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车陂小学 郝淑儿 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这些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探索性,本单元的内容分为 3 个情景呈现:在“折纸”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看课外书时间”中,通过解决不同形式的数的比较,引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相比,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的方法等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呈现了如下特点:1、以直观操作
2、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首先,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通过折纸或涂色,提出两个小朋友所用材料是几分之几的问题。策略二,安排了一组对两部分进行拼图的活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两部分是如何拼合起来的,从而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意义。策略三,在上星期日的安排这节内容时,刚好是星期一,我就就地取材,立刻调查我们班学生的星期日的安排,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最后与教材对比,虽然数据不同,但是方法是一样的。在练习上我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先两个部分直接加减,再进行通分,如25 15 37,34 59 29,127 37 等;二是三个数需要先
3、通分,再按加减顺序计算,如12 25 13,23 25 14 等;三是需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如23(25 37),这题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再计算括号外的。四是补充一些能简便计算的计算题,如 1512 512,35 78 18,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题,如 116 12,116 12,然后把两道题进行对比。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三个情境的学习内容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如在“看课外书时间”,在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前,学生分别认识了分数与小数,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与小数的大小,而这本课的内容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教材出
4、示了两个小朋友课外看书的时间,但呈现的方式一个是分数,一个则是用小数,然后请学生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多一些?”我并没有硬性规定如何进行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而是把它放在如何进行比较两种不同数的活动中。首先提出如何比较两个不同形式表示时间的数,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类似的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寻找解决的途径。其次,为学生准备一些材料,以供他们进行探索。学生的探索并没有书上所呈现的那么完整,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探索。学生在探索中可能出现的方法:策略一:画图;策略二:通过简单推理的方法,得出谁用的时间多一些;策略三:将分数表示的时间转化为小数,然后再比较时间的多少;策略四:将小数转化为分数,然后再比较
5、。学生在上述的探索中,可能会出现这些实例,对于学生的这些实例教师不要过早地加以概括,可以再出示一些类似的题目供学生练习,在一定量的练习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概括。如分数化小数,在探索中学生可能会解决14 转化为小数的问题,接着可以继续安排15,等分数怎样转化为小数的讨论,经过一定的讨论,让学生悟出分数转化为小数的基本方法。同样,小数转化为分数也可以采用这一过程。练习后可以与学生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常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是一般的方法,它适用于所有的分数化为小数。一种是先把分数化为十进分数,然后再化为小数。这是特殊的方法,需要根据分母的数值确定能否运用。当然,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分数
6、化为小数的方法,那样他们的感受特深。我还在上课的前五分钟进行“你说我答”的游戏,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结果。如我说12,你说 0.5 等。本单元从学习效果来看,全班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直观的操作活动、自主探索的效果。我们在考虑教学策略时,需要依据知识的实际、学生的知识基础而定。开展教学时,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必要性。学生通过折纸所用纸的数量提出异分母分数的加法,目的是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需求。其次,通过折
7、纸、图色活动,是为了学生能直观地理解两个不同分数相加在图形上所呈现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这两部分的相加并不是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简单的相加。当学生初步理解先通分、后相加的算理后,教师仍应结合直观图形,请学生说明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最后,在学生独立探索中展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2、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本单元的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同伴互助中能有效解决学习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纠正错误,在碰撞中使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如在探索分数加减法时,把新授课的讲解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探索中出现了学生常见的错误,教师不急于进行纠正,又请学生开展争论
8、,最后才讨论出结论。3、教师引导的效果。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需要少而精。本单元为了解决难点,牢固基础知识,教师提出了对比性的问题:以前学的分数加减法与今天学的分数加减法有何不同?提供了两组题组原来的写法和现在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还组织了两次必要的齐读、,并在学生发生争执而无法统一意见时给予明确的指导。使学生学得明白,使关键的结论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本单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同学汇报时有的错漏仍得不到及时地发现;反馈不够全面,未能对全班堂上练习进行全面了解、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这些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习
9、的探索性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个情景呈现在折纸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混合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的方法等过程中会遇不少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呈现了如下特点以直观操作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首先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拼图的活动使学生清晰地看两部分是如何拼合起来的从而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意义策略三在上星期日的安排这节内容时刚好是星期一我就就地取材立刻调查我们班学生的星期日的安排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及时批改。尤其对学困生的关注和指导还不够,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这些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探索性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个情景呈现在折纸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混合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的方法等过程中会遇不少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呈现了如下特点以直观操作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首先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拼图的活动使学生清晰地看两部分是如何拼合起来的从而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意义策略三在上星期日的安排这节内容时刚好是星期一我就就地取材立刻调查我们班学生的星期日的安排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