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6(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6(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6(含答案).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精选汇编6(-)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神宗万历四年十二月,上御文华殿,举袍示辅臣曰:“此何色也?”居正以为青。上曰:“紫也,久而色渝。”居正日:“紫易渝。昔皇祖不尚茗眼,御衣敝甚始易,享国长久,未必不由此。愿皇上以皇祖为法,节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得其暧者;轻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受其寒者,不可不念也。”上深然之。七年二月,上患疹,慈圣太后命僧于戒坛设法度众。张居正上言:“戒坛奉皇祖之命,禁止至今。以当时僧众数万,恐生变败俗也。今岂宜又开此端?圣躬违豫,惟告谢郑痈社稷,斯名正言顺,神人胥悦,何必开戒坛而后为福哉!
2、”事遂寝。二月,河工成。先是,淮安有水患,河决入淮。上以问张居正,因上言:故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可使。”乃降玺书,即其家拜都御史,使持节治河。一切假以便宜久任,帑藏不问出入。诸奉行不及事者,下诏狱鞠治之。于是当事者日夜焦劳,盖逾年而堤成,转漕无患。十年二月丁理,大学士张居正上言:“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乞谕户部,核万历七年以前积负,悉行触免。将见年正额,责令
3、尽完。在百姓易办,在有司易征,是官民两利也。”上从之。诏下,中外大悦。(节 选 自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1 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B.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C.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D.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第1页 共3 5页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袪服,古时既可指黑色礼服,也可指盛装艳服,
4、文中指的是前者。B.郊庙,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也指帝王祭拜天地和祖先。C.河工,即修筑河堤、开浚河道等治河工程,古时多指治理黄河的工程。D.丁酉,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用的是干支纪日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宗在文华殿向辅臣展示袍服,询问颜色,张居正没有认出是紫色;他借题发挥,希望神宗效仿皇祖做个好皇上,神宗认为他说得很对。B.神宗患上麻疹,慈圣太后开设戒坛为皇上祈福,张居正表示反对,他认为神宗曾开设戒坛,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C.淮安发生水灾,经张居正举荐,朝廷重新任用潘季驯为都御史,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一年以
5、后堤防修成,漕路畅通,忧患解除。D.张居正向朝廷请求,让户部核实并全部免除万历七年以前的累计欠税,再责令完成每年规定的赋税,这样做对官员和百姓都有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奉行不及事者,下诏狱鞠治之。(2)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14.司马光在写给儿子的 训俭示康中说:“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关于节俭的意义,张居正与司马光的看法有何不同?第2页 共3 5页【1014题答案】【答案】10.D 11.A 12.B13.(1)凡是执行命令没做成事的人,要关入诏狱审问治罪。(2)不幸碰到年成
6、不好,眼下赋税尚且不能缴纳,哪里还有余力再完成连年积欠的赋税呢?14.张居正认为节俭关乎国运民生,司马光认为节俭可以安身立家。【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况且征收赋税的额度繁多,年份混淆,百姓竭尽脂膏而官吏填饱欲望,更有甚者,还有不肖官员趁机掠夺财物。“年分”是个固定词组,做“淆杂”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小民竭脂膏”与“胥吏饱溪壑”是两个对称句式,应分别在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D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文中指的是前者”错误,根据原文来看,当今皇帝穿紫色衣服时间久而颜色变了,张居借“紫易渝”来告诉皇帝“昔皇祖不尚袪服
7、,御衣敝甚始易愿皇上以皇祖为法,节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得其暖者”,要效仿皇祖,不穿颜色艳丽的衣服,节俭为上,因此应该指后者。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B.“他认为神宗曾开设戒坛,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错误,原文“戒坛奉皇祖之命,禁止至今。以当时僧众数万,恐生变败俗也。今岂宜又开此端”可见,“戒坛”从皇祖有命开始,就至今都处于禁止状态,神宗还没有开设祭坛,谈不上“曾开设”,且在他上言之后“事遂寝”,停了这件事。也不是“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而是当时僧人众多,“恐生变败俗”,害怕会产生事变。第3页 共3 5页故 选B o【13题
8、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诸”,众多,凡是;“不及事”,没能完成任务;“鞠治”,审问治罪。“岁歉”,收获不好的年份:“目前”,眼前的;“岂复”,哪里还能;“完”,缴 纳完,完成;“积逋”,积欠的赋税。【14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司马光这段话的意思是:像我现在这么高的俸禄难道能够一直拥有?身躯难道能够一直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死去,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奢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导致无存身之地。可见,他认为如果不能节俭,家人就无存身立足之地;所以司马光认为节俭可以安身立家。张居正说“节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得其暖者;轻一
9、衣,民间有数十人受其寒者,不可不念也”可见,他认为一件衣服的节俭与否,都关系到民间几卜个人的寒暖,推而广之,在更多事情上节俭与否,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好坏。故而张居正认为节俭关乎国运民生。参考译文:神宗万历四年十二月,皇上驾临文华殿,举起袍子展示给辅佐大臣看说:“这是什么颜色呢?”张居正认为是青色。皇上说:“这是紫色,因为穿的时间太久了,所以颜色改变了。”张居正说:“紫色容易改变。从前皇祖不喜欢盛装艳服,自己穿的衣服直到破旧了才肯更换,在位时间长,未必不是因为这个缘故。希望皇上把皇祖作为效法对象,节俭一件衣服,那么民间就有几十个人能够穿得暖了。轻 贱 件 衣 服,民间就有几十个人要遭受寒冷,不能
10、够不想到这点啊。”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七年二月,皇帝患了疹子,慈圣太后命令僧人在戒坛上举行法事超度众生。张居正进言说:“戒坛奉皇祖的命令,禁止开设直到今天。因为当时僧人有几万之多,害怕生出变化败坏风俗。如今怎么适合又开启这风气呢?圣上因为生病而心情受到影响,只有向郊庙社稷坛告罪,才是名正言顺,令神仙喜悦的,何必要开设戒坛然后才能得到福分呢?”这件事便停止了。二月,黄河工事建成。在这之前,淮安有谁在,黄第 4 页 共 3 5 页河决堤进入黄河。皇帝拿这件事问张居正,张居正于是上奏说:“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可以任用。”皇帝于是降下玺书,在他家中拜他为都御史,让他持节治理黄河。一切让他便宜行事,并长久任
11、职,使用钱财不问收支。那吗执行命令不能完成任务的,就关押进昭狱里审问定罪。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事务的人H夜操劳,大概过了一年而堤坝建成,转运粮饷再没有忧患。十年二月丁西日,大学士张居正进言说:“使百姓安定的办法,在于要察觉百姓的疾苦。如今还有一件事是百姓的忧患,就是带征税粮(各省应征之钱粮,凡因故而积欠,即将其匀为数份,分年与各该本年钱粮一同征收者,称为带征)。百姓的财力有限,一年的收入,只能够供一年之用。如果不幸某年粮食歉收,连眼前的税款尚且不能缴纳,哪里还有余力再完成连年积欠的赋税呢!有关部门逃避责任,往往把今年所征的赋税全部用来抵从前积欠的赋税。那么今年所欠的赋税,又成为将来的带证税了。况
12、且征收赋税的额度繁多,年份混淆,百姓竭尽脂膏而官吏填饱欲望,更有甚者,还有不肖官员趁机掠夺财物。请求陛下告谕户部,核查万历七年以前积欠的税款,全部都予以免除。将每年规定征收的税款,责令其尽量征收完毕。在百姓来说容易办理,在有关部门来说容易征收,这是于官于民两方便利的事。”皇帝听从了他的话,下诏后,朝廷内外都非常高兴。(-)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初,武帝征伐匈奴,匈奴罢极,常有欲和亲意。宣帝五凤四年,匈奴闰振单干率其众东击郅支单于。郅支与战,杀之,遂进攻呼韩邪。左伊秩曾王为呼韩邪计,劝令称臣入朝事汉,从汉求助。诸大人相难久之。呼韩邪从其计,遣子入侍。甘露二
13、年冬,匈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奉国珍,朝三年正月。诏有司议其仪。太子太傅萧望之以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外夷稽首称藩,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羁縻之谊也。如使匈奴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阙于朝享,不为畔臣,万 世 之 长 策 也 天 子 采 之。呼韩邪单于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置酒建章宫,飨赐单于。二月,遣单于归国。发边郡士马以数千,助诛不服。又转边谷米精,给赡其食。建昭三年,使西域郡拶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共诛斩郅支单于于康居。始,郅支单于自以大国,又乘胜骄。汉遣使三辈至康居,郅支困辱第5页 共3 5页使者,不肯奉诏,而因都护上书,言:“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
14、。”其骄娓如此。五年,呼韩邪单于闻郅支既诛,且喜且惧。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王婚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日如罢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对奏,天子有诏:“勿议罢边塞事。”使车骑将军许嘉口谕单于日:“单于乡慕礼义,所以为民计者甚厚,此长久之策也。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亦以防中国奸邪放纵,出为寇害。”单于谢曰:“愚不知大计,天子幸使大臣告语,甚厚(节 选 自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归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侯应习边事
15、/以为不可/许曰/如罢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B.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日/如罢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C.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曰/如罢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己/小失其意/则不可测/D.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不可许/曰/如罢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亲,是中原王朝与外族或者外国间的政治联姻,和亲人选须为皇帝之女或宗室之女。B.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西汉后
16、期匈奴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出现五单于并立的局面。C.中国,古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 称“中国”,文中是汉朝的自称。D.都护,意即总监,汉朝始设西域都护,既理民政,也理军政,为驻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汉战争使匈奴疲惫不堪,加之内部争斗激烈,左伊秩皆建议呼韩邪审时度势,向汉朝借力,但受到大臣们强烈反对。B.萧望之认为匈奴不奉汉朝历法,与汉朝本是敌对国家,不应接受其臣服,如此若其将来第 6 页 共 3 5 页不再朝贡,也不算汉朝的叛臣。C.汉朝对呼韩邪单于礼遇有加,不仅在赞谒时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还设宴款待,后又在军事和财物上为其
17、提供支援。D.汉朝慎重对待两国关系。呼韩邪和亲后请求汉朝撤除边塞守备,汉帝遣使口谕单于,以防范奸邪侵害西域为由婉拒。1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甘露二年冬,匈奴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奉国珍,朝三年正月。(2)单于乡慕礼义,所以为民计者甚厚,此长久之策也。1 4 .文中说匈奴郅支单于“骄娱如此”,具体表现在哪里?请简要说明.【答案】1 0.B 1 1.A 1 2.B1 3 .(1)甘露二年冬季,匈奴呼韩邪单于到五原塞表示归顺,愿意献上匈奴的珍宝,于甘露三年正月朝见汉帝。(2)单于向往仰慕汉朝的礼义,为天下百姓谋划得很深远,这是一项长久之策。1 4 .困辱汉使臣;不肯奉诏;假
18、意归汉,言 行 不 一。【解析】【1 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郎中侯应熟悉边塞各种事宜,认为不能答应,说:“如果撤去戍边士兵,撤销哨所,匈奴单于自认为保塞守边,必定让汉朝感恩戴德,请求赏赐无休止,如果稍不如意,那么后第 7 页 共 3 5 页果难以预测。”“不可许”是“以为”的宾语,从其 曰”的内容可见他是不赞同答应的,故而不可能是“许日”,排 除AC。“德”是使动用法,指使感恩,其后要带宾语“汉”,二者之间不应断开,“请求无己”主语是单于,应在其前断开,排除D。故选B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和亲人选须为皇帝之女或宗室之女”错误,
19、根据原文“帝以后宫王婿字昭君赐单于 可见,不一定要皇帝或宗室之女,本文中皇帝派去和亲的就是后宫的妃嫔。故选A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B.“认为匈奴不奉汉朝历法,与汉朝本是敌对国家,不应接受其臣服”错误,原 文“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意思是:单于不实行我朝的历法制度(即不受我朝管辖),所以算是对等的国家,不应该用臣属的礼仪对待他,位次应在诸侯王 之 匕“敌国”在此处是“对等国家”的意思,“待以不臣之礼”并非不接受其臣服,而是不应用对待臣属的礼仪对待匈奴。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了的能力。“款”,至,到;“奉”
20、,献 上;“朝三年正月”,介词结构后置,“(于)三年正月朝”。“乡”,通“向”,向往;“慕”,仰 慕;“计”,谋划;“厚”,此处指深远。【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从“汉遣使三辈至康居,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诏,而因都护上书,言:居困厄,愿归计第8页 共3 5页强汉,遣子入侍。其骄娱如此”可见,他困辱汉朝使者,不肯奉诏,却通过都护上书假装说“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假意归汉,言行不一。参考译文:当初,武帝派兵征伐匈奴,匈奴疲惫到了极点,常常有与汉朝和亲的愿望。宣帝五凤四年,匈奴闰振单于率军向东攻打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与其交战,杀死了闰振单于,于是又进攻呼韩邪单于。左伊秩詈王为呼
21、韩邪单于出谋划策,劝他向汉朝称臣,请求援助。各位大臣不断向左伊秩皆王诘难。呼韩邪单于最终采纳了左伊秩曹王的建议,派遣儿子到汉朝做人质。甘露二年冬季,匈奴呼韩邪单于到五原塞表示归顺,愿意献上匈奴的珍宝,于甘露三年正月朝见汉帝。汉帝下诏命相关主管官员商议朝见的仪式。太子太傅萧望之认为:“单于不实行我朝的历法制度(即不受我朝管辖),所以算是对等的国家,不应该用臣属的礼仪对待他,位次应在诸侯王之上。外族向我朝低头甘做藩属国,我朝谦让而不视他们为臣属,这是笼络他们的办法。如果匈奴的后世子孙最终像鸟儿飞窜像老鼠躲藏,不来朝贡,也不算我朝的叛臣,这是万世久安的策略。”汉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呼韩邪单于前来朝见汉
22、帝,赞唱礼仪引导进见时称藩臣而不直呼其名。汉帝在建章宫设酒宴款待单于。二月,朝廷派人送单于回国,征发边疆各郡数以千计的兵马,帮助诛杀不顺服其统治的匈奴人。又转运边疆的谷米干粮,供其食用。建昭三年,派西域都护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一起在康居诛杀郅支单于。最初,郅支单于自以为匈奴是一个大国,乂倚仗胜利而骄慢。汉朝派遣三批使者到康居,郅支单于软禁侮辱汉使,不肯接受汉朝的诏书,却通过西域都护上书,说:居住环境困苦,(我)愿意归顺强大的汉王朝,派儿子去当人质。”郅支单于的态度傲慢到如此地步。建昭五年,呼韩邪单于听说郅支单于已经被诛杀,既高兴乂恐惧。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来汉朝见,自请成为汉家女婿来亲近汉朝。汉
23、帝把后宫王婿(字昭君)赏赐给呼韩邪单于。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说:“愿意替汉朝保护从上谷以西至敦煌的边塞。请撤去边塞防务及守塞的官吏士卒,让您的百姓得以休息。”郎中侯应熟悉边塞各种事宜,认为不能答应,说:“如果撤去戍边士兵,撤销哨所,匈奴单于自认为保塞守边,必定让汉朝感恩戴德,请求赏赐无休止,如果稍不如意,那么后果难以预测。”奏书呈上后,汉帝下诏:“不再讨论撤除边塞防务的事情。”派车骑将军许嘉向单于口头传谕说:“单于向往仰慕汉朝的礼义,为天下百姓谋划得很深远,这第9页 共3 5页是一项长久之策。可是我朝四面八方都设有关卡要塞,也是为了防备我朝的奸邪之徒胡作非为,出关酿成贼寇之害。”单于道歉说:“我
24、不知道您的深远谋划,承蒙您派大臣来告诉我,待我很是优厚。”(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0 14题。任福字祐之。元昊反,除莫州刺史。既辞,奏曰:“河本地介大河,斥垠疏阔,愿严守备,以戒不虞。”仁宗善之,命知陇州,擢秦风路马步军副总管。诏陕西增城垒、器械,福受命四十日,而战守之备皆具。寻知庆州,复兼环庆路副总管。上言:“庆州去蕃族不远,愿勒兵境上,按亭堡,谨斥堪。”因经度所过山川道路,以为竣急攻守之备。帝益善之,听便宜从事。夏人寇镇戎军,福与子怀亮自华池风川镇声言巡边。行至柔远寨,犒蕃部,即席部分诸将,攻白豹城。夜漏未尽,抵城下,四面合击。平明,破其城,焚巢穴
25、,获牛马、橐驼七千有余。康定二年春,会安抚副使韩琦行边趋泾原,闻元昊谋寇渭州,琦亟趋镇戎军,尽出其兵,又募敢勇得万八千人,使福将之。以泾原路驻泊都监桑怪为先锋,都监武英、泾州都监王珪各以所部从福节制。琦戒福等并兵,出敌之后。福引轻骑数千,趋怀远城捺龙川,遇镇戎军西路巡检常鼎,与敌战于张家堡南,斩首数百。夏人弃马羊橐驼佯北,择引骑趋之,福踵其后。谋传敌兵少,福等颜易之。薄暮,与烽合军屯好水川。追奔至笼竿城北,遇夏军,循川行,出六盘山下,距羊牧隆城五里结阵,诸将方知堕敌计,势不可留,遂前格战。俄伏发自山背下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督战死敌分兵数千断官军后福力战身被十余矢有小校刘进者,劝福自免。福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6含答案 2022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模拟 试题 汇编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