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结构网络.pdf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结构网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结构网络.pdf(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第一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湖北省利川市第一中学周大雄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 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C、H、0、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元素含量差异很大1.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 一 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差 异 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 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组成细胞维持细胞形态运输物质提供反应场所
2、参与化学反应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调节渗透压无机盐构成化合物(Fe、Mg)组成细胞(如骨细胞)参与化学反应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糖类单糖二糖多糖C、H、O 供 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细胞识别(糖蛋白)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磷 脂(类脂)固醇C、H、0C、H、O、N、PC、H、0 供 能(贮备能源)组成生物膜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保护和保温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结合蛋白(如糖蛋白)C、H、O、N、S(Fe、Cu、P、Mo.)组成细胞和生物体调节代谢(激素)催化化学反应(酶)运输、免疫、识别等核酸DNARNAC、H、0、N、P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控制生物性状催化化学反应(RNA类酶)L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 成 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小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X=2 _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y-m a -18x.或者 y-a -18x.31.6 蛋白质的组成层次C、H、0、N、S|氨基酸 肽链 基本成分 卜 蛋 白 质C、H、0、N、P、Fe、Cu.离 子 和(或)分子 其它成分 1.7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名称基本单位化学通式聚合方
4、式多样性的原因多糖葡萄糖c6H 2。6脱水缩合葡萄糖数目不同糖链的分支不同化学键的不同蛋白质氨基酸NH2 C COOH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核酸(DNADRNA)核甘酸O核苜酸数目不同核甘酸排列次序不同核苜酸种类不同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物质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in(苏丹W)切片高倍镜观察桔 黄 色(红色)蛋白质双缩胭试剂(A 液和B 液)先加试剂A再滴加试剂B紫色DNA二苯胺力 口 0.015mol/LNaCl 溶液 5M1沸水加热5min蓝色1.10 选择透过性膜的特
5、点选 择 透 过 性 膜 的 特 点 三个通过1.11 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物质交换大分子、颗粒离子、小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I 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J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膜的流动性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 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 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J S.里代谢有 氧
6、 呼 吸 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B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14 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Ma4a4a4a2a染色体数目(个)2N2N2N4N2N染色体单数(个)04N4N00染色体组数(个)22242同源染色数(对)NNN2NN注:设间期染色体数
7、目为2N个,未复:刖时DNA含量为2a。1.15 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理化因素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机理应用过量脱氧胸背+抑制DNA复制治疗癌症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获得多倍体低 温(24)+影响酶活和供能低温贮藏1.16 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类型分裂方式结果事例细胞质不分裂有丝分裂双(多)核细胞多核胚囊个别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单体、多体21三体、唐氏综合征全部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多倍体四倍体植物染色体多次复制,但不分离有丝分裂多线巨大染色体果蝇唾腺染色体两个以上中心体有丝分裂多极核1.17 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 已分化细胞
8、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 形态结构特化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新陈代谢改变已分化细胞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生理功能专一 分裂能力丧失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不同种类细胞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生殖细胞(如卵细胞、花粉)=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受 精 卵|匚)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r1无限分裂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细胞物质改变永生细胞占 k 成纤维细胞癌变扁平梭形-球形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
9、细胞含甲胎蛋白等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主要是细胞免疫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形成癌瘤癌细胞的特点正常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异常引发免疫反应可以种间移植1.23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少 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助记词水酶色核透(水煤色黑透)酶 低 酶 的活性降低色 累 色 素 积 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核大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I透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1.24细胞的死亡环境因素突变病理性死亡(细胞坏死)细胞死亡病原体入侵动 物 变 态 蝌 蚪 尾 部 消 失I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O I正常生命需要花 儿 凋 谢 花 瓣 凋 萎极体消失大部分淋巴
10、细胞死亡1.25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化学组成相似组成细胞的膜的总称基本结构相同直接联系“核外膜内质网膜胞膜内质网膜线粒体外膜(或相依)间接联系内质网膜一膜泡一高尔基体膜一膜泡一胞膜分泌作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一胞 饮 作 用 细胞膜-溶酶体互配合调工作J为细胞提供稳定的内环境I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f 生理作用 I生 物 膜 系 统 概念为化学反应提供场所将细胞分隔成功能小区I研 究 意 义 工业上淡化海水,处理污水农 业t研究抗寒、抗旱、耐盐机理医药上人造膜材料代替病变器官结构上紧密联系A 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构成的结构体系功能上相互依存1你 知 道 吗1.26细胞工程植物细
11、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4愈伤组织植物体I植物体细胞杂交组织培养细胞工程动 物 组 织 口 单 个 细 胞 口 原 代 培 养Q传代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核移植小鼠骨髓瘤细胞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A动物细胞B鼠叫I胞疫小鼠融 合 筛 选 杂种细胞细胞培养融合合细胞筛选交瘤细胞取抗体1.27 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学原理细胞全能性细胞分裂培养基性质固体液体培养基成分蔗糖、氨基酸、维生素、水、矿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水、动物血清取材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动物胚胎、幼龄动物
12、器官或组织培养对象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散的单个细胞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特点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芽只分裂不分化贴壁生长接触抑制培养结果新的植株或组织细胞株或细胞系应用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提取植物提取物(药物、香料、色素等)人工种子培养转基因植物生产蛋白质生物制品皮肤细胞培养后移植检测有毒物质生理、病理、药理研究培养条件无菌、适宜的温度和pH1.28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生物学原理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前期处理原生质体制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分散:胰蛋白酶处理方法和手段物理: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
13、:聚乙二醇(PEG)(同前)生物:灭活的病毒应用进行远缘杂交,创造植物新品种制备单克隆抗体基因定位下游技术(后续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你 知 道 吗 -7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Z 葡萄糖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氨基酸一一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核甘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种群生物生存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I植物代谢部分:酶 与ATP、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2.1酶的分类单 纯 酶 仅 含 蛋 白 质 如胃蛋白质酶,蛋白质类酶(蛋白质本质)I复合酶厂 蛋白质J 辅助因子厂 唾液 淀 粉 酶 含cr离子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 d+I分
14、解葡萄糖的酶含Mg2+NADP(辅 酶II)广辅酶 B族维生素匚 生物素(竣化酶的辅酶)有机物N A类酶(核酸本质)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RNA自我催化。对生命起源的研I究有重要意义。RNA 端 粒 酶 含RNA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酶 促 反 应 序 列 生 物 体 内 的 酶 促 反 应 可 以 顺 序 连 接 起 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 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如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2.3生物体内ATP的来源ATP来源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光反
15、应ADP+Pi+能 量 一-A T P酶化能合成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其它高能化合物转化(如磷酸肌酸转化)C-P(磷酸肌酸)+ADP度 一C(肌 酸)+ATP2.4 生物体内ATP的去向植物A T P A D P+P i+|能量J动物日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细胞分裂矿质元素吸收新物质合成l植株的生长彳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吸收和分泌合成代谢l生物发光2.5 光合作用的色素(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慢 J快、a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2.6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反应场所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能量变化光能-电能电能-活跃化学能活跃化学
16、能 稳定化学能物质变化H2O-H+02NADP+H+2 e-NADPHATP+Pi-ATPCO2+NADPH+ATP-(CH2O)+ADP+Pi+N ADP+H2O反应物H2O.ADP、Pi、NADP+CO2 ATP、NADPH反应产物O2 ATP、NADPH(CH2O)、ADP、Pi、NADP+、H20反应条件需光不需光反应性质光化学反应(快)酶促反应(慢)反应时间有 光 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2.7 C 3植物和C 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C3植物C4植物光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02固定仅 有C3
17、途径C4途径-C3途径2.8 C 4植物与C 3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原 理条件和过程现象和指标结 论生理学方法在强光照、干旱、高温、低C02时,C4植 物 能 进 行 光 合 作用,C3植物不能。密闭、强光照、干旱、高温生长状况:正常生长或枯萎死亡正常生长:C4植物枯萎死亡:C3植物形态学方法维 管 束 鞘 的 结 构 差异过叶脉横切,装片 是 否 有 两 圈 花 细胞围成环状结构 鞘 细 胞 是 否 含 叶绿体是:C4植物否:C3植物化学方法 合 成 淀 粉 的 场 所不同酒精溶解叶绿素淀粉遇面碘变蓝叶 片 脱 绿 一 加 碘 一过 叶 脉 横 切 一 制片一观察出现蓝色:蓝 色 出 现 在
18、维 管束鞘细胞 蓝 色 出 现 在 叶 肉细胞出现现象时:C4植物出现现象时:C3植物2.9 C 4植物中C 4途径与C 3途径的关系2.10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C 3植物C 4植物结构原因: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效率。发育良好,花环型,叶绿体大。暗反应在此进行。有利于产物运输,光合效率高。生理原因:PEP竣化酶磷酸核酮糖竣化酶只有磷酸核酮糖竣化酶。磷酸核酮糖竣化酶与CO?亲和力弱,不能利用低C02。两种酶均有。PEP竣化酶与CO2亲和力大,利用低CO2能力强。2.11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C概念光
19、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光 能 利 用 率=-照在该地面的总的光能照在地面上的总能量中被转移的能量I 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参与光合作用的能量中被转移的能量ibl“热能损失V 光能损失f 荧光、磷光、光能一电能f 化 学 能(贮存)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关系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控制光照强弱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二氧化碳供应I 必需矿质元素供应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改一年季为一年多季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密植套 种(不同时播种)、间 作(同时播种)_ r因地制宜:阳生植物种阳地控
20、制 光 照 强 弱 4 阴生植物种阴地I 光质影响:蓝紫光照,蛋白质和脂类多红光照,糖类增多通风透光,增施农家肥;人工增CO2(温室)V N-lp,jA T P、NADP+的成分K:糖类的合成和运输Mg:叶绿素的成分增加二氧化碳供应必需矿质元素供应温度光VZO-.C矿物质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回2.1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可同时使用密封法割主叶脉法验 证(探索)光 合 作用中物质的转变打 孔 法(抽气法)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位素标记法分光法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4.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分的吸收J液泡尚未形成或消失I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W I”占加 了主要由成熟细胞的中央液泡
21、构成渗透系统吸 水 原 理 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渗透系统隔着半透膜的两种溶液构成的体系发 生 条 件 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j渗透压溶液与纯水达平衡时,溶液一方所承受的外压差。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原生质层两个系统f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I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r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I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2.14.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扩 散 作 用 物 质 由 相 对 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r-联系 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 区别 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
22、条件渗 透 作 用7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生2.14.3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概念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大分子不能透过水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和颗粒不能通过性质半 透 性(存在微孔,取决于孔的大小)选择透过性(生物分子组成,取决于脂质、蛋白质和ATP)状态活或死活材料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生 物 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物质运动方向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水和亲脂小分子: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离子和其它小分子:膜上载体(蛋白质)决定功能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和其它更多的生命活动功能共同点水自由通过,大分子和颗粒都不能通过2
23、.14.4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2.14.5 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散失根持续吸水的动力物质运输的载体I 降低叶片温度生理意义2.15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1)植物体水分(10-95%)干物质(5-90%)有机物90%燃烧无机盐10%C、H、O、N、S 形成气体:CO2、CO、N2、NH3、H2O和氮氧化物等。少量硫形成H2S、SO2等。挥发部分灰分元素1.16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2)-除 C、H、O 外概 念 1由根系吸收的元素(N 放在矿质元素中讨论)量元素量元素势需元素R必需元素植物体非必需矿质元素 Al Si Na、I 等C、H、O2.17生物固氮固氮过程N,+e+H+A T P-f NM+
24、ADP+Pi(选学)生物固氮念府大气氮(灵原成NI过程池对自然界氮循环有重要作用口为绿色植物提供氮素营养2.18氮循环NO/氮微生物的种类注意: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如蚕豆根瘤菌与蚕豆、豌豆、更豆共生;大豆根瘤菌只能与大豆共生。种类固氮原因及条件代谢类型常见类型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同化异化共生固氮类固氮基因(固氮酶)与豆科植物共生时异养需根 瘤 菌(6 种)(大豆、菜豆、豌豆、苜蓿、羽扇豆、三叶草)消费者(取食于活的生物体)自生固氮类独立生活自养氧固氮蓝藻(念珠藻)生产者异养圆褐固氮菌黄色分支杆菌分解者(腐生生活)大气氮库(N2)氮素化肥大气固氮 工业固氮尿素氮盐NO2N O3-尿素反硝化
25、细菌分解者遗体生产者消费者2.19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酶NH3-NO2 NO/I I动物与微生物代谢部分:三大类营养代谢、细胞呼吸、代谢基本类型、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发酵工程简介2.20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2.22细胞的有氧呼吸2.2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反应场所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原核细胞:细胞 基 质(含有氧呼吸酶系)细胞质基质反应条件需氧不需氧反应产物终 产 物(CO2s H2O)能量中间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能量产能多少多,生成大量ATP少,生成少量ATP共同点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25呼吸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第一轮 复习 知识结构 网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