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知识点复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地理【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知识点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知识点复习.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4讲 防 灾 减 灾 地 理 信 息 技 术 在 防 灾 减 灾 中 的 应 用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方针;防灾减灾手段;自救与互救措施。2.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应用。(灾害监测卜(灾害防御1灾杏救援救助)灾后恢发地理信息 系统(全1灾前准备非新灾中救助)L灾后自我1 1由(舞生c超盘技术建卫星导航系统)1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判断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及其作用。2.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灾害采用合适的互救、自救措施,减小灾害损失。3.地 理实践力: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 4 必备知识|1一.一 一.垣
2、 朝担一一、防灾减灾1.防灾减灾手段(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防灾减灾工作灾害监测:建成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灾害防御: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 展 减灾教育。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2.自救与互救灾害类型灾前准备灾中救助灾后自我保护洪涝、台风等灾害及时关注
3、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洪灾过后,应注意饮食,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地质灾害(以地震为例)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二、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1)定义: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
4、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2)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怏、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3)防灾减灾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部分(1)定义:一种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2)组成: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组成。(3)应用和特点: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
5、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4)防灾减灾应用: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3.地理信息系统(1)定义: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2)功能: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叠加分析。(3)防灾减灾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拓 展 我 国7小时救灾圈为了提高应急能力,我国已在天津、哈尔滨、沈阳
6、、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等地建立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遇灾时若采用空运救援,从距灾区最近的基地出发,最多7小时就可到达受灾地点,如下图所示:点拨遥感技术的优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与实地测绘相比,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限制少的特点。点拨遥感影像能被判读的理论依据(1)不同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2)同一物体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是不同的。(3)同一物体在不同生长期或不同健康状况下,对电磁波的反射或辐射是不同的。点拨遥感可动态监测的原因通过多次或逐月对同一地物的遥感影像叠加可以反映出该地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拓展定位需要的卫星数量
7、(1)要确定地球上静止的物体,至少需要知道三个数值:经度、纬度和高程(海拔),需要3颗卫星定位。(2)要确定地球上运动的物体,至少需要知道四个数值:经度、纬度、高程(海拔)和运动速度,需要4颗卫星定位。点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所不具备的特点(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2)功能强大、完备。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辨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地理信息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是侧重于
8、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侧重于“分析”“计算”等。点拨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两种以上技术的综合利用:如卫星云图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物流运输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救灾是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等。辨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一 4 能力素养Q卜-师生共研 重难突破考点1防灾减灾【命I题I探I兖J【命 题 情 景】材 料 据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 4 月 1 日 2 0 时 2 3 分,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发生里 氏 5.6级 地 震,震 源 深
9、度 10千 米。据 悉,截 至 4 月 1 日,2020年以来四川共发生 三 级 以 上 地 震 1 9 次,其 中 3.0 3.9 级 1 2 次,4.0 4.9 级 5 次,5.0 5.9级 2次。最 大 地 震 正 是 本 次 甘 孜 州 石 渠 县 的 里 氏 5.6级 地 震。【问 题 探 究】探 究 1在 地 震 多 发 区,应 以 什 么 为 单 位 进 行 防 震 准 备?主 要 包 括 哪 些 内容?地 理 实 践 力 探 究 2假 如 地 震 时,你 正 在 家 中,应 该怎样避 震?地 理 实 践 力 探 究 3假 如 地 震 后,有 人 被 掩 埋 在 废 墟 中,他
10、怎 样 做 才 能 更 好 地 获 得生存机 会?地 理 实 践 力 提 示 1.在地震多发区,通 常 以 家 庭 为 单 位 进 行 防 震 准 备。内容包括让每一个 成 员 树 立 防 震 意 识,清 楚 地 震 时 逃 生 的 途 径,掌 握 自 救 和 互 救 的 方 法。2.如 果 是 在 平 房 或 者 一 楼,应 选 择 快 速 跑 出 室 内,选 择 较 为 空 旷 的 地 带 避 震。其 他 情 况 应 以 就 地 躲 避 为 主,可 以 躲 到 墙 角 或 管 道 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 厨 房 等 处。3.要 谨 防 烟 尘 呛 闷 窒 息 的 危 险,可 用 毛
11、巾、衣 袖 等 捂 住 口 鼻,尽快想办法摆脱 困 境。如 果 只 能 留 在 原 地 等 待 救 援,要 听 到 外 面 有 人 时 再 呼 喊,尽量减少体力消 耗,寻 找 一 切 可 以 充 饥 的 物 品,并 想 办 法 与 外 面 的 救 援 人 员 取 得 联 系。在此过程 中,要 有 生 存 的 勇 气 和 顽 强 的 毅 力。【深I化I整I合1.灾害防御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自然灾害的防御,包括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1)工程性防御措施工程性防御措施指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工程性防御措国手段修建防灾工程主要途径改 变 地 表
12、环 境,防止或减 轻 自 然 灾 害 的 强 度阻 隔 或 控 制 灾 害 与 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改 变 财 物 等 的 特 性,提高 抗 灾 性 能,减少灾害损失变然害统到灾目改自灾系达减的的(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减 灾 规 划.非 工 程 性 途径,T 防 灾 法 律 卜 里u控制和减少防 御 而 露)*.减 灾 管 理)-1灾 害 损 失,-(减 灾教育-2.地 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1)震前准备家庭防震会防震准备应急救援包H树 立 防 爱 意 识)T 清楚逃生的途径)T 掌 握 自救与互救方法)
13、N小 型 软 垫、手 套、手应标h一;微 型 收 音 机、军用水壶卜一 罐 头、急 救 药、绳 索)T粉 笔、地 图、急救卡等)-垂 量 轻、体 积 小随 地 域、季 节、个人不同而异(2)避震方法平房或一楼可瞬间逃到安全空地的室外避险抉择T应 该 选 择“跑”)T应 就 地 躲 避)_采 用 就 地 躲 避,要防止被坠物砸伤 地震危险区 卜(地震多发区 卜(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卜好急案做应预把床下和牢固的家具腾空_ _ J,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处震后的自救与互救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震前准备H地 震H震后自救(提后互救)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先救出
14、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空后救X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 喊、呻吟、敲出声要仔细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3.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有无防洪准备对于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的多少有决定性作用p(关注汛期天气预报:_ 学习并具备游泳、1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2)洪水应急(洪水应急(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发生过程中(救.时 间)(救助法I(以互救为主4.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救助内容)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抛救生圈、救生衣 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如何抢救溺水科学控水或进
15、人员行人工呼吸在台风到来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防避措施。时间段防避措施台风来临前收听天气预报,还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台风来临时在岸上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不能及时靠岸“停”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绕”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U ”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台风袭击时外出的人应该尽快回家待在室内的人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靠近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伤害强风过后不久台风眼过境控制的地区上空,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
16、会再度来临根据地形图选择野外宿营地在地形图上选择野外宿营地和逃生路线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高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但在实际运用时,应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具体分析。近水宿营地宜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以便解决生活用水。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或溪流边,因为一旦遇上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或上游水库放水等,就有生命危险,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如在山谷中遇到泥石流和山洪,应选择沿垂直于泥石流、山洪流动的方向逃生,而不应沿山谷向下跑。(2)背风在野外扎营应当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向。背风不仅是考虑露营,也
17、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3)远度山体较陡处(等高线密集)或陡崖(等高线重合)处易发生滑坡、岩崩和出现落石。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以避免造成危险。(4)近村营地靠近村庄,遇急事便于向村民求救。(5)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该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山的北面),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不会太热太闷。(6)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大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典 I 题 I 精 I析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完 成12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沙尘暴 B.洪涝C.旱灾 D.寒潮2.为降低大城市震
18、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 人口外迁房屋加固组建志愿者队伍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C.【解题流程】B.D.I点 I演 I【尝试解答】LB 2.D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需要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研究,加强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据此完成12题。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C.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D.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2.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己经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是
19、()A.气象监测网B.地震监测网C.水文监测网D.资源监测网解析:第1题,自然灾害的避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A叙述正确。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作用,B叙述不正确。目前全球建立了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一海一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C、D叙述正确。第2题,我国已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有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和海洋环境监测网。答案:L B 2.D考 点2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命 题 探 究【命题情景】据俄罗斯媒体2 0 1 9年4月1 6日报道,目前全球共有4 3 8颗地球
20、遥感卫星在轨,中国拥有最多的大型遥感卫星,合计有8 4颗。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在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遥感系列卫星通过实时对地成像观测,为地面指挥、抗灾救助、灾情核实、恢复重建等提供了海量信息支持。【问题探究】探 究1遥感技术为什么能在灾害救助中得到广泛应用?地理实践力探 究2遥感技术要借助飞机、飞船、卫星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综合思维探 究3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监测?地理实践力探究4说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实践力 提示1.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
21、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广泛。2 .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取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但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3 .根据地物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反射率,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灾害进行动态监测。4 .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者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深 I 化 I 整 I 合1.遥感技术的工作特点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遥感技术的优势明显,用途十分广
22、泛。短一长资料获取周期资料获取速度快 慢探测范围小一大2.遥感技术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备注资源调查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自然灾害防御监测旱灾、水灾、滑坡、病虫害、森林火灾、泥石流、地震、农林病
23、害等有利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林业清查森林资源、监测火灾和病虫害着火树木、病害树木与正常树木的反射光谱不同农业识别农作物、估算产量、灾情预报植物生长情况不同,其反射波谱特征不同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应用领域功能表现具体用途军事定位、导航主要用来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野外军事行动中单兵和移动装备的定位及跟踪测量定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察、地壳运动观测、地基测量交通定位、导航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车辆,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配送请求,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同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车辆还具有导航功能救援定位可对
24、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从而提高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对火灾、犯罪现场、交通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响应效率农业定位实 施“精准农业耕作”及捕鱼区域地理研究在区域环境中利用较多的是导航服务,地面监控系统把信息传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得出处理后的考察点的地理位置和高程,获得精准数据,从而确定位置和前进方向,进而导航【典I题I精I析(2020高考江苏卷改编)研究人员在调查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了 20世 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上一千多个湖泊面积的年际变化数据。下图为青藏高原色林错地区1984年 和2015年同期卫星影像图。据 此 回 答12题。1.下列四地中,A.C.1984年 2
25、015 年地势较低平的两地是()B.D.2.青藏高原环境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有()a.遥感光学成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b.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c.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d.可以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A.ab B.cdC.be D.ac【解 题 流 程】函表信息一第I 1 H题一与1984年遥感图对比可知,与15年湖泊面积扩大,1984年图中的两地在2015年图中成为湖泊,说明鲤两地地步低平第w2-h -天气的变化会影响遥感技术的成像效基。遥感技术从空中获取地表信息,可以获取地面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由于遥感的假感超位置高,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但不能取代研究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 防灾 减灾 地理信息 技术 中的 应用 知识点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