调光灯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2的滑片尸由最右端向左移动,直至灯泡l正常发光,此过程中,电流表A的示数随两电压表小、七(电压表彩未画出)示数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为4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右端的时候,定值电阻约与灯泡L的电功率之比为1: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定值电阻在lmin内产生的热量为11.25/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
6、电路的阻值范围为3 350A.只有0 B.只有 C.只有 D.只有13.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N95 口罩和电动测温枪,N95 口罩中间的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卬n即 m的颗粒物;测 温 枪 是 利 用(紫外线/红外线)工作的。14.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飞行器,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内开始了太空授课活动。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在对接的过程中,飞 行 器 相 对 于 飞 船(静止/运动)。本次太空授课,地面现场的学生通过 与340h以外的“太空老师”进行互动。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画面约 s才能传到地
7、面现场。15.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 吸 管 吸 饮 料 瓶 中 的 饮 料 是 利 用 了;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 由 于 灰 尘 具 有;使 用 高 压 锅 是 为 了(提高/降低)水的沸点而增大气压。16.用干燥毛巾多次摩擦PVC管和塑料做成的“章鱼”造型,将“章鱼”往上抛,再将PVC管放在“章鱼”下方,“章鱼”在空中漂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PVC管 和“章鱼”带上了(同种/异种)电荷而相互 的原理。在 实 验 室 中 用 到 的(验电器/测电笔)也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17.如图所示是同一艘潜水艇在水面下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图_ _ _ _正在下潜,潜水艇受到的浮力F尹 _
8、_ _ _ _七(/=/=)第4min末的内能,该 物 质 固 态 时 的 比 热 容 为/(k g ),该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为 otT/r24.真密度是指粉末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即除去内部孔隙或者颗粒间的空隙后的密度。焦炭是一种质硬而多孔的颗粒固体,小华想测量焦炭的真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5gf illllllllllllllllllllpllll0 1 2 3 4 5g压强传感器(测气压)甲 乙 丙(1)方法一: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焦炭的质量,如图甲所示,读数为 g,用如图乙所示方
9、法测量体积,由此计算出焦炭的密度,导 致 测 量 结 果(大于/小于/等于)真密度;(2)方法二:查阅资料得知: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变为原来的2 倍时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将所测焦炭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所示,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焦炭和空气的总体积,由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1.0 x 1 0 5 p a: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0 x 1 0 5 p a 时,读出此时焦炭和空气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焦炭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方法二求出的焦炭的真密度为5 7 c m 3。状态注射器内空气的压强注射器内空气和焦炭的总体积
10、压缩前1.0 x 1 05P a25mL压缩后2.0 x 1 05P a15mL25.如 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7 .如图所示,A、B、C、。是四个接线柱,请用笔画线连接适当的接线柱,使灯刀和灯G并联,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28 .一种新型井盖排水系统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该系统结构简化示意图,排水系统由井盖、两个相同杠杆(A O B是其中之一)、容器等组成,4 B长度是3 0 0 如,A O长度是120 ,井盖的上表面和侧面都有排水孔,下暴雨时,雨水从排水孔经排水管导流到容器中,再从容器底部的排水孔流入下水道。由于容器的排水速度较小,当容器中的雨水上升到
11、一定高度时,容器下降,拉动杠杆,将井盖顶起,加速路面排水。当容器中的雨水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井盖自动下降盖住井口。该井盖的质量是3 0依,不考虑杠杆的质量,不考虑各连接处的摩擦。(g取10N/kg)(1)下暴雨时,井盖被顶起5 0?,如图丙所示。两个相同的杠杆对井盖至少做了多少功;(2)井盖用密度7.2X 10 3 kg/M 3的球墨铸铁制成,若用新材料来制造这种井盖。新材料的密度为2.4 X 1。3/根3,则每个井盖的质量为多大;(3)某次调试中,调试人员将容器底部的排水孔全部堵住,测出容器的质量是5版,再将容器和杠杆组装在一起,直接向容器内匀速注水,当3 0依的井盖刚好被顶起时,注入的水的质
12、量为多少?(假设在任意时刻水对容器的压力与容器中水的重力大小相等)排 水 孔 井 盖2 9.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川|川|川小|1 1川川1|川1|1 1山川1|1川|11|川1|1川|1川|1川|1川|1 1川川ip川川I0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甲(1)实验前,应将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凸透镜的_ _ _ _ _上。点燃蜡烛后,像成在光屏上方,这 是 因 为 蜡 烛 位 置 太;(2)如图乙线段AB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m。如图甲所示,反复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明亮的像,此
13、像是倒立、的实像;(3)将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C、。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 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4)保持图甲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要想在光屏上仍成清晰、明亮的像,应在凸透镜的左边适当位置添加一个合适的 透镜,用此可模拟视眼的矫正。3 0.小李利用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木块、水、酱油、牙签等器材,进行了“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他们利用调好的电子秤进行了以下操作:烧杯中装适量水,用电子秤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如图4将木块放入烧杯中,称出木块漂浮在水中时烧杯的总质量,如图8用牙
14、签逐渐把木块压入水中直至浸没(木块没有接触烧杯壁和底),分别记下木块在不同位置时电子秤的读数,如图C、D、E。A B C D E F(1)小李据步骤A、8 计算出木块质量为 g;(2)比较分析实验步骤A、B、C、D、E 中电子秤的读数,说明:浸在水中的木块所受的浮力与物体 有关;将杯中的水换成相同质量的酱油进行了如图F 的操作,对比实验步骤A、E和厂中电子秤的读数可知,木块受的浮力还与 有关;(3)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主 要 运 用 的 科 学 探 究 方 法 是,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4)根据小李的分析,下列关于木块所受浮力F浮、电子秤所受压力F
15、压与木块下表面在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O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电源电压为6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其灯丝电阻约为120)。(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有错误,请你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X”,并用笔画代替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为了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滑 动 变 阻 器 选 用(10。、1.04/150、0.54/200、1.04)。(2)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移动。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3)小刚想利用小灯泡、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
16、阻值已知)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请在图丁所示虚线框内补上这三个元件的符号,使电路满足要求;(4)小明还想探究“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换成四个阻值分别为100、80、6。和40的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变。四次实验中,当电压表调到某一控制电压时,此 时 滑 动 变 阻 器 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比是。3 2.中考体检时,我们都要测量体重,常用的测量工具是人体秤.测量时如图甲所示。秤中的力敏传感器由弹性体和金属电阻丝R 组成,电阻丝粘贴在弹性体上,但两者之间隔有绝缘材料。当秤台上有重物时,弹性体被压缩,电阻丝R 随之变短,阻值发生变化。据此原理,小明利用力敏
17、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既能称量物重,又能实现报警的人体秤的模拟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3匕 电流表量程为0 0.64。闭合开关后,秤台上不放重物时,电流表示数为0.2 4 随着秤台重物的增加,电流表示数会发生变化,当电流达到0.4 4 电磁铁会吸引衔铁,动、静触点接触,电路报警。(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g 取10Ng)(1)若图甲中人体质量为50依,双脚和秤台的接触面积为400cm 2,则秤台表面承受的压强为_ Pa;(2)若报警灯L 的额定电压为3 k 其电流随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电阻丝R 阻值的减少量与所测物体质量的增加量成正比,当秤台上物体的质量为10依,力敏电阻的变化量为1。;闭合开关
18、,秤台不放重物到电路开始报警时,灯泡L 的功率变化了多少?当电流表示数为0.44时,秤台上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关于此人体秤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人体秤所测物体质量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成正比8.开关闭合后,当体重过大,电磁铁吸引衔铁,电路报警,灯 L亮度不变C.若报警灯L放在“处,人体秤正常工作时灯泡不亮,当电流表示数为0.44时,吸引衔铁,L发光而报警,秤台所称物体质量的最大值比图乙中更小D 若报警灯L放在8 处,人体秤正常工作时灯泡亮,当电流表示数为0.44时,吸引衔铁,L间歇发光,电路报警,秤台所秤物体质量的最大值比图乙中更大答案和解析I.【答案】C【
19、解析】解:A、甲图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8、乙图中车间工人佩戴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吉他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弦的振动幅度有关;拨动弦的力度越大,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正确;。、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不能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故。错误;故选:Co(1)声可以传递能量,声还可以传递信息。(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距离决定的,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
20、能在真空中传播此题为声学综合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以及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等,难度不大,属于声学基础知识考查。2.【答案】C【解析】解:4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故A不符合题意;A潮汐能是由于月球的引力导致海面涨落过程中所获得的能量,故8不符合题意;C.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冷热不均,进而引起风,太阳能最终转化为风能,故C符合题意;D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o水循环中的中蒸发环节和水汽输送环节都需要太阳辐射提供能量,水能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冷热不均,进而引起风,太阳能最终转化为风能: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
21、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石油资源便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本题考查了太阳能的转化,基础题。3.【答案】B【解析】解:4 “白气”是锅上方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的小水滴,故A 错误;8.手上沾些水,取放刚出锅温度较高的粽子时,手表面的水会汽化吸热,避免手烫伤,故 B 正确;C.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 错误;。.手与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粘在一起,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冰把手和粽子粘一起,故。错误。故选:B.(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2、,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液体沸腾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答案】D【解析】解:A、人的正常体温为37,洗澡时的水温比正常体温稍高,约为40,故 A 错误。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故 B 错误。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lm/s=1.1 x 3.6km/i4km/z
23、,故 C 错误。D、中学生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约为0.8 s,符合实际,故。正确。故选:D。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5.【答案】D【解析】解:A、冰箱门吸是磁铁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使冰箱门保持良好密封;故 A正确;从 撑杆跳运动员借助撑杆的弹性跃过横杆;故 8 正确;C、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强,热量能够及时传递给饭菜;故 C 正确;。、轮胎用橡胶制作是因为
24、橡胶的弹性较好;故。错误。故选:Do根据对磁铁、撑杆、金属等物理性质的了解分析答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物理属性的了解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6.【答案】A【解析】解:A.树荫下,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但成的不是三角形的光斑,故A错误;8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其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B正确;C.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D光从空气射向三棱镜时,发生偏折,所以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折射现象,故。正确。故选:Ao(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
25、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7.【答案】C【解析】解:4实验时,干电池需串联使用,即干电池的正极与另一个干电池的负极相连,故A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外国语学校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