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的1000字读后感_文学艺术-随笔札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文化苦旅》的1000字读后感_文学艺术-随笔札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苦旅》的1000字读后感_文学艺术-随笔札记.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化苦旅的 1000 字读后感 徜徉在一书架散文著作之间,我的心在犹豫,手已经不由自主地取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刚刚翻开第一页,就追随着他掉入那华美的摸不着边际的文字宫殿。我一动不动,心却已背上行囊,和他一起天南地北地游荡。冷落了几百年的古战场烽火重现,敦煌的黄沙中清楚有赤脚的飞天在起舞,灵秀的苏州偏偏在雨中低声哭泣 读着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我就像在某处古迹放飞着心灵,让它随艺术的激流冲刷每一种文化,让它与古老中国的文化相碰撞!我的心却被撞痛了,因为这文化承载着太沉重的历史,太沧桑的过去 余先生是一位幸运的苦行者,中东焚天的战火中,冰岛封天的严寒中,昔日罗马悲壮的斗兽场前,都印下了他清瘦的
2、身影。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总是在最正确的时刻巧遇文化,大雨来到宁波讲课,就遇上天一阁开放;黑暗中迷路,却无意中经过但丁故居。而细心的他又总能从眼前的蛛丝马迹中看到深远的历史,深刻的思想在稳重的文笔下交汇成河,征服了饥渴的读者,在华美中益显沉重,深邃中带有感性,像茶一样,几番品读,仍有余香再口。余先生又是心痛的,因为他必须一次次驻足曾经失去的辉煌,一次次仰望历史遗留下来的沧桑。最是痛心在敦煌,于敦煌漫天的黄沙中,我真想随余秋雨先生一起跪下,向那个斯坦因跪下。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内涵!为什么?为什么敦煌要生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却没有一双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苦旅 文化 1000 读后感 文学艺术 随笔 札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